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转须弥山(冈仁波齐山)
书名:光影息凡尘 作者:宸萱 本章字数:5664字 发布时间:2024-05-08

在城市里待得久了 ,我很向往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呼吸,于是开始规划一个长长的行程 ,到山高水远的地方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让我的心灵在大自然中得到抚慰和疗愈。

我总以为,大自然和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链接。

古人称山为“翠微”,称海为“沧渊”,称云为“纤凝”,称风为“扶摇”,雨是“灵泽”。

山本来是极为凝固坚硬的矿物质,带着沉重的气质。但是古人给了它一个如此轻盈的名字,翠,既是绿,也是黛;绿中有黛,黛中有绿,浓淡总是相宜,或是青石,或是绿树。“微”字写尽轻轻淡淡,不经意的乾坤。山有了生命,再也不是那块沉重顽冥的大石块,变得灵动。

海是辽阔的代称,带着无尽的浪涛翻涌。悲愁的深渊、宽广的心胸都是它。可以藏得起人生的喜怒哀乐,无论多么浓重的颜色,融入大海的时候就会荡涤得无影无踪。心海的帆可以到了天际,但是永远只会在大海的怀抱之中。海上的风景可以气象万千,海上的云可以波谲诡异,海里的生物千奇百怪。海自带着王者气息,让人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让人们感觉它深不可测,它可以有博大的爱,也可以有残酷的惩罚。“沧”字有沧桑的感觉,久经考验、久经磨难,都是海的气质。

云是一种白色的凝固,我们肉眼可见的,像棉花,有时厚重,有时飘逸,有时狰狞。“纤”是一种细如发丝的感觉,游移迁动,似乎带着一种牵念。虽然在古代,人们观察到有云就有雨的现象,于是推断出云就是由水滴凝聚而成的。古人并不知道水分子的样子,但就把它用“纤”字来形容,也许他们认为在微观世界里,在那个遥远的伸手不可及的高空,云就是无数的灵动的发丝一样的物质。“凝”也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情绪、表情都可以凝固,水蒸汽可以凝固,高温的物质可以凝固。在古人的想像中,千变万化的云就是因为瞬间的凝固而呈现很多不同姿态产生的——云因为凝而产生。

风是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 ,但它可以轻轻抚摸、甚至狂飙世间万物。在夏日的夜晚 ,听着虫鸣, 看着月圆 ,皎洁、深远 、柔和的光芒快要融化了心灵,再伴着着习习凉意的微风 ,就真的可以达到唐代诗人李白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 ”的境地了。其实细细思量 ,难道风何尝不会是神仙给人的启示和暗语呢?虽然不知道风来自何方,但是总有一个因缘,它会抚动你的头发和你的身体,让你知道自己的存在 。”扶摇”这个名词一般会指一种奇特的力量摇摇摆摆却直上天空 ,所以古人所感受到的风 ,一定是因为充满了神秘的启示 。

雨是连接天地的水,润泽万物 。雨总能引发人的忧思,在雨夜焚一只香 ,静坐观心,或抚琴或读书,听雨声蒙蒙 ,安然入睡 ,是人生最美的享受 。雨水非常神圣 ,常被人们用作中药的药引,或者给玉器开光 。连续多天的暴热天气之后 ,来一场雨 ,洗去躁热与烦闷 ,给人们一个全新的清明世界。天空下着雨 ,清洗的却是人的心灵 ,越发使人的心情更加清晰和从容———怎一个润泽了得 ?

我很担心在生活中, 不知不觉积累了一些负能量 ,而自己却不觉知 。也许在山水中的洗礼,会洗去我心灵的尘垢。此次行程有一个重大的内容是去冈仁波齐转山,54公里的路程 ,会给我怎样的体验呢?

