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奸相秦桧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7271字 发布时间:2024-12-06

 

秦桧,字会之元祐五年生于湖北黄州江边舟中,先居住在常州,后徒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遂为江宁人。父亲秦敏学,做过玉山县令。秦桧生来有一异相,脚面连指长一尺四寸,在太学时大家都唤他做“长脚秀才”秦桧早年做过私塾先生,靠微薄的学费度日,他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很不满意,曾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政和五年,秦桧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

靖康元年,金兵包围京师汴京,派使索求三镇,秦桧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宋钦宗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去此事。

宋钦宗派秦桧护送肃王赵枢出使金营。金朝扣留赵枢为人质,约定割地议和后释放赵枢,秦桧等人行至燕京而返。金兵坚持要北宋割地,不然就进攻汴京。秦桧等人不同意。不久秦桧升任御史中丞。

靖康元年汴京失守,徽宗、钦宗被废为庶人,金军元帅议立张邦昌为帝。秦桧写议状乞立赵氏,结果被拘押在金营。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张邦昌被立为伪楚皇帝,定都金陵。秦桧随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军拘往北方

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返回行都临安(今杭州)。秦桧归宋后,自称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

众人疑之。右仆射范宗尹、枢密使李回二人与秦桧交好,于高宗前力荐秦桧以前曾与金争存赵氏,勿立异姓,因此有忤于粘没喝,把他一起发北去,其实尽忠于宋也。高宗以前去金营为时,秦桧也一直保护他,高宗也就相信他了。

不能说秦桧坏就说他无恶不作,他以前可能不坏或者看起来不坏,不然高宗也不可能信任他。

高宗引桧入内殿,问二帝及母后消息。秦桧奏曰:“建炎二年八月,二帝到金国上京。建炎四年七月二帝徙五国城,离金国上京往东北去有一千里远。九月太后郑氏崩于五国城。二帝及韦太后、邢皇后圣体皆安。”高宗闻奏龙颜大悦。又问秦桧“即今如何便得天下安宁?”秦桧道:“自石敬瑭臣事夷敌,中原至今丧气。靖康之变,宗社几绝,今行在草创,人心惶惶,而诸将皆握重兵在外,倘一人有变,陛下大事去矣。为今之计,莫若息兵讲和,以南北分界,各不侵犯,罢诸将之兵权,生民不致涂炭,圣父圣母自当南归矣。”高宗听说两国和好后可得车驾回朝,是夜喜而不寐。次日早朝谓群臣曰:“秦桧忠义诚然,朕今日又得一佳士也。”因封桧为礼部尚书。妻王氏封二品夫人。”秦桧谢恩退朝,就进礼部衙门上任。此是绍兴四年。

绍兴七年高宗知徽宗及显肃皇后死讯,重礼发丧,当天任命秦桧为枢密使,地位仅次于宰相张浚。

陆游天性 爱读书,自幼有"扫胡尘""清中原"的梦想。28岁时,陆游到临安参加考试,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次的考试。本来秦桧想授意主考官陈之茂让自己的孙子当第一,但是由于陆游的文章太好,陈之茂没有听从秦桧的安排。秦桧一怒之下取掉了陆游的卷子,所以陆游不要说夺魁,连进士都不是。

不过殿试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秦埙也没有得到状元,状元被另一位才子张孝祥夺得。后来宋孝宗登基,起用主战派,陆游才进入朝政。因为没有科举功名不好做官,当权派重新给陆游补了一个进士功名。这是后话。

宋高宗决定授予岳飞对全国大部分军队的指挥权,说: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岳飞一时兴高采烈,积极作直捣中原的准备。

秦桧看准张俊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不满足空头都督,于是两人共同说服高宗,不应让岳飞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震主。宋高宗当即收回成命。岳飞的北伐计划成了泡影。

