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南大学最近十年的真题,很珍贵的,你要好好看看。”
“好。”容发儿说道,手里接过一沓厚厚的打印资料,“爱你哦,爸爸!”
“小姑娘要努力呀。”父亲用手指揩了揩女儿的脸蛋说道。
容发儿回到房间,看着厚厚的资料,回想起了暑假时参加摘星夏令营的时光。
她领到了一本手册,里面有江南大学“英才计划”的招生简章。
通过预科考试后就可以直接去江南大学读大学,初三到高三都可以报考,而且今年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设寻物特长生通道。
全国只有一个名额,这个少年班果然不是那么好上的。
在摘星夏令营里,容发儿和新认识的朋友们一起讨论过手册里各个名牌大学的少年班,大家都觉得很难上,特别是对于还是初中生的他们。
然而无论是谁都渴望着一步到位,跳过高中直接从初三就去读大学。
这是一条捷径,但也注定了会是万马千军过独木桥。
“要是能在初三就考上少年班就好啰!”
说这种话的人很多,但真正努力去做的很少,因为难度过大,说多了都会觉得这和白日做梦没什么差别。
容发儿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她想努力考上她认定的理想学校,在里面读书,在里面度过她的大学时光。
摘星夏令营结束后,她立马报了一个英语的夏令营,她不想让自己闲着,而且她从同学那听说预科考试肯定要考外语。
英语训练结束后,距离开学没有几天了,容发儿和家人出去玩了几天放松后,正式踏上了初三的征程。
爸爸在开学第一个星期就给她送上了一份大礼——江南大学预科考试的十年真题。
这还真是一份“大礼”,容发儿看得是真想有颗行星把地球撞毁灭得了。
全英文无领导面试、英文哲学作文、“常识”题(英文)、英语即兴演讲、全英模联辩论……
全、部、都、是、英、语!
容发儿无语凝噎,一大群草泥马踩着她的脑壳奔腾而过。
妈的!这是人做的题吗!这种考试怎么可能有人能考过!
就当容发儿想掀桌而起时,爸爸的那句“小姑娘要努力呀”急得她戴上了痛苦面具。
救命啊!
容发儿在心里哀嚎,还不如让我高考呢!
这就不是人做的题!
怎么会有人能做得了那些题啊!
这就不是人做的!
活该考得上的人不用高考啊!
唉……
容发儿感到身上的力气都泄完了,桌上那因重力合上的页面她也不想再翻了。
好累啊。
能不能不选这条路啊。
其实我也不是那么想上江南大学的吧?
是吗?
不是吗?
不是吧?
通过高考考上去也是一样的吧?
大多数人不都是高考考上去的吗?
哥哥也是参加高考考上江南大学的啊。
闪闪和亮亮也是要高考的吧?
高考的时候我们还要一个队一起参加寻物比赛呢。
容发儿看向窗外那不曾移动过的天空,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还是认真参加高考吧,也就是多读几年嘛,跟好朋友在一起可以过得很开心的啦!
就这样啦!决定啦!
容发儿把真题收到柜子里,心里的一个声音说道“不看它啦!万岁万岁!”
从书包里拿出寻物课的笔记,容发儿按了按笔头,对着笔记复习了起来,看得困了便走出房间,到客厅里吃些水果。
妈妈正在看电视,容发儿依偎在妈妈身边,像只疲惫的小猫。
“学累啦?”妈妈问道。
“嗯。”容发儿说道,“好难啊。”
“什么很难?”妈妈明知故问。
“少年班啊。”容发儿闷气道,“根本就不可能考上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妈妈说道。
“不用试了,肯定考不过的。”容发儿说道。
“你要努力,才能增加考过的概率啊。”妈妈说道。
容发儿在嘴里鼓了鼓气,吐出来后说道:“是这个道理,但就是不想努力。”
因为看不到希望。容发儿心里说道。
“孩子,你要知道你已经走在很多人前面了。”妈妈分析道,“首先你能知道这个招生消息,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关注到的。”
“那又怎样。”容发儿闷闷不乐。
“其次就是学费了,这个有爸妈给你无条件支持,但红心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付不起这个学费的。你看,这又少了很多竞争对手了。”
“可是家里有钱,自己又厉害的人也很多啊!”
“我们家的发儿也很厉害呀!初一就拿到了市赛的第一……”
“哎呀哎呀!不要说啦!”容发儿摆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姿态,也只有李闪闪和于亮能理解她的心情了。
“好好好,不说这个,发儿的语数英成绩一直都是班里前几名,不也很厉害了吗?”
“不是一个概念。”容发儿说道,“我英语还没那么好,用英语演讲都还有些磕磕巴巴。”
“好,还距离预科考试还有一年的时间吧,努力努力!”妈妈说道,身上的香水味随着她的话语飘到容发儿的鼻边。
“妈,你说我怎么考得赢那些高中生,就招一个人,我哪里有希望。”
“我觉得你可以的!”妈妈坚定地说道。
“没戏。”容发儿说道,心里直喊放弃吧放弃吧。
“听我说,你要想考上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如果不想考就完全不要去努力了,如果只是努力着一半,又想考又想放弃,那我和你说,你是肯定考不上的。”
“努力了也考不上,一年的时间,哪里够。”容发儿说道。
“那就不考了嘛,当丰富下人生经验,去考场走个过场。”
容发儿点点头,心里却有个声音在说“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回到房间后,容发儿从柜子里拿出真题,细看里面的题目后才更觉痛苦。
最简单的常识题,她连题干都看得一愣一愣的,更别说作答了。
她想起在摘星夏令营里认识的不少英语水平逆天的同龄人,更觉自己有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她也理解了夏令营里那些嘴上喊着努力行动上选择放弃的同学,他们应该是更早地就看过真题了吧?不然也不会有如此清晰的认知。
少年班,果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