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盖世奇女之侠温还姬,为报中原国仇恨,为雪万民之国耻,定当非杀敌国暴君耶律德光不可之际,岂料?一位昔年曾经,为她安排过一次的此生命运的百晓生司空绪卓,忽然现身,冒着性命之危,胆敢于她堂堂温女侠的剑威面前,誓要力保北辽之君耶律德光。
她他二人,同属中原,共为汉人,一个为报国仇雪恨,为天下苍生而除害;另一个竟要为确保中原大地,不久之后,定遭生灵涂炭,战火纷飞,不可愈演愈烈,而斗胆至极,乞求还姬,万万不可诛之也。
一番为此争执下,百晓生司空绪卓,为神州万民的苍生大计着想,为中土万不可更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万语千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是说服温还姬,只能干瞪凤眼,切齿地看着近在咫尺的耶律德光。对她而言,于她来说,若论动手,出剑杀之,依她如此人间好武艺,何其轻而易举事?无奈最终,终究还是强忍住。毕竟还姬之心中,越来越是甚明白,中土大地,无论是有权有势之人,还是无势无权的平民百姓,终归还是,宁可跪活实太多,不愿站死而鲜少。
当今中原,真正能抗击外敌之主力,实实在在只一人,那便是她绝代女侠温还姬。而她誓死要捍卫的九州大好河山,必当宁死守护的,永远是千千万万,私心极重,忘恩负义,以怨报德,行尸走肉的汉族同胞。
义愤填膺,好不万分,最终只得,又是一次,剑劈他耶律德光头顶所戴的毡冠帝王之帽而断作两截;剑斩他辽邦暴君出征在外,所身穿的战袍一件,碎碎片片,纷飞落地;然后再又出两剑,削断他头部两面的髡发,再回痛疼得他大辽君主,向后倒地,哇哇嗷叫。
自此最后一回,以此惩戒这位敌国之主,若再真有下回时,温女侠的四尺长剑,不斩他的项上头,当真芳名枉还姬。
远出此座宫廷外,骑着白驹离幽州,就此立即,路远迢迢,一手提剑,一手策马而狂奔。沿途千里,所经各州,万民见罢,速速惊吓而让道,只因温女侠如今的这等恐怖战绩,慢慢传开,不久之后,又是一回,中原内外,纵观天下,人人皆知;刚刚新任的守城辽将知晓,还姬本日必经过,急急吓得,忙开城门,速令未曾死绝在温还姬剑威下的些许辽军,退避三舍,以免见到她凤威,心生阴影,三天三夜无好梦。而但凡温女侠纵马狂奔,所沿经的各州各城,均是现今,惨遭辽兵所占据后的不久之地。正当他们都听闻,温还姬今日策马必当经过时,些许在她万里追杀耶律德光之际,过关斩将,戮军千百,幸免于难而未曾命丢她剑下的北方辽军,无一不是惧得胆寒发竖,丢盔卸甲,怆惶而逃。正如百晓生司空绪卓所言,北方辽贼,无畏中原内的割据各方之君王,更是无惧万众汉民。唯独只怕,两回孤身一剑,身在宋州的虞城县城门外,昂着芳颜,立足万马千军中,斩杀辽军十八万,现今刚刚,虞城县外三十里的宽广战场上,愈是诛尽辽兵二十余万的盖世侠女温还姬。
