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书名:桃花正美 作者:宸萱 本章字数:10070字 发布时间:2024-05-08

场景 7:一座官宅大院,日


唐伯虎的祖上曾经也是官宦人家,荣耀一时,人丁兴旺,井井有条。

年轻的唐广德(唐伯虎的父亲)终日勤奋读书,在书房、课堂、凉亭里都留下他刻苦读书的场景。


场景8:科考考场和发榜处


唐广德数次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重复三次参加科考的场景,在发榜处看到落榜的场景,着不同服装。


场景 9:酒店开业庆典,日


唐广德索性经商开酒店,建成酒店,亲自布置和摆放桌椅板凳,开业庆典,招呼客人


场景 10:一座小宅院,非常热闹。日


唐广德结婚并生子,结婚的场景用红色的燃烧的蜡烛和喜庆的氛围带过。

切镜头: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小伯虎出生了。家人们聚在大厅里,唐广德将儿子包在红色的襁褓中,抱给众人看。小宝宝圆圆胖胖,一双眼睛非常灵慧生动。他的生辰让一众家人非常惊喜赞叹。

一位胖婶惊喜地说: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这真是太神奇了啊。

一位老者抚着白胡子点头说:这是文曲星下凡了!

众人响应:正是,正是。伴随掌声。


场景 11:唐家卧室。日


唐广德把仕途荣光寄托在了唐伯虎的身上,给才一两岁的唐伯虎教授读书识字,拿着一本书给他念,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唐伯虎躺在床上,灵气的眼睛到处看,滴溜溜转。唐广德拿着书坐在旁边。



场景 12:热闹的酒店中,日


酒店里挂着诗词名画,很有品味,书香气十足。

七八岁的唐伯虎给父亲帮忙招呼客人,沽酒、端菜、收钱,都做得很像模像样,众人也都很看好这个聪慧的孩子,对其赞赏有加。

唐伯虎给一个桌子上的客人端上两盘菜和和一壶酒,并招呼道:您慢用。客人赞许地点头看他。

他站在柜台里,给前来结帐的客人说:八钱银子。接过钱后给客人找钱,熟练地数了几个铜板,递到客人手上,殷勤地说:您慢走,目送客人离去。

站在一旁的唐广德用手搂着伯虎稚嫩的肩膀,欣慰地说:好孩子,但是为父还是希望你学业有成。唐伯虎仰头看父亲,两人相视一笑。


场景 13:唐广德酒店,日

唐伯虎大约7岁时,周臣到唐家酒店喝酒,唐广德认出这是著名画家周臣,有心认识他。

唐广德走上前去,对刚走进酒店的周臣说:周画家光临寒舎,蓬荜生辉,一边双手作揖。

周臣作揖回礼,道:唐先生,幸会幸会。

唐广德招呼周坐到雅间,欣然送上上等香茶和笔墨纸砚。

唐广德道:恳请先生留下墨宝,供犬子学习。

周臣见唐态度非常恭敬,心生欢喜。就道:恰逢金秋赏桂,菊花飘香,正是品蟹尝酒的好时光。那我就画两只螃蟹如何?

唐广德点头:太好了,太好了。

周臣刚刚画完两只栩栩如生的螃蟹,唐伯虎就闯进了雅间,一眼看到,就嘟囔:这值钱么?

周臣看到小伯虎这么天真可爱,摸着他的小脑袋说:那你拿着画上的两只螃蟹和你家厨房的两只螃蟹,去对面的当铺问问,老板分别愿出多少银子?