青藏高原的生活环境非常非常恶劣 ,一年几乎有八个月都是处于寒冷时期,在这里用水很不方便 ,据说在过去很多藏民一辈子只洗三次澡 。在解放前 ,这里的社会制度也非常落后 。在农奴制的统治下,绝大部分藏族人民生活在苦难的深渊 ;经济和文化教育都不发达,生活又非常艰苦,所以他们把人生的信仰寄托在了宗教上面。他们笃信朝圣 、磕长头 、转冈仁波齐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孽。

冈仁波齐山座落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 。在佛教传说中,冈仁波齐山就是须弥山 ,那个佛率领众菩萨和罗汉、神仙讲经传法的地方 。这个名字的藏语意思是“雪山之宝”。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人,那么冈仁波齐山就相当于这个人的头颅 。成千上万的人到那里去转山 ,也不是没有道理, 很多人回来说,都有一些神奇的体验 ,在这里,我充分体验了大自然的魅力与不可思议。

我站在冈仁波齐山下,内心无比震撼。看着冈仁波齐山,我无言了很久,这种感觉中,语言都是多余。只能说它唤醒了我心中一个从未开启的地方。

我终于来到了冈仁波齐山下 ,我望着那金字塔型的山峰 ,心想如果人生是一场轮回 ,我转山一圈,也许能体验到今生所有的感受吧?站在冈仁波齐山下转山的起点塔钦,我觉得很轻松 ——远离了城市的喧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浸染 。我想,在这里,我可以全身心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从山下的小镇塔钦出发,7公里就可以到达经幡广场。这一段路还是比较好走的, 很平坦 。行走在碎石铺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周边的沼泽、草地 、匍匐在近处和远处的大大小小的石头 ……不用去思考尘世中的事情 。

我默默地一步一步向前走。走过了黄土路之后,我到达经幡广场,大面积彩色的经幡快要铺满整个广场,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的长方形小旗子被十几米长的绳子连接起来,非常醒目地在风中飘扬和抖动,数量非常众多——到这来转山的人们会为神山献上自己的经幡,这代表着祈福。有些人也会替自己的亲友把几条经幡认真地固定在经幡柱上。远处那洁白的冈仁波齐的主峰仿佛被这些经幡托起。在风中,经幡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人们把这叫做念诵经文,每响一声,就是念一句。在广袤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无论是经幡还是人们的衣着装束、寺庙、居住的房屋,都会用比较明艳的色彩,和这里的高远的蓝天、清新的空气和寒冷的温度相称——像是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类为自己的生命谱写的大大的感叹号。我看到这些明艳的经幡心情也开朗了起来,我觉得生命的色彩也应该这么美丽而充满祝福。

这些在风中歌唱的经幡,装点着大地和神山,鼓舞着人们往前走。生命就是由一个个轮回组成,我们不能够左右每一个缘分的长短,但是恒久的珍惜与尽力而为,就会没有遗憾。

这之后的一段路程铺满了灰煤渣一样的石子,在路两旁的高低缓缓起伏的坡地上,也都是灰色的石子,稀疏地生长着耐寒耐旱的矮小的绿色植物。朝圣的藏族同胞磕着长头转山,石子路和他们的身体摩擦发出“咳啦咳啦”的声音。他们每磕一个头,都虔诚地双手合十并举过头顶,然后全身扑倒在地,再弯曲膝盖站起来,再向前走几步,循环往复。这样转完山要用二十多天的时间。他们每磕一个长头,就好像克服了自己的一个妄念,在叩拜中宽容一切过往、培养忍辱精神与放下自己的执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每个人的信仰和别人都不一样。藏族同胞为了他们的信仰这样不可思议地付出,他们有些人会死在磕长头朝圣的路上也不后悔。我问自己,我为了自己的信仰会怎样做呢?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拿出勇气和力量去坚持为了信仰而做出艰苦的努力呢?要成就梦想,一定要做出巨大的付出才可以,不能懈怠啊。

如果说经幡广场是转冈仁波齐山的起点 ,曲古寺就是打开心灵的地方 。曲古寺白色的墙壁 红色的边 ,盘踞在路左边的悬崖峭壁上 。这座奇特的寺庙和山融为一体 ,据说转曲古寺十三圈等于转冈仁波齐山一圈 ——是为了那些因为身体原因做不到转山的人而设立的,对于这些人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我们豪情满怀来转山 ,如果万一做不到,就转曲古寺———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这种安排好温馨啊,这是哪个菩萨发明的呢?这就好像在很多人生境地中,虽然我们都想要最完美的结果,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退一步还能珍惜缘份 ,而不是退一步的时候就放弃了 。