沿路万里,纵着良马,终为奔往南唐国,快快回家上黄山。所过之处,再回屡屡,斩尽草寇近万余,疾恶如风,侠女先锋,端的永生永世难以改。
百晓生司空绪卓,之所以忽然会在那等节骨眼上,猛地现身,胆大之极,拦在还姬剑威前,舍命来保敌国之主。正是因为,温女侠于虞城县外的三十里地,沙场之上挫邪神,惊得北辽暴君逃,独自一女,猛开杀戒,杀得二十几万外族军,横尸叠满多座山;后来万里趁胜而追击,沿路遥遥,单骑追杀耶律德光,过关又是斩杀路途中,万千挡在还姬去路的敌国将士的此等天大震惊之事,恰巧让闲云野鹤,路过幽州之地的百晓生听闻后,满心惊慌,深知不久,必有大事而发生。料知北辽狼主,若是届时,受死在温女侠的剑锋下,中原大地,千疮百孔,黎庶涂炭,水深火热,大难临头,更是可怕得难以想象。故而才有了还姬力闯北京城,杀入王宫,剑震辽主耶律德光之际;眼看暴君龙命休,方有那场,百晓生忽地现身,斗胆敢阻温女侠,明里看似救辽王,实则为保汉民安生的那一幕。
又且说那天,绝顶女侠温还姬,身在虞城县外三十里地的广阔战场之上,剑伏血雨邪神商宋英后,再次彰显她凤威,挺直玉腰,酷飒至极,素手执剑,以孤抵挡贼军二十五万的那时刻;正巧也是,虞城县的城门外,群雄抵御一万数千辽军,猛然前来进犯之际。
崔悟贤、徐今音、赵匡胤、冉烈、花丽宛、卫龙华、李无奇和郭怀义,与守城晋军主帅张、王二位正副将领,急与抗辽晋军七千余,在死守城池,力保城中万民时,与辽兵城门外是浴血奋战,厮杀不息。
于如此混乱的城墙门外,八方四面,敌我两军,晋兵一方,以少敌众,残酷之至,杀喊喧天。血洒疆场,无时无刻,倒地成尸三五成群,自是何用多说也。
而此番领头几人,乃素羽环、阴龙山、莫冷朝,胡苍月,正奉他们的邪神大人商宋英之令,领着带头数员辽国悍将,率军一万五。除此之后,另有数十名投身血雨邪神和北方辽贼脚下的武艺不俗的江湖败类,助纣为孽,甘当走狗,相助辽邦,聚集虞城县的城墙外,全力强行而攻城。
此等纷乱的两军交锋中,素羽环执剑三尺,陆地之上,与崔悟贤、徐今音、赵匡胤、冉烈、花丽宛战作一团,以一敌五,打杀激烈。
原来乃是,自从上回,素羽环素姑娘,狼狈败逃,回到辽贼军营中,跪见狼主耶律德光,参见新认的师尊商宋英,请求他俩,为她降罪。北辽暴君,当时是对她龙颜冷笑,懒得理会。而血雨邪神,非但不罚她出师不利,反而下令,安葬好她素羽环的亲娘素夫人之后,立即决意在短短时日间,亲自传授她素羽环魔诀四象中的一点点皮毛武学。而素姑娘也算在习武方面,较有天赋。
故此素羽环素姑娘,区区不足半月后,便功力大增,方有此能,以一挡五。然而崔公子、徐姑娘、香孩儿,还有冉大侠和花姑娘,谁都武艺不凡,全都让还姬亲自指点过;因此战至最终,五人先是,下风渐落;但他们五人齐心戮力,同心同德,各咬牙关,斗至多合,终是反客为主,连手挫她素羽环,使得她素姑娘终是口吐鲜血,伤势不轻,紧捂胸口,嗔怒之至,连忙趁着她气数未绝,转身使展一流轻功,足踏两军各处厮杀之时的千百头顶之上的虚空之路,就此飞快,速速逃走。
崔、徐、赵、冉、花五人,倒也并未追赶;接着一鼓作气,相助其他未曾阵亡在沙场上的晋军们,接续英勇地抗击辽寇。
