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膳厅回响着安庆王爷的声音:“今天,本王的正妃,盈丹,还有本王的儿子,亭君,从京城回归,至此,我们一大家子团圆了!承蒙各位前来赴宴,感谢各位祝福,本王敬各位!”
说着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众人一齐举杯祝愿:“恭喜王爷阖家团圆!”“敬祝王爷与王妃安康!”
然后也将酒一饮而尽。
漓豆趁这个机会冷眼旁观王爷。
听说安庆王爷卓尔英俊、膂力过人,现今虽然年登知命,依然气势轩昂。
不过,岁月仍然在其脸上留下痕迹:俊眉豹眼,鬑鬑有须,自有儒将风度;然而法令深陷,眼袋臃肿,带累得眼睛异常突出,只能说曾经英俊过。
这时众人敬酒完毕,纷纷坐下,一时静肃。
安庆王妃知道轮到自己讲话了,于是站起来行个福礼,说:“丹五年前因担心亭儿安危,出境追随而去,又因为京中王府琐事而滞留,至今日归来,方得偿合家团圆之夙愿。丹多谢王爷厚爱,多谢各位关切!”
说着举杯,先向王爷,再向来宾致意,然后举起袖子遮挡,将酒一饮而尽。
“哈哈哈!”安庆王爷朗声大笑,心情极好。
谁知王妃稍稍转身,举杯向着杏平妃:“丹外出期间,王府诸事多得杏妹妹操持,在京之时,听闻杏妹妹几次累倒,姐心下担忧。今既已归来,则应担负本分,不可再推卸责任。明日起,府事由姐姐接管,妹妹且歇息,好好将养身子。借这杯酒,慰妹妹五年来辛勤操劳!”
说着将酒杯扬了扬,向杏平妃致意。
杏平妃没想到王妃这么快就收权,一时措手不及,也想不出委婉推辞的办法,只能尴尬地说:“姐姐回来,自然是姐姐主管府事。”
说完举杯回应。
原以为王妃会像以前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府事一概不管;就算要收权,也不会很快提出,到时有王爷撑腰,自己起码能保留一半的权力。
没想到王妃前脚进府门,后脚就提出收权。
其实这是漓豆与云桂夫人商量之后,给王妃提的建议。
接风宴来了很多客人,趁此机会提出收权,当着宗亲族老的面,王爷不好反对,杏平妃也没有做好准备,容易一击即中。
连如何措辞,漓豆都与云桂夫人商量好,再由云桂夫人转达给王妃。
此行回安庆,本就是要夺回应得的一切,为应付天下变局做准备。
安庆外事,作为长子的楚亭君理应为父王分担;王府内事,必须由正妃掌控。
安庆王爷当场愣住,没想到王妃当众提出收回府事管理权,而且说得合情合理。
他巡视在座的宗亲族老,见他们纷纷颔首赞同,实在说不出反对的话。
而杏平妃,与王妃相对干下杯中酒之后落座,悄悄看向王爷,眼眸闪着泪光。
刚才张张致致迎接这个、安置那个,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丢面子。
面对爱妃的泪眼,安庆王爷无可奈何,只能虚笑着对王妃说:“王妃素来大义勤恳,在京中操持府事井井有条,如今回来做好安庆后勤,不辞辛苦为本王分忧,本王有幸!”
又安抚杏平妃说:“平妃这几年辛苦,一直未得好好将养,趁此机会停下来,调养调养也是好的。你不是说过要研制人参养荣丸服用?库房里有三支千年人参,你明天去取出来自用,若还要其它药材,尽管取用便是。”
这是给足了平妃面子。
宾客及下人心里便有了数:王爷仍是最宠杏平妃,薄待正王妃。
看来王妃管理府事不太顺利,且看明天如何。
这一顿接风宴以王爷、王妃愈来愈冷脸,杏平妃忍泪强笑结束。
宴席散后,众人各归各处。
楚亭君不放心,又到芙蕖院走了一趟,见母妃神色淡泊,院内外布置还算妥当,这才放心回卿竹院。
出来时见漓豆站在道旁,遂笑着说:“辛苦你了!”
漓豆向他粲然一笑:“放心,有我在。”
楚亭君点点头,带笑而去。
一会,王爷的奶娘喜嬷嬷来了。
漓豆知其来意。
正妻久别归来,丈夫本应前来看望,然而王爷与王妃早有隔阂,刚才宴会上增添不快,王爷哪里肯来?于是派个老资历的嬷嬷前来试探。
这喜嬷嬷便是嬷嬷辈的长者,本姓钟,王爷赐号“喜”。
以赐号为呼名,可是下人的无上荣光。
寒暄过后,喜嬷嬷说:“王爷心里自是记挂王妃的,只是儿女都大了,抹不开面子,故而请老身前来,问问这里可还缺什么。”
安庆王妃也不计较,淡然说:“王爷的心意盈丹自然知道。这里也不缺什么,倒有几件青瓷,皆是这几年在京城搜集到的,王爷一定喜欢。既然嬷嬷前来,这就让唐嬷嬷带人送过去。”
于是派唐嬷嬷,带京城府兵卫总领杨高柏,领两个府兵端着青瓷盒子到正院去。
到了正院,王爷正在院子里练剑,见杨高柏来了大喜:“本王正少个对练的,你来!”
说着从旁边的剑架上抽出一柄剑丢过去,杨高柏接住,二人就剑来剑往地对练起来。
杨高柏之前是王爷身边的侍卫,后来王爷让他跟了楚亭君,再后来随小主人转战各地,战后留在京城王府任府兵卫总领。
杨高柏既多年跟随大公子,战后又总领京城王府府兵卫,自然忠诚于王妃及大公子,不自觉地将王爷往后排序了。
“十几年了,你的武艺大为长进!”王爷一边运剑直捣,一边称赞说。
“王爷剑技更为精进,在下自愧不如!”杨高柏说着,侧身闪过,速度却慢了些,被王爷削了衣袖。
“哈哈哈,你输了!”王爷收剑入鞘,这才看着旁边两个府兵问杨高柏,“他俩手里的是什么?”
袖手躬立一旁的喜嬷嬷立即说:“王妃感念王爷记挂,说王爷的心意她都懂,特地命杨总领送来王爷最钟爱的青瓷。”
“哦?”王爷颇感意外,“且放案桌上。”
两个府兵将盒子轻放桌上。
唐嬷嬷上前两步,介绍说:“王爷,这是王妃用几年时间精心搜集到的各地名瓷,请王爷鉴赏。”
安庆王爷打开盒子,顿时双眼发亮,又打开一个盒子,忍不住赞叹出声:“好瓷,好瓷!”
将六个盒子的瓷器鉴赏完毕,王爷满脸笑容,命近侍将一盆兰花端来:“王妃如此有心,本王岂可辜负?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唯一一盆墨兰乃本王心爱之物,有劳嬷嬷带回芙蕖院奉给王妃。”
唐嬷嬷俯首应承:“老奴遵命。”
众人走后,亲侍长问:“今晚,王爷可要到芙蕖院安寝?”
王爷脸色墨黑,转眼又在嘴角露出丝丝笑意:“青瓷过来,墨兰过去,本王再亲临,岂不画蛇添足?”
“那,去蘅芳院?听说平妃心情很不好......”
王爷冷哼一声:“哭哭啼啼的,见了面也无趣!”
“好的!”亲侍长说,“绿樱小道已经清理完毕,请王爷前往!”
现今已是年末,樱树无花,叶子凋零,绿樱小道一无可赏。况且三更半夜,乌天黑地的,王爷到园子去赏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