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节气虽晚,可毕竟已是四月天,盛京城内外一派灿烂春光,熏风送暖,游人如织。千喜五年,爱新觉罗·奴儿哈哈将都城从辽阳迁来沈阳中卫,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八门的坚城,改名盛京,盛京取代辽阳而成辽东第一名邑,烟柳画桥,户盈罗绮,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城正中耸立着一片巍峨的宫阙,四周围以高大的红色宫墙,金瓦殿堂,雕梁画栋,气势庄严,富丽堂皇。宫阙内外修葺一新,全城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仿佛过年一般。钦天监已择定吉日,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就要上尊号即皇帝位了。
晨光熹微,高大威猛的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一身明黄的衮服,骑着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名驹,在百官的簇拥下,前往德盛门外的天坛祭告天地。
望见天坛,爱新觉罗·遑太积极远远地下了马,缓步走到坛下。坛上摆放一张铺有黄绫缎的香案,设天帝神位,并排供奉着牛、羊、猪三牲,硕大的香炉里盛满了筛过的细土。坛下四周遍插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旗各色旗帜,五彩斑斓,迎风舒卷。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回身扫视一遍,见诸贝勒大臣和百官分东西列于天坛两侧,外面布列数层八旗兵,束装肃立。哥哥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身后,依次是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爱新觉罗·不躲则滚、爱新觉罗·咄咄、爱新觉罗·岳讬、爱新觉罗·豪格、爱新觉罗·阿巴泰、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杜度等诸兄弟子侄,接着是额驸扬古利、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舒、叶臣、阿山、伊尔登、达尔汉,再往下便是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都元帅孔悟德、总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马光远;外藩蒙古有察哈尔部、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部、巴林部、土默特部、扎鲁特部、四子部、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喀喇车哩克部、喀喇沁部、乌喇特部等十六部共四十九名贝勒,还有满洲、蒙古、汉人文武百官都按各旗排列。两个身穿异族服饰的高丽朝鲜使臣也夹杂其间,显得格外刺眼。
此时此刻,天色大亮,东方一片霞光。
满、汉两名导引官来至爱新觉罗·遑太积极面前引领他走到坛前,拾阶而上,面向天帝神位站立。
赞礼官高呼:“上香!”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在案前跪下,从导引官手中接过香,连上三次。接着,将帛和装满酒的爵恭敬地放到香案上。
敬献完毕,读祝官手捧祝文登坛,面向西北跪下,高声诵读祝文:“惟丙子年四月十一日,满洲国皇帝、臣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敢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曰:臣以眇躬,嗣位以来,常思置器之重,时深履薄之虞,夜寐夙兴,兢兢业业,十年于此,幸赖皇穹降佑,克兴祖、父基业,征服高丽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远拓疆土。今内外臣民,谬推臣功,合称尊号,以副天心。臣以明人尚为敌国,尊号不可遽称,固辞弗获,勉徇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窃思恩泽未布,生民未安,凉德怀惭,益深乾惕,伏惟帝心昭鉴,永佑家邦。臣不胜惶悚之至,谨以奏闻。”
宣读完祝文,爱新觉罗·代善率众贝勒王公大臣下跪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扫视众人:“诸贝勒大臣屡次上表劝进,朕思之再三,也拒之再三,自惭大业未成之前,先受尊号,妄自尊大,恐上天降罪,是以踌躇不决,朕何德何能?”
爱新觉罗·代善回禀:“当年父汗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东征西讨,开拓疆土,临终之时尚有两大心愿,一是伐宁,二是平察哈尔。皇上几度伐宁,收获甚丰,大长志气。如今察哈尔已然臣服,又获元朝传国玉玺,实属天命所归,神意昭然,请皇上万勿谦辞。”
众人齐劝:“请皇上称帝即位,我等盟誓效忠!”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颔首:“你们既然都这样想,朕不好再坚辞了。”
众人齐呼:“皇上圣明,天下之福!鸿名伟业,丕扬天下!”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笑道:“从今后以后,我大金正式建国号为大靖,改元崇德。朕将兢兢业业,克兴祖父基业,但愿八旗军民上下一心,扬我大靖国威!”