凌乱拼杀不断的城外战场上,灰尘四起,凄厉喊叫,岂绝于耳?邪神麾下三护法,各个于这等凶险百般的两军对战的搏杀中,莫冷朝被卫龙华与郭怀义,刀剑合壁,苦战久久一阵罢而联手所诛;胡苍月先是对战李无奇,起初上风占优势,差点击杀李大侠;何奈随后,让赶来相助的卫龙华,与李无奇并肩作战,合力击毙此妖女。
而那阴龙山,执扇一把,先是身在混战中,相助辽军,亲手杀罢不少晋兵后,又助辽贼,轻易诛杀了张、王二位正副将领。随即便让崔公子、徐姑娘和冉大侠,怒目圆睁,三侠合力,与其于尘烟滚滚的战乱中,大战百合毕,三人略负皮肉外伤的代价,三颗正心,同舟共济,三剑合力,斩杀此等护法后,已为二位守城主将,报此深仇。
最后则是,守城抗辽的七千英勇晋军们,七千三四百位壮士们,纷纷血洒疆场上,无不忠君为国而阵亡,仅仅残剩区区四五十名誓死保家卫国的士卒们,虽是遍体鳞伤,但却幸免于难。其余晋兵将领,全都殉国,魂断沙场,与众将士,去往九泉。过万辽军,和其他一些为虎作伥的武林败类,在崔悟贤、徐今音、赵匡胤、冉烈、卫龙华、花丽宛、李无奇等的尽心尽力,万般竭助之下,让敌军死伤过半,领兵辽将,带头数人,除了素羽环有命速逃外,其余无不命丢在虞城县外的沙场上。再是其他的外族强盗军,眼见他们各头领,是逃的则逃,魂归的则身首此间。自然而然,纷纷丢盔,悉数弃甲,惊慌不止,个个掉头,拔腿立逃。
自此虞城县内各城民,除了受尽恐慌外,总算保得,他们家家户户,条条性命。而正当此城的守卫之战,缓缓结束之际,正恰好乃是黄昏已过,傍晚初至。也正是在当时,温女侠的盖世巾帼之威,孤自奇女四尺剑,一个晌午与下昼,完完全全,杀光那片宽广的战场之上,整整二十万余北辽大军,被她玉体浑无皮肉外伤的况状下,杀光足足二十三万数千多,吓得残余一万几千辽国士卒,慌恐万状,极乱阵脚,丢盔抛甲,尖叫不停,狼奔豕突,落荒而逃。
此乃也正是,为何正当崔掌门、徐姑娘、香孩儿、冉大侠等人,纵马跑到那片荒野的疆场之际,尽见四周遥遥地,除了外夷三军的尽数尸体,堆积躺满整整方圆战场地,不见还姬芳踪之影的缘故。尽见来犯中土的外贼精锐的尸首,是东南西北各方向,堆叠得七有八丈甚至是有着层叠十丈以上的敌军死尸而硬生生组成的尸身之山。
因温还姬温女侠的孤勇凤威,凛凛强悍的累累战功,赫赫战绩,是先挫邪神,后戮辽军,略超足足二十万;追杀敌国暴君的遥遥途中,再是闯关千百,斩将过多,屠军万千。追击到了幽州地,深入虎穴王宫中,再逢商宋英的又次赶来,随即和他的最终之战,长城万里,彻底剑灭血雨邪神商宋英,诛他命绝长城处,继而归返北辽君主所居宫,震慑狼主恶胆亡。才让此番的这场晋国浩劫,暂告平息。
晋国少帝石重贵,知晓还姬,现今助他抗辽功,竟是如此好威猛。回想上次,接见她时,意欲对她,行不轨之事的那一幕,极是龙颜惊恐,毛骨悚然。嘴中不断,喃喃自语道:“所幸当天,朕冒犯她的无上凤威一事,未曾得逞。如若不然,朕十个脑袋,不够她斩;朕的皇宫,戒备再森,于她面前,朕又何配圣安无恙?”
