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F
书名: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传 作者:能慧 本章字数:1021字 发布时间:2024-05-16


一三六.达佛境界,即是成佛

 

  ——达佛境界,即是成佛!

  慧能话音未落,长期思索这一问题只隔一层窗户纸的圆梦和尚心里顿觉一片敞亮,那顿悟成佛之成着落,似乎一下变得有些清晰了起来:

  “说得太好了!

  我理解,应该就这个意思。这在道生大师那里,或谓‘见解名悟’(1)吧?

  是不是也就是说,只要人的思见与释迦太子一样于世界人生大彻大悟了,便是为人成佛了。

或许正因为如此,大师还进一步强调:‘顿悟者,明理不可分,悟悟照极,以不二之悟,苻不分之理,理智悉称,谓之顿悟。’(2)认为法性至理不可分割,不可言及,人又何能渐渐有得。人只有与佛一样以不二之境豁然冥苻诸法实相,才能得佛成佛,人谓之大顿悟。”

  “豁然冥苻不可言及。”听到这里,慧能也有感悟了:

  “师父,还真是的。世上寻常之事,人若做到了极至,其中或都有难以言及之处吧。如解牛‘游刃有余’(3),斫轮‘不急不徐’(4),人不达其境,还真难会心。而已入其境者,或也难以言之分明,只能用‘唯以神遇’(5),‘有数存焉’(6)勉强描述。况那有关宇宙万物更生命至理的法性、实相、究竟、真如、涅槃等等佛法真谛,是不是亦唯顿悟其意其境,豁然与之冥苻而已。

  不过师父,这其中所谓冥苻,是不是多少还有点儿归梵之元影子?”

  “慧能哪,

  解牛至‘游刃有余’,斫轮达‘得心应手’(7),有人很快臻于此境,有人终老也不得入门。那道不可言,古今中外固然一理,但不管如何,一切总还是有一过程的吧?或也正因为如此,道生大师又为顿悟成佛设下了前提条件:

  ‘真则无差,悟岂容易’(8)?‘悟不自生,必籍渐信’(9)。认为十地之内,无悟可言,之后才能与佛境界相契豁然究竟。

  慧能哪,

  如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所谓顿悟成佛,是不是仍落历劫渐修了呢?若言其中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只在强调佛境不可分割而已?

  或许正因为如此,道生大师才说世人得佛,不可能是今日得一点儿,明日得一点儿,而是在人功课充分准备基础之上,要么豁然顿达佛之同境,要么功夫不到,终是隔了一层。此中佛佛一体、万佛归一冥苻如你所言,还真有点儿归梵之元影子了。

  可人人成佛,又非人人能及。那顿悟成佛,常人又难达顿悟之地了吧?此与‘见解名悟’、‘慧解为本’(10)更人皆能佛,是不是不仅叫人可望不可及,且实质又有些矛盾了?”

  此时圆梦和尚不但是在向慧能尽可能完整介绍道生大师“顿悟成佛”之说,与一起全力开掘其中妙理及真义,更是在与实质探讨并有所请教如何成就这一理念价值问题了吧……

 

———(1.9.10).《续藏经》第150册;(2.8). 陈慧达《肇论疏》;(3.5.).《庄子,养生主》;(4.6.7).《庄子,天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