众人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下坛进入搭好的席棚中,在帷帐宝座上坐下,百官依次入座。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将祭品亲自分给百官,随即回崇政殿受尊号。远远望见五间硬山式的宫阙正门,上面刚刚换好了金漆大匾,上写着满汉两种文字“大靖门”,与以五彩琉璃镶造的殿宇正脊、垂脊及两山的墀头在春光中熠熠生辉。爱新觉罗·遑太积极缓辔而行,穿过大靖门,直至崇德殿前下马。
崇德殿里外粉饰一新,殿宇的模样仿造燕京的皇极殿,五间九檩硬山式,前后有出廊,开辟隔扇门,四周围以石雕栏杆,雕刻麒麟、狮子、葵、莲等图案,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抬眼望望两个圆形殿柱间雕刻的那条云龙,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飞腾咆哮,叱咤风云,会心地一笑。在导引官引领下,由大殿正面拾阶登殿,迈上堂陛,入坐金交椅,百官仍分左右两班站立。登时乐声大作,赞礼官高呼:“跪!叩!”百官行叩首礼。赞礼官又呼:“跪!”百官行三叩九拜大礼,爱新觉罗·不躲则滚、爱新觉罗·咄咄、爱新觉罗·豪格双双从左边班列中站出,爱新觉罗·岳讬、爱新觉罗·杜度、孔悟德从右边班列中站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宝,上前跪献。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含笑示意接过,却忽然发现那两个高丽朝鲜使臣立而不跪,一人负手挺胸踱步不止,一人满脸地冷笑,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不动声色地看着太监将玉玺收好后才呵斥:“你俩好大的胆子,朝会之所竟如此无礼!”
那人继续冷笑:“我们跪的是天朝大国,岂是你们这蛮夷小邦?”
“你是何人?”爱新觉罗·遑太积极蹙眉。
“高丽朝鲜使臣金鸣吉。”那人回答,又指着另一使臣:“他是副使李承哲。”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不想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上有丝毫闪失,缓一缓面色,忍住心中的怒气问:“今日是朕的吉日,你们倨傲无礼,是要藐视朕么?”
爱新觉罗·阿济格与爱新觉罗·咄咄二人性子最急,不等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下令,双双抢出,暴喝一声,直扑到两个使臣面前,各将他俩的手臂抓住。金鸣吉与李承哲并不甘心受制于人,奋力挣脱,“嗤”的一声,衣袖登时撕裂,不想一下挣猛了,一齐重重跌在地上,头上的帽子摔出老远。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咄咄见一招得手,岂肯罢休?欺身上前,双手如钩,紧紧抓住二人的袍襟,提离地面,二人想要挣脱却没处着力,在空中手舞足蹈地乱喊乱叫,众人见他们如此神勇,齐声喝彩。
爱新觉罗·阿济格哈哈大笑:“皇上容你们观礼,是多大的恩典,你们却不知好歹,如此混账!不给你们吃点儿苦头,你们如何记得住?”
“哥哥,跟他们罗嗦什么!”爱新觉罗·咄咄双手一松,李承哲摔在地上,爱新觉罗·咄咄朝他兜身猛踢一脚,喝道:“还不跪下!”
