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内,庄严肃穆,一片肃静。福伯的遗像挂在正中,他慈祥的面容永远定格在那一刻,面带微笑,仿佛还在世间。遗像两侧,摆放着鲜花和挽联,每一束鲜花都寄托着亲友的哀思,每一幅挽联都书写着对福伯的怀念。
前来吊唁的亲友络绎不绝,他们或默默肃立,或轻声低语,或掩面而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不时有人上前,在福伯的遗像前鞠躬致敬,献上鲜花,表达对福伯的敬意和怀念。
灵堂四周,摆放着福伯生前的一些物品,那些熟悉的物件,仿佛在诉说着他一生的故事。墙上挂着他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他不同时期的模样,从青涩的少年到成熟稳重的中年,每一个阶段都历历在目。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灵堂内,哀乐低回,如同悠长的叹息,让人不禁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之中。
在这个庄重的场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福伯,回忆着他生前的点点滴滴,感慨着他的离去。整个灵堂,仿佛成了一个充满悲伤和怀念的世界,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我也站在其中,心情沉重,步履沉重地走向福伯的遗像,低头默哀。
福伯,我的隔壁邻居,已于昨夜离世,享年六十九岁,走得安详而平和。
他全名张焘福,退休前是中学里的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他的人格魅力无人能及:待人和善,品行端正,为人大方,每个人都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福伯在中年时失去了妻子,但他有四个儿子,他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各自有着成功的事业。儿子们和儿媳们对福伯极为孝顺,他们给福伯带来了孙子,一家人住在一起,欢声笑语,让福伯尽享天伦之乐。
福伯是个极具善心的人。他将儿子们给他的大部分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只为孙子留下一些买糖的小钱。他的慷慨大方和无私奉献,让人深感敬佩。
此刻,我站在他的遗像前,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在我七岁的那年,我们一家迁居此地,与福伯成为了近邻。福伯虽是我的邻居,但是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疼爱我。
福伯的离世,对我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尽管他三天前已透露了这个消息,让我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一刻,我仍无法保持平静。
至于福伯为何能预知自己的死期,那就得回到那个阴云密布的三天前。
那日的黄昏时分,福伯敲响了我家的门扉。我迎他进门,他的脸色异常凝重,仿佛承载着某种重大的秘密。
他坐在我家的沙发上,声音低沉而坚定,告诉我他即将离世。而这个预言,竟然源于昨夜的一场奇遇。
(为了方便叙述,一下是以福伯的口气来说的)
深夜,我在梦乡的温床中沉睡。朦胧中,一道身影悄然出现,他身着黑色西装,墨镜遮面,仿佛从另一个世界走来。他站在我的床前,声音低沉而有力:“张先生,请起身,跟我去面试。”
不等我反应,身体已不受控制地随他起身。我匆匆瞥了一眼床头的时钟,时间定格在一点三十分。穿过房门时,我惊讶地发现我们竟然直接穿墙而出。我心中暗想,这或许只是一场梦吧。
我们上了一辆车,墨镜男熟练地驾驶着汽车,驶向未知的远方。在高速路上,我目睹了一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37辆车连环追尾,车头严重变形,司机被困车内。我默默地为他们祈祷,随着汽车的渐行渐远,这悲惨的景象逐渐从我的视线中消失。
终于,汽车停在了一座关帝庙前。这座庙宇庄重而神圣,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历史和文化的气息。门楼上精美的雕刻寓意着吉祥和富贵,让人不禁为之震撼。走进庙内,淡淡的檀香味扑鼻而来,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墙壁上的壁画色彩斑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庙宇的中心,关羽的塑像高大威猛,身披铠甲,手持青龙偃月刀,目光炯炯有神。在庙宇的角落里,还供奉着其他神祇的塑像,他们或慈祥或威严,共同守护着这座庙宇。
在关羽塑像下,坐着一个浓眉大耳、满面胡须的官员模样男人。他面前并排着两张书桌,其中一张坐着一个胡须发白、比我大十几岁的老者。这位老者我略有耳闻,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大学教授。
他见我来了,使了个眼神,示意我坐下。我走到另一张书桌前坐下,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紧张。
官员模样的男人开口了:“你们阳寿已尽,由于你们博学多才、生前行善积德,本官手下缺一名主薄,现在进行考试,谁的成绩更优秀就担任此职。”
经过一番笔试口试的较量,我最终被官员模样的人任命为主薄。他严肃地对我说:“给你三天时间,有什么心愿未了就赶紧办了,然后上任。”
说完,他命墨镜男把我送回去。回到家中,我一下子醒了过来。虽然觉得这个梦太过怪异,但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天一亮,我急忙从新闻中得知,凌晨两点高速上确实发生了一起连环追尾交通事故,一共37辆车。我心中不禁疑惑,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于是,我去打听了那位大学教授的消息,竟然真的是在凌晨去世。
福伯告诉我,他小时候见过灵异事件,所以相信鬼神之说。他安慰我说:“儿女孝顺,子孙满堂,是没有什么遗憾了,可以安心离开。”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坦然和宁静,仿佛已经做好了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
我听着福伯的叙述,心中五味杂陈。我无法想象一个如此和蔼可亲、充满智慧的人即将离我们而去。然而,福伯却显得如此平静,仿佛他已经与这个世界和解,准备迎接新的旅程。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福伯忙碌地处理着自己的后事,同时也尽可能地陪伴着家人,享受着最后的天伦之乐。
我站在福伯的遗像前,默默注视着那张和蔼而慈祥的脸庞。心中的思绪如同波涛般翻涌,无法平静。
“福伯,祝你在下面过得好。”我轻声呢喃,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哀思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