小伯虎高高兴兴地去了,不一会儿,低着头回来了,他把真螃蟹放回厨房,双手捧着周臣的画,小声说:周老师,真螃蟹,老板给一两银子。假螃蟹,老板给一百八十两银子。

说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唐广德拍拍小伯虎的肩膀说: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虎儿,你就拜周老师为师,才能“除升旭日英雄路,韶华倾负经风雨”啊。

小伯虎双眼放光,趴在地上就瞌头。


场景 14:两个相邻的民房,日


唐伯虎有一个好伙伴 ,名字叫做张灵(1471年出生), 是他的邻居,比他小一岁, 是他最亲密的发小。两个小孩子互相趴在对方家里的窗户那喊对方出来玩,一同读书习字。

一日,唐伯虎趴在张灵家窗前喊:喂,出来,我们一同去打狗玩啊。

张灵从房子里蹿出来。两个人欢呼雀跃地一同奔跑。

场景 15:菜地,日

唐伯虎和张灵两个人在一个菜地里拿着棍子打狗,打得小狗东躲西 藏胡乱吠叫,吸引来菜地的主人,一个中年男人,左右一把抓住两个孩子,拿来纸和笔,让他们两个写悔过书。唐伯虎趴在纸上,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几个字:我们再也不打猪了。写完偷偷地瞄那个男人(他是故意的)。

男人一看纸,气得吹胡子瞪眼。

场景 16:在周臣家客厅,日

唐伯虎从小显示了绘画的天分 ,在他9岁时他的父亲唐广德就把他送到著名画家周臣门下学习画画。

唐广德作揖:犬子不才,愿拜周老师门下,习得绘画之真谛。

唐伯虎扑倒在地,给周老师磕了三个头,周臣忙不迭将唐伯虎扶起来。笑道:原来是你呀。


场景17:张灵家的房子外,日

张灵的家境贫寒,父亲早逝, 母亲靠打零工贴补家用 。张母每天浆洗一大堆的衣服,要不就是坐在家门口补衣服。

场景18:尼姑庵

张灵(11岁)有时会很神秘地跑附近的尼姑庵去,唐伯虎并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事情。其实他是去尼姑庵偷看小尼姑洗澡。

一次,他怪笑着对唐伯虎说:我带你去看一个秘密。

唐伯虎说:什么秘密?我为什么要去?

张灵得意地笑说:去了你就知道了。

唐伯虎:肯定没意思。

张灵:我敢打赌你从来没有看到的好东西。

唐伯虎百思不得其解,又很好奇,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点点头,答应了。

张灵说到了下午才去,到了他说的时辰,就拉着唐伯虎跑到了尼姑庵的一所房子前面,熟门熟路地把墙上的灰泥洞捅开,看了一眼,非常激动,拉过站在一旁非常懵逼的伯虎,示意他也趴在洞上向里看。伯虎疑惑地白了他一眼,用眼睛对在小洞上向内看去,是一个小尼姑在洗澡,他瞬间转身,像是深受震撼,继而狂奔,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为什么 。

张灵看他跑了,自己很是想不明白,带着疑惑的表情,就去追他了。


场景 19:张灵家门外、尼姑庵

唐伯虎第二天,偷偷留意张灵在干什么,时不时跑到他家门口去瞄一眼。中午时分,探听到张灵要去他舅舅家,看他走了以后。唐伯虎就跑去尼姑庵,用灰泥把木墙板上偷 窥的洞口牢牢地、深深地堵住了。

张灵知道以后却也没有强烈地反对 ,因为对他而言 ,唐伯虎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他下一次跑去尼姑庵,发现洞口被堵,怎么也捅不开,就去找唐伯虎。唐伯虎斜着眼睛傲视他,他的气焰就降了下来,缩着脖子又有点委曲地说:好吧,好吧。唐伯虎昂着头,大摇大摆地朝前走,张灵点头哈腰地跟在后面。


场景 20:周臣家书房和花园(字幕显示:三年后)


三年之后,唐伯虎小有成就。

唐伯虎内心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倾注在笔端,他此时画的鲜花竟然能够吸引蜜蜂和蝴蝶盘桓。