金鸣吉、李承哲二人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摇摇晃晃地站起,衣衫凌乱,发簪已失,披散着头发,模样狼狈不堪。二人将帽子捡起,端端正正地戴好了,依然没有跪拜之意。
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咄咄大怒,正要上前殴打,却被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制止:“放了他们,朕有话问。”
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咄咄朝二人挥了挥拳头,退回原地,脸上怒气不息。
“取国宝来!”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挥一挥手,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硕大的紫檀宝龛上来,小心地打开龛盒,揭开明黄裹袱,爱新觉罗·遑太积极伸手取出一方玉印,众人眼前登时闪起一道柔润的白光,那玉印方圆四寸,上纽有五条龙交绕在一起,一角上镶着黄金。
“这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金鸣吉有些迟疑。
“对,确实是那颗用和氏璧做成的天下共宝,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如今它在朕手里,天命所归,朕自该拥有四海,如何算是什么蛮夷小邦?”爱新觉罗·遑太积极骄傲无比。
金鸣吉颇不以为然,反驳道:“说什么天命所归?此玉玺来路不明,大可怀疑。当年元顺帝败弃中原,携玉玺北逃大漠,崩于应昌府,此玺不知去向。二百多年后,一个牧羊人,看到他一只羊,三天不吃草,在一个地方不停地以蹄刨地,牧羊人心生好奇,往下深挖,找到这方宝玺。他将此玺献给了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后被察哈尔林丹汗夺取,林丹汗死后,留给了妃子苏泰太后和儿子额哲,他们归顺后金,玉玺自然不会旁落他人之手。”
“不管是如何得到,这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文,自然应在朕身上,断无可疑。”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据理力争。
“那八个字有什么神奇?不过是秦相李斯篆书,咸阳玉工王孙寿雕琢,岂能昭示上天之意?当真可笑!”金鸣吉嗤之以鼻。
“你们视大宁为天朝,岁岁进贡;视我大靖为蛮夷,不放在眼里,其实错看了天命。舒元章在金陵称帝,建元大宁,将元顺帝逼逃蒙古草原,派遣大将徐达深入漠北,想要得到这方传国玺,最终却空手而返。若天命应在大宁,如何应验?若说不应在我大靖,为何二百年后,为朕所得?”爱新觉罗·遑太积极的反问令金鸣吉一时语塞,嗫嚅难言。爱新觉罗·遑太积极继续乘胜追击:“你们高丽朝鲜使节往来中原,汉人历史自然详知。自有传国玉玺之日起,历朝更迭无不以此为符应,昭告天下,据此名正言顺地拥有四海。大宁立朝至今已二百余年,何曾一刻用过传国玉玺?这么多年竟是冒名僭越了。你们自家没有见识,却颠倒黑白,浑说一起,自以为奉的是什么正统,实在令人笑破口了。古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下者乃是天下人的天下,不为一姓一家独有,所谓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匹夫有大德,可为天子;天子若无德,可为独夫。就以辽东来说,当年的辽国也是由夷狄而为天子;大金国灭了辽国,南下攻宋而有中原;元朝由北夷混一金宋而有天下,自古英雄不怕出身低贱,只怕德才不足以服人。”
“皇上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看来皇上不单是称雄辽东,还有混一天下的壮志,好生景仰。”金鸣吉彻底折服。
爱新觉罗·遑太积极拍案而起:‘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这句话正合朕心。大金当年南下中原,宋人凭借天堑,偏安江南,而大金后院起火,牧马江北,徘徊不前,实在大觉可惜。朕不会教宁人独享关内的富贵,打算天气一凉,出兵伐宁。”
金鸣吉、李承哲二人为爱新觉罗·遑太积极的雄才大略所动,又被辩驳得哑口无言,只好学着众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大礼。殿内一片欢呼,鼓乐齐吹,爱新觉罗·遑太积极含笑走出大政殿,排列仪仗,乘舆回宫。过了几日,大封功臣:爱新觉罗·代善为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不躲则滚为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咄咄为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豪格为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岳讬为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低一级,为多罗武英郡王,爱新觉罗·杜度以下再低一级,为多罗安平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为多罗饶余贝勒,按以上等级,分赐银两。外藩蒙古贝勒也按亲王、郡王等级分别敕封,博尔济吉特·乌克善为和硕卓哩克图亲王、孔悟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时称“三顺王”,是汉官中最高的封号。他们的部下也都论功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