日秦桧奏事便殿,帝问曰:“卿常言有两件策可以耸动天下,未见施行,可与朕言之。”秦桧奏曰:“若是依臣两策,天下可以息兵,圣父、圣母可以回銮。”帝欣然谓之曰:“卿当备细陈之。”秦桧曰:“天下干戈不息,只是金国与齐国争人口耳。如果北人还金,中原人还刘豫,各守自国土,自然不会再起干戈相争夺”高宗听毕谓桧曰:“若是依卿二策,南人还刘豫,北人还金虏,朕亦是北方人,将还谁”秦桧语塞。高宗大怒,遂革去秦桧相位。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秦桧被任命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月金派使者议和。高宗担忧太后年事已高,告诉秦桧不惜屈己称臣,希望和议速成。秦桧对高宗考验再三,确认其决心已定,所以决意议和。

秦桧二次拜相时,妻子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有一道菜是清蒸鲻鱼鲻鱼美味可口,广泛盛产于南方沿海,但高宗南渡之后边事吃紧,很少能吃到。吴皇后就问王氏有没吃过这种鱼,王氏说她家里有,而且个头比宴席上的还大,承诺回去后给吴皇后送上一些。

王氏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秦桧,秦桧大惊失色。相府有皇室贡品,而且个头比贡品大这会引起高宗怀疑,但现在又不能说没有。秦桧马上想到了应对之计,让王氏带了几十条青鱼进宫进奉,吴皇后看笑着说:我说秦桧怎么会有鲻鱼,原来是把青鱼和鲻鱼搞混了啊。

秦桧之妻王氏一直未能生育儿子,秦桧惧内,忧虑但不敢言语。秦桧一妾有孕,被王氏发现并驱逐而去,被迫嫁于仙游林氏,后生一子,取名林一飞,即为秦桧的私生子。王氏不但禁止秦桧认亲生儿子,并且还不准秦桧的私生子姓秦。

王氏的兄长王奂,曾与奴婢偷 情,生了一个儿子,结果其私生子也被老婆逐出家门,秦桧夫妇便收养为继子,也就是秦熺。秦桧晚年权倾朝野,在朝中不可一世,但至死也无法将亲生儿子林一飞改姓秦,跋扈的王氏对他来说无疑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高宗因岳飞在议和、立嗣等问题上和自己冲突,更因金人要求杀死岳飞才放回韦后,所以才害死岳飞至于说高宗担心二帝回来抢自己的皇位,其时徽宗已经死了,岳飞直捣黄龙,金人能让钦宗活着回来吗?所以高宗担心妈妈的安危是真的,说他担心皇位,那是权迷们以小人之心度高宗之腹罢了。高宗不久禅位于养子孝宗,他对皇位并不是十分留念。

在我们印象中,岳飞之死是秦桧所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秦桧不过是背锅侠,至少不是秦桧一人所为,我们从他处理岳飞一家老小的结果可窥一斑。岳飞死后,因为岳飞是谋反罪被杀的,随后朝廷诏命岳云、张宪在闹市中斩首示众,家产籍没入官,岳飞一家老小发配岭南。也就是说,岳飞的谋反罪,除了三个当事人外,并没有秧及无辜,更没有祸灭三族。这从侧面说明,秦桧并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假如是秦桧所为,岳飞的后代会被斩草除根。事实是秦桧把岳飞的妻子李娃,岳飞的二儿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一起流放到岭南,即今天的广东惠州一带。

岳飞20年后平反昭雪,他的冤案势必要有人承担责任。由于历史上为尊者讳思想,后来的皇帝总不能让高宗承担责任吧?秦桧无疑成了背黑锅的最佳人选。西湖边上秦桧的跪像是岳飞死后380年的事了。是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由当时的杭州府都指挥使李隆用铜铸造的。