他在书房画好一幅鲜花图,想把它放在周老师的花园里。就选择了一处开满鲜花的花坛,把画作贴在一块木板上,把板子立在这一片花丛中。然后躲在一旁观察。很快,伯虎画的鲜花吸引了一大群蜜蜂围绕和盘桓,他高兴得咧嘴笑了起来。

他的老师周臣也看到了,点头微笑并感叹: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也。


场景 21:张灵家,非常简陋。日(两个人都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年)


完成绘画学业, 回到家以后,唐伯虎经常教张灵画画,他们一同绘画、一同玩耍。

在张灵家,只有一张简陋的书桌。

唐伯虎和张灵趴在桌子上。唐伯虎给张灵示范怎样画一只鸟,用笔示范着,嘴里说着:这样,这样,笔锋弯一点。

张灵认真地看着,然后接过笔,用心描画。对唐伯虎会心地一笑。

张灵把这个恩情记在心里,以毕生的行动在所有事情上都不遗余力地给予唐伯虎支持。


场景 22:大街上,日

在漫天飞雪的天气里,唐伯虎和张灵(两人十三四岁)假扮成乞丐 ,敲着主板,唱着丐帮帮歌《莲花落》,歌词是:

三十三天天上天,白云旁边出神仙。

神仙原是凡人变,只怕凡人心不坚。

总叫凡人心来坚,个个给你做神仙。

他们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地走着 。极度的快乐使雪花都眼着他们一起狂舞,看到行人用诧异的眼神看他们,伯虎和张灵更是开心不已。


场景 23:破败的寺庙里,夜


讨得一些铜板后,他们立刻去集市买酒和肉, 跑到破败的寺庙里燃起篝火,喝酒吃肉,喝得大醉。

张灵蹲在破庙的地上,熟练地笼起一堆火,一边烤肉一边对唐伯虎说:这样的生活太有趣了。

唐伯虎躺在地上,翘起一条二郎腿,得意地说:嗯哼,谁能想得到我其实乃一介书生耳?

张灵兴奋地说:我们就这样玩一辈子可好?

唐伯虎揶揄地笑着说:就你那偷看小尼姑洗澡的心思?哈哈。

张灵拿起一根棍子轻轻地打唐伯虎,说:不许笑话我!

两个人闹作一团,张灵拿着烤好的肉在前面跑,伯虎在后面追,嚷着:给我!给我!

他们俩大声喊叫:我们的生活赛神仙!他们只是为了好玩 。


场景 24:河边,日


张灵为帮伯虎画美 人图 ,假装落水,拼命挣扎,目的就是让阁楼上的美貌小姐露面,给他做模特。

小姐在窗户上一出现,唐伯虎照着她就开始作画。张灵在水中尽量延长时间乱扑腾,竟然把裤子挣脱掉,水面上出现一个亮晃晃的白屁股 ,令围观群众大笑不止。小姐看到这个尴尬的场景,就用袖子掩住鼻子转身离开了窗户,但是她在露脸的刹那,唐伯虎已经看清楚了她的长相,就快速挥笔在纸上画下了她的美丽模样。

为了感谢张灵,唐伯虎将这幅小姐的画像送给了他 。

唐伯虎把画递给他,以祝福的语气说:希望在未来的一天,你会遇到和她一样美丽的佳偶。

张灵高兴地挠挠头,嘿嘿笑着说:那太好了呢。

不知是不是因为此举引发了缘份 ,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了张灵和崔莹的泣血爱情故事,这是后话 。


场景 25:沈周的画为背景(数字化处理)家门口

唐伯虎和张灵虽然很是憨玩,但是求上进的心可是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唐伯虎:你想不想拜吴门画派的掌门人沈周(1427-1509)为师呢?

张灵:那敢情好呀,三生有幸啊。

唐伯虎:那咱们一块去拜会沈周,拜他为师如何?

张灵蹦起来:那咱们走。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两个相约去拜会著名大画家沈周。

一路上的风景成为沈周老师画的一幅幅画,让他们心旷神怡、欢欣鼓舞。(用A V数字化处理)


场景 26:沈周家门外,日

他们找到他家时,张灵扣门。一名仆人从门里出来。

唐伯虎:请问沈老师在么?

