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怨无悔(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207字 发布时间:2024-04-25

 冰雪封天界,慈恩顶上白。曲江叹清冷,独沐萧索寒。

 

  慈恩顶位于功山之巅,与赤银山雪银峰遥相呼应,如同一位卫士,屹立于曲江中游的北岸。功山在银夏境内毫不起眼,只因纪念曲江水患被治,于慈恩顶设立丰功台,才使功山为天下所知。人沿着不甚曲折的山路走,只消半个时辰便可登顶。

 

  山顶丰功台前有一大片松林,中央有一片空旷的沙土地。在沙地上立有状如龟背的巨石,黑黝黝的,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治理曲江的丰功伟绩。绕过龟石石碑,立于台口石柱旁边,可以远眺曲折的曲江水,贯穿整个曲沃平原。

 

  在银夏帝国境内,曲江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其意义甚至不亚于银河,形成了颇为不同的两岸风俗。鹰族遗风在曲江之北颇多,南岸则已飘散于历史尘埃之中,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皆认为真正塑造帝国地位的是廊中后裔,对于鹰族的功绩早就遗忘。

 

  然而,对于曲江来说,鹰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尚在武、威两国称霸之时,曲江仍是未被驯服的烈马,每隔数年便会出现大汛情,导致两岸百姓饱受水患折磨。自从卓英击败威、武两国,开创了银夏帝国,治理曲江便成为其心病。

 

  彼时,廊中强国仍对帝国存在威胁,南部的土著部落不甘心归顺,使得南部农耕之地难以维系供应,不少流民百姓积聚于曲江,希望定皇能够治理好曲江,打造一片沃野开垦,让他们生活下去。

 

  卓项手下有一位奇人,名字叫做黎蒿,乃是鹰族骁勇善战的名将,被称为鹰族五虎将之一。他对于开山辟河极有研究,领命治理曲江,遍走两岸的山川与河谷。最终,黎蒿登上曲江发源地的上苍岭兰雪峰,制订了改造山道溪流走向的方略,将部分曲江水引向南边的宝瓶山,利用飞崖峡回流,在上苍岭与犀岭间打造了人工宝湖。

 

  此举使曲江水量可以调节,大大减少了丰水期的水患影响。

 

  黎蒿只是初治水患,真正控制住曲江,使其发挥惠民之势的人,乃是庄帝时期的郑渠。庄帝初登帝位,曲江再次发生大洪水,两岸百姓叫苦不迭,致使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为了根治曲江水患,庄帝任命异人堂郑渠为治患大臣,可以相机调动国库治水。

 

  郑渠是帝国射手山下惕龙镇人,祖先是移居惕龙潭的鹰族后裔,与异人堂堂主冷峻是结拜兄弟。他引曲江水向西到鱼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西峡南麓引水向东北,延长三百多里后,再次回注曲江。

 

  为了巩固治水成果,郑渠决定在西峡筑坝,并请求国库支持。修筑大坝本是利国利民之事,但有人却对郑渠非议,说其游历廊中多年,成为武、威、雷霆等国的内奸,建坝乃是为了拖垮帝国。

 

  对臣下这种非议,庄帝不为所动,对郑渠大力支持,还派出一支部队驻守西峡,帮助郑渠征调民夫。最终,郑渠在西峡筑坝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筑成西峡大坝之后,庄帝又命郑渠治理曲江下游,为银夏新辟良田。

 

  有了西峡的经验,郑渠治理曲江下游游刃有余。他发挥曲江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还使得粮食大大增产。数年之后,曲江两岸改天换地,开辟出万亩沃野,银夏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六合亚夏,同天之土。君迹所至,无不臣服。

 

  庄帝统治时期,帝国极有希望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将包括沙罗半岛在内的诸地降服,完成亚夏千年未有的伟业。

 

  郑渠深知庄帝的心愿,提议帝国以曲江为枢纽,再开掘南北新渠,连接银河、曲江、勤江和夏江,借助水运输送兵源、粮饷、民夫和器械。然而,庄帝受一些原因所限,加之其日趋年老,霸业之心被消磨,最终没有将蛮荒之地纳入版图。

 

  由于郑渠的功绩,庄帝封其为郑伯,赐封地于曲江北岸大功镇,荫其后代百年。如今,帝国富庶之地当属曲沃平原,物产丰富,沃野千里,稻米产量惊人,供养着周边花间、曲津、银铃和灵犀等封城。

 

  功山慈恩顶的丰功台不小,除了为郑渠的功绩立碑,有人还在林中为郑渠塑像。每至郑渠忌日,曲江两岸百姓便组织起来,登上丰功台祭拜他。

 

  襄皇在位时期,郑氏后人郑方远离朝堂,以免受政治风波所伤。郑方秉承先祖遗风,成为异人堂的一员。不过,他的能力平平,倒是治理大功镇很得民心。没想到的是,易教在帝国境内势大,大功镇亦被易教所控制。

 

  此刻,郑方垂手立于丰功台前,陪着孤阳炙与几位易教大士,苦着脸看着那冰冷潮湿的石碑。郑方的身边站着一个仆人,长相平平无奇,装束更是普普通通,腰间系着一个酒袋,两只眼睛熠熠生光,正盯着孤阳炙。

 

  这个仆人正是冷月。

 

  惊悉魔刀石被抢,卜小满与重琞重伤,冷月怒火中烧。她想起辅天者的使命,更想到父亲冷元被困鬼界,毅然决定前往帝都。泰平陪她返回问鼎城,将卜小满与重琞安顿到林府。商议之后,冷月与熊霸、陈不欠、花火同行,穿过苦桑城进入帝国境内。

 

  行经应龙山下凼水岸畔的囚龙镇时,冷月听说孤阳炙南下,将到功山慈恩顶祭拜郑渠,便临时做出决定:会一会孤阳炙。

 

  孤阳炙的宗国是西南区的花国。庄帝执政时期,知道西南花、朵诸国农耕技术低下,便派人带着良种和耕具,由水利匠人加以指导,才令花国都城附近出现灌溉农业。孤阳炙是西南土著后裔,年少之时穷困潦倒,跟随族人种植瓜果、蔬菜,靠挖井取水灌溉田地,受尽了苦头和白眼。

 

  为了改变命运,他不远千里背井离乡,到了勤岭学城求学,以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不过,现实给孤阳炙开了玩笑,他始终未被学士们接受,只得与吴桐子去了廊中,最终创立了易教。

 

  如今,易教教众势大,无论是帝国辅政还是朝堂新贵,都对孤阳炙青眼相加,他甚至成为帝国娥帝拉拢的对象。假如易教与亚夏堂联手,对泰平与墨国将极为不利,冷月自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出现。为此,她打算探听孤阳炙的虚实,在易教内部寻找突破口,令易教与亚夏堂针锋相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