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暴君刘伥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5332字 发布时间:2024-10-05

 

却说南汉后主刘伥,为刘晟长子。继位时年仅十六岁,不知理政,惟知游乐,国政由宦官龚澄枢、陈延寿及宫嫔卢琼仙等人掌管。刘伥的奢侈程度超过了其父、祖,新建的万政殿仅装饰一根柱子就花费了白金三千两,又用白银及云母作为地面,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当时南汉第一权臣龚澄枢对他说:“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唯有宦官无牵无挂,干净利落,所以能为陛下效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伥暗自点了点头,说:“有了,就这么做!”

不久,刘伥就命人颁布了新的任官铨选条法。其中第一条第一款是:

自今而后,凡有由进士及第而欲登朝臣之列者先必自阉,倘自阉无着,而又极欲得官者,由朝廷代为阉之。

诏书颁布之后,舆论为之大哗。有许多朝臣极力反对这一空前绝后的任官创举。

一位言官在奏章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劈地,三皇五帝至如今,未闻有如此铨选条例,倘此令一出,定会使可为朝廷所用之材望魏阙而止步矣!请为祖宗社稷计,三思而后行,收回成命。

刘伥见了奏章,颇不以为然。他轻蔑地说:“可恶!言官可恶!只要有官做,像前朝武则天那样以杀头相警尚有人踊跃前往,区区阉割,而竟得执笏板,登庙堂,做高 官,何乐而不为?又何苦之有?”

说完便将那些反对此举的奏章统统付之一炬。

据说,诏令颁行之后,适逢进士考试结束,名居榜首的状元郎闻阉而走。刘伥从宦官口中得知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此必欲用之而后快。见状元郎惧阉而逃,大怒。手下人奏报,该人可能逃回家中,因其已经娶妻生子。刘伥听后,立即命人快马加鞭赶至状元府第。到了那里,果然一找一个准,状元郎以不愿做官,只求不做阉人相求。如狼似虎的差人听了之后呵斥道:

“真是读书读得昏了头。是命重要还是你那个玩意儿重要?你已娶妻生子了,该尝的滋味已经尝过了,皇帝不过是要割掉你的“那话儿”,然后就赏你一个大大的官做。你不谢主隆恩,反倒婉辞不就,难道你真的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状元郎一看别无他法,为了保住性命,只得答应下来。不过状元郎叩头顿首,恳求钦差宽限几日,以便他能够与妻妾再享受一下正常人的乐趣。差役们做好做歹地答应了,但只给了他三日的宽限。

三天三夜过去了。第四日一大早,一直奉命守侯的状元府第旁边的官差们搭起了一座“蚕室”,把那个才华横溢的状元郎给阉割了。

这事后来传到南唐,说有兄弟俩去参加科举。哥哥中了,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郁闷地先回家了,嫂子听说老公中了,欢喜无限。弟弟说:“你高兴啥?中了的那话儿都要去了!”嫂子听了以后如遭霹雳,一下子蔫了。等哥哥兴冲冲地回来,看到老婆在哭,就问为什么。老婆把弟弟的话告诉他,哥哥哈哈大笑,声称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的弊政呢?当下验明正身,老婆才破涕为笑。哥哥感慨说:“我这进士,难道比不得那话儿值钱!

于是南汉宦官高达二万多人,其中加三公、三师等名号者不计其数。 由于刘伥重用阉人,事事惟内宫之言是从,有的太监便趁势作乱。太监陈延寿原是个无赖之徒,后来因奸 淫妇女被下了蚕室。因他性情灵巧,善于趋承,慢慢获得了刘伥的信任。陈延寿想邀取刘伥的宠幸,便将女巫樊胡子举荐进宫。樊胡子头戴远游冠,身穿紫霞裾,腰束锦裙,足登朱红履,打扮得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她自称奉了玉皇大帝的使命,特来辅佐刘伥削平四海统一天下,还说她和卢琼仙、龚澄枢、陈延寿四个人都是天上神圣,偶然不慎犯了什么过失,太子皇帝也不得加以惩治。刘伥一听忙俯伏在地,诚惶诚恐地不住磕头。从此宫中都称刘伥为太子皇帝。

