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继续道:“有一些经典中指出‘太一’所在的方位。
比如《竹书纪年•前编》记载:‘太一者,……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谓之九宫’。
《鹖冠子·泰鸿》:‘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
《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
除了中国的经典,古印度经典《阿达婆·吠陀经》中有:‘大千世界,太一囊括,周乎遍在,神乎无方,流行万殊,开启明光,人谓之宙,弥漫宇广’。
公元204年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提出:‘太一’产生万物,是比神还要高的存在,世间一切存在都要服从于‘太一’。
并认为‘太一’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高原则。是绝对的一,是超时空的、无限的、永恒的、不变动的,没有过去或未来,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名状的。
由以上古代经典和学说可以看出,古代智慧虽然认知‘太一’是不同神明,居住在不同的位置,但都提及‘太一’就是宇宙源头。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天、地、神明、礼仪、音乐、医学的根源都出自于太一,古代智慧还认为‘道’等同于太一;也知道‘太一’居于天之中央,是百神敬仰的存在。
所以,太一无限、宇宙源头、道,三者本为一体,不可分割,因为道是太一无限设定神圣创造蓝图的波动频率,所以道看起来才会玄之又玄。”
迪俊白了古明一眼,“那你的意思是说,太一无限不是玄之又玄的道,而是能觉察到的人形状态啦?”
“是的迪部长,四分之三的太一能量确实是能觉察的状态,人类就是祂按照自己的形象所创造而来。
四分之三太一无限所在的无极永恒之境是永恒的创造,那里没有时间概念,只有永恒的当下;而我们每一个细胞里都有太一无限爱与光的能量。
所以,激活我们内在爱与光能量之后,我们就能感受到宇宙大爱,就能感受到万物为一,也可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古明接着道:“太一无限是一个伟大的智能整体,太一无限包含了一切,是最初,也是最终,是一直存在的一切和未来所有的一切,因为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永远没有尽头,所以,祂只能是太一,只能是无限。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上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和‘薛定谔的猫’,通过这两项实验,科学上推断出光电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加入和不加入观察者,结果截然不同,由此判断宇宙本身就是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而来。
对于我们内在的宇宙能量也是一样,当我们主动觉察这种能量,这种内在的意识能量就会变成一种恒定的稳态,还能跟我们亲密互动。
如果我们选择不去觉察,这种内在的意识能量就是一种隐藏在我们身体之内的能量波而已。
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去做一名觉察者,去感知、去感应并激活我们内在深度潜意识的能量。
一旦真正激活我们内在的宇宙意识能量,我们就能感受到爱流在身体每一个细胞中流淌,我们就能感受到那种无所不在的大爱,我们就能感受到蓝星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每一棵植物、每一滴水、每一缕阳光都是爱;这种爱的感觉会治愈一切。
那时候,我们不但能跟万事万物沟通,还能跟宇宙源头太一无限沟通,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之境。
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状态之后,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无限和永恒。
大家说,要不要主动去觉察我们内在的太一无限能量呢?”
“要!”观众响应激烈,因为台上相互论证的一些观点确实逐渐有了一定的说服力。
古明接着道:“现在,大家愿不愿意体验一下感应宇宙能量的方法呢?”
“愿意!”台下的观众激情昂扬,异口同声喊出愿意之后,紧接着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我来示范一下,大家跟着我做,大家都可以瞬间感应到宇宙能量的存在。
像这样,双手在胸前展开,想象你手中抱着一个能包裹住我们的身体的大大的易碎的光球,所以手指要自然微微弯曲,不要刻意用力,然后闭上眼睛,感应一下双手之间有什么?”
此时台上、台下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都开启了闭眼感应模式。
“我感应到啦!”台下有个小女孩激动道:“恍恍惚惚之中,感觉双手之间有东西在颤动。”
“是!确实有感觉!”
随着台下观众不断反馈,古明由开始了进一步引导,“感应到颤动之后,轻轻向中间挤压,动作一定要慢,不要操之过急。”
“呀!双手之间有很强的排斥力,还能感觉到能量在不断膨胀,尖刺刺,麻酥酥的,有微微的穿透感。”还是小女孩第一个发声。
观众反馈之声陆续传来,“是的,确实有穿透感。”
台上的主持人、迪俊、黄轩、炎姜,以及董老先生、赵新阳都在微微点头,心情都显得有点儿激动;毕竟熟读了那么多年的经典,第一次才学会了经典中实操应用。
迪俊一改之前的轻蔑态度,温和道:“古明同学,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有点儿意思,就这么简单就可以了吗?”
“迪部长,这种感应只是手部的感应,真正感应是全身心的感应,不过,在全身心感应能量之前,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感恩仪式。”
“什么玩意儿?……感恩仪式!你这不是又在玩什么信仰,或进行什么迷信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