却说张浚得罪秦桧后,被贬到零陵,随身只带了几箱子旧物。桧党诬告说那里面都是张浚和蜀地旧部往来策划谋反的书信,以为抄家缴来至少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不利于张浚的私物。宋高宗派人去抄来,在朝堂上打开却只看到一些书籍,虽然也有书信,但里面都是忧国爱君的话。此外就是破旧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非常感动说:没想到张浚竟然一贫如此。于是派使者追赶去送他三百两金。桧党又对外宣称说是去赐死张浚,望张浚会有错误的反应,自杀或者反叛。消息传到零陵,张浚的左右哭之张浚说:我的罪过固然当死,如果象外面传的那样,死了来向国家谢罪也没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哭呢?张浚又问使者是谁,说是殿帅杨存中(即杨沂中)的儿子。张浚说:我不须死了,杨存中是我的旧部。如果朝廷要赐我死,必然另派他人。不久使者到了,宣读了高宗圣旨,并赏张浚金三百两。

秦桧当权时,有一个读书人伪造秦桧的信,拿去见扬州太守。太守发觉是封假信,把这人押回去交给秦桧发落。秦桧见是这么一回事,反而给他一个官做。有人问秦桧什么缘故?秦桧说:有胆量伪造我的信,一定不是个普通

话说一日宋高宗扮做客商模样,叫秦桧改装作伴,往临安城内私行闲耍。秦桧只得也扮做个伴当私行出了朝门,各处走了一会,偶然来至龙吟庵门首,只见围着许多人在那里不知做什么。高宗同着秦桧挨进人丛里去一看,却是一个拆字先生,招牌上写着“成都谢润夫触机测字”,撑着帐篷摆张桌子,正在那里替人拆字。

高宗站在桌边看他拆字一回,觉得有文有理,遂上前坐下道:“先生也与我拆个字。”谢石道:“请书一字来。”高宗随手就写了一个“春”字递与谢石。谢石道:“好个‘春’字!常言道春为一岁首。足下决非常人。况万物皆春,包藏四时八节。请问尊官所问何事?”高宗道:“终身好否?”谢石道:“好,好,好!大富大贵,总不可言。但有一言:‘秦’头太重,压‘日’无光,若有姓秦的人,切不可相与他,恐害在他手内!牢记,牢记!”

高宗伸手向身边摸出一块银子,谢了先生,拱手立起,悄悄对秦桧道:“贤卿也试拆一字。”秦桧无奈,随手写了一个“幽”字递与谢石。谢石道:“这位尊官所问何事?”秦桧道:“也是终身。”谢石道:“‘幽’字虽有泰山之安,但中间两个‘丝’字缠住,只叫做双龙锁骨,尸体无存。目下虽好,恐后来年老齿坏,遇硬则衰,须要早寻退步方好。”秦桧道:“领教了。”也送了些谢金,同着高宗去了。

当时内中有认得的说:“你这先生字虽断得好,只是拆出祸来了!方才那头个是当今天子,第二个便是秦丞相。你讲出这些言语,怎么会饶恕了你?”又有一人道:“我们走开了罢!不要在此说是非,打在一网里!”众人听了俱一哄而散。谢石想道:“不好!”遂弃了帐篷急忙逃走了。秦桧陪着高宗回进朝中,辞驾回府,即差家丁去拿拆字的。家丁忙去拿时早已不在。再往各处找寻并无踪迹。一连缉拿了三四日不见影响,只得罢了。

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秦桧上朝,行至中途,忽有一壮士突出,遮住秦桧肩舆,从腰间拔出利刃向桧刺去。偏偏桧命未该死,连忙把身一闪,这刀锋只戳入舆中坐板,并不伤及桧身。那壮士拔刀费事,旁边走过秦氏家将,七手八脚把壮士打倒,上前捉住壮士。桧虽幸免害,这一惊也是不小,当命左右带着刺客随舆至家。惊魂少定,叫左右将壮士牵到阶前,厉声问道:“你是何人?擅敢大胆行刺!想总有人主唆,快说出来,我便饶你!”那壮士面不改色,也抗声怒骂道:“似你这般奸贼,欺君误国,哪个不想食你肉?寝你皮?我姓施名全,现为殿前小校,意欲为天下除奸,生前不能诛你,死后必为厉鬼勾你奸魂,看你逃到哪里去!”恰也骂得爽快。桧被他痛詈气得发抖,急命将施全拿交大理狱中,越宿施全斩杀于市,秦桧自此出门必带侍卫

