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成大嫂回到李家,直接进屋喊道“娘,不好了,昨儿来接冯婆的是她干儿子洪立,据说在县里成了家,要接她去县上呢。”
李树成的亲娘王氏正坐在炕上逗自己的小孙子,闻言立即骂道“你这挨千刀的不去地里干活,瞎凑什么热闹。”
李大嫂撇撇嘴,心想原本老二一家还在家干活时还能偷个懒,现下地里的活全靠他们一家,老三之前读书全家供就算了,连个秀才也没考出来,一年年的赋税也没少交。老三家的又生了个小儿子,总找借口偷懒不说,整天还给自己气受,原本冯柳比自己差些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这日子过的是真没奔头。前几天还偷听到老三家的想送自己的儿子去读书,娘虽然没答应可也没回绝,之前供老三就算了,现在还要拿家里的钱供他儿子?这凭啥呀?可老二一家被分出去现在还什么也没给,还是再等等看看吧。
想到这李家大嫂道“娘,洪立如今是发达了,还能不管他干姐嘛?您看咱把二弟一家接回来,之后肯定也能跟着沾光的。”
“我才不管这个不孝子,是他自己要去山上摔断了腿,明里暗里这不是说我偏心不给他孩子饭吃吗?再说了,那医药费也忒贵,这钱你出啊?”
李家大嫂想想隔壁村郎中开出的药钱,就觉得心里发憷。
王氏还喋喋不休地讲,“我可不欠他什么,休想我再给他掏一分钱,生来就是克我的混账东西,怎么不摔死他呢?”
见王氏说的越来越离谱,李家大嫂只得想先出去,这时老三媳妇进了屋,“娘,我都听说了,二哥再不对咱也应该给他接回来呀,医药费我们没有,那二嫂的干哥哥肯定会有呀。昨儿听人说那马车可豪呢,怕是连镇上的马车都比不上,咱们可是难得有这门亲戚呀。”
李家大嫂难得见老三家的不和她对着干,想想也知道怕是眼红了。不过老二一家能回来干活,她也乐得高兴,可不能在此时跟她呛呛。
王氏对这镇上娶来的媳妇总归是态度好些的,“分家的契书已经送到族里了,现在我们说反悔可没脸了。”
老三媳妇笑道“娘~那契书二哥不是没按手印呢,一会我们去冯婆家好好说说,让二哥亲自去族里说道说道,娘再顺势答应,全都推给他就行。”
“那行,你们俩现在就去,谅他也不敢不取回来。”
此时冯婆婆也正和李树成说分家之事,“树成啊,柳儿跟你过了这些年,她过的什么生活我也都看在眼里,这回有立哥儿夫妇和奶奶做我们的靠山,你是怎么想的就都说出来吧。”
李树成一向没主意,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冯柳却说,“如今我和娘是要投奔小弟了,既然爹娘已经要咱们分家了,那索性就分吧,以后每月给他们多少银子,听族老的安排就是了。”
李树成见冯柳态度坚决,只说“说不定事情不至于这么糟。”
冯柳讥讽道“他们见你腿伤花的钱多就不肯给你医治,现在见小弟发达了,你且等着吧,说不定过会就有人来劝你回去呢。你若想回去我不拦你,你就跟我签了和离书,两个孩子我也都要带走。”
冯婆婆见冯柳说的这么决绝,赶忙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哪里就要到和离的地步啊?”
