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农工贸公司的高度智能生产线
书名:小伙伴们的异界命运 作者:颠峰小草 本章字数:3281字 发布时间:2024-05-03

说过,小伙伴们就随沈厂长进了办公室。

进屋后,小伙伴们还是坚持自己倒水,并给沈厂长也倒上。

刚坐下,沈国平就说:“我们不如看了车间,再回来喝水,因为先看了,我们再聊情况,这样更有印象一些。”

“好哇,那我们这就去看车间吧。” 小伙伴们还就想看车间了。

于是,沈国平就带着四个小伙伴,先从原材料库房开始看。

走进到库房里,感觉光线并不比坝子里少多少,但却明显要凉爽一些。

小伙伴们边听沈国平厂长介绍原材料的存放,边抬头看光源。

原来,墙壁足有十米高,下面三米是实体的墙壁,再一细看,还是贴了白瓷砖的,墙上干净得好先刚才擦过。

上面七米,是全玻璃墙,每隔大约六米,有个贴了白瓷砖的墙柱。

怪就怪在,明明早晨的太阳光是斜着射的,但房子里却看不到阳光,一点儿都不会被阳光照射,也就是有光无线!

等沈国平厂长说完了各排库存架、原辅材料入库出库自动登记系统和自动取料送料装置后,易耕耘问:“沈哥,怎么您这车间玻璃墙这么通透,却不透阳光进来呢?”

沈国平抬头一看,说:“……哦,你问这个啊,是这样的。

“我们的厂房,全都是这样的,不同的只是房内面积。

“厂房的顶棚,全都是双层隔热钢皮瓦,外面有各种颜色,但里面一律是白色。

“这种钢皮瓦本身就有隔热保温功能,但两层钢皮中间,还有六厘米的隔热绒,所以防热保温效果特别好。

“厂库房的墙都是这样的,屋架下弦以下,库房净高十米,厂房净高十五米,四周墙壁,全是下面三米是实体墙。

“实体墙以上的,一律是折光玻璃墙。

“就是里外各一层平面玻璃,中间夹的是斜面玻璃条。

“这样,太阳照到中间的斜面玻璃条上,光线就被折射到外面的上下两方去了,里面就只明亮,而没有光线照射了。

“再加上墙壁玻璃自然形成了中间空心,这样,玻璃墙也就能保温防热了。

“所以你们进来,觉得比外面要凉爽一些,到中午的感觉,会更明显呢。

“因厂房很大很高,就无需另设窗户了,几头的大门,就足够空气流通了。

“这样,就既不闭气,又不怕刮大风。

“另外,必要时可以打开每栋厂房当头墙上的换气扇。

“你们看,车间里这么明亮,白天可是地上掉根针都能看见呢。”

“哇,好爽的车间哦,我们灵精星球上,至少我们这些人,没有见到过这么高规格的厂房!”

小伙伴们感叹说。

说着话,就走到了库房往车间转拐角的地方了。

沈国平厂长指着好长好宽的车间说:“你们看,这是三条全智能水泵生产线。”

小伙伴们一看,每条生产线,就是一套连体机器啊,每一条怕是都有一百多米长吧?

整条生产线里面的分段设备,或长或短,隔一段就是透明玻璃罩子罩着的,能清楚看到里面机器工作。

“每一套设备的后半段,都有一段是没有罩着的,就有四组到八组机器手。

只是这会儿机器手还没动,估计工件还在前面吧。

而十来个工人,分散在这三条偌大偌长的生产线上,差不多就等于是无人操作了!

沈国平厂长带小伙伴们顺道就近细看边上这第一条生产线,介绍说:“我们主要是生产深井潜水泵、高山提水泵和管道加压泵三个类别的水泵。

“所以上了这三条生产线,各生产线各自生产同类型但不同规格的水泵。

“你们看,这第一条生产线,就是专门生产高山提水泵的,来,你们从这儿来看。”

沈国平厂长把小伙伴们叫到这一条生产线的开头与来料口连接的地方,指着最前面的控制台说:“要生产什么型号的水泵,就把设计图纸程序U盘插在控制台上。

“再在控制台上输入生产数量。

“一分钟后,原料库的出库自动登记系统和自动取料送料装置就开始工作,按照进程取料送料。

材料进入生产线的进料口后,走到哪个流程,那个流程的设备就开始工作,这样一直向后流过去。

“走,我们去那头看!”

