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节 撤退
杨逍耳边听到父亲轻微的呼声:“展鹏、快扶我”。看到父亲摇摇欲坠的身体,杨逍大吃一惊,父亲也很少称他的字,现在直称他的字说明父亲不想让人们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识趣地将父亲从马背上扶下。老杨的精力和功力都极度透支,忙活了一晚,再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撕杀,他连续用四石弓发射了近两百支箭,这儿躺下的蒙古兵的死尸,有一半的人是他解决的,对一个郎中来说,那是要承担多大的心理负担啊!
曹友闻也没有看出他已经快油尽灯枯,更没看出他已受了严重的内伤,但他看到了杨巨流心中那份不忍与悲凉,“廷鹤兄、难为您了!我知道您心里面不好受,可您要想到,他们能算作同类吗?能算作人吗?蒙古大军所到之处,除了年轻的妇孺,对其它人都是赶尽杀绝,进攻某城某地,只要敢作抵抗,不投降他们,不受他们的奴役,都要杀光、抢光、烧光。杀他们是在积德呀!”
“我何尝不知道他们的残暴,唉!算了不说了,处理正事要紧。”
“那几个道士怎么处理?您叫不要伤害他们,我就叫村民们将他们保全了下来”。
这时,长髯老者正带着几位五十左右的老人围了过来。“大恩人呐,老朽带这几个村堡的父老来感谢您了”。
说罢,长揖到地。一众老人都长揖不起。
老杨侧身,不愿受大礼,口中说到“不感当、不感当”。
曹友闻连忙帮着将老人们扶起,并介绍到,老人姓廖,是本地廖家堡的的堡主,但当地人都称他廖员外,现在是这里的里正,与他们现在所在的朱家堡主人是亲家,朱家堡主人一家一百余口都被这伙蒙古兵杀光了。连妇女儿童都没放过。
正寒喧间,那个自称苟都头是他兄弟的军官又跑了出来,还是那种兴师问罪的嘴脸,要老杨给他个说法。老杨朝驮头民兵尸体的马队指去,“你要不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他们是战死的,为什么要我承责任”?
“你们的行动,苟都头早就告诉敌人了,敌人才设埋伏等着你们,大多数的伤亡都是在才进堡墙时发生的,是不是?”
“蒙古人有戒备,这是正常的呀!你凭什么说是苟都头招供的?你是什么人,敢管官家的事?即使是他招供的,他是官家的人,你凭什么处理?”
“你又是什么人”?
“我是朝廷九品命官,阶州的虞侯”。
“这里是哪里”?
“西和州”。
“那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把公文拿来给曹大人看看”。
“这-----”
“原来是个逃官,你又凭什么在这里耍威风”。
老杨朝曹友闻一指,“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八品命官”。
曹友闻叫曹杰将五个道士带了过来,老道倒也光棍,一五一十地将苟都头如何先向他们乞求用消息换命的经过说了出来。苟虞侯无话可说,灰溜溜地走了。
原来这货从阶州逃到西和来,找他兄弟苟都头避祸,苟都头得到蒙古兵要进攻西和州的消息,就带着他和家小在蒙古兵包围西和城前逃了出来,回到了苟家堡。廖员外只是听苟都头说他是阶州的虞侯,有一个相好的被蒙古兵掳走了,目前就在朱家堡。正值廖员外组织周围几个堡、寨的民兵、民壮,准备营救被掳的妇孺,于是他就自告奋勇地参加了,由于他大小总算是个官,廖员外很多事情还得听他的。
老杨建议,等大家撤走后,将这几个道士放掉算了,毕竟都是汉人,也没亲自见到他们作恶,依他们的说法,只是想跟蒙古人后面找人而已。曹友闻也是这个打算,就给廖员外表达了等会儿放掉几个道士的想法,廖员外给身边的一个跟他长得有五分相似的民兵作了交代。
为时,被老杨救下来的壮汉牵着两匹高大的战马走了过来,他左臂吊着伤巾,见到老杨后立即跪下便拜,口中说到:“感谢先生救命之恩,我廖老六终身不忘”。
老杨已经几乎虚脱,已没有力气扶起壮汉,便给儿子示意,杨逍怎么也扶不起来,壮汉还真有几斤蛮力,也不知道他叩了多少个头,最后才让杨逍给扶了起来。廖员外这时也过来介绍到,“这是鄙堡的廖老六,是老夫本族的一个晚辈,廖家堡是一姓堡,都姓廖,按族中辈分应叫我叔------”
曹友闻见老杨的状况,怕扯起来就没个完,便马下岔过话题。“廖员外,蒙古大军转眼就到,能不能尽转移到个安全地方,我们也需休息了。”
人差不多已经撤走完了,只剩下几个精壮后生和十几位长者在他们身边,听到曹友闻的话,廖员外马上说:“失礼了,老朽陪你们行动。”
杨逍给父亲取下铁胎弓,顺便伸臂试了试,哪里拉得开,便将弓挂在马鞍上,将父亲扶上马背,其它人纷纷上马。留在后面的两个后生给几个道士解了绑,也跃上马背。
他们沿着云华山北麓向东走了差不多五里,然后翻过山脊,下到一条河谷,前面的民兵、村民妇孺队伍拖了差不多两里长,一路上大家基本上没说话,也不敢说话分神。自从翻过山脊之后,山路只够一个人行走,山南雪较薄,山北的雪就厚多了,稍不注意摔下去恐难有全尸。
队伍后面的几位后生正用柏树枝叶清扫小道,让人走过的踪迹变得不那么明显。还好,没过多久,天上又飘起了小雪花,一两个时辰后应该都掩盖了。
跟上大队后,速度就快不起来了,已是午时了,两个时辰走了不到二十里山路。逃命的劲头过了,民兵、村民们大家都疲惫不堪,廖员外只好安排大家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走。
村民们便各自拿出不多的干粮,去妇孺队中找着自己的家人,便围着一堆一堆的人在那里进食,有三十几个妇女儿童不是本地的,没家人分享食物,有几个楞头青吵着要生火烤马肉被廖员外制止了。老杨和曹友闻拿出全部食物,分给无食物的妇孺们,廖员外和几个老人也去人群中找了些食物来,总算暂时给妇孺们解决了难题。
被蒙古兵洗劫后,乡民们的食品本来就稀缺。马就只能去啃食埋在雪里的青草了,哪有马料呀!而那位苟虞侯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现在也没人关心他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