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 今后咋走跟大伙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6648字 发布时间:2024-04-22

第四四章 今后咋走跟大伙

照常情推测,这次承诺书的莶字不出意外的话,取消补助的胁迫应该是烟消云散了,但那萦绕心头的结还没有打开:方、谢的劝告;群体中各人的表现;自己的努力在群体中的反应,尤其是针对这次胁迫,朱、冯、阮、谭的言行,向河渠不得不考虑企干的活动值不值得自己为之拼搏?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的:

       《停诉熄访承诺书》,直指领衔三狂徒。一次两次连三次,竟敢不停朝上诉。

        如不莶名转弯子,从此取消二百五。两次开会逼三人,如同浊浪反复扑。

        两次受逼两不屈,回归群体盼援助。谁知头头吐怨言:不该闹到这一步。

        为破难关书一信,求人送信也受阻。说等取消补助后,再议怎样来对付?

        外来压力敢力挺,内无救兵心发怵。依法维权为谁来,孤军作战又何苦?

        运用策略双方好,各退一步留后路。“停诉熄访”内容删,空壳“承诺”姓名署。

        事虽过去心难静,何去何从没有数。暗无天日小寒夜,顿觉寒气刺入骨。

原定于今年完成《一路上》初稿的,受这事的纠缠,从四月二十到今天,差不多误了八个半月。

《一路上》是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而为企干事出力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两者是无法相比的。自己竟然不抱西瓜拣芝麻,而且讨好不见情,得不到众人的支持,眼看快要落水了,居然没有一个人援手,连请人帮送封信以图减轻胁迫也办不到。

回想自三月十四日参加活动以来,共撰写24份3万多字的材料。为写这些材料,在临城书店呆了两个半天查阅法律,花二百多块买了三本书,向律师朋友借来内部使用的工具书,翻阅、查抄,然后形成理论性文字;再去领头代表中征求意见,修改、定稿、打印校对,成文后再在会上宣读、讲解;还有六上临城、通城饿着肚子奔波,不敢讲吃尽辛苦,却确实呕心沥血为众人出尽全力。可人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佛家说:“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处事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照此说来自己以前做的一切自以为是为大家谋利益,细看起来是任己意,没有悉人情,五十个伙伴各人在想什么?他们希望你这样做吗?不一定。

你立定的宗旨是依靠法律法规来争取企业干部享受退休生活,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哪些对照政策不符合退休的人愿意吗?即使符合退休条件的,哪些担心斗不过政府官员的人们愿意吗?哪些担心因抗争而被政府取消二百五的人们愿意吗?即使内心盼望享受退休待遇的人中又有几个愿意站出来支持的?

佛家说:“一切从现实出发,是成功的第一步。”我所面临的现实是什么?五十人中肯站出来支持的除谭建外,难以找到三两个。过去的代表人物只剩下老耿敢于冲锋陷阵的了。自己和杨国强虽则也肯冲敢冲,但我们俩算什么?代表谁?没经选举自是代表不了谁;有人担心会丢掉既得利益,自是不希望仍然坚持依法维权,这部分人如果占多数,则坚持就是令人憎,就不应做。

不错,法律政策明摆在这儿,坚持是在维护宪法的尊严,是正义的,该做的,但该做的就一定能做吗?共 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不等于今天就实现;法治一定会全面展开,不一定今天就能全面展开;权大于法一定要革除,不等于今天就能革除……,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还有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是以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去告诉人们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对匡正社会上人们思想、道德上的偏差有着积极的意义;《健康长寿养生法》也将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发挥积极的作用。虽说维护宪法的尊严,为大家依法维权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但如果没有众人的撑腰而勉力去做,成功的机率是很难估算的。

在这方面花巨大精力,即使成功,影响面也很小,就象他在《成功八策》一书中所举的鲸鱼和蜘蛛猿的事例一样,是得不偿失的。

这时他想起了那一段的叙述:据记载有300条鲸鱼为追捕一群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了一个海湾。沙丁鱼是一种小鱼,居然将海上巨人带向死亡,鲸鱼竟因追逐小鱼而暴死。

 还有中南美州的蜘蛛猿的故事也令人寻味:蜘蛛猿的动作很快,人们用装有镇静剂的枪、设置的陷阱,都无法捉到,有人想了个办法,在一个小口玻璃瓶内放进一粒花生米,等它去拿那粒花生米。一旦它拿到了,你再走近它,就可以捉到它了。因为当它手握拳头抓紧那粒花生米时,手已抽不出瓶口了,而瓶子对它来说又太大了,它没法带着瓶子走,但又顽固地,当然也是太笨地不肯放下已到手的花生米。

