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高宗禅位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7329字 发布时间:2024-12-08

绍兴二十七年(1157)十月,吏部员外郎王佐的母亲的坟墓被人盗掘,遗骸被乱丢于荒野。这无疑是对逝者最严重的羞辱。当时王佐的弟弟王公衮刚被提名为乌江县县尉,正居家候任,他得悉此事后十分愤怒。

但是当地衙门却迟迟破不了案,于是王公衮决定亲自出手。他查出挖掘母亲坟墓的人是本村无赖嵇泗德后,将他押送到绍兴府。按照《宋刑统》,嵇泗德显然已经犯了死罪,结果绍兴府却给他判了轻刑。王公衮不胜悲愤,便寻了一个理由进入牢房,手起刀落,割下嵇泗德的脑袋,到衙门自首。

依大宋律法,故意杀人当判死刑。但在中华法系中,这类刺杀辱母者的血亲复仇,一直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谅解。因此,对这一刑案,地方无权做出终审判决,需奏请中央法司裁决。因此,绍兴府将王公衮系狱之后,呈报朝廷裁断。

王佐得知弟弟杀了人,入了狱,赶紧设法营救他对皇帝说,愿意用自己的功名、官职来替弟弟赎罪。宋高宗下诏让中书舍人张孝祥等人议法。

议法的时候,张孝祥发表了一番立意深刻的演说,阐明了国家立法与司法的基本精神:血亲复仇乃是自然正义的表现,但是也不能任由复仇行为肆行,故而要由法律来实施正义。为人子者,当他们的父母不幸被人侮辱、杀害,却不以私人暴力复仇,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将会给他们主持公道。

基于这样一种对于法律精神的理解,张孝祥又说,王佐、王公衮兄弟的母亲安葬于地下,却被嵇泗德挖出来,暴尸于野外,王公衮抓获嵇泗德,若是私自杀了,也不违自然正义。但王公衮一开始并没有杀人,而是将贼人交给法庭。按大宋律法,嵇泗德理当判死刑。王公衮之所以最后杀了嵇泗德,是因为法律没有替他受辱的母亲讨回公道。看着掘墓戮尸的贼人逍遥于法外,请问如何告慰受辱的母亲地下之灵?为人子者又如何心安于人世间?因此,王公衮杀嵇泗德,合乎自然正义,也不违背国家立法的精神。

说到这里,张孝祥提出他的司法建议:王公衮杀死辱母者,应判无罪;王佐提出替弟弟赎罪之请,请朝廷驳回;依法追究绍兴府法院司法官员故纵失刑的法律责任。

张孝祥的演说,显然说服了议法的同僚,他们一致同意张孝祥的看法,呈报给皇帝。宋高宗诏:给舍议是。王佐依然当他的官,绍兴府相关官员按罪论处,王公衮虽然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是他毕竟杀了人,所以还是受到官降一级的行政处分。

张孝祥提出的裁决意见,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当世及后世的学者,但凡提及王公衮复仇案,都一致认为王公衮无罪。明代学者丘濬还在《大学衍义补》中为王公衮受了行政处分而鸣不平:朝廷坐有司之罪,是也;而降公衮一官,岂所以为训乎?”

却说宋孝宗赵昚父亲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六世孙秀安僖王赵子偁,母亲张氏。张氏怀孕的时候,梦到阎罗府崔府君抱着一只小白羊,是年张氏在嘉兴生下赵昚,乳名小羊。

靖康之变后太宗系的后人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高宗没有后代,所以他四十岁左右时就开始为立储之事发愁了,不想梦到太祖托梦他,告诉他“烛影斧”的故事,赵构心中不安,决定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这一想法既出,立即得到太后、皇后与大臣们的认同,都说应该还位给太祖一脉。高宗说:“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有它时运艰难,流落可悯。如果不效法仁宗,为天下计谋,拿什么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呢于是下诏选立太祖的后代。

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搜寻,终于找到一胖一瘦两个小孩赵睿是其中偏瘦的位。赵构用手一指那个胖孩子:就他了又白又胖,长大一定能成为帝国的形象大使。那个瘦瘦的孩子赐金三百,放还。小羊听到自己落选的决定,朝着赵构和大臣跪拜谢恩,有板有眼有礼有节。

