四十二节 湫池堡浑水摸鱼
营地距湫池堡近四十里,为节省功力、体力,他不能用轻功,用鼠窜术,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到了扎在湫池堡东面的蒙古军营外。
军营外警戒森严,象白环堡外一样,巡逻的马队不时走过,火堆不少,看样子现在也是相安无事。
他必须先制造混乱,将堡中的蒙军引出营来,然后制造一场火灾。再混进蒙古兵营,趁救火之便,拿到他需要的东西。制造器械的场所好找,火堆最明亮堆满木材的地方肯定就是。要制造一场火灾,他从‘李老弟’那里搞来的响箭就能派上用场了。
他先观察清了周围的地形,摸到湫池堡与蒙古军营之间,用内力将响箭前面装火药的竹筒震裂,他希望响箭击中目标后不要发生强烈的爆炸而是产生大火,只有大火烧营,蒙古军营就会混乱,他去‘搬’东西才名正言顺。
作好准备工作后,他得先暴露行踪,引巡逻的骑兵来追,然后用箭还击, 一边射击一边往湫池堡方向逃跑。
蒙军巡逻队兵士的惨叫声破坏了大家安逸的生活,也引起了湫池堡守兵的响应。他蹶着屁股向堡墙方向猛跑,跌跌撞撞的,后边的巡逻兵猛追去送人头,蒙军军营营门大开,从营中冲出一队队骑兵,湫池堡则堡门大开,出来了一小队骑兵,准备策应他进堡。
堡墙上的守兵看到他的表现当然认为是自己人,一边呐喊,一边弩箭齐发,双方莫名其妙地又开始了箭战。
他逃跑的速度确实太慢,从蒙营里追出来的骑兵直奔湫池堡门而来,正是截击他的方向,他看到逃进堡去的危险比往野外逃的危险更大,于是转向往后堡跑去。结果从后堡方向又有一支蒙军巡逻队堵截上来了。
看着一条条火龙向他集中,他肯定是昏了头,却迎着追他最近的一队巡逻骑兵队跑去,这队骑兵本有二十人余人,他现在一改刚才的怯懦表现,有点困兽犹斗的样子了,似乎想和蒙军骑兵拼命。奇怪的是此时的他似乎完全变了样,边跑边发箭,箭出如连珠,给追上来的巡逻队迎头痛击。两发箭射完,送走了十八个蒙军。此时,另一支堵截上来的巡逻队已离他不到一箭之地了,只闻弦响,不见箭来,知道他箭已用完,便大胆地堵了上来。
他现在又转身地往堡后的山里跑,跑了百步左右,已经中了两箭了。为了迷惑敌人,他冒险硬接了两箭,一箭让蒙军以为箭中了他的小腿,另一箭让蒙军以为射中了他的左肋。其实射中他小腿哪一支箭本来箭式已衰,他看准时机就小腿去接的箭,箭射穿他的裤管,射中他左肋那支箭是因为他贴身有皮甲保护,普通箭根本刺不穿他的皮甲,同样是他用身体去就的箭。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蒙军信心,让蒙军追上来,他需要一匹马,把蒙军调一部分到树林里去,有马就逃得快嘛,要捉住他就得多派人马。
追击他的蒙军巡逻队仅剩下三人,本来已经吓破了胆,现在有堵截的蒙军上来了,还将敌人射伤了,而自己后来大队的人马也快追上来了,还怕个屁,心里面为袍泽报仇的想法上来了,三个人居然大着胆子也敢追上来。
堵截的蒙军巡逻队看到追击的蒙军上来了,就停止了射箭,怕误伤同胞。老杨跌跌撞撞地让追击的巡逻蒙军追上了。追在最前面的一个蒙军上来便挥刀向老杨劈来,也许是用力太猛,结果是没把敌人劈中,自己反而栽下马来了,转眼间,马上的骑手变成了老杨。