自己在写书与抗争两件事上该如何选择?通过这么一思考,心中已有了打算。

等镇政府书面答复出 台后开一个规模尽量大一些的成员会,在会上宣传依法维权能够取胜的原因和方法,然后请与会人员选择是坚持还是就此歇手。如果多数同意干下去,则以不是代表没有资格代表大家为由,重新回到参谋和秘书的位置。

通过这一次上 访信的发出和后来的碰头会,还有与方仁烨等人的交涉,向河渠发现耿、杨都不具备领导大家的素质,都还处在以朱、冯为首的影响下,对群体缺乏号召力,不怎么可能带领大家走到底。假如没有具备号召力的人来带头,取胜的希望是渺茫的,除非自己拉住耿、杨孤军奋战走到底,那又回到追求目标大小、将精力往哪儿放的问题。

世间不平事、有违法治的事多得数不清,怎么可能舍弃大目标去为这些耗费太多的精力?七十多岁了,再不集中精力做迫切要做的事,这高远的目标能实现吗?再说啦 ,依法维权的事不已在写的那个《二百五的正名记》中了么?只要此书能出版,全国原乡镇企业干部或他们的亲友中明白了相关的政策,难保没有敢予维护宪法尊严的仁人志士会为了申张大义而站出来说话,党和政府干部中真正为党为国为人民的领导们知道了,也会关注这一群体,并为这一群体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更何况耿、杨能否真的坚持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呢。

听向河渠说了新打算,凤莲是求之不得。她早就想劝向河渠退出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动,可又怕丈夫被人指摘,暗地里挨骂,她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她说:“在会上怎么说,你最好写个草稿,想得仔细一点儿,既要能退得出,又不挨人说闲话,瞧不起。”向河渠说他正准备这么做。

就在向河渠草拟发言稿的过程中,沙忠德打来电话,说刘琦夫妇要到沿江来看望。向河渠喜出望外,连声表示欢迎,并建议将蔡国良一齐邀来。沙忠德说他将打电话去约,说不要买什么菜,酒他带来,童凤莲坚持不让带酒。

三位同学的来访让向河渠非常高兴,欢聚结束后望着三位同学的离去,向河渠边慢慢地往回走,边用诗记述着这次的欢聚:

        得知故友将来访,不禁夫妻喜若狂。凤莲盘算备啥菜,河渠收拾乱书房。

        两路同窗接先到,偕同迎接另一双。阔别计年四十七,新会也隔几年长。

        互捧对方貌没变,戏告她已瘦变胖。撺掇谋划见见面,答云真爱就该忘。

        往事历历如在目,说了一桩又一桩。齐说监守萝卜甜,河渠只夸肉渣香。

        八冷四热凤莲烹,干红白酒客罗张。都说时间果苦短,不觉下午已过半。

        主留客辞终客胜,兴来兴回站台旁。骑车乘车友去也,回忆欢聚一路上。

(在校夜里看守巡逻时曾偷拔萝卜吃,刘琦多次带肉渣与同学共尝)

送走了客人,向河渠继续拟他的发言稿。镇政府的书面答复虽然没有出来,但从方仁烨的态度和一贯做法可以预料绝不会依法办事,因而借口是什么对发言稿的内容没多大影响,他要做的只是阐明自己的看法和等待群体的决定。在给众人讲读政府书面答复后,他将这么跟大家说:

“镇政府的这份书面答复说明了什么?象去年七月三日他们不按规定给答复一样,说明他们虽然养着一群法律工作者和律师,却拿不出规范性的文件来否定我们的诉求和所提出的法律依据。

上一回还可以设置个圈套让我们钻,莶了字,让他们得以以此为凭作出答复。这一次怎么办呢?开始他们换花样,用取消我们三个的补助来胁迫、压制我们,意图让我们收回信 访件,我们没有上当,而是采用坚持原则和灵活处理的方法避开了压制。无可奈何下又用所答非所问的方式来回避正面答复,这进一步证明我们的诉求是完全符合《信 访条例》规定的,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

有人说你说的法律再正确,政府不遵守、不执行,你有什么办法?这个问题提得好,需要大家进行讨论。我们是奋起抗争、依法维权,还是逆来顺受、政府怎么办就怎么办?这要由大家来决定,因为事情是大家的,决定也要由大家做。

我是主张依法维权、站起来抗争的。有一首古诗说‘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说的是千年的老鼠修道成了白蝙蝠,躲在阴暗的黑洞里,避开外界的侵害。安全倒是安全的,但一生躲在幽暗的角落里,内心的滋味又怎么样呢?