按理赵睿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就此画上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时一只猫踩着不变的猫步走了过来,胖孩子不待猫走到跟前上去就是一脚踹了出去,赵构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真是个熊孩子,那个猫招你惹你了?你这样的胸怀,何委以重任?赵构一挥手,却被吴皇后扯住衣角:不如两个都留下,也好有个对比。赵构点点头,就这样定了吧。

赵构给一胖一瘦的两个孩子配备了最好的师资力量,上午学习经史子集,下午骑马射箭,晚饭后学习琴棋书画。十年后两个孩子都长英俊少年,一样的满腹经纶一样的武艺超群,赵构依然中意小羊,吴后依然看好小胖。高宗的母后不喜欢小羊,而喜欢另一个孩子小胖宋高宗不知如何取舍。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既可以不使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小羊小胖的万全之策:给两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女,待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绝色佳丽召回来查验,谁破处最少,谁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经过检验,赐给胖孩子的十名美女都变成妇人。赐给小羊的那十名美女依然是完璧。

小羊很乖很听话,花前月下他只和小美女们谈人生谈理想,谈那鸡零狗碎的往事,谈完之后各自进入互不干扰的梦乡。胖子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赵构对吴皇后说:小羊同学久经考验,泰山崩于前其色不变,美色在身边也只是看看,就跟朕一模一样。吴心里暗笑你是身体不行而不是道德高尚!不过嘴里只能说不错不错。

赵构给小羊同学改名为赵玮,那个胖子就让他去领盒饭吧。胖子官至温州武警大队长。赵玮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眘。

后人评价赵构,说他一生行事,唯选太子最称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其实赵构没有儿子,所以选立孝宗,也不过是出于无奈罢了。

宋高宗很爱玩鸟靖康之变后一路逃亡来到建康。刚歇息下来,就看到一只大鹦鹉从江北飞过来,还停在赵构的寝宫前面,大叫“万岁”。太监伸出手,那鹦鹉竟然就落了下来太监仔细一看,鹦鹉的脚上竟然还有一个小小金牌,上面刻着“宣和”两个字。原来这个鹦鹉是汴梁皇宫中养的,竟然不远千里追随高宗飞到江南。太监找一个鸟架子,鹦鹉就飞了上去,一点都不害怕。等到宋高宗吃饭的时候,因为是临时的行宫,没有音乐伴奏,鹦鹉就大叫卜尚乐何在叫了很久,看到没人回应,鹦鹉又说,卜娘子不敬万岁,该杀!原来在宋徽宗时代,每次皇帝吃饭,都是要奏乐的,而领班的乐师就是卜娘子。听到鹦鹉这么说,赵构想起当初幸福童年,看看自己逃亡的样子,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躲过金兵的追杀,不由得泪眼朦胧。等到宋高宗到了临安之后,这个鹦鹉死了,宋高宗特意写了一篇祭文悼念,可见他与之间情谊深长。

在各种鸟里面,宋高宗最爱的还是鸽子,宋朝人把一种特别擅长飞翔的鸽子叫做鹁鸽,《水浒传》中燕青有种摔跤绝招就叫做“鹁鸽旋”。宋高宗不但让人养鸽子,还亲自去放鸽子。堂堂一国皇帝,竟然整天侍弄小鸟,实在不像话,有个书生就写了一首诗歌:

鹁鸽飞腾绕帝都,

暮收朝放费工夫。

何如养个南飞雁,

沙漠能传二帝书。

言语当中讥讽宋高宗玩鸟丧志,忘记了父兄还在北方受苦。

宋高宗作为南宋开国皇帝,还是有几分气度,不但没有怪罪那个书生,还立刻召见,给了书生一个官做。

宋高宗的本职工作当然是做皇帝,在劳苦大众看来,当皇帝是个轻松活,其实不然,光是整天看着一堆堆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估计都要头大,加上还要和一群帝国顶尖的人才斗智斗勇,回到后宫还有一群漂亮女人争风吃醋,那都是让人操碎心的事情。于是宋高宗干了三十来年的皇帝,五十来岁的时候就主动要求退休。信赵昚会按照自己的设计把帝国这艘航船驶向正确的航道,他将站在小羊同学的身后保驾护航。消息传来,小羊同学哭得昏天地坚决不从。皇宫里都是套路,小羊同学从六岁就开始受教越是想要越是要不到!

