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节 谋后事
进堡时除遇上几个玩耍的小孩外,没遇上大人,青壮年男人大多出去警戒和下地干活去了,妇女也大多下地去了,还没收工回家,战争归战争,老百姓还要生活,农耕和打猎就是他们的生活。
这次蒋承宗直接将杨巨流父子带入了家中,客厅简洁、陈设也简单粗犷,没有过多的装饰,上次来老杨没有太在意这些,趁蒋承宗进去通报其曾祖父时,他粗略看了一下,墙都是用尺余厚三尺余长的条石砌成,桌椅等家具都是用老榆木制作的,结实厚重。中堂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头咆哮的猛虎,由于光线较暗看不清印章,------正要仔细欣赏时,听到了脚步声,老杨立即到门边迎接,见到颤颤悠悠进来的蒋老堡主,老杨躬身行了晚辈礼,口中说到:“拜见老前辈,打扰、打扰”。
蒋老堡主本想躬身回礼,但由于虚弱,又是由蒋承宗搀扶着,只好点了点头,回话道:“不要多礼了,贤侄不要多礼”。
老杨迎着老堡主在主客位座下,杨逍座在父亲下首,曾孙女这时进来献上茶,也不认生,就傍着曾祖父坐下,不时给曾祖父捶捶背。
大家坐定后,蒋老堡主也没有客套。直接叫蒋承宗将目前蒙古的军情作了简单的介绍。
原来,他们准备去偷袭朱家堡那天,正遇上蒙古大军分兵去支援进攻白关堡和祁山堡的蒙军。朱家堡是蒙古兵的一个谍报中心,由被杨巨流斩杀的蒙古千户主持,这家伙好象是两年前死了的蒙古神箭手哲别的弟子,哲别死后便跟了哲别的兄长蒙格秃-撒兀儿,这次既是来打探军情,主持谍报工作,同时又帮主子拖雷王子和撒兀儿敛财的。他自视甚高,又是拖雷的亲信,平时并不怎么得人缘。被老杨他们歼灭后,残余的几十人逃到鸡头山堡,将情况一报告,鸡头山堡守将可就慌了神,那可是拖雷王爷的红人呀,不敢怠慢,一边派人上报,一边倾堡而出,赶到朱家堡时只能收尸了。看到遍地的尸体,他也就人点害怕了,这箭射的比哲别还利害呀!如果自己遇上了,搞得不好也会丢掉老命。于是派人虚应故事地追了一通,知道宋军已撤到山里,只好安心收尸了。
蒙古大军得到消息后,第二天便派了几千人在朱家堡周围搜索,接连几天又派出大批兵力对西和城周围进行扫荡,并派出了大量的斥侯进山。其中也有一些道士和一些本地的汉奸,但都不敢太深入,其中有一小队到了距蒋家堡不足十里的山林中。蒋承宗本来想歼灭掉这股敌人,但想到这些人可能只是诱饵,后来就没惊动他们。
最近三天蒙古搜索的大军已经撤走了,一部分向北去向可能是天水军,另一部分在西和作修整,好象又要有什么大的行动。
蒋承宗介绍,据他们打探到,朱家堡里又入住了什么利害人物,有不下千名的蒙古骑兵保护,鸡头山堡也加强了驻军。
鸡头山堡本来是宋军筑的堡垒,是西和州驻军的粮草屯集地,这里离州城不远,现在俨然成了蒙古大军在西和的指挥主心。
蒋承宗介绍到这里,其实他也基本上介绍完了,以他们的能力能打探到这么多已经算是下了大功夫,已是冒了万千风险了。老堡主又连续咳嗽了好几声,仅几天时间,老杨看出蒋老堡象是又老了不少。这几天象是又受了风寒,在蒋承宗介绍的这段时间里,他已咳了几次了,但他坚持着,老杨知道他一定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
蒋老堡主强打起精神说:“贤侄呀、凭老朽这几十年军旅生涯的经验判断,蒙古兵可能已经知道朱家堡这次行动的具体情况了,他们分兵支援天水也可能是个诱饵,在西和州城外围集结兵力,很有可能要进山围剿,有些汉奸是知道我蒋家堡的虚实的,我蒋家堡虽有天险可作防守的依仗,但是自身实力有限,又与周围的寨堡隔得较远,特别是与有军事价值的十二连城差不多有一天的行程。去向天水军的蒙军很有可能是疑兵,他们可以在途中隐蔽起来,然后再隐蔽进山,包抄我们后路,隔断我们与周围堡寨的联系,与西和的蒙军两面夹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蒙古兵的凶残老朽早有耳闻,对那些曾经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城堡,一旦攻破都会鸡犬不留!他们不可能不报朱家堡的仇的。”
“老前辈、姜还是老的辣呀!您老的顾虑很对,但短期内蒙古兵不太可能来进攻贵堡,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没有达成,要报朱家堡之仇也得过一段时间,但贵堡的位置太重要了,迟早蒙军会有所行动。待到蒙军攻下西和州城或天水军城,蒙军一定会全力拿下贵堡和十二连城,否则他们一定会不得安宁。或者是他们攻不下西和州城和天水军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他们也将会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贵堡和十二连城,这样也能够让西和和天水两城失去外援,且不能互相呼应,愚以为老前辈应早作准备。”
“贤侄、你分析得对,先生文武全才,能遇上你是老朽的福分,也是我蒋家堡的福分!”
“老前辈过奖了,晚辈哪有什么才呀!空谈而已,只不过以前读过一点书;当初考功名,可一直都是屡试不中,如今年近半百还是一事无成,愧对先人哟!”
“贤侄过谦了!就凭你在朱家堡的表现,鄙堡参与者谈论起,无不惊为天人!就我大宋来说能开四石弓的能有几人,反正老夫还未得见。”
“几斤蛮力而已,老前辈就不要谬赞晚辈了。前辈后续有什么打算就请明示吧。”
“承宗、婷婷,你们俩去看看张姨晚饭准备得怎样了。”
“展鹏、你也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以后什么都需自己动手,多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