仆人弯腰行礼说:沈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去外地写生了。

唐伯虎和张灵失望地转身(渲染他们两个失望又有点搞笑的表情)


场景 27:江边

在1484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周臣老师(1460-1535)(24岁)带领伯虎(14岁)、张灵(13岁)、文征明(14岁)、祝枝山(24岁)在江边喝酒。

江水涛涛,江月圆满而透出玲珑的秀雅之气。这几位青年和少年才俊围坐在一岸圆桌旁,桌子上摆着美味佳肴。在他们的映衬下,今晚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周臣看着身边这一众气宇脱俗的少年,不由得感叹说:如此良辰美景,安知各位锦瑟年华、未来可期。

祝枝山:周老师少年成名,让我等倾慕不已。

唐伯虎:祝兄也有很多佳作问世,受到广泛欢迎,享有盛誉啊,是我和征明、张灵学习的榜样。

张灵:学无止境矣。

文征明:对了,伯虎兄向周老师学习绘画,整三年时间,进步可谓一日千里。能不能让我们一饱眼福呢?

周臣走到伯虎身边,用手轻抚他的肩头,说:伯虎兄,明月之下,总无分别。你给大家一个机会共同切磋绘画技艺如何?

唐伯虎笑着站起来,说:那我就把师从周老师的成就展示给大家。

书僮将圆桌稍加收拾,腾出一块地方,铺上雪白的绢纸。伯虎提笔在手,稍一思忖,看看天上明月,就用素墨画下一轮明月照在江面的江景图。大家看那江景和纸上的江景,似有不同又有难以言说的妙处,这纸上的江景如同这现实的江景之精华所在,小小尺方之地,却满满地载着画者对月的惆怅与温柔情怀。

张灵吟道: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文征明点头道:甚妙,甚妙。


唐伯虎提笔在纸上题诗: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扶筇月下寻花步, 携酒花前带月尝。

周臣笑道:如此看来,花与月,谁更美呢?

众人皆不解,唐伯虎微微一笑道 :花与月,相辅相成。花越美,月更美。

周臣答道:正是。我正想引荐你拜会如今最负盛名的画家沈周老师,在绘画这条路上,你应该以无止境的探索为已任,方不负今晚的良辰美景。

唐伯虎大为感动,双手奉茶给周臣,嘴里说着:请受弟子一拜。

周臣扶着唐伯虎的两只胳膊,连说:免礼,免礼,你我共同进步就是了。双手接过茶盏,微笑饮茶。

周臣对唐伯虎十分理解,他知道他所教给唐伯虎的画技和知识,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唐伯虎想要达到的境界的。


场景28:在沈周家客厅

一天,周臣带着唐伯虎去沈周家里拜访。在沈老师家等了很久,到下午日暮时分才回来,他似乎走不动路一般,极度劳累。唐伯虎体贴地上前扶住沈老师,将老师送至客厅的椅子上。

沈周唉声叹气地告诉周臣和伯虎说:新任知府曹凤想在官舍的墙上绘图,我被召去干这个活儿,但是我的后背在幼时曾经摔伤过,稍一劳累就痛彻骨髓。每日在知府官舍绘画,不出两个时辰就痛得不能站立,只得坐在椅子上继续工作。(以上描述用情景表达)

周臣说:沈老师为曹知府绘图,已然是大材小用了。但是曹知府并不体恤老师病情,才让我深感痛心。

唐伯虎忧心又热切说:弟子愿替老师作画,以免老师身体不适。

周臣笑道:你的技艺还需提高啊。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唐伯虎向沈周拜了一拜:老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倒把沈周逗笑了。