追击的蒙军本来底气就不足,见到最前面这位老兄栽了,就想不追了,略一迟疑,却看到前面的敌人伏在马上打马往山脚跑,没有回击的的迹象。这时堵截的蒙军也变成了追击的蒙军,后面从军营里出来的蒙军大队分出的一部也已经快追上来了。有这么多的人追,两位老兄便胆子又大起来了,就继续追了上来,一边追一边放箭。
两位老兄这下建功了,逃敌被他们射中了,现在趴在马背上,微弱的月光和火光中已经能明确地看到敌人的两肋又都有箭在上面残留着。已经中了四箭了,就是铁人也快来不起了,只要追踪上去,等敌人把血流尽,就可以轻松地抓住了。老杨左右腋窝各夹着一支箭,在追兵看来显然已中了严重的箭伤。
敌人现在显然已经没战斗力了,现在是大家争功的好时机,杀了这么多人还想逃跑,一定得抓住挫骨杨灰,在蒙军的呐喊声中,老杨打马逃进了山林。
大队的蒙古兵也跟在后面追进了山林,而堡门方向刚才出来接应老杨的这一小队骑兵,见老杨跑了,本想快速撤回堡内,却被蒙军咬上了。为了救回这队骑兵,湫池堡中的弟兄们就集中了大批的弓箭手,在堡墙上居高临下用箭掩护骑兵撤回堡内。现在箭战正酣,又是战鼓又是箭的,打得好不热闹!
老杨逃入林内,往林子深处逃了两百步左右后,便跃下战马,用骗来的几支箭往马屁股上一插,马一受痛哪里受得了,便拼命地往林中跑,一些树枝碰到插在尼股上的箭杆,伤口扩大,更痛了,跑得更快,有得蒙军追的了。
老杨自己却隐藏在林中,摸掉了一个掉队的蒙古兵,穿上他的衣服,便不慌不忙地转到了蒙古军营的后面,用泥巴将响箭的孔堵住,然后开始用抛射、直射的方式,将五支火箭分别射向他判断可能是存储粮草的地方和中军主账。
射这几支箭他使出了浑身解术,一是,用的力度不能太大,箭没落地以前不能爆炸;二是没有人来给他点火,但只能将火折子拿在控弦的手上,几乎要在点燃引火线的同时将箭射出,以保证箭既能飞行足够的距离而又不会在空中爆炸。
这响箭真他妈好使,箭内的火药可真是好东西。可还是有一支箭在落地前爆炸了,仅四支箭射中了目标。在蒙军的粮草堆中和主帐中炸开后,由于大部分人已经出营作战,或正准备出营作战,管粮草的人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人用这种方式来烧粮草,主帐里也几乎没什么兵,只一会儿就燃起了大火,整个兵营就乱成了一团。又没水来救火,只能将军帐推倒。老杨趁机溜进了军营,操着怪里怪气的蒙古话,大呼大叫救火啊!抢救物资什么的。
救火他会用蒙古话喊。他曾经在一个蒙古商人家里就经历过一次,救火是会喊的,且能喊出纯正的蒙古音。可抢救物资他喊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反正开始时几乎没人响应,但他用实际行动在带动大家,且他还真有眼光,大家都抢救粮草去了,他去‘救’的是最重要的物资,攻城器械制造场所的大锯小锯被他捆扎成四大捆,足有四五百斤,他还顺带着提了几把斧子,他就把这些东西捆绑在两匹马背上,大大方方地牵出了军营。还提了一条烤得半生不熟的羊腿,拐走了一匹驮着东西的驮马。
有蒙古兵看见他救东西出来,似乎受到了启发,也去拿了几把斧子和刨子出来,出来后已经不知他把东西救到哪里去了。救火嘛当然是哪里安全往哪里搁置救出来的东西,等反应过来时,已经不知他到哪里去了。灯下黑,军营里火光冲天,军营外也就漆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