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千里寻根处,玉断魂归几度秋。
“韦兄一定听说过《解梦》这本书吧!”靳福笑呵呵地问道。
“嗯。我听说,学城古籍浩如烟海,其中有一本就是《解梦》,乃是银夏帝国一位著名卜算子所著。”
“没错。《解梦》认为,古人对梦境的认知,应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蒙昧状态,是部落之前上古先民质朴纯真的认知,而佐证之一便是‘梦’字最初的形成。”
“以字解梦,倒也有独到之处。”
“第二个阶段则是关键时期,便是部落迷信的愚昧状态。飞龙纪时代,氏族部落出现,贵族开始产生出现,人们的认知领域大增,变得丰富多样。贵族不希望族人甚至奴隶思考,于是想法设法实行思想禁锢,将梦的解释权交给部落巫师。”
“如此一来,梦的解释权就由贵族牢牢把控了。”
“如今,亚夏中土文明经历了沉淀,正在走向第三个阶段:觉醒。所谓觉醒,乃是追寻梦的根源,或者说是梦形成的机制。”
“这可真是匪夷所思的言论啊!”韩骞赞叹道。
“当然,关于梦的觉醒阶段,尚有些不成熟,仍需要更多的贤者研究。我有一点看法,便是梦为寻根之途,是为了人寻找心中的那片净土,而在人的头脑中萦绕。”
“靳兄高论,韦某佩服。”
“韦兄说一说自己的梦境吧!我想你肯定难解心中之梦,否则不会愁容满面啊!”
“靳兄真是善于察言观色啊!”
韩骞将梦中的情境简略地说给靳福听。靳福一边听,一边微闭双眼,好像再重复那梦境似的。片刻之后,靳福睁开了眼睛。
“韦兄听说过龙石的妙处吧!所谓龙石,就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像各种动物与鸟类,如猪龙造型、鹤型等,更多的则是碗形、环形、璧形,当然还有各色花纹。龙石与寻常石头不同,长相虽与普通石头类似,但是质地很脆,易碎易断。最早发现这种石头的地方,乃是在西南地区的滨水一带,故而又被称为滨石。”
“嗯。昭阳的翠绿路是南城二十四路之一,乃是帝都最有名的宝石巷,尤其以青翠阁最是名扬天下。青翠阁的主人名叫赵树,是一位经营翡翠多年的富商,与花国翡翠镇纪氏关系非凡,对龙石有很深的研究。”
“哈哈,没错。不过,真正的名贵龙石并非产自滨水,而是翡翠山谷内龙河的敞口。这种种原石是优质的黄白砂皮,也是翡翠中唯一一种生长于岩洞的品种,形成条件极为苛刻。龙石种翡翠如丝绸般光滑细腻,上手温润,荧光闪闪,光泽度极好。因此,龙石被称为翡翠中的顶级品种,乃是帝都皇城的专采之一,每年都要从花国采购多件。”
“据我所知,翡翠有治病解祸的功效,尤其对奇病怪症收效更佳。”为了根治妻子的病,韩骞曾经不惜花了重金,从青翠阁买回一块翡翠,意欲根治妻子的病症。不过,韩骞用心虽真,妻子的病却没有好转。
“没错。韦兄梦境中的那个男人,似乎是一代伟主昭皇,而他手中拿的便是飞龙剑。”
“何以见得?”韩骞大吃一惊,脸上却表现得很平静。
“去年,昭皇得了一种怪病,天下医者莫不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稀奇古怪的偏方。我虽远在安兰古城,亦听说此病与下毒有关,若要破解那诡异之毒,必须寻得几样世间至宝。”
“哪几样?”
“天地龙石胆,幽冥鬼草,以及飞龙金钗。”
“据说,谁能得到天地龙石胆与幽冥鬼草,就能得练成天地剑法与幽冥剑法呢!”
“呵呵,这就非靳福所知了。照韦兄梦境中景象可知,昭皇意欲执飞龙宝剑,得到天地龙石胆,延续自己的生命。”
“飞龙宝剑是霸言所铸,据说可驭此剑者乘龙高飞,游于九天之上。铸成飞龙宝剑之后,霸言封火闭关,云游四海,寻访仙友,意欲碰到有缘之人,将飞龙剑赠送于对方。莫非昭皇得到了飞龙宝剑?”
“在下还听到一种说法:昭皇并没有死。”靳福声音不大,却如同平地一声响雷,令韩骞浑身一颤。
“靳兄的意思,昭皇得到了奇珍异宝,保住了他的性命?”韩骞颤声道。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啊!”
两人正在说话之时,隋良从门外走了进来。隋良身材不高,中等偏上的个头,脸膛发红,眼睛不大,嘴角上扬,显得有些放荡不羁。
隋良是易教开阳大士手下,率领着三十多个羊脸武者,不远数千里赶到安兰城,帮助亚坤与手下击退刺杀者,保着韩骞与周天逃到丹掖戈壁。易教发展之势迅猛,就连安兰城祭司团也颇为震惊,更是不敢小视对方。梵教在安兰传播甚广,已视此地为发展基地,对易教极有排斥情绪。受到龟勒的影响,韩骞对易教印象也不佳。
尽管隋良坚称受孤阳炙之命,为首辅芮隐所托救护韩骞,但韩骞心里却依旧怀疑。一年多之前,韩骞领瑕瑜之命前往苍陵,正是为芮隐向西伯送信,透露周天降生于牧羊谷的消息。事隔一年,芮隐难道真的良心发现?韩骞已见惯人情冷暖,深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是不可信的。
那场地狱之火毁掉了亚坤,也杀死了保护韩骞的众多好手,更灭掉了追杀韩骞的察合台。幸好隋良头脑清醒,在地火将要席卷两人之时,牵住了四匹快马,护着韩骞与周天,逃离了那两片小丘。
两个人在萨西曼河畔休整,偶遇到一小支游牧部落牧民。牧民说,沙驼部驻扎甘曼峡谷后,封锁了土库曼部与南方部落联系。万般无奈之下,他们辗转数日,来到了驼铃客栈。
驼铃客栈是曼佗山中部与安库戈壁间的一座客栈,占据着通往雪驼山的重要通道,被往来的商旅称作。客栈不大,好像一头卧在地上的骆驼:尾巴是客栈的马棚、草棚,靠近曼佗山东的一片小湖;骆驼的头是客栈瞭望楼,木桩扎根在戈壁滩里,足有三十余丈高,飘着一面驼皮制的旗帜;骆驼身子是黄沙色的客栈,上下共有两层,能够容纳十几支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