赵构把他叫到身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办事,我放心。这不是试探也不是套路,更不是说笑,我是真心真意对你好。小羊用他那双人到中年依然清澈的眼睛望着慈祥的养父心里响起一首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要我怎样分辨这摇曳多姿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赵构说就这么定了,你明天开始上班。

第二天的吉时早有大黄人领着小黄人给小羊穿上龙袍。这个过程中小羊同学只负责一件事哭。因为力过猛,竟然哭得背过气去了,缓过来之后他赵构坐了三十六年的龙椅上。在禅位仪式上,宋高宗说了一句出自内心的自我评价:“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可谓一生的总结。

1165年,金国派使臣进京入见。双方在递交国书的仪式上发生了争执。金国使臣要按绍兴和议的礼仪,由宋朝皇帝在殿上亲自从使者手中接受国书。而宋孝宗认为金朝南侵,两国为敌对国,应由大臣转呈金朝的国书。双方僵持住了。这时太上皇宋高宗发话,让宋孝宗遵守和议。因此宋孝宗不得不屈辱从金朝使者手里接过国书。

年七月,适逢边事爆发。赵昚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大计。并且决定为岳飞平反

这时赵构虽然退位了,还没有死,的影响力还在,所以赵昚为岳飞的平反并不彻底。虽然下诏说“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后来又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实封二千六百户”待遇。

话说当年岳飞被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后,狱隗顺负尸越城,为了日后能辨认出岳飞被埋在哪,隗顺将岳飞的玉环系在他的腰下,在坟前栽了两颗桔树。

后来隗顺生病了,临死前,他对儿子说:“以后朝廷会给岳大人平反,到时候肯定会找他的遗骨,你告诉官府,岳大人坟前有两颗桔树,他的骸骨腰下有玉佩,他的棺材上有铅筒,铅筒里装着‘勒’字,这是我做的记号。”

隗顺说:“你要看好岳大人的遗体,你丢了,岳大人的遗体都不能丢。”他的儿子发誓用生命保护岳飞的遗体,即使自己死了,都不会将岳将军弄丢。隗顺这才放心的闭眼离去。

21年后,岳飞的冤案得到昭雪。隗顺的儿子看到朝廷“追复原官”、“以礼改葬”的诏书,带着官府找到岳飞的遗体,岳飞的遗骨由朝廷以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风景清幽。

这天孝宗带领文武各官,传旨排驾出了钱塘门,来到岳王坟前,排了御祭。

孝宗道:“先帝误听奸臣之言,以致忠良受屈。今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岳雷承袭父职,赐第暂居。特封李氏为一品鄂国夫人,四子俱封侯爵

后人有诗

一著戎衣破逆腥,

漫陈肴醴吊亡灵。

君臣义重敦三节,

父子恩深殉九京。

累累白骨埋岭畔

隐隐封丘绕江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得丹心照汗青。

其实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有着迫不得已的原因。

岳飞死后,宋金和议达成。南宋向金奉表称臣,每年向金进贡25万两金银,绢25万匹,双方东以淮河、西到大散关为界。但金朝使臣每次来宋,对赵构任意谩骂,使赵构尽失帝王尊严,又无可奈何。再说岳飞之死,已经引得天下不满。知识分子和广大百姓对岳飞的死始终愤愤不平,随时都会发现不满言论。如岳飞被杀三年后,有内侍右武大夫白锷馆客张伯麟在太学壁上题字:“夫差,尔忘越王之杀父乎?”当时徽宗已经死在金国,所以大都明白这话是讽刺赵构的。