说着就叫上小伙伴们,边看边往那头走。

一路走到了生产线的尽头,生产车间拐了个九十度的角,进入打包车间了。

沈国平厂长说:“所有制造工序,在这里就结束了,连表面油漆都是喷好并光化干燥了的,还装上了厂标。

“从这个出口出来,你们看这里,这就是打包生产线的入口。

“当有成品进入打包生产线的入口后,打包生产线自动开始工作。”

小伙伴们一看,打包生产线要短得多,不过三十几米长。

一行人来到打包生产线,沈国平厂长说:“打包生产线的出口,就连着入库传送带。

“走,我们到成品库去。”

再往前,走到传送带尽头,只见传送带的转轴下,是一个自动升降入库车,每个传送带的尽头,都有三部这种车供循环使用。

沈国平厂长说:“自动入库车上,有一个能自动调整箱包位置的托盘。

“传送带送满一车后,入库车自动把满托盘的箱包开到应该堆码的地方。

“然后,连托盘堆码到库房里,如需往上堆码,托盘下的自动升降机,会自动识别高度和方位。

“你们看,库房里的成品纸箱,是不是特别整齐?”

小伙伴们一看,说:“还真比人工码放和比叉车码放,要整齐太多了呢!”

“一辆入库车码好后,放送托盘的机器人就会给入库车上另放一个托盘。

“车上一有了托盘,入库车就会自动地去排队,等候下一次接包和堆包。”

“难怪,这么大的车间里,才用十多人操作哦!”

“就这十多人操作,也没多少动手的事情,主要是巡视监督生产线的运行,查对数据,观察仪表。

“不过,只要生产线一开动,却也不敢疏忽大意,所以虽然不用动手,精神倒不轻松呢。

“要说一定需要人工动手的话,就是整理和清扫车间了。”

易耕耘说:“整理和清扫,灵精星球上叫‘6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理、清扫、安全、素养。”

沈国平说:“嗨,绝了!咱们绿晶星球上,也是这样说的呢,只是没有‘素养’,叫做‘5S’。”

“估计,这很可能是灵精星球上工人的素质很差的原故吧,所以要特别把素养纳入现场管理的范围。”

易耕耘说。

沈国平说:“走,我们现在回办公室去聊。”

一行人上了楼,回到了办公室里。

进门前,沈国平指着厂房后面的山坡上的若干排公寓楼说:“那是工业区的员工住宅楼。

“因山形地势,没法修到一块儿,所以厂区的那头,还有几片这样的住宅楼群,全是一室一厅型的。

“不管本地还是外地员工,愿住都可以住,总之是离职了就交房。

“八百多员工,只住有六百多,好些家离厂区近的,都没有在里面住。

“很多住着的,大多也是图个午休方便,或遇大雨天住一住,好些房子都还空着呢。”

小伙伴们感慨道:“厂区离住家院落集中的几片地方,稍稍远了这么几步路,公司就给员工建有一室一厅的住房,公司对员工真是考虑得太周到了!”

坐下后,易耕耘问:“沈哥,这些智能设备,是从好久开始用的?”

沈国平说:“这个嘛,我也说不清楚。

“还是读大学时,听老师说,三千年前,绿晶星球上就基本上普及了数控设备,到两千八九百年前,就已经普及智能设备了。

“到了这些年,就是在向更全、更高、更精的智能化迈进了。

“也就是说,没准哪年,我们的竹编厂都能用上智能设备了呢!

“像我们厂的生产线,看上去虽然还有五六成新,其实,已经用了一百五十多年了呢。”

文静问:“那咱们生产的水泵好销吗?”

“很好销的呢,销售部时不时的还给我们增加产量呢。”

沈国平喝了两口水,接着说:“你们想啊,绿晶星球现在已经有三十五亿人口了,连南半球的那些岛屿,都有人去开发了。

“而我们的水泵,不管土建工程,还是工业和农业,甚至家庭深井,都很对路。

“再加上星球政府核发各种新增产业的经营许可,也不是随便发放的。

“比如像我们制造水泵,就要根据全球的需求和已有产能来决定是否批准新上马同类企业。

“所以,绿晶星球上几乎不存在某类产业产能过剩的现象。”

田生宝一听,说道:“总体上做到按需求来供给,嗨,这样既保障了充足的供应,又不无度重复多余生产。

“如此,就不会浪费资源,人们还轻松,难道这不叫追求‘平衡’二字吗?这才叫可持续发展啊!

“可是,一切为了最大化地追逐利润的生产方式,就不可能做到‘平衡’了!

“还是绿晶星球的这种生产关系倍儿棒啊!”

沈国平问:“你们灵精星球上,也是这样的吧?”

田生宝说:“才不是呢!灵精星球上,要是也能像绿晶星球这样,那就好罗!”

田生宝说过,就把灵精星球上的工业状况和生产关系,大致给沈国平做了个介绍。

沈国平听完后,想了想,说:“嗯,如此生产,岂不会既产能过剩,又污染环境,还制造贫富悬殊,更导致资源浪费?”

小伙伴们一听,都鼓着掌说:“哈,沈哥总结得真到位啊!”

沈国平来了兴趣,就又问了不少灵精星球上制造业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就到下班时候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