我沿着台阶进到曲古寺院 ,站在山下看寺庙感觉很近 ,但还是走了一个小时 ,拜谒了曲古佛像。曲古佛也是无量寿佛 ,是天然生成修行之究竟果位法身。所谓天然生成修行 ,让我想到了人间的信念:不忘初心。我回想自己从18岁到现在每走的一步路,都是在追寻内心真实的自己,感觉稍稍安慰。真的是天地大爱啊,没想到在这遥远的冈仁波齐山下 ,可以拜谒到天然生成修行者的示现佛:曲古佛像。我突然有一种宿命感 ,也许我人生每走的一步都与上天的启示相契合 。

人们寻找生存之地, 往往要找有山有水土地肥沃 、便于种植农作物 让他们修养生息繁衍 后代的地方 。但是修行者往往会找那些条件艰苦 、荒凉的不毛之地 ———苦寒的高原、 沙漠 、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作为他们静心修行的地方,这才是他们的理想之地 。有修行者说冈仁波齐山的主峰和它周围的山脉 ,其实是一个金字塔阵,是一个修行的道场 。人类凭着强大的意志,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 ,建立了修行的道场。可能在所有的物种中,只有人类能用精神的升华来与环境和谐相处。

据说曾经有一位名叫郭仓巴修行者来到冈仁波齐山下 ,想要找一个地方修行 。他突然看到一只母牦牛 ,他瞬间认出了这是狮面空行母变的 ,他明白这是菩萨给他神迹 、为他指引 ,于是紧紧跟着那只母牦牛。 他们来到一处山洞 ,母牦牛钻进洞中之后就消失了 。他进去一看 ,洞穴的墙上除了母牦牛的牛角划过的痕迹,洞里什么都没有——他明白了,这个山洞就是他理想的修行之地 。他在这里修行了三年三个月又三天 。”止热”藏语的意思就是: 野牦牛隐没消失之处。这就是止热寺的来历。从最初的一个洞穴到现在的红色宫殿,它祥和、美丽、吉祥而骄傲,座落在群山的怀抱中, 透露出热烈、华贵而神秘的气息。我站在止热寺前面望向冈仁波齐山最高峰,那是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峰顶,雪白而神秘,早晨的太阳和夕阳照射时,它就会呈现金色。关于它,有很多传说。据说多年前俄罗斯科考队曾经登上最高峰,但是四个队员离奇迅速衰老而死亡,其它队员回到故乡后也快速衰竭而死——因为在冈仁波齐山,时间会过得非常快。还有传说是认为这个峰顶下面是一个古核试验基地,但是现在无人敢于去开发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来到这里转山,放慢了时间的脚步,我仍然是我自己,只是可能更多地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我带来了自己的春夏秋冬,而我也正好能够欣赏这山峰的一时四季。我不再遗忘隐藏在阴暗处的那些时光,把它们带到阳光下,和冈仁波齐最高峰的神迹一样。

从止热寺到卓玛拉山口,一共有8公里。整个卓玛拉山口没有一条明确的路 ,到处都铺满大大小小的石块 ,大的像磨盘那么大,小的也像篮球大小。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大上坡,我一直朝着山上的方向往前走。石块夹杂着没有融化的雪,连接着苍茫的天空和变幻莫测的云 ,有一种悲壮的感觉。这个上坡的路好漫长呀, 走呀走呀, 总是走也走不完。据说业力重的人是翻不过卓玛拉山口的。 身边和脚下的那些石头就好像被命运淘汰下来的走不过去的灵魂, 他们在窃窃私语, 在抱怨,沮丧地待在原地 。在这种情境之下, 加上高原反应 ,我感觉好像有一条鞭子不停地在抽打我的心 ,腿也变得很沉,让我呼吸急促。

