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顾雨强做了上门女婿
书名:又是梧桐花开时 作者:笑梅 本章字数:3130字 发布时间:2024-05-06

  卖冰糕初试牛刀的胜利,在杏儿心里掀起巨大波澜,这夜她彻底失眠了。

  原来,杏儿自打出校门以后,因为身体原因根本没挣过一分钱,一场疯病让她对人生丧失了所有希望。而后,偏遇赵二虎闯进她的生活,再然后,结婚生子遭受惨无人道的家暴,更让杏儿对未来对家庭失去信心。偏在这时,迫于生计,杏儿自谋出路,凭自己的能力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份88块钱,那似乎已不仅仅是88块钱,而是杏儿对生活对人生重新燃起的一种希望之光。后来,那88多块钱,杏儿除给自己填了两件漂亮衣服外,还为柳儿,为家里填了一些日用消费品。这从另一方面更激发了她的创业热情,同时也让她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有了更新更多的想法和认识。

  后来,杏儿听说百十里之外的镇上举办庙会,那是到大山之外顾雨强做上门女婿的一个镇上赶庙。

  关于顾雨强的人生轨迹以及婚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当初,王桂枝从娘家回来以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管控,适龄生读初中的越来越少,国家就做重大调整,把十里八乡的初中以乡镇为单位合并在一起。这样,顾雨强就来到十几里外的乡中就读,在上了三个初一,再也无法通过升级考试时,就缀学在家无所事事。这时,远在哈尔滨的姨母来信让顾雨强去她那锻炼锻炼,毕竟,顾雨强是家里的长子,是未来家庭的希望和顶梁柱。于是,16岁的顾雨强就独自坐公交车乘火车到遥远的东北哈尔滨去了。

  而这,每每让王桂枝想起就感到后怕,顾玉强从没出过家门,第一次出门就去了遥远的哈尔滨,假如强子走失咋办?遇到坏人咋办?找不到妹妹王桂香又该咋办?强子走了,王桂枝就每天心里装着一万只鼓在敲,好在几天之后,妹妹王桂香发来加急电报,告知强子平安到达,王桂枝这才拍拍脑门,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这样,顾玉强就去了哈尔滨,在砖厂找了活干,一干就是三年。这样,他在哈尔滨就待了三年。三年之后,顾玉强就手里提了一台用38块钱买的收音机,穿着一身城里人穿的黑西装,脚上蹬一双擦得油光锃亮的黑皮鞋,神采奕奕地回到了河北清凤山老家。

  杏儿看见就欢喜万分,瞬间跳过来,瞅着强子的衣服和皮鞋,拽着强子从上到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转身看见收音机,搬到强子手里,让他打开。强子被缠的没法,就一脸骄傲地打开收音机。经过无线搜索,收音机就哇哇哇地放出人声。收音机是那时家里唯一的家电,也是唯一和外界联系的工具。强子和杏儿就每天打开它,听半个小时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然后,再听半个小时单翩芳播讲的评书《水浒传》,杏儿就满足地去干别的了。

  每当这时,杏儿不竟想起几年前的事情。那时,清凤山有能人想起靠山吃山的营生,开起了石子厂。大石头是大山上一片片的天然彩色大石矿,经过炮药开采,用大汽车拉到事先建好的石子厂。大石头经过人工大铁锤打砸,分成小块儿,上机子碾成五颜六色的小颗粒。经过筛选,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叫彩色理石米。这些彩色理石米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异彩纷呈,每一粒都是一个彩色世界,让看见的人爱不释手,它们是这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和梦想。把这些彩色宝贝分装成20斤,50斤,100斤的标准袋,装上大汽车,大汽车嗡嗡地发动响起,汽车就跑起来,把彩色理石米运到全国各地,装修高楼大厦,打路面,这人家就成了村里的第一个暴发户。

  于是,人们纷纷效仿,村里就有了第一批率先富裕起来的万元户。这家就买了一台十四寸的小彩电,全村人就跟看见宝贝疙瘩一般稀罕。每天晚上,他家院里就来了好多村民,站了满满一院子人。院子盛不下,有人就到房上树上去看。一时间就人山人海的。不过,这家人倒挺好,从不驱赶看电视的人。有时,还在院里放了一张张小板凳,去的早的人就坐在上面,感激地望着他们一家子。然后,转头看电视。杏儿有空时,就飞快地跑到那家,钻进人群挤到能看见电视屏幕的地方,看《射雕英雄传》,看郭靖和黄蓉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后来,大队买了黑白电视机放在大院里,放学时,杏儿就飞一般地跑去看当时的热播爱国剧《霍元甲》。如今,杏儿自己家也有了这一打开就能说话的铁匣子,杏儿心里自是欢喜万分。