赵构心里明白,不为岳飞平反,难以收揽民心,难以激励将士抗敌,对宋王朝统治不利。

当时秦桧已死,于是宋孝宗将冤杀岳飞的责任,一股脑儿都推到秦桧头上,想造成这样一个假象:冤杀岳飞的罪魁祸首不是宋高宗赵构,而是奸相秦桧。

虽然岳飞的冤案被平反,但真正的责任人宋高宗并没有被追究,也很难被追究,当政者为岳飞平反,也只是迫于群众呼声的压力,以及时局的要求。

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赵昚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展开隆兴北伐。

战争伊始,进展比较顺利。金国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贯软弱无能的南宋政权居然会主动向自己进攻。他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北伐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李显忠率领攻打灵壁,一路由大将邵宏渊率领攻打虹。李显忠是陕西人,一200余口尽被金兵杀害,因此与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很快就攻克了灵壁。邵宏渊一路久攻虹不下,最后还是李显忠派灵壁降兵前去劝降,虹守将才放弃抵抗。

邵宏渊这人心胸狭窄,嫉妒李显忠的才能,因此在军事行动上不配合李显忠。李显忠请邵宏渊乘胜进攻宿州,邵宏渊却不予理睬。李显忠只得独自率部行动,经过激烈战斗,攻下了宿州。

在经过最初的溃败之后,金兵开始反扑。李显忠奋勇抵抗的时候,邵宏渊不但不救援,反而站在城墙上说风凉话:“这大热天的,摇扇子不凉快,打什么仗嘛。

可想而知,孤军作战的李显忠独木难支,最终全线溃败。宿州古称符离,因此这一事件也称为符离之溃。

张浚因战败请辞,宋孝宗好言劝告,象征性地降为江淮宣抚使,部署两淮防线;不久又恢复都督江淮军马的职务。

张浚死在离京途中,留下遗嘱,“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死后不配葬在祖宗墓侧,葬在衡山之下足矣。”

1164年,“隆兴和议”签字生效。具体条款是:

1、宋帝称金帝为叔父;

2、国交平等,改诏表为国书;

3、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各减5万;

4、疆界如绍兴之旧,宋归还所取商秦二州。

与绍兴和议相比,此次隆兴和议将金朝皇帝与宋朝皇帝的关系,从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名义上好听了一点点;另外则将之前献给金国的战争赔款从岁贡改为岁币,玩弄了一下文字游戏,但相比以前,隆兴和议规定将之前每年南宋进贡给金国的赔款,银、绢从各二十五万减为二十万两和二十万匹;另外南宋则将金主完颜亮死后光复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商州、秦州等六地割让给金国。
尽管如此,始终雄心壮志的宋孝宗,却还是经常在见到太上皇赵构时,“必力陈恢复大计”,但畏敌如虎的太上皇赵构,每次都打断宋孝宗说:

“大哥,俟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

意思是说,儿子,你等老头子我死了后,再讨论这件事吧。

他最反感的,显然就是养子宋孝宗,试图破坏他归隐养老的幸福生活。

赵构禅位前,就下令将秦桧的故居改造成了新皇宫,并赐名德寿宫。退位后,赵构就退居德寿宫养老居住,时人也称为“北内”或“北宫”,以别于宋孝宗居住的“南内”皇宫。

退位后,赵构下令在德寿宫中挖掘人工湖,并引入西湖水灌溉,取名“大龙池”,旁边还堆砌假山称为“万岁山”,并修筑楼阁以供宋高宗游玩。

为了孝敬太上皇,宋孝宗则下令每月给德寿宫进钱四万贯,另外还时不时“进银五万两”“进银三万两”给养父宋高宗和养母吴太后做零花钱,但宋高宗显然觉得钱不够花,又指使下人设立酒坊与民争利赚钱。

他身体也仍然倍儿棒,即使已经退位,为他制作壮阳药的医官王继先也还是在德寿宫跑前跑后,为他配制“神药”。宋高宗赵构从116256岁时退位,到1187年以81岁高龄去世。他去世后,宋孝宗下令清点养父宋高宗晚年的后宫,仅一次就放出了49位红颜美女,可见赵构退位后仍然老当益壮,“操劳”不减当年。