有些人走到卓玛拉山口, 实在走不动了, 就打了救援电话,请救援车拉他们返回了 ;或者花钱租一匹马骑马翻过山口。有些人选择住在山口的附近的补给点,在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的时候再翻过山口 。我咬紧牙关努力向前走, 好像每一步都透支了我全部的体力 ,我告诉自己只有向前走, 别无选择。

我觉得一停下来,有可能会变成一块石头了——这多么可怕啊。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爸爸一块坐车,窗外是茫茫戈壁,撒满大大小小的石头。爸爸说那些石头是狼变的。我很担心地说:要是那些石头再变成狼该有多么可怕啊。于是车里的叔叔们都笑了起来。我告诉自己只要不停的往前走 ,总有走到山尽头的那一刻。因为太累,我觉得我快要虚脱了,意识有点模糊。突然我的身体有一种很强的抽离感,是什么东西倏地从身体里跳了起来,我突然明白是我的灵魂——它悬浮在半空中,向下看着那个笨拙的身体向前机械地走着。我隐约感到从地心传来一个苍茫的声音说:“加油,十相自在。”这个时候我的脚心好像耳朵一样,有听觉功能,我明明是用脚听到这个声音的。真的太神奇了,冈仁波齐是当之无愧的神山,这是它给我的神迹。

我走过了最高点终于开始走下坡路,一眼望去仍然是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满了望不到边的坡地,但是往下走的感觉还是轻松一些 ,只是要小心不要被石块绊倒。就这样一步步地向前挪,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苍茫的云。终于走到 相对平坦的地方,我知道离起点也就剩最多二十公里了 。我想余下的路应该很好走 ,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

只有亲身去转山,才能有切身的体会:风景再美我只能和美景对话, 而不能占有它。冈仁波齐山的美,是不可描述的。很多转山的人看着这美景,就会不由自主地痛哭起来,都说内心很感动,但是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只有哭出来才能觉得舒畅。极致的美就是无言,只要面对,就是感化,就会影响灵魂。面对冈仁波齐的美, 就像对待一个人, 我唯一的资格就是和对方的灵魂不断对话, 才能在对方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转山的起点是塔钦,终点也是塔钦,就像生命,过程无论怎样,只身前行还是带着负重和行李,最终回到生命,还是自己一个人。生命所需要的东西,无非是爱。转山一圈,就是一个生命的轮回,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坚持、耐心和超越了。

转山结束后, 我还来到了古格王朝遗址。这座古城就是一个王国 ,是土蕃王的后代建立,从9世纪开始到17世纪结束,经历了十六位国王 。这座古城现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可以看出它的房屋构建从低处到高处 ,代表了居住者的社会地位从低到高的排序 。据说这个王国的十万古格人是突然一夜之间消失的 。

我看着这些残垣断壁,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现在供奉在曲古寺的曲古佛 ,曾经在古格王朝的泽德做国王的时候 ,被信众请来供奉在谷歌王朝的一座寺庙中 。七个印度人到这个寺庙来化缘 ,寺内的僧人不给布施,还将印度人羞辱了一番 。原来这七个印度人是底斯赞神变化而来的 ,他立刻显现神力把曲古佛像运走 ,放在了曲古寺 。当赤扎西扎巴做国王时,令士兵前去把曲古佛像搬回古格。多人抬也抬不动曲古佛像,刚把曲古佛像搬到曲古山下 ,曲古佛像就大喊大叫 ,把士兵们全吓跑了 。曲古佛像对曲古寺的管家说 ,你把我背回寺内 。管家说:“那么多士兵都搬不动您 ,我怎么背的动您呢。”。佛像说:“你行!”管家将佛像一提 ,轻的和树叶儿一样 ,便迎请到寺内重新供好 。

曲古佛像感觉在古格王朝的寺庙不是他的栖身之所。他会顺应地离开。在面对士兵要强行将他抬离曲古寺时,他会运用法力,变得非常沉重让别人抬不动,并且会大声喊叫,还会请人将他带回寺院,并且变得轻如树叶。佛法非常变通 ,信佛并不是磕头念经。佛都会择良寺而栖,人更加应该坚持真我,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佛法的本意是找回自我,佛在为人们示现说法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影息凡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