沈周侧着身子倚在靠背上,面色痛苦,非常疲乏,又笑着。

周臣:待沈老师身体得以恢复,我和伯虎再来打扰。便向沈周作揖。

唐伯虎向沈周深深鞠躬。匆匆告辞。



场景 29:唐伯虎家,日


唐伯虎回家后给张灵述说此事。看到唐伯虎为沈老师愤愤不平又无能为力的样子,张灵跳着脚说道:“我要给新任知府的官衙门口撒尿四十九天!”之后所言非虚,他总能在夜晚成功地在官衙门口撒尿并不被衙役抓住。


场景 30:知府官衙外


张灵每天深夜潜至官衙门口撒尿,使知府衙署门口臭不可闻,路过的人都避而远之。

一段时间后,张灵挤眉弄眼地对唐伯虎说:效果不错。两人击掌并哈哈大笑。

唐伯虎为此既高兴又担忧,更多的是佩服,他说:改日,我也要亲自去为沈老师报仇,去官衙门口尿上一泡才是正经。

终于有一天,唐伯虎正在稀里哗拉时,但是不幸的是,却被早已埋伏好的衙役怒喝:呔,什么人?你今天跑不了了。他裤子还没有提好,就被逮了一个正着。


场景 31:伯虎家门口,夜


唐伯虎被衙役遣送回家,父亲被他们敲了几两银子了事。

衙役:我们一直逮不着在知府衙门门口撒尿的人,抓住了才发现居然是你儿子!那你掏银子,我们就放了他,否则......

唐父踉跄着拿了几两银子给衙役,皱着眉头说:哎,真的是愁煞我了。

唐伯虎胆怯地看着父亲,慢慢地向家门里走。

衙役拿了银子,欢快地离去。


场景 32:唐家酒店

沈周听说后,知是为知府作画一事激起了唐伯虎的义愤,唐伯虎和张灵是为了给他报仇和出气才这样做的(在官衙门口撒尿),于是就和几位诗界好友专程到唐伯虎家的酒店拜访唐父和看望唐伯虎。

酒席间,文林叔叔(文天祥的后代)促成了唐伯虎和张灵拜一名叫做徐鼎靖的颇有才华的老举人为师学习文化课,沈周主动提出由他支付唐伯虎和张灵俩人三年的学费。还主动提出担任两人的绘画老师,不限次接受两人的请教。每年定期给两人免费授课。

唐广德摆了一桌酒席招待沈周一行4人,在座的还有唐伯虎和张灵(共7个人)。

沈周:承蒙两位孩子为了给我出头,做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我内心很感动,但是还是希望你们(指唐伯虎和张灵)能够正视现实,不要以讹对讹,降低了你们的天分和福分。说实在的,伯虎这孩子天资聪颖、超出常人,我担心的是他剑走偏锋,人生坎坷啊。

张灵没有听懂,只是呵呵地笑。

唐广德站起来,感恩戴德的表情写了满脸,他向沈周行礼,说:有您这样为伯虎着想的老师, 是他三生有幸。然而我感觉他的命运的缰绳在他自己手中。能够听到老师的教诲,内心已是温暖。说罢敬了一杯酒,道:先干为敬。说完仰头瞬间喝完。

唐伯虎说:父亲,我会努力的,不会让你失望。

几个朋友也附合着,都说:这孩子孺子可教,用心经营即可。大家聊着避祸接福、积极准备科考等话题,一时非常热闹,大家都有一种热心和凝聚力,认为唐伯虎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神童,要把他的未来好好规划起来,才不辜负他超凡的聪慧。


场景 33:在唐伯虎家和张灵家,日


唐伯虎和张灵互相帮助,两个人学习都进步神速。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听写、互相批改作业。(以情景显示)