 一日秦桧乘舟在西湖游玩,见一人批头散发对他厉声叫道:你误国害民,我已经上告苍天,等着上天派人来抓你吧!秦桧顿时昏迷过去不省人事。桧妻王氏及家人仆役等疑他中风,慌忙扶救,一面召医灌药,好容易才得救醒。王氏将廷吏叱去,私问桧身所苦。桧嘱道:“快备后事,我已经不能复活了。”言已又复晕去。再经王氏等极力呼号,方见他四肢颤动与杀鸡相似,口中模模糊糊的说了几声饶命。王氏亦不禁毛骨俱悚。当令家人往延御医。医师王继先本是秦桧心腹,尝在宫中伺察动静,闻病亟至就榻诊治。秦桧忽双目圆睁,呼他为岳少保,又呼他为施义士,既而又把赵鼎、王庶等官职名号都叫了出来,连王继先都吓得心惊胆落,勉强拟了一方慌忙趋出。桧服药后愈觉沉重,不是连声呼痛,就是满口呼冤,那身上的皮肤忽红忽青,随时变色。王氏等正在着忙,有门役报称御驾到来,急命秦熺出外迎驾。

高宗来至书房,直至床前坐下,但见秦桧睡在床上,昏迷不醒。秦叫声:“大人!圣驾在此。”秦桧微微眼开眼来,手足不能动,带喘道:“何劳圣驾亲临!赦臣万死!臣因罪孽深重,致受愆,愿陛下善保龙体。臣被岳飞索命,料不能再瞻天颜也!”言毕对着高宗,又流了几点眼泪。高宗便语秦熺道:“卿父病休,势已垂危,看来是不能挽救了。”熺跪奏道:“臣父倘有不测,他日继臣父后任,应属何人?”高宗摇首道:“这事非卿所应预闻。”言讫拂袖出室。是夕秦桧嚼舌而死。 

据民间传说,岳飞被秦桧夫妇施计杀害于风波亭,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临安一户饮食摊贩得知消息后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人们为了发泄愤怒,便争相购买。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就简化制作工序,直接把两条面缠绕起来油炸,成为现今常见的炸油条。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清朝秦涧泉到西湖岳飞墓前,自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演戏,忽一人上台将演秦桧的人刺死。可见秦桧名声之臭后人有诗骂曰:

长脚邪臣长舌妻,忍将忠孝苦谋夷。

天曹默默缘无报,地府冥冥定有私。

黄阁主和千载恨,青衣行酒两君悲。

愚生若得阎罗做,剥此奸回万劫皮。

秦桧害死岳飞固然可恨!可主谋是高宗。高宗想杀岳飞,估计秦桧也不敢抗命!他又不是周三畏!

此上(赵构)意也!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其中有不满,有无奈。汉初吕后想杀韩信,萧何出谋划策。韩信谋反同样也是莫须有!后人怎么不骂萧何呢?

秦桧当然不能跟萧何相比!不过有些骂秦桧的人自己比秦桧更坏。不等于你骂得凶你就是好人,现在的贪官污吏肯定也骂过秦桧

却说李清照的外公是秦桧妻子的爷爷,此人是北宋时期的宰相王珪。李清照与王氏是表姐妹关系。

秦桧在密州时,李清照与丈夫就住在临近的青州,但是双方并没有往来,就如同陌生人一般。要知道古人是十分好客的,很喜欢访亲走友。既然秦桧与李清照的距离那么近,李清照为什么不走动一下呢?

原因很简单,秦桧乃当朝奸臣,无恶不作祸乱朝纲。对于这样的亲戚,李清照自不会多看一眼,又怎么会联络走访呢?

