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生活在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人们,想要建造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名字叫巴别塔。他们希望这座塔能够到达天堂,人们可以去天上与神沟通。但是神发现了这个计划,觉得人们非常可笑,因为即使建立一个塔也不可能和天堂连通起来。于是上帝施展了法术,把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变成了几十种,这样人类就不能顺利沟通和相互理解了。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巴别塔的建造终止了,只剩下残存的废墟。后来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种群中出现了巫师。巫师在宗教或祭祀活动中起到了媒介和桥梁作用。他们通常与神灵以及其他超自然力量能够建立起联系——他们的作用和巴别塔是一样的。
中国的巫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据传说其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人们还以比较原始的方式形成部落而生存时,一小部分有灵性的先知先觉的人,因为天然形成的超乎常人的智慧与灵性,常常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并且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能预测事情的结局、能在梦中与神仙对话、能通过一些神秘的仪式来改变天气和事物发展的走向等等。他们说话都喜欢用诗一般的语言,却并不擅长耕种捕猎,是彻底的理想主义者。渐渐地,他们就从原来的部落中走了出来,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进而成为部落,并推选最智慧的人成为首领。巫族生活的地方位于今天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旁边的茶卡县一带,是世界上唯一的盐盆盐滩区域。
关于巫族变得真正的强大和繁荣并载入史册的原因,据传说是由一个叫做巫咸的人所贡献的。巫咸是一个有着卓越才华的人,他擅长用盐做食品和香料,并且在加工盐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新方法。他的经验技巧让他的部族的贸易和盐业在当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巫族逐渐走向繁荣和昌盛。它因盐而立身,也因盐而兴隆。巫族的聚集地成为了当时青海地区的人居和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同时还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因为次旦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虽然在世受了很多苦,并且因病而在青年时期就去世,神界安排他下一世降生在了神奇的巫族中,这是一个神秘而富有宗教文化的部落。他成为大首领巫赞的小儿子。巫赞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一共育有五个儿子,个个都很聪明,但是这个小儿子尤其出众,他给这个最珍爱的儿子起名为巫咸。
巫咸从小就表现不一样。巫赞给儿子们赏赐美味的食物时,他小小年纪就不争不抢,还笑呵呵地拿最少的那一份,完全没有委曲,也不生气。他的一位哥哥巫宇问他:“你不喜欢吃好吃的么?”他说:“哥哥们吃得好,我就高兴。”他的几个哥哥,有的笑他傻,有的对他很佩服,但是都很喜欢他。他从小就不会和哥哥们争吵和打架,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长大了一些时,当巫赞给儿子们赏赐贵重的珍宝时,他也云淡风轻地在一边观看,他对待珍宝的态度就像对待玩具,那种洒脱的态度让父亲巫赞都很羡慕。巫咸随便从哥哥们挑剩的东西中拿一件就行,相对于哥哥们的贪婪和计较,他的雍容大度让父亲对他非常赞叹,哥哥们也很佩服和喜爱这个最小的弟弟。但是父亲巫赞也不是很明白这个小家伙为什么这么做,一个小孩子内心能有这么大的格局么?他不确定。应该只是他的爱好和别人不一样罢了。他把巫咸当作上天对巫族的恩赐——也许他将会成为一位仁慈、智慧、大气的王者,给百姓带来福祉。
巫咸从小唯独钟爱读书,他们读的书是写在一种叫做苏林的叶子上的很原始的符号,相对于现代的文字,非常简单,但是也能用于记录历史和交流通信。他常常沉浸于文字传递出的神奇的感觉中。他还精通使用药草治病,这一本领是他无师自通就会的,他去到生长药草的山上坐着,开始冥想,就会看到不同的药草精灵前来拜见他,就像臣子拜谒国王。这些精灵挨个儿前来向他报告自己所属的药草的功能和能治疗的病症。他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对几百种药草的效能了如指掌。通常人们找他看病,只需述说自己的病痛的状态,他就在几分钟内给一个药方,从来都是药到病除的。人们把他看作天才。他没有给别人说过他和药草精灵沟通的事情,他内心有一种感觉,上天想让他做一些伟大的事情,才让他拥有了这么多奇异的本领——他欣然受命,并准备为民众奉献自己的爱与智慧,甚至生命。