刘伥也自以为是玉皇大帝的太子降凡,因此有恃无恐,愈加暴虐起来。刘伥经常出外微行,有时带一二个内侍,有时独自一人至街市中乱闯。酒店、饭馆、花街柳巷无处不到。倘若倒霉的百姓遇见了他,偶有一二句言语不谨慎,触犯了忌讳,或是得罪了他,顿时便命卫士捉进宫去,剥皮剔肠,斗虎抵象,活活地送了性命。当时南汉的百姓,偶然见到陌生人,便怀疑是皇帝来了,一齐张口结舌,连话也不敢多讲。

当时刘伥十分宠爱一名波斯女子,经常与之淫戏于后宫,叫她为“媚猪”,而自称“萧闲大夫”。这名波斯女子丰腴美艳曲尽房术,把刘伥弄得神魂颠倒大加宠爱。媚猪又选择宫中体态风骚的宫女九人,随自己一同服侍刘伥。以媚猪为首,总称为十媚女。

刘伥这人做皇帝不称职,但他的手很巧,常用珍珠结为鞍勒,做戏龙的形状,精巧异常。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在宫里无事时,便以鱼脑骨做托子,镂椰子为壶,雕刻精工,细入毫芒。刘伥以珍珠装饰宫殿,一代之尊极尽奢侈,并在合浦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珠民采珠时,将石头系在珠民的脚上,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无数。

内侍监李托有二女,均美姿色,刘伥选他长女为贵妃,次为才人。进李托任内太师。自是南汉宫廷,第一个有权力的就是李托;第二个有权力的要算龚澄枢。 

刘伥随意屠杀大臣及宗室,搞得国内人心惶惶,政事混乱。北宋建立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有人劝他加强兵备,也不被理睬。由于开支浩繁,国库空虚,遂发行乾亨铅钱,致使国内币制紊乱,物价飞涨。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又加重对百姓的剥削,凡百姓入城者交税一文,琼州斗米征税五文。南汉的刑罚也非常残酷,制定了“烧煮剥剔、刀山剑树”等刑,用来对付百姓及政敌。他还动用罪犯与虎、象等猛兽相斗,自己从旁观看,场面血腥,刘伥却谈笑自若。

刘伥舅舅看不惯外甥胡作非为,有次入宫劝刘伥收敛一些,但他话还没说完,刘伥就气急败坏地命令宫廷武士凿穿他的头颅。在场的另外几个大臣急忙劝阻,说国舅是太后的弟弟,又是朝廷重臣,于情于理都不能处置过当。无奈刘伥一句也听不进去,一个劲催促武士快些动手。于是武士把国舅绑在殿柱上,用铁锤撬开他的脑壳。太后听说后又怕又怒,以绝食表示抗 议,没过几天就撒手人寰了。

如果刘伥的心情不是那么坏,或许会赏赐犯事的人一个痛快;如果他心情比较糟糕,他就会慢慢折磨犯事的人,优哉游哉地看着他们慢慢咽气,比如有个太医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就被他剜了双眼。在心情特别好的情况下,刘伥会给大臣们举办一些另类而重口味的娱乐节目,比如把牲口牵到大殿上活活剥皮,听它们惨叫,或者剥下歌舞伎的脸皮,强迫她们起舞。刘伥本人对这种节目钟爱有加,但大臣们对他的恶趣味无疑是另一种观感。

有一次,他带着妃嫔登临城头远眺,一个妃子看见城下一个美男子经过,忍不住问了一下那人的姓名。刘伥见状对武士吩咐了几句,不大一会儿,武卫端着一个木盘匆匆返回,盘子里赫然是那个美男子的人头。刘伥冷笑着对妃子说,你不是喜欢他吗?以后你就能天天看到他了。妃子吓得要命,赶快下跪求饶,念在她姿色出众的份上,刘伥才勉强饶她一命。