李清照的志向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的尊严如此,自然不会与秦桧有任何瓜葛,更不会与之同流合污。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开始南侵,时局动荡,家中财物丧失殆尽。

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出仕为官。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按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要到中央报备,有些还需要接受皇帝的当面问询。赵明诚也不例外。得到准确任职信息后,赵明诚就马上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是高温肆虐,赵明诚赶路心急不注意防暑,才几天就中暑病倒,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心急如焚,带着惊慌和忧虑,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回天乏术,赵明诚还是于八月十八日去世,年仅49岁。

爱人去世,山河破碎,李清照精神恍惚此时人温暖了李清照的心房,此人就是张汝舟。李清照病重期间,张汝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随后向李清照表明了爱慕之意。

李清照想起自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也改嫁于他。  

但是张汝舟是一个奸诈小人,他之所以要娶李清照,并不是因为爱,而是了她多年来收藏的金石之物。

婚后不久,李清照就发现了他的意图,心中悲愤,双方争吵之下,李清照又发现了他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他的进士是靠作弊的手段得来

枕边之人竟然如此卑劣,李清照非常悔恨,为了尽快摆脱这个卑鄙小人,李清照便想要去告官举报张汝舟。

然而在那个时代,妻子状告丈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仅要受到旁人的冷嘲热讽,还要先经历两年的牢狱之灾,官府才能接受你的状纸。

当时秦桧在朝为官,有权有势,连朝廷都由他摆布。若是李清照找他帮忙,那么此事就非常简单,秦桧一句话张汝舟就得入狱,而李清照也会受任何牢狱之苦。

但是李清照坚决不找秦桧帮忙,她不想与卖国贼有任何联系。在向官府告发了张汝舟的罪行之后,她写了一封书信,内容大致是“我知道无法摆脱世俗的讥讽,只那些真正智慧的人才能理解我的做法”。

这份坚韧,让李清照在黑暗挺了下来。无数次沮丧之下,她仍然坚强去面对,最后终于成功告倒了张汝舟,二人解除婚姻关系,张汝舟另外还要接受严厉的惩处。

本来李清照应入狱两年,可是在好友綦崇礼等人出手相助之下,李清照仅被关押了九天便获得了自由。

这就是李清照的个性,宁愿自己经受磨难,也绝不找秦桧帮忙。秦桧祸害了那么多忠臣良将,李清照是国家的忠臣子民,她怎么会找国家的敌人相助呢?这不是把自己的名声也给搭进去了吗?

损害气节名声之事,李清照断然是不会去做的。

现在很多人知道李清照在词句上的文学成就,却不知为人品行同样是佼佼者。

前文提到张俊,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张俊在世时,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张俊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一千两(四十公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

张俊到后花园散步时,见一老兵躺在太阳底下,就用脚踢了踢他,问他何以慵倦到这种程度?老兵爬起来从容地回答说,没事可做,只好睡觉。张俊问,你会做什么呢?老兵答,什么事都会一点,就像回易之类的事也略微通晓。回易,类似今天的国际通商贸易。张俊说我给一万缗铜钱,你去海外跑一趟如何?老兵答,不够忙活的。张俊说,给你五万怎么样?老兵答,还是不够。张俊问,那你需要多少?老兵说,没有一百万,至少也要五十万。张俊欣赏他的勇气,立即给他五十万任其支配。

老兵首先打造了一艘极其华丽的大船,招聘了能歌善舞的美女及乐师百余人,到处收购绫锦奇玩、珍馐佳果及金银器皿等,征募了将军十余名,兵丁百余人,按照拜访海外诸国的宴乐礼节,演练了一个月后,扬帆渡海而去。

一年后满载而归,除珍珠、犀角、香料、药材外,还有骏马,获利几十倍。当时诸将都缺马,唯张俊有马,军容显得特别雄壮。张俊非常高兴,问老兵,你怎么做得这样好?老兵便把这次海外贸易的经历详细作了汇报。张俊嗟叹称许不已,赏赐特别优厚,问他能否再去。老兵回答说,这是闹着玩的,再去就要失败了,您还是让我回到后花园照旧养老吧。

在这段故事中,张俊能拿出五十万给一个自称能做外贸的老兵,且不问如何使用,这种大气魄足以让老兵从容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放心、放手所激发出来的人才效应。当然,在放心、放手之前,还有个识人的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