他的身体羸弱而瘦小,长相非常清秀,双瞳有异色,一颗黑一颗蓝,黑色的幽深又神秘,蓝色的清澈又魅惑,显得气质卓然。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部落中的地位和威望。人们见到他,仿佛看到智慧的化身。从内心深处对他就会产生膜拜与亲近的感觉。奇怪的是,他的哥哥们没有一个嫉妒他,仿佛他的优秀和智慧就是天经地义的,就应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的。他是优雅和温暖的,所以很容易走到别人的内心深处去。他的这些美好的品性,千百年都难以出现一个这样的人。他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遵守道德伦理,保持清正廉洁。同时,他还秉持着一种开放的思想,乐于崇尚和吸收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巫赞经常发自内心赞美这个优秀的儿子,并用心培养他,认为他是未来的当之无愧的首领。
巫咸在十二岁那年,发现自己能够与神秘的高层能量进行沟通,经常得到神灵的启示。他从小就对天文卜算和八卦之术感兴趣,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掌握了许多卜筮神秘的技巧。因为他占卜准确,深得父亲的信任,于是十四岁时就被任命为巫族部落的首席占星师。
巫族所在的区域的土壤里,富含盐份。这是人们发现马、牛、羊等动物吃完草以后,经常会啃食几口溪水边的土壤,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认为这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富含盐份。在巫国的东边,还有一个闪着银光的神秘的湖泊——茶卡盐湖,据说那里的湖水是盐水。只是这一带的居民们并不会炼盐的工作。巫国人吃盐是从盐商那里高价购买的。
巫咸准备改变这个现状,他开始琢磨怎样从湖水、土壤中提炼出白花花的盐。他想盐是一种可以凝固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容器让它凝固。于是他在含有盐的溪水旁边的地面上凿出一个浅沟,让咸的溪水流进沟里,再把水流的出口封住。然后随着水的蒸发,盐分就会逐渐凝结在沟底处。这种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获盐,但是盐的质量也不是很高,杂质很多,不是洁白的,是浅棕色或者布满了黑点点。但是巫咸并不灰心。他又发明了低温结晶法,可以在冬季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进行盐的精制,有效地缩短盐的生产时间。他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巫咸将盐水放在外面冻结,然后将冰层上方的含盐冰水慢慢滴入放在容器的盐水中,等待盐结晶。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经常搅拌盐水、调整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盐结晶的纯度和质量。最重要的是两种盐水的混合会增加盐的浓度,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和合理的处理,呈现出白色的晶体形态,这样的盐的结晶是立体地悬浮在水中的,不会沉在水底或者凝固很多杂质,最终得到质量优良的盐。
他带领部落的人们烧制了很多巨大的陶瓷盆子和能够滴水的带漏孔的陶瓷盆子,用很结实的藤条编成网,兜住滴盐水的盆子,搭起粗壮的木架将盆子悬挂成一排排,下面对应放着盛盐水的盆子。他带着几个拜他为师的徒弟,教他们观察盐水的浓度,怎样调整温度和湿度,何时搅拌等等事情。很快,巫族人也能生产大量的优质食盐不但自已自足,还能进行盐的贸易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从巫咸创造了复杂的盐业加工流程也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制盐方法,并从中总结经验。他对盐的生产和加工十分专注和投入,细心研究每个环节,使得巫咸盐具有很高的品质。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不断地拓展和发展盐业,使巫族所在地成为了当时青海地区的主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巫咸除了拥有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好学的品质,他的思想和境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特征。在勤于工作的同时,他还修炼了高超的武艺,使他成为巫族最耀眼的明星,即使不做王,他也是民众最感兴趣、最热爱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