另有一次,刘伥在城郊巡游,看见一对姿容姣好的年轻男女路过,于是命令武士把他们传到面前,说你们真是郎才女貌,成家了吗?那对年轻人说,我们是兄妹,不是夫妻。刘伥变态地兽欲大发,说那你们做夫妻吧,就在这里交 合给我看。那对年轻人不从,刘伥心头火起,当场要了他们的性命。

这时候赵匡胤的目光飘过长江,越过南唐,直接射向了暴君刘伥。 

此前,赵匡胤无论是出兵荆、湖,还是讨伐后蜀,都尽量地找借口挑毛病,生怕为人诟病;但这次攻打南汉,则完全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他说:“吾必救此一方黎民!”

剩下的问题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主帅。找谁呢?那些威名赫赫的宿将,都已经解甲归田了。曹彬?不……宽厚的将军应该留给风雅的敌人。赵匡胤的眼前浮现出了另一个人的影子。

那人步履轻捷,神情英悍,连笑容都像轻刀薄刃一样锐不可当。赵匡胤相信,这个人一定会把所有的噩梦还给刘禽兽,让饱受其害的两广人民看到,最凶残的往往就是最可怜的!

这个人就是北宋第一名将——潘美! 看官一定会问:潘美不就是潘仁美吗?《杨家将演义》中,他不是个奸臣吗?他之所以能呼风唤雨,完全是因为他的女儿是赵光义的西宫娘娘啊! 

天可怜见,潘美哪有女儿嫁给太宗的啊?他的孙女是宋真宗的媳妇,也就是赵光义的儿媳妇,并且二十二岁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章怀皇后”。 曹彬、潘美,这两位闪耀在宋初疆场上的双子星座,都是汉人的骄傲。只不过曹彬被当时推崇,被后世敬仰;潘美却日见零落,众口铄金,谣传成了一代奸邪。 

但潘美对后来的演义一无所知,否则他一定会大呼冤枉,说不定与作者对簿公堂!他当时所做的事,就是等他的皇帝给他下达命令,赵匡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

不过赵匡胤对南汉做的第一个动作,竟然不是给潘美下达进攻命令,而是对南唐的李煜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李煜给刘伥写一封信,劝刘伥马上投降。 

李煜还真的写了,他真的劝刘伥向赵匡胤投降。 

信送到南汉,刘伥爆炸了。我们刘家人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日子已经过了大半个世纪,从来没有人敢对我们这样!刘伥撕了李煜的信,扣留了南唐的使者,然后动笔也给李煜写了封回信,以刘伥的素质和当时的状态,肯定不会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或许会骂他蠢猪!李煜看了特别的委屈,于是把信原封转交开封,让赵匡胤也分担一些骂声。
     接着潘美就接到了行动的指令,他可以放开手脚随意进攻了。他的脸上隐约浮现出一丝坏笑,他说:“给番禺的内线带个信儿,就说可以行动了。” 

一封大宋统帅写给南汉内常侍邵廷绢的信,“不知为何”落到刘伥的手里。

里通外国,这还了得?刘伥立即派人到屯洸口赐邵廷绢自尽。这位内常侍远见卓识,而且对刘伥忠心耿耿。他早就提醒刘伥要么及早向宋朝称臣纳贡,要么赶紧修墙练兵以备厮杀。 当时刘伥“默然不对”,直到公元964年以后,才任命他为招讨使,集结人马修兵演武。这些都被潘美看在眼里,不过没想到反间计这么容易。

可怜南汉朝廷硕果仅存的智将邵廷绢含冤而死,再也不能卫护他的父母之邦了。邵营士卒和当地百姓听闻邵廷绢的死讯,无不痛哭流涕,他们争相为邵廷绢立庙祭祀。我们不知潘美在邵廷绢之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但我们知道此后的潘美仍在等着另一个对手的消息。反正此时北宋也顾不上消灭南汉,有的是时间将反间计进行到底。