场景 34:街景,童试考试相关


1485年(明成化二十一年),街上张贴童试告示。15岁的唐伯虎和张灵共同报名参加苏州童试。

在考试前,唐伯虎隐约听到天上的神和鬼都在喊:“唐伯虎童试第一”,他还以为是产生了幻觉,但是别人都听不到,说给张灵也不相信。

考试结果出来,唐伯虎果然高中第一,张灵也被顺利以第49名录取。


场景 35:唐家酒店


唐伯虎的老师和长辈们欢聚一堂,为几个被童试录取的小伙伴们庆祝。酒店外放鞭炮、立起红色牌子,上写:谢师宴。场景非常热闹。


场景 36:明伦堂外


有一天,凡是通过童试的学子们聚集在苏州府学文庙后面的明伦堂外。那天天气奇热,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太阳底下,准备迎接督学方志的到来。大家的衣服都因为出汗湿透了,个个皱着眉头,苦不堪言 。


唐伯虎苦着脸嘀咕说:我们恐怕要在太阳下面晒化了,为什么要像受罚一样站在太阳底下呢?

张灵听唐伯虎说这话,突然兴奋地几下脱掉学袍跳进水池,众人一片骚乱 。


唐伯虎突然看见此时司训陪着督学在回廊那头正在前来,他立刻和衣跳进水中要把张灵拖上岸。正玩得开心的的张灵却一把将唐伯虎拉入水中,上岸是来不及了。唐伯虎(机灵)看无法躲藏,索性和张灵在水中尽情玩耍 。


方志已经走到学子们跟前,看到此情景大怒,斥道:“府学胜地,成何体统 !看样子唐伯虎和张灵是免不了受罚了。司训想给唐伯虎和张灵一个机会,说道:“你们两个要能把《诗经·鲁颂》里的《泮水》背诵下来,就从轻发落。”唐伯虎估计张灵背不下来,就想先背诵给他听,于是大声背诵: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唐伯虎一边背诵,一边转头看张灵,他那无助迷茫的眼神让伯虎内心一凉,估计他甚至复述不下来。唐伯虎咬咬嘴唇,于是自己也不往下背了。(友情可嘉)


场景 37:明伦堂外

一个月后,学府官员召集大家,最终在学子中宣布:张灵被革去秀才资格,永不得参加科考;听到这个消息,张灵站在队伍中做鬼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唐伯虎被革去府学学籍,六年内不得参加科考。他有些落寞。

唐伯虎和张灵”luo戏泮池”迎接督学方志时,众多学子队列中的一员王志勤,看到唐伯虎和张灵受到如此严厉的处分,使他对仕途产生了厌恶,连童试都没有参加 ,就转身遁入了佛门,在浙江嘉和龙洲寺当了和尚,就是西洲和尚,他和唐伯虎还产生了一些人生的交集 。


场景 38:在张灵家

张灵的母亲非常生气,嚎啕大哭,对他失望又痛心,说:你父亲走得早,我滿心指望你考取功名,好让我后半生有靠,可是你......唉。但是张灵不以为然,他瞅瞅母亲,又把头扭到一边翻白眼,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张母只知道自己含辛茹苦,以为这是张灵努力的理由,张灵以唐伯虎为参照,认为自己的“快乐(自尊与平衡)”才是做事的动力,唐伯虎也很佩服他这种“苦中作乐”的勇气。


场景 39:唐伯虎家

唐伯虎和祝枝山经常在一些文友聚会中相遇。

在唐伯虎十 七岁(1487年)的时候, 就已经在苏州文学才子圈小有名气了 ,眉目俊朗, 气质超群,他总能够感受到别人看他时那热烈又倾慕的眼神 。

比唐伯虎大十岁的祝枝山当时已是展露头角的小有名望的文学青年 ,见到唐伯虎惊喜万分,想和他做朋友,到唐家里去了好几次,唐伯虎年纪小又不懂得人情事故,只是觉得他多事,对他不理不睬 。终于有一天 ,他们两个对诗找到了感觉,开启了他们四十多年的友谊 。