  后来,顾玉强让人在省城华北制药厂找了份工作,就到药厂上班,也过起了另外一种都市生活。

  再后来,杏儿上高中去找强子,就见强子的宿舍是一个昏暗潮湿只能站起身来的简易棚,简易棚里来回打着双层通铺。晚上,杏儿误车回不了家,强子就打来1块钱1份的饭菜和蒸的不算太玄的馒头让她吃。杏儿抬头看看简易篷,又看看跟水煮一样的饭菜上飘着的几片白肉,就感到难以下咽。然后,拿眼睛问强子,说:“你平时就吃这些东西?”强子就瞪起眼睛,不耐烦地说:“咋,还嫌赖?平时,这样的饭菜我都舍不得吃!”杏儿听见,忽然脸唰地红了,就感激地望了一眼强子,低头认认真真地吃了起来。

  原来,在杏儿眼里很美好,很令人神往的都市生活,在强子这里变成了难以下咽的食物和昏暗潮湿的简易棚。也许,强子属于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他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比不上做保姆的莲儿。强子的都市生活就变得极其艰苦而狼狈不堪。该休息时,杏儿就在强子宿舍和衣睡上一晚。好在,宿舍的工人们,有的回家,有的上班,有空铺闲着,强子就在这空铺上睡一宿。等天亮了,杏儿吃完饭就走了,强子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干了三年。

  眼看强子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龄,就有人提说一个镇上做上门女婿的婚事。提亲的人来到王桂枝家,说:“嫂子,当你有能力改变现实时,可以实实在在地干,凭劳动凭双手吃饭,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可像咱们清凤山这样仅靠个人无力改变的自然村,只能另找出路。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这人总得往活处走!”王桂枝听见,就抬头看看家里仅有的买生产队的几间小平房,再想想每到春天为吃水引发的种种冲突,叹口气说:“是啊,人挪活,树挪死,这人总得往活处走!”于是,那天,顾玉强就提着那台收音机,和新买的一辆崭新红旗自行车,风风光光地做了镇上人家的上门女婿。

  一年后,强子媳妇诞下一女。这样,强子在镇上有了家庭和女儿,算站稳脚跟了!结婚后,强子就辞去药厂工作,开始赶集做生意。

  卖西瓜时,他就雇拖挂车从河北石家庄到山西临汾产瓜地拉瓜,因为路远,三四天吃不上饭是常事。当地没有卖饭的,强子实在饿了,就只能吃西瓜。西瓜伤胃,强子的胃就时常痛,他疼痛难忍,就捂着肚子只想用头撞墙。等饿过了那股劲,就继续干活。一个个十来斤,二十斤的大西瓜,像一个个小山,强子和同伴艰难地一个个大西瓜往拖挂车上装,拖挂车一装就是几十吨的西瓜。这时,强子干活,完全是在拼骨头,拼血泪,而不是拼力气。这样,强子凭着实干,把一车车大西瓜拉回了家,拉到千家万户,拉到人们的餐桌上,也拉回了一家人的希望和梦想。从此,强子在人们眼里一下子成了西瓜王,他拉的西瓜又甜又沙,回头客也乐意不绝,强子的腰包慢慢地鼓了起来。

  西瓜季节过后,强子又开始倒卖红薯、白菜。大冬天,西北风吹的厉害,天天寒地冻的,强子用几层厚厚的棉被蒙住红薯和白菜,不顾严寒,走街串巷,一遍遍叫卖。一车车的大白菜和红薯,让强子的餐桌变得越来越丰盛。最后,强子开始卖米面豆各种生活食材,强子在每天的风吹日晒中把本来很白净的自己变成了刚果人。几年之后,强子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人们看着羡慕地说:“看人家强子,那才活得叫个人!”强子则抬头憨憨地笑着说:“改天,请你喝酒!”那人知是句客套话,就拱拱手走了。强子虽然做了上门女婿,可是没亲代老丈人家的一点财产,完全凭着实干,从一贫如洗的穷小子变成了镇上叫的响的有钱人。

  关于强子,母亲王桂枝有很形象的比喻,对杏儿说:“不管春夏秋冬,你哥那是每天顶着星星走,顶着星星回家,他是你们姊妹四个当中最吃苦的那个。”这时,杏儿就睁大眼睛感叹道:“你都成艺术家了,把生活比喻的这么形象生动!”

  而这时,杏儿就电话联系了哥哥顾雨强,大清早,她带着白木箱坐公交车下山来赶庙会了,可这次却远没有上次幸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又是梧桐花开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