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夜探敌营
老杨想,从刚才曹友闻入城的情况来看,天水军军使张维是一位治军严格且处事严谨的人物,颇有名将之风。城门内隐蔽了这么多骑兵,居然能保持如此的有序、安静,且是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下的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小城。不管了,自已也该行动了。
他现在已是轻装,少了大宗行李的拖累,行动比先前轻松迅速多了,他决定先印证一下对蒙军的猜想是否正确。为了能顺利掩护蒋家堡老弱妇孺们转移,他必须了解敌情,另外他还准备去湫池堡看看,既然天水军的白环堡都被蒙古兵围了,那么西和州的重地之一的湫池堡的命运也可能难以幸免。转移蒋家堡的民众的具体路线他不知道,但极大可能要从湫池堡周围经过,会不会对他的行动造成影响呢?
此时、夜雾更浓,凭他的目力仅能看到三十步左右,他只有放轻脚步,充分运用听力来感知周围的情况。在撤出天水军城外围的山区时,他明显感觉到,今晚的行动能够顺利进行算是一个奇迹,在军城南部山区也埋伏了大队的蒙军,但其包围圈也并不严密,也许是对地形不够熟悉的原因,也许是地形太复杂,也许蒙军的兵力确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再加上他们都是骑兵,用来进行山地作战,当轻步兵使用确实不是他们所长。
总之在他这个饱读兵书的有心人眼中,蒙军的布置并算不上高明,也许他们的计划本身就漏洞百出,也并没没寄予太大的希望。
近来,他心中一直在思索与蒙古大军作战的基本策略,现在终于有了印证的机会。他用心地在南路伏军的后面探看了一蕃,他发现蒙古兵看起来彪悍,实则已是疲惫不堪,这支横扫草原荒漠的劲旅,在山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并不是不同战胜的神话。如果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精悍之师,与其决战于山区,再运用一些战术技巧,击败他们并不是难事,只是绝对不能同他们进行大规模的野战。
子时末,他已经到了距祁山堡约五里的地方,他也打探了祁山道埋伏的蒙军,这部分兵力的状况比他刚才看到的更差,可能他们是进攻天水军城的,城南的伏兵是围困白环堡的。现在也解开了他的疑惑,为什么蒙古大军对白环堡的进攻并不是十分激烈,其实他们很可能只是摆个姿势,主力在作休整,这两天刚好他们在作一个局,希望天水军的守军能够上当,不知是一个什么样的局,现在曹友闻已入军城,蒙古大军的心机可能又白费了。
此时几个临时搭起的简易的军帐引起了他的兴趣,明岗暗哨都有,防卫得极其严密,防卫人员中还不乏高手。他在外围摸索了一圈,感觉到警卫中起码有十余人功力不下于曹杰,从他们的步伐和呼吸感觉到至少有两位是内家高手,功力应该高于他儿子杨逍,与他在朱家堡遇上的全真教道士的功力应在伯仲之间,比曹友闻和曹杰合斗不下的道士似乎还要强点,蒙古包里应该有重要人物,还可能有更利害的高手。
蒙军中有武林人物,这情况有些出乎意料,但也不奇怪,有封侯拜相机会的地方都会有投机者,天下投机者多的是,自己还不是个投机者!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自嘲。
他不敢怠慢,立即定下心来,看样子这里有大鱼,鱼越大价值就越大。
顾不得那么多了,他重新整理了一下行装,将弓箭行李等找地方隐藏好,也不顾身份居然用上了蛇行术,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到主帐后面,这夜雾更浓了,能见度已不足二十步了,他不敢太接近军帐,也不敢立起身,只能蛇伏在地上,为了不让结霜的草发出响声,他只能用有限的功力尽可能熔化掉草叶上的薄霜,还好爬行的这一路上外围的树较密,蒙古包也是在树林中树木稀疏的地方搭起来的,树下不是野草生存的好环境,所以有草的地方并不多,不时走动的护卫们发出的声音也给他提供了掩护。
他能听懂一点蒙古话,也能说点,此时听起来很吃力,只能偶尔能听懂几个字。蒙古人他曾经接触不多,何况蒙古各部落间的语言差异也比较大。还好偶尔有一个操作中原口音的蒙古话他能听得懂一点,偶尔冒出的几个汉字那简直就是天籁之音了。听了一阵子,好象他们也说累了,老杨也听累了,或者是能得到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没有冒险听下去的价值。关键是他感觉到包内有一个内功几乎接近他功力未损时的水平的高手,起码比他现在的功力高一倍不止,稍有疏忽就将万劫不复,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他又用了半个时辰才退出来,在这次打探过程中,有四次军报进包,但报的什么他一句也没听懂,方言太重,依他的水平听了也白搭。
取走隐藏的东西后,他向南走了大半个时辰,现在已经是卯时初了,他得找个地方最好是隐秘的山洞什么的,他太需要休息了,还得整理一下刚才打探到的消息,还得烤干身上的衣服,不能老是用内功去烘干了,今晚已经用功过度了,再这样几次就麻烦了。
秦岭西部山区不缺乏隐蔽的地方,依他的脚程现在离开蒙军七八里了。终于,他找到一个理想的山洞。以前应该是一个猛兽的巢穴,曾经有猎人暂住过,还算干燥,他摸黑找了一些枯枝,用火刀打了很久才将火生起,再在外面作了一些防兽、防人的布置,回到火堆旁将内衣裤脱换下来架在在火堆旁烤着,喝了点皮袋里的凉水,又开始了他的调息和一个时辰的练功,收功时天已发白。功力已恢复到昨晚行动前的程度,还好,看样子现在的功力真的已恢复到来西和前的五成以上了,不然精力不能恢复得这么快。
他吃了点干粮——马肉,白环堡也不富裕,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昨天在堡门倒霉的战马已经作了他们的口粮。这比干巴巴的饼子好吃多了,正合他的味口,练武之人食量比常人大,他杨家基本上都是一些‘饭桶’,他现在正是恢复功力和精力的关键时侯,充足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用完餐后他又练了一个时辰的功,衣服也烤干了,他穿好衣服准备休息两个时辰,午后再准备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