“娘,我见小弟的两个姑娘养的那样好才想起来,原来我还是女儿的时候,虽然日子清贫,但心里却不觉得苦,可如今你看看我的孩子过得什么样,我只知道这回再不离开,我的孩子这辈子都要完了。”
李树成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冯柳是彻底要跟他们李家掰了,分家已经是她极大的让步,他刚要再劝说几句,只听大门被扣响,“二哥!二嫂!开门呀!我和大嫂来看看你们。”
冯柳听后只嘲道,“说来就来,之前你腿断了要钱看病时怎么不见她们过来,你自己过去和她们说吧,也别进我家的院子。要么你跟她们回李家去,要么你同意分家,五日后咱跟着小弟还有奶奶们去县里。”
李树成无奈只好拄着拐杖去院里开门,李青和李蓝不敢放声,像小鹌鹑似的躲在冯婆婆的怀里。
这边李树成开了门,三弟媳说道,“呦,二哥腿脚不好,怎么是二哥亲自来开门啊。”
李大嫂接话道,“二弟,我们跟你有话说,是关于之前分家的事,你看咱们先进去吧。”说完就要进院子,可李树成没动,直直地挡在门口。
“大嫂,你们有话就在这说清楚吧。”
李大嫂还没反应过来,三弟媳倒是抢先说“这事也怨我们没早点过来说清楚,娘其实早就想让你回来了,都是我们这段时间忙忘了。”见李树成没什么反应,又道“二哥,虽说娘把契书交到族里了,但咱们毕竟是一家人,你去族里好好说一说,娘这边就顺势点头让你回家了呀。”
李树成一听二人的意思,娘根本没有让自己直接回家,原本还存着点希望的念头一下子破灭了,或许是冯柳的话刺了他的心,或许是两人的到来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李树成木讷了小半生,最后也只是平静地说,“我如今腿也瘸了,家里有什么事还要靠我媳妇,以后的事都是她说了算。我要是回家了,她就要休了我,以后看病还得娘花钱,所以这家还是分吧。”
这下连三弟媳都愣住了,她从来没听见木头似的二哥拒绝什么事情,更何况是娘的事。
“没什么事的话,你们就先回吧,我腿脚不好就不送了。”说完李树成便把院门关上转身回屋了。
留下的两人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得回去跟不讲理的婆婆交差,李大嫂顿时觉得这次过来当说客是被当枪使呢。
冯柳倒是有些意外,本来她觉得李树成会跟着回去再受一次打击,没成想他会这样说。
李树成进了屋,感觉到从外面阳光明媚的太阳下突然进了阴暗湿冷的屋子里这种落差,他才终于明白了为何冯柳从县上回来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如果可以有谁不愿意站在阳光下呢?
见几人不说话默默看着自己,李树成愧疚地说“从前是我对不住你们,别的话我也不会说,但我保证,洪立兄弟的钱我会还上的。”
冯柳听着便落下泪来,两个孩子立刻跑到娘亲身边,蓝儿安慰她“娘亲,别哭、别哭了。”
“傻孩子,娘亲是高兴,蓝儿以后要跟娘去县里,过好日子了。”
“大家都去吗?哥哥去吗?姥姥去不去呀?”
“都去,咱们一家五口人都去。”
冯婆婆笑着道,“青儿哥,蓝儿,来姥姥这儿,有好吃的点心,这是舅娘给的。”
包裹里包着枣泥糕还有红豆包,冯婆婆把枣泥糕都分给他们,“这个红豆包留着我们晚饭吃吧,姥姥给做萝卜汤。”
蓝儿和青儿哥拿着枣泥糕递给冯柳,“给娘,娘先吃吧。”
冯柳擦干眼泪,“娘不吃,你们吃吧,吃完了出去溜达会。”他俩这才握着枣泥糕开心地跑出去。
“我们这五天需要做什么事吗?”李树成问道。
“我们既然托奶奶办了这事,就不画蛇添足了吧。只把家里收拾收拾,能用的东西包好,也得挑些东西送给左右邻居,平时他们也不少帮忙。”
冯婆婆点头道,“正是呢,这些事情琐碎,我和柳儿两天就能忙完了,树成你腿脚不好,趁机会好好歇歇,等到了县上请郎中看看,说不定还能治好呢。”
李树成道,“我不是能闲的住的人,还是分我点活干吧。”
冯婆婆大笑起来,冯柳也终于绽开了笑颜,原本深皱的眉也舒展开来。
洪立回到家里,正赶上晚饭。用过饭后,他才请示红瑶“瑶姐,婆婆的事到底该如何办?”
“有些事情我们办不来,但有人却能办妥。这事我先不提,不过冯婆婆到县上后在哪安置,你有何打算?”
“自然全凭您吩咐。”
“哎,你且说说,毕竟是你婆婆又不是外人。”
洪立跟红良对视一眼,道“我打算在县里给他们先租一处房子落脚。”
“之前我与冯婆婆说的那些话确实是想把他们先哄出来,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使现在你帮他们租了房子,那以后呢?”
红瑶见洪立低头不答,提醒他“既然是养大你的婆婆,若是你饭馆的事忙不过来,也可先请他们帮忙,等到他们在县里熟悉了,自然就知道哪里有赚钱的门路了。”
“瑶姐思虑周全,是我想的不到位。”
“不是不到位,而是你另有担忧却没有告诉我们。”红瑶说罢就端起茶微微抿了一口。
朱珮无奈地望着她们,对10667说“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啊?”
“钱是求不来了,该有的时候就会有。再说了,你这段时间看热闹看的兴起,完全忘记任务了。”
朱珮被戳中心思,只得狡辩道“怎么会,哪有忘记,我明明时刻记得的。”
“你不说,那便听我说吧。”红瑶放下茶杯,微笑地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