一次祝枝山去拜访唐伯虎 ,他刚一进客堂 ,就吹来一阵风 ,把摆在桌子上的花瓶吹倒了。他立刻提了上联:“东风吹倒灵玉瓶,花落谁家。”唐伯虎看窗外竹园的竹子在雪中挺立 ,便答到:“朔雪停压竹径花,竹育根深。”

这一次,唐伯虎留下他饮茶。到了深夜 ,都很困乏了,突然他们听到了邻居婴儿的哭声 。伯虎有了灵感 ,吟了一条上联:“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祝枝山本已十分瞌睡 ,但他毕竟是也是一枚才子,稍一沉吟 ,就答到:“百年匹配,已酉两姓相趁。”唐伯虎内心十分欣喜,说道:佩服佩服。

虽然唐伯虎年纪小,后来居上,名气最终超过了他,但是祝枝山从来没有嫉妒过他,一直都是他的灵魂卫士。


场景40:唐伯虎家

在唐伯虎24(1494年)岁那年,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在同一年去世,令他一蹶不振,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终日酗酒、流连妓 院,准备放浪形骸,了此残生。(以情景展示)

偶有清醒时,也抵不过内心深处的深重的悲哀,雄心壮志如同小小的火苗,随时都能被痛入骨髓的伤心的浪潮击倒,他病了,躺下再也不想起来了。

祝枝山听说唐伯虎病了,不想看到他这样自暴自弃。祝枝山刚刚被授予广东兴宁知县,正在准备赴任,家里忙得一团糟,放下手中事情,心急火燎地跑到唐伯虎家。

他见了唐伯虎先问:“身体好一点了吧?”

唐伯虎两眼空洞无神地看着天花板,并不说话。

祝枝山看看唐伯虎的床头,贴着他写的诗《白发》,是抒发悲伤的小诗:

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祝枝山说:我也经常感到很郁闷,为什么我们日夜苦读,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博学多才么?是为了光宗耀祖?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真实?我自己都怀疑我自己!你现在又经历家庭如此的变故,你干脆把秀才衣巾扔掉,把科举书籍烧了算了,再也不要染指人间的烦恼事了。

唐伯虎躺在床上依然默不作声,但是内心五味杂陈。

祝枝山说:你不理会我,是不是?那好,我帮你把书统统烧光好了!他说着就将书架和桌子上的书往地上扒拉,嘴里喊着:烧光!烧光!

不知怎么,唐伯虎的心里一阵痛,他受不了了。他爬起来,把书从他手里抢救下来,趴在书上大哭。

唐伯虎说:我觉得,科举可以不考,但是书不能不读,诗不能不写,画不能不画。肚子好饿,我要吃饭。

祝枝山把他扶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过了几天,唐伯虎终于想明白了,他给张灵说:我只管读书作画、至于科举考试,就是一个过场,虽然它可能代表着幸运,但它在我的生命中可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如果能因为科举而仕途顺利,也只是幸运而已。我准备参加后年(1497年)的南京乡试。


场景41:虎丘二仙亭

在家苦读的日子里,唐伯虎偶尔也会和朋友们聚会嬉闹。

1495年的一天,张灵告诉他,说:苏州新任知府曹凤和文林在虎丘二仙亭喝酒赋诗。唐伯虎就和张灵打赌,说:我假扮成一个乞丐去和他们会会,讨酒喝。两个人爆笑起来。

他于是穿着破衣裳 ,拿着讨饭碗,手持打狗棍,来到二亭山,衙役还没有反应过来, 敏捷的唐伯虎就飞速跑到了二仙亭,向他们作了一个揖说道:我来凑个热闹,我也要饮酒赋诗 。

