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化整为众唯太一
书名:永恒召唤 作者:九沐明月 本章字数:2268字 发布时间:2024-05-08

古明接着道:“我还是那句话,意识能量爱与光密度的晋升,必然伴随着宗教中二元信仰的解体。

如果大家继续选择信仰宗教中的二元对立意识思维,我也会祝福大家,因为宇宙源头的神圣创造蓝图设定中只有爱,没有分别,宇宙本源希望大家都能按照自己的选择体验生活。


《道德经》中有52处‘善’字,我们挑选几处可以仔细揣摩一下老聃对善的理解,比如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二十七章中:‘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聃之善,才是没有分别心的善,才是没有标榜的善,才是没有二元对立意识的善。”


赵新阳疑惑道:“古明老师,你这样解释我确实深刻理解了宗教之中的分别心。

既然大家都是一,那……为什么宇宙又设定了不同密度区别呢?

高密度的存有就像神一样存在,低密度的我们却如此脆弱;这难道不是宇宙的分别心吗?”


“赵新阳女士,如果你看过一些轮回者讲述的故事,或者一些人对投胎前记忆的报道,你就能发现,他们在投胎前都是自己在选择父母,经历什么或体验什么,一切都源于自己的选择。

因为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宇宙源头身体一部分,祂不可能对自己其中的一部分厚此薄彼。

所以,我们不应该说宇宙源头有分别心,而是应该感恩祂创造了我们,我们才能不断经历和体验不同的生命状态。”


“哦?对选择体验游戏的灵魂计划我确实有过一些了解,古明老师,我还想问的是,是不是整个宇宙都是宇宙源头的分身,既然祂都化整为众了,那祂用什么设定神圣创造蓝图来控制这一切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蓝星早期的一些著作中已经对此问题给予过提示。

《梨俱吠陀·原人歌》中说,‘一切众生是祂的四分之一,不死之乡是祂的四分之三;凭借四分之三,原人太一向上升华;所余四分之一,反复出没世间’。


这里的原人太一就是形容的宇宙源头太一无限;宇宙源头太一无限用自己的四分之一演化出了宇宙中的一切万有,这四分之一包括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能量和生灵,恒星、行星、星云、黑洞、虚空都不例外;还有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一切万有。


这四分之一会反复出入世间,就是为了体验宇宙中的至高完美之爱,然后把这种体验的经验,再回馈给另外四分之三。

另外四分之三的太一无限,设定了用爱做频率的神圣创造蓝图,来管理四分之一化整为众的所有体验者。


所以说,虽然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只是宇宙源头四分之一化整为众的一个小小的分身,又如同是一粒微尘一般,不得不让人敬畏宇宙源头太一无限的广袤和伟大啊!”


“古明老师,你这样说的话我就理解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莫名的规律和秩序了,我注意到原人歌里说不死之乡,那不死之乡又是指的哪里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来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拥有多少个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运行的力量,只能是造物主的能量!


那么,我们该怎么形容不死之乡呢?

这么比喻吧!寰宇天下只有一个总宇宙,所以才是一个无限的伟大整体,中央宇宙居于总宇宙的中心,中央宇宙之外有六层椭圆大寰宇结构环绕着中央宇宙。

中央宇宙属于永恒的创造,外围六层结构属于时间的创造,太一无限设定了神圣创造蓝图频率,控制着外围寰宇天下的一切。

不死之乡指的就是中央宇宙无极永恒之境。”


“哦?你怎么会知道的中央宇宙无极永恒之境呢?”

“因为我现在就能跟宇宙源头沟通,是太一无限通过意念告诉我的一切。”


“那宇宙源头太一无限到底是男是女呢?”

“太一无限非男非女,祂是完整的合一,因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所以祂才是太一无限。”


“好像有的著作中也这样称呼过宇宙源头。”

“是的,高密度存有都知道,宇宙源头就是太一无限创造者,物质世界、能量世界都是祂的创造。

我们所谓的天人合一之境界,就是能达到与太一无限沟通的程度。”


迪俊终于找到古明的破绽了,“古明,你之前说什么道,又说宇宙源头,现在又冒出来个‘太一无限创造者’,这三种称呼有什么相互关联吗?”


“迪部长,称呼‘太一’为宇宙源头,古来很多典籍都有记载,

孔丘《礼记·礼运》中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

《太一生水》中记载:‘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庄子·天下》:‘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音乐,……本于太一’。

《黄帝内经·灵枢经》曰:‘太一者,……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老聃在《道德经》中虽然没有明说太一,但您看这两段:‘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大就通太,合起来就是形容的‘太一’。


有一些经典上则称‘太一’为创世神。

比如《竹书纪年•前编》记载:‘太一者,北辰神明也’。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汉人王逸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

司马迁《史记》中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五经通义》:‘天皇大帝亦曰太一’。

《史记·孝武本纪》:‘皇帝敬拜泰一’。

宋玉《高唐赋》中也有‘礼太一’之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永恒召唤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