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陌生环境,身体情况异常,神精恍惚,此刻响起刺耳警报,加剧了对未知环境情况恐慌感。
……
冰冷控制高塔,布满墙面黝黑孔洞红光爆闪。
警报响起瞬间,密密麻麻黑影自孔洞喷射而出,形成百道光影,化作满天抛物线,方向直指残破机器人的所在。
仔细看,数百道光影赫然是一个个体长一米飞行器,位于底部位置数根黝黑枪口,散发出死亡的寒意。
机械手指敲击下巴,自语“总之不是什么好事,走为上策,老天爷给了我林志一次生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
十秒,仅仅过去十秒,第一架飞行器已经到了。
悄无声息,用来描述飞行器状态恰当不过。
一束红色光束扫过每一寸角落,如果侦测到非机械族频率或者生命体,便会发出警报!
科技高度发达的机械族,侦查飞行器差不多哪里去,更何况自带武器系统。
所有侦查飞行器视野共享,坐标回传共享,侦测到异常,可以数秒做出反应,形成合围计划布局图。
既然是机械自然有属于机械的弊端。
激光扫描探查,是有范围限制,这种侦查飞行器高精度扫描一次仅有5米,扫描的范围上线最多50米,精度不高。
灰蒙蒙的雾气中红色光束肆无忌惮的扫过,自然能第一时间发现。
林志发现时,第一架距离他不足50米,精度扫描,顶多两次必然发现他。
“怎么办?”语气中略显焦急,飞行器面前跑肯定是最不明智做法。
此时自己他四肢不全,又是一款初级机器人身躯,跑掉的可能性为零。
林志发现此时自己的运算能力大大提升,也许这就是机器的优势。
“信号屏蔽器?”敲击下巴的下意识动作更加的频繁,在自己的知识里搜刮着应对目前情况的办法,不住地低语。
因为自己现在是机器躯体,运转自然会产生一定信号。
自己拥有自主意识,还不借助服务器完全脱离了自己已知的范畴,信号屏蔽是否有用,他心里没底。
每一秒都是尤为宝贵,在金属垃圾遍地的地方找点零部件也不是太难。
双眼扫视四周,自己所在的破旧飞船舱室的一侧,推测是曾经的舱门位置,属于它原有的电子门锁线路板还完好!
毫不犹豫爬了过去,机械手一把扯下线路板,仔细辨认了一下,确定能用兴奋不已!
林志不知道这里的具体情况,也不大确定警报是不是针对自己。
如果不是巧合,大多数可能与自己有关,必须把自身的信号频率屏蔽改变,才能躲过侦测!
剥离线皮用钛合金的牙齿轻松搞定,小心扯出自己身上的线路,把发出信号的线路板找到,只要将两个线路板串联,让自己的信号转换成这里信号就行了。
当然这些都是他自己揣测,具体行不行得通就要看运气了。
不输高级机械师的知识量,手艺,这点问题难度肯定不大。
链接中,有微弱火花迸溅,林志感觉自己打了个机灵。
看到线路板指使灯由绿色光芒跳转成红色,他知道算是成功一半。
这个线路板的自有频率是不是这个基地的是未知数,如果是敌人的,那等于白忙活一场。
屏住呼吸,紧张注视着探测光束扫过他所在的位置。
有那么一瞬间,也就是一秒的变化,红色光束跳成绿色,也就是侦查到情况的信号。
不过这个变化就仅仅只有一秒,又变成了红色,恢复正常探查光束。
“呼……”屏住的呼吸才敢呼出,僵直的躯体保持不动,侦查飞行器光芒再次扫过,依旧没有发出警报。
林志知道自己成功了大半,首先躲过侦查飞行器,下一步就是怎么逃出这里?
“想要逃出这里,首要任务就是把自己修理好!”散发着绿色光芒的双眼紧盯着空中不断掠过的侦查飞行器,低语呢喃。
1分钟……5分钟……10分钟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林志依旧没动,双眼紧盯着周遭的动静。
直到这一片区域扫描的红色光束减少,才算彻底放松下来。
挪动身体靠近附近散落的金属垃圾零件,在里面翻找,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轻响不断。
对于整个垃圾星的嘈杂自然可以忽略不计,远处机械轰鸣,巨型装载机不停抓起垃圾零件,倾倒在卡车上。
机器不知疲惫,出现故障的情况,控制室就有维修机器人被派出处理,全天无停歇运转。
“首要问题,我的电池能使用多久,蓄电问题要先解决,再就是躯体不完整问题,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匹配的零件?”低语中,林志手上也没有停下来。
“有了!”拿起一卷所剩无几的工业胶布,兴奋的差点喊出来。
把信号屏蔽器固定在前胸位置,接下来是忙碌狼狈的路程,这个线路的东西不提前固定好,链接中断自己就会彻底暴露。
他分不清方向,不知道走那边更安全,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具体情况。
稍作思量,决定不动地方,就近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借助微弱光线,可以看到面前周遭散落数之不尽的金属零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有高精度零件,有普通的螺丝螺帽,大到数米,小到米粒,各种残破线路板,碳纤维外壳,钛合金外壳。
航天级,民用级,包含范畴太大了,直接把林志看傻了,想不出来这里到底是做什么的地方。
自己死了?自己在做梦?
完全不像自己所在世界应该有的情况,有些零件地球上都是几万几十万的价值,在这里随处可见,如垃圾一般堆积。
从零开始造精度很高的机械手臂身躯他目前情况肯定无法完成。
只能寄希望于找到匹配功率的成品,哪怕不是很契合,凑合用一下,让自己有逃跑自保能力,脱离了危险之地再说后话。
“轮子,电机,主板!”看着面前自己奋劲刨了一个小时筛选出来的一堆零件心中早已把每一样东西的用途想好。
林志知道找双腿,一条胳臂是不可能实现,只能拼装一个供自己动起来的设备。
没有大型锻造设备,没有精密机械工具,制造是实现不了,拼装就简单多了。
首先制作了线路焊接小设备,几个通用型号工具,标准件肯定是做不出,也就是凑合能用。
一切设想的起因就是四个合金轮子,从上面的裂痕判断用了很久,将就用强度是够的,自己目前重量完全可以承受!
“四轮驱动会更加灵活,麻烦点就麻烦点吧。”根据地形环境,林志把会成为自己腿的设备设定为四轮驱动地盘。灵活性,稳定性都能满足当下环境。
拼装最大难点是一堆不相干的零件链接,底盘选用长方形钛合金钢板。
花费十多个小时才把转向驱动凑齐,每个轮子都有自己的驱动转向,最终四条线路链接在一个由四个小旋钮上,转动那个那个动。
原大腿位置简单拼装了一个卡扣,与底盘预先准备的卡扣对应,身体转一下就能很牢固卡死。
不至于在高速运行中自己掉落,底盘的能源肯定不能使用自己这部分,在四个轮子上加装蓄能发电机构。
少量消耗自己电能同时,四个轮子会发电,经由一个转换器在回充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