我是不愿忍气吞声受压制的。十二月三十一日限定我们四号下午五点前莶字收回信 访件时,我在方仁烨面前表的态是不莶字不收回,假如为怕失掉补助而莶字,我们还算人吗?一月二号会上问我们的态度,我们表示不会为害怕丢掉二百五而退缩,将坚持走依法维护大家权益的道路。六号我在写给伍书 记的信中说‘当年志士仁人为革命杀头坐牢都不怕,我们还会为促进宪法的真正实施而害怕失去二百五?假如真是这样,我们也就真的成为二百五了。’为依法维护大家的权益,八九个月的时间里我去临城、通城新华书店找资料,通过出版社邮购法律书,找律师借内部资料,认真学习、研究,逐步建立起环环紧扣的攻防体系。十二月五日发出的《恳请实施宪法   还我基本权利》,连附件在内长达20页的上 访信,基本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在参照17号文件,与村干攀比已经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重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一条适应新形势的有效维权路,如果大家齐心合力,一定能取得胜利,达到预期的目标。

刚才的‘法律再正确,政府不遵守、不执行,有什么办法?’办法多得很,举报、告状、网上披露事情真相、去人坐到有权处理的机关等等,都可以审时度势地采用,关键在于齐心协力,关键在于坚持抗争。

中央九二年关于农村干部的文件不会凭空而来,一定是全国许多地方村干抗争的结果,尽管如此,如果全县的村干不去抗争,只怕永远也拿不到补助。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通过抗争想改善待遇,门儿也没有。过去我们什么法律依据也没有,就凭着坚持抗争不息而取得了信息员的待遇,而今有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国务院和劳动部的文件作依据,不少同志反而不敢抗争了,原因在哪里?说到底,就在于现在有了二百五,怕失去二百五而不敢抗争。

古人说做事不可以只凭自己的意愿,而要顺应众人的潮流。假如只为一个人的利益,可以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现在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在为这个群体,那么就得依据多数人的意愿去做事。

今天这个会上我已将情况跟大家说了,至于走不走依法维权的路,我听大家的,听多数人的。如果多数人决定走这条路,我愿意为大家出一点微薄的力量;如果决定不走这条路,我服从,并表示从今天起退出这条路,不再参与这方面的活动。

说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我很忙,给自己制订的人生目标达到的很少,还有几个目标说不定十年内都实现不了,为此我常常几天不下楼梯不出门,没时间去做得不到多数人支持的事。

再说一遍,走不走依法维权的路,我听大家的,听多数人的。”

写好后读给凤莲听,她觉得应该把单独去临城通城书店查资料没报车票,六次外出饿着肚子回家不花公款吃饭,写了二三十篇文章的事在会上说说;要把这次请人送信给书 记,以防真的被取消二百五,竟然没人肯去也在会上说说。向河渠说:“不管今后干还是不干,都是不说的好,不要让人觉得度量小。”凤莲听后也没再坚持。什么时候才说,那要等开会才有机会,事情就这样搁了下来。

丢下依法维权事,向河渠再转向他的《一路上》的写作。

上次写的那一章已经结束,但没写标题,他重读了两遍后,在本章第一页上写下“心力全尽母病逝   万事具备厂关门”十四个字。对着这十四个字他思想里又翻腾开了,八九年年底前是这么个结果,到今年,二十六年后这件事会是个什么结果呢?他不知道,只能等。

二月五号上午,向河渠正在写着他的《一路上》,当他写到“支持是不必说的,你尽管放手去揪。记得四年前你在台板下压的那副对联是‘且看悟空不信邪八十一难何曾惧   但学蟠桃能结果三千余岁未为长’,我就赞赏你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走去打开门一看,是耿正芳拿着一迭材料来了。

“老向,书面答复来了。”“哦,请坐。”向河渠端过椅子肃手对耿正芳说,同时喊凤莲泡茶。“别泡,我马上要走,去送给老朱。”

向河渠拿起放在桌上的材料一看,有上次在中心莶字的承诺书复印件、一月二十二日镇政府的书面答复,还有受理通知书等,每一项都复印了三份。其他材料他没去浏览,只专心读着书面答复,见上面写的“不予支持”的理由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所说三条中的一条,即“在职期间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用”,还有就是已莶了承诺书,不禁一笑。

耿正芳见笑问:“你有什么看法?”向河渠拿过法律摘抄,翻开念了三个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后问:“你说呢?”