但宋高宗也并非一味庸俗,在德寿宫中,他也时常挥毫写诗作画,跟父亲宋徽宗一样,他书法可观,绘画功夫也了得,“书画皆妙,作人物、山水、竹石,自有天成之趣”。

闲来时,他还喜欢欣赏杂剧,观赏音乐、舞蹈,他甚至还亲自创作宋词《渔父词》:

“水涵微雨湛虚明,

小笠轻簑未要晴。

明鉴里,縠纹生,

白鹭飞来空外声。

退休生活如此惬意,以致赵构评价自己“以澹泊为心,颐神养志,岂不乐哉”。

只有极个别的时候,他才会感觉恼火生气,例如有一次,诗人杨万里将宋高宗比喻为东晋的首位皇帝晋元帝,宋高宗听说后非常恼火,认为杨万里是在以古讽今,讽刺他像晋元帝司马睿一样,是被胡人驱赶、又被权臣操弄,他为此愤怒地向养子宋孝宗投诉说:

“杨万里殿策内比朕作晋元帝,什么道理?”

后来,宋孝宗不知如何处理此事,当然,要澄清的一点是,晋元帝司马睿虽然窝囊,但人家并不曾像他宋高宗一样奴颜婢膝,向胡人纳贡称臣,以汉人皇帝之尊卑躬屈膝,不要脸至此,几千年中国皇帝史,他堪称千古奇葩一人。

1170年,孝宗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这一耻辱性的礼仪,朝中大臣无不畏惧,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这时范成大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害,但终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泪写道: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这首诗遂成为千古绝唱。

赵构有次到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和尚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和尚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和尚。和尚哭着诉说道:我本来就不是出家人,是一个郡守,被人诬陷双开。为了糊口,来寺里投奔小孩他舅。赵构说回去给皇帝说说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和尚很感激。赵构回宫后果真对皇帝讲了,要复他的职

又过了一段时间,赵构再次去灵隐寺喝茶,见到那个和尚赵构问你怎么没去上班啊?和尚说没有人通知上班赵构喝过茶起身回宫。第二天,宋孝宗请赵构和妈妈们吃饭,赵构拉着个脸不吃不喝不说不笑。饭后太后问他个驴脸给谁看?赵构说我前几给他说让他给灵隐寺那和尚官复原职,他当耳旁风,让我好尴尬。太后转告赵昚后,赵昚急忙赶来对太上皇说:你说的那个人我让人仔细调查了,他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没有让他脑袋搬家算是仁慈了怎么能再次启用赵构说:叫我今后怎么见人,我已经答应人家了。赵昚说:,我马上安排

赵昚只得招来宰相说:太上皇大发脾气了,那人即使犯了谋杀罪,你也得给他复职。宰相只得照办。

汉代传了十一世后新莽篡夺了帝位,光武重新崛起后汉代又兴旺发达;西晋经历四世出现怀帝、憨帝被杀害的惨祸,直到晋元帝在建康建立东晋,才使晋的统治名正言顺;唐代经历六世出现安史之难,直到肃宗在灵武即位,才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宋代传历九主而徽宗、钦宗陷于金国之手,直到高宗在南京应天府即皇帝位,才又恢复了赵宋的统治地位。这六个君主,历史上都称为中兴之主

高宗恭肃、节俭、仁爱、宽厚,让他继承国统守文而治是绰绰有余的,让他收拾残局而归于正常统治轨道,那不是他的才能所办得到的。人们本来对他很同情,可岳飞父子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被残酷杀死。一时间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高宗皇帝也十分恨。但高宗毕竟是皇帝,后人把他的罪过全部归结到秦桧身上。

宋高宗大公无私,宋太祖的后代立为太子,这样才得到孝宗孝宗英明坚毅,卓然超群,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决心挥师北伐收复失地,公然违逆高宗的命令,不久为岳飞平反高宗也没反对。适逢金世宗即位,金国太平安宁,没有间隙可乘。然而能把对金国的“奏表”改称“书信”,削减了每年奉送给金国的钱财,确定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金人轻视宋人的思想,至此也就渐渐不同于以前了。

孝宗起自外藩,人继大统,登上皇位后与高宗父子和悦同享高寿,宋朝皇帝的庙号,像仁宗的“仁”,孝宗的“孝”,都当之无愧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