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12:桃花庵(情景展现)
唐伯虎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把生活的任何原材料加工成艺术品,把它变成美好、有内涵、耐人寻味的书画作品。他就是这样把贫穷的生活,活出了安定从容的味道。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灼灼桃花盛开的桃花 庵 ,他仿佛住在人间天堂,完成了大量的佳作 ,绘画山水、人物、仕女、花鸟 都显示出了创新而不流于旧俗的特征,行书俊逸妩媚 ,艺术水平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向他求购书画的人数很多,使他应接不暇 。
唐伯虎的桃花 庵几乎成了苏州文人的精神高地 。
唐伯虎经常选择在下雨天,请家里的仆人以及朋友家的孩子 ,总共十几个人 ,整齐地穿着蓑衣 、戴着斗笠 ,手提灯笼,拿着他亲自书写的请柬,分头出发去邀请客人来参加聚会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 ,客人们在窗户边听着雨声 ,一边剥着螃蟹,喝着醇香的黄酒 ,谈论着时代的艺术思 潮,房子中间的大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 ,总有客人做诗论画,留下墨宝。曾有人出高价买了一幅由唐伯虎、文征明 、祝枝山和张灵——江南四大才子联手完成的山水作品,集诗书画于一帧,被视为稀世珍宝。
场景113:深夜雨中,江边,路上等
酒宴散后经常在深夜,大家提着灯笼 ,坐着船返回家中 ,给寂寥的雨夜增加了风雨夜归人的情景。但是所有参加聚会的朋友都不感到辛苦 ,反而发自内心喜欢参加这样的聚会,他们感到身心舒畅 。
场景114:桃花 庵
这是唐伯虎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为此, 他写下一首 《把酒对月歌》:
我也不登天子船 ,我也不上长安眠 。
姑苏城外一茅屋, 万树桃花月满天 。
场景115:桃花 庵
沈九娘(1475-1516)于 1516年 ,她41岁时 ,因为对生活的过度操劳,患病久治不愈,永远离开了唐伯虎 。桃笙(出生于1505年)刚刚11岁。他非常伤心。在一次前往扬州的途中,走在路上因为思念沈九娘,没有看清路况,不小心跌了一跤。他伤心地坐在地上,没有人来搀扶他,想起自己在京城受了不白之冤被打得遍体鳞伤来到淑香坊找九娘时,她给予的温暖,不由得号啕大哭,写下了一首《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的诗,真挚沉痛,催人泪下: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场景116:桃花 庵
1520年 ,唐伯虎50岁的生日那一天,他外出办事回到桃花 庵,却发现西洲和尚已在家中等候多时,令他非常惊喜 。西洲求唐伯虎给治平禅寺新修的一座竹亭撰写《化造竹庭疏》 ,他欣然完成,还画了一幅山水禅林的中堂赠给他,并题了一首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这首诗仿佛是唐伯虎这些年人生经历的总结 ,西洲和尚读懂了这首诗, 不由得为唐伯虎落下了眼泪,他说:“我们心里的天如此晴朗。”唐伯虎抱住他说:“我们这一生,从来就没有分开过。”
场景117:在桃花 庵屋内,冬季黄昏
唐伯虎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了,吃饭喝水已经很少。(1523年刚到 12月,他感到自己的大限就要来临了。)女儿桃笙(18岁)端着一碗粥,悲哀地劝他说:父亲,您就再喝点吧。他只能无力地摇摇头。
唐伯虎身边守着女儿桃笙、好友祝枝山、王宠和王宠的儿子王子阳。他们都热切地望着他,好像想用这样的目光延续他的生命。
王宠知道他的未了的心思是什么,他唤来他的儿子王子阳,说:给你的泰山大人磕头。桃笙也懂事地哭着跪下了。
王宠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对龙凤玉佩,给儿子和桃笙一人一只,说:你们一同给你们的父亲磕头吧,自己也黯然神伤,以袖拭泪——他已把桃笙认作了自己的儿媳妇。
这让唐伯虎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感激地望着王宠说:谢谢你了。
唐伯虎微笑地看着两个孩子,一时间全屋的人都哭作一团。他让桃笙拿来文房四宝,他挣扎着坐起来,王子阳以双手托着一方木板,他伏在木板上,写下了这首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场景118:桃花 庵院子里,特写窗户和风吹桃树、房屋。黄昏
窗外北风大作、呼号,雪花飞舞,异常凄凉。从桃花 庵的屋子里传来了众人号啕的哭声和呼唤唐伯虎名字的声音。
场景119:在唐伯虎幻想的情境中,满天繁星(AV制作)
唐伯虎的心情突然轻松和清静下来,恍惚中似乎看见满天繁星闪烁,无比灿烂和美丽。他觉得身体突然变得轻盈,不由得喜悦地说:我原来就在那里呀,我要去了,去到那个永恒之地。他缓缓地飞起了,投入宇宙的怀抱。
他们哭泣的声音渐渐小了,远了,唐伯虎再也听不到了......
场景120:桃花盛开的桃花 庵,一派新气象,日
可以想象得到吗? 几百年后 ,在桃花 庵盛开的桃花丛中 ,一名白衣秀士面带微笑,坐在一方长条案几旁,吟诗作画,其实就是唐伯虎重返人间,微风习习,天开地朗。他曾经生活的温暖与磨难、荡气回肠 ,那都是他身边和煦的微风 ,与灼灼的桃花。
镜头特写:
唐伯虎挥毫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一首诗: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瞬间桃花漫天飞舞,和他明亮的眼眸相应......
场景121:仙山仙林,白雾弥漫。
只见维摩诘、大迦叶长老、阿那律长老身着白袍,有说有笑,脚下白云升腾,祥云围绕着他们,向毗舍离飞去。
而人间,桃花正美,美得惊鸿一瞥,燃尽山河;湖泊如玉,峰峦如龙,眺望着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