公元968年三月的一天,北宋的反间计让潘崇彻陷入了谋反的谣言之中。再次中计的蠢货刘伥派亲信宦官薛崇誉前往潘营之中探查虚实。临走时,刘伥授意薛公公一旦坐实潘崇彻有不轨之心,可以将其就地正法。此时的潘崇彻担任南汉西北面招讨使,驻军桂州,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备潘美。此时的二潘谁也吃不掉谁,只能彼此展开暗战,这就给了潘美播撒谣言的大好机会。潘崇彻虽然驻军前线,但是也深知君上昏暴,因此守得一直很辛苦。听说钦使薛崇誉到来的消息后,潘崇彻立时预感到来者不善,眼前浮现出邵廷绢伟岸的身影。想到自己为国守疆问心无愧,潘崇彻站起身来整了整甲胄,然后带着一票儿威武雄壮的甲士出营迎接。看着眼前这些气势如虹的军人,再看看自己带来准备密裁潘崇彻的士兵,薛公公登时有了一种被吓着了的感觉。薛公公立刻春风拂面,热情地与潘崇彻寒暄起来。之后薛公公就回宫交差了。不过薛公公对于潘大帅的军中礼遇颇有不同看法,他对刘伥汇报道:"潘崇彻不思报效国家,每天让八百多位伶人'衣锦绣,吹玉笛,为长夜之饮'"刘伥越想越不对劲,老潘军中怎么有那么多伶人,而且业余生活搞得那么好,万一有了异心怎么办?潘崇彻在广州也有朋友,听说了薛公公的造谣后就飞马报信。这下老潘坐不住了,于是将兵马留在桂州,自己一个人骑马到广州求见刘伥:"皇上啊,听说有人告我谋反,现在我自己一个人回来了,您看着办吧?"这下可唬住刘伥了,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看着光杆司令潘崇彻,刘伥如释重负地安慰道:"爱卿果然是忠诚之人,朕怎么会处罚你呢?爱卿这些年来带兵辛苦,也该好好歇歇了,不如就留在朕身边一起欣赏天边的晚霞吧。"

就这样,南汉最具威胁的两员上将被北宋不费一刀一枪就给拿下了。从此南汉的军队完全被宦官集团掌握,一群无卵的家伙窃取了军权,不得不说南汉的奇葩旷古绝今。

潘美得知潘崇彻被解除兵权的消息后,立即上表朝廷,请求南征灭汉。公元970年,赵匡胤批准了潘美的表章,下旨任命其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今湖南常德)团练使,军政双优、行事谨厚的尹崇珂为其副手,率领五万厢军征伐南汉。

潘美按照既定战略,出其不意地攻取了富州(今广西昭平),南汉对抗北宋的战略支点贺州立即陷入了危机。

面对贺州的告急文书,南汉第一权臣加第一太监龚澄枢挺身而出,他决定亲自去一趟贺州,带着圣旨去宣劳慰问。 

这个办法好,太好了!刘伥由衷地喜欢。这既不花他的钱,又不费他的力,他只需要写几个字,以往无所不能的龚澄枢就会把事情替他办好。于是他马上写好诏书,让龚澄枢立即起程。 

龚澄枢日夜兼程,在贺州城里他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士兵们自发地把他围在中间,每个人都无比热切地望着他。这位钦差大臣被深深地感动了!
     感动之中,他声情并茂地宣读了皇帝的慰问诏书,直到他读完,将士们仍然意犹未尽,围着他久久不愿离去。

龚澄枢读完诏书,没有人山呼万岁,有位胆大的军士问道:“钱呢?我们的军饷积压了那么久,你带来多少?” 

龚澄枢傻了,他手里只有那张刚刚读过的诏书。大兵们一哄而散,只留下龚澄枢和贺州刺史陈守忠两个人孤零零地对着诏书发呆。国库里虽然有钱,但刘伥就是不给。历史证明,刘伥的钱不给任何人,就算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他的钱都没留给赵匡胤,何况这些混账大兵? 

宋军的前锋已经到了芳林,马上就到贺州!龚澄枢立即出城,临行前告诉脸无人色的陈守忠:“你一定要守住,朝廷很快就会派救兵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