文林大吃一惊 ,仔细一瞧居然是唐伯虎 。他想知道唐伯虎又想玩什么新花样 ,就假装不认识,一本正经地问:“你也会赋诗么?”唐伯虎向文林叔叔鞠了一躬 ,回答道 :“大人们会赋诗 ,叫花子当然也会啊。”衙役想把他赶走 ,喝到:“赶快走 ,叫花子别来胡闹 !”文林摆摆手,向曹凤说:“知府大人今天兴致好 ,有与民同乐之心。不妨看看这叫花子能作什么诗,做不好的话,咱们正好拿他寻寻开心 。”曹凤宽容大度地说 :“罢了,他说会赋诗不妨让他一试。若真能赋出好诗来,有酒喝 。若不能,二十大棍伺候 。”说罢 ,面带微笑捻着胡须。唐伯虎装出惧怕的样子说道:“好,赋不出诗来, 任凭棍子打 。”文林叔叔铺好纸 ,递上笔说: “好,请吧 。”唐伯虎在纸上写了一个”一”字 ,转身欲走 ,衙役一把拦住 ,说 :“你是戏弄曹大人?”唐伯虎又拿起笔 ,写一个“上”字 ,放下笔说:“叫花子写不了了。”衙役提起棍子做势要打 。唐伯虎吓得眨眨眼 ,缩着脖子说道:“要继续写诗, 需要先喝点酒, 润滑一下肠胃。”文林知道唐伯虎的目的是来讨酒喝的,笑着递给他一杯酒 ,说:“这杯酒赏给你 ,你可不要喝了酒还写不出诗 。”唐伯虎接过去大口一饮而尽 ,说:“我喝了酒肯定赋出诗!”他接着在”一上”的旁边又写了两个字”一上 ”。亭子里的几个人, 除了文林 ,都露出嘲讽的微笑 。曹凤摇头说道:“我看你是免不了挨棍子了 。”唐伯虎侧眼瞅了文林一眼 ,将一首整诗写出来 :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

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亭子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围观的人 。众人看到唐伯虎写出这么有意境的诗,发出排山倒海的叫好和鼓掌声,他转身看见张灵一边蹦跳一边喊着“五湖四海皆一望”。唐伯虎仰头将壶里的酒一饮而尽 ,向曹凤和文林说一声“打扰了”,准备心满意足地离开。他刚一转身,两个身体强壮的男人就把他高高地抬了起来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 ,如同凯旋的将军一样 ,向山下走去 ,周围人声鼎沸 ,都对他赞不绝口 ,有人惊喜的喊道:原来是大才子唐伯虎呀 !

场景 42:辅学照壁处


1497年,南京乡试之前,唐伯虎准备参加参加苏州府学的提学考试。他考前拼命复习,考后一放松,反而生病了。张灵自己被取消资格参加提考, 但是时时关注唐伯虎的考试成绩。

张灵在放榜之日就早早守候在辅学照壁处 ,等着发榜,好给伯虎快速通风报信让他尽早知道好消息,以缓解他的压力。

但是不幸的是,伯虎在这场考试中恰恰又碰到了方志。因为方志对他之前的池泮戏水有成见 ,划掉了他的名字,使唐伯虎最终名落孙山 。

张灵看到唐伯虎榜上无名 ,气愤地一把把告示撕下来,踩在脚下,被衙役发现,他立刻跑得无踪影,衙役紧追慢赶没有追上。



场景 43:小酒馆

当唐伯虎得知张灵为维护自己所为,内心感觉非常安慰,他们俩又对酒当歌,一醉方休。

唐伯虎:感谢兄弟为我做的这一切,然伯虎可能没有机会参加乡试了。

张灵:听说征明兄的父亲认识很多官 场的人,你去拜会和恳请他帮助你取得考试资格如何?

场景 44:文林家,日

唐伯虎回家思前想后不甘心失去乡试资格,恳求和父亲一同向文林老师求助,登门拜访。

唐父:吾儿此次参加预备考试,可是又遇到督学方志,竟然抹去伯虎考试资格,恳请文兄代为通融,让伯虎取得复试资格。

文林认真听着,充满同情,点头说:我尽力而为吧。

场景 45:考场和辅学照壁处

经过文林的斡旋,唐伯虎最终通过补考终于获得乡试资格。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桃花正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