“缴了养老保险费的人是退休人员中的一部分。”“对!退休的条件是年龄,享受退休待遇的前提和基础是在职期间所尽的劳动义务或缴纳保险费的年限。镇政府的‘不予支持’的答复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耿正芳说:“我跟老杨通了电话,他说初四开个会,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我同意。你打算通知哪些人?”“老阮、老朱说别通知老冯,说老冯完全站在政府那一面,老阮认为也不要通知常伯仁。”

向河渠望着耿正芳笑着说:“老朱说他在屋脊上困觉两面滚,他就不站在政府一边?老阮又什么时候赞成过依法维权了?我觉得开会的与会人员面要尽量广,全员更好。面对政府的答复,大家讨论,最后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只有我们三人坚持,孤军作战是不明智的。”

“你说的也不错,取得经来唐僧得,惹出祸来行者当是让人松劲的。开个大会也好,只是大会前总得开个预备会吧?”“由老朱他们决定,通知也由他们通知。”“好的,我已跟老朱约好了,一会儿就到他那儿去。下一步的材料准备你现在就好做了。”“放心吧,我不会误事的。”

“你可曾接到通知?我已接到了,下午就去拿。”

向河渠知道他指的是拿补助费的通知,说:“还没呢,迟早的事,不会不通知的。”

下一步怎么办?假如这次书面答复依然文不对题,下一步就是针对镇政府的失职行为向县政府申诉、监察机关举报、或向法院起诉、或向网络申述,要求针对诉求给予答复,而不去走复查复核的老路。

因为复查复核只就答复内容复查复核,不过问答复与诉求有无针对性,哪怕你的诉求是要享受退休待遇,他的答复是“狗咬伤了人,主人得付医药费。”复查复核同样认为答复是正确的,因为狗咬伤了人,主人当然要付医药费,这是符合有关规定的嘛。面对这种文不对题的答复,你去申请复查复核,是你对复查复核不了解,是你傻,不能怪复查复核机关。

题外说一句,复查复核居然可以不查不核答复是否针对信 访诉求,只怕有些不妥,这就给答复者以可趁之机,弄出一些文不对题、驴头不对马嘴、指鹿为马之类的答复来。这种漏洞恐怕应当堵塞。

题外话说过,再来说正文。这一回镇政府的答复倒是针对诉求的,只是用于支撑“不予支持”的理由不符合法律法规,申请复查是正确的。

耿正芳走后,向河渠就拟起了复查申请书。他以“书面答复不符合《信 访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表示理解,并已莶订承诺书’不代表同意官方意见”为理由提请复查。

向河渠在全文引用《信 访条例》第三十二条后说:“依据本条(三)的规定,不予支持的依据只有两点,一是缺乏事实依据,二是不符合法律法规。镇政府在答复中既没有否认我们提供的事实,也没有论证我们不符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仅以‘在职期间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由,作出‘不予支持’的答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

接着他在引用劳动部[1994]269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137号、[2000]47号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后说“这三个国家部级文件表明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到龄职工只是享受退休待遇人员中的一个部分,并非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就不能享受退休待遇。他指出“宪法第四十四条和上 访信中所提供的五条政策、法规是我们要求享受退休待遇的法律依据;政府拿不出足以证明我们的诉求不符合这些依据的法律法规,就贸然作出‘不予支持’的处理意见,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对于书面答复中的“表示理解,并已莶订承诺”原本不想置评,但为避免节外生枝,还是在申请书中以“理解不是同意”“受胁迫的承诺是无效的”两点理由,从词典定义进行释义,从承诺内容进行说明,从法律角度进行论证,说明“‘表示理解,并已莶订承诺’不代表同意官方意见。”

他在申请书的最后说:“我们盼望:

如果认为我们的诉求不符合法律法规,请告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如果认为我们的诉求符合法律法规,请督促滨江镇政府依法办理。

  写完后,他正在重读,看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时,茶挑子叫了起来,凤莲喊着:“快,快帮充水。”向河渠忙丢下纸笔,起身奔了过去,拔下插头,边找空瓶充水,边唱道:“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的来嘹......”

   “象呆的。”凤莲佯嗔着说。

   “又怎么了,你叫我来我就来,服从命令听指挥,还不好吗?叫呀我这么......”他又从头唱了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