次日晴空又万里,云天百鸟欢呼飞;黄山派中,今朝何其是喜庆?绝代女侠温还姬,总算是凯旋归来;诸位黄山同门们,个个喜出望外,眉欢眼笑,摆开仪仗,喜迎还姬今时回,自何话下无须述。
儒武堂内,温还姬立身小小台梯的主位前,此刻此时,无心而坐;挺直柳腰,站在那儿,一张天下无双的羞花闭月的花容,仿佛向众,露出丝丝久违的嫣然而笑。
儒武殿中,所有同门,无论师兄或师姐,或是师弟和师妹,甚至就是还姬座下的些许小徒孙,亦是此际全在场;而她的门下徒儿和姐妹,以及她的四位义兄,分别乃是崔公子、今音妹、赵玄郎、冉大哥、丽宛姐等,早在前几日,刚刚回到江南国,归来歙州,返回太平县后,自是速速上黄山,静心候她温女侠,必是今时而归来。甚是因为,他们信谁皆会随时亡,就是不信温还姬,芳魂忽然有朝灭。俱因他们这八人,深知如今,若论武功,当今世上,雄狮百万难以撼,绝世魔头难以赢。更为重要的则是,他们八人,两个是她好徒儿、两名是她好姐妹、四个是她好义兄。故而正当他们,替她还姬,守住了她亡夫的故里之城后,不再性急去寻她,而是速速离晋国,回到南唐,直奔黄山而回归。
温还姬这时已是,抱捧佩剑,敬向在场之诸位,朗声说道:“各位师兄师弟们,诸位师姐师妹们,你们的还姬师妹或还姬师姐我回来了。还有我温还姬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徒孙们,你们的祖师婆婆我,这下终于归回黄山派,来看你们了。”
站边殿中两旁处,不管师兄师弟们,或是师姐师妹们,还是她的一些小徒孙辈们,立即更是,捧着佩剑,无一不是,极其毕恭。敬仰还姬所凛然立身的方向,相互齐声敬服道:“还姬师妹,武功盖世,神勇无敌,恭迎还姬师妹,回我黄山,重振雄风。”
“还姬师姐,武功绝世,剑法第一,恭迎还姬师姐,回我黄山,扬我正道。”
“祖师婆婆,美若天仙,当世第一,武功冠绝,中原大地,剑法无双,举世莫敌。恭迎祖师婆婆,归我黄山,宏扬正道。”
温还姬微微笑罢,再对众位,清脆地言道:“嗯,不管是我黄山派的兄弟姐妹们,还是我这好徒弟所收下的这帮可爱的小徒孙们,自此以后,无论是身为你们师妹的我,还是作为你们师姐的我,或是如今便已当了尔等最为芳华的祖师婆婆我,都不会再离开黄山派,永远跟你们在一块了。”
这时一名,不足金钗芳龄的小女徒孙叫小红,赶忙向她,欢天喜地问道:“祖师婆婆,你说得是真的吗?从今以后,你再也不离开我们了吗?”
温还姬忙忙点头,望着这位活泼可爱的女徒孙,响亮地应道:“那是自然,因为这当今世上,武功最为可怕的歪魔邪道之首商宋英,已被你的祖师婆婆我一剑诛之;而那令武林多年来,各方正派,闻风胆丧的八大病神,均受你的祖师婆婆我长剑全杀。北方辽贼之首耶律德光,他麾下的大军,也已被你的祖师婆婆我,先是身在虞城县外三十里地的宽阔沙场中,杀得好是痛快,被你的祖师婆婆我戮尽了足足二十三万;之后你祖师婆婆我,在追杀他耶律德光于天南海北之际,又是杀得他的辽狗兵马是尸横遍野,最后是被你祖师婆婆我,追杀至他的幽州王宫之时,更是令他们过万辽贼,血染皇宫,堆积如山。相信自此以后,耶律德光这辽狗之主,有生之年,未敢再继续全面进犯我们的中原大地!”
那小红喜闻此事,越是一脸,欢呼雀跃地笑道:“好啊、好啊,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祖师婆婆你好厉害,好威武啊。”
崔悟贤欣然一笑,对她小红,满是自喜地说道:“那是当然了,也不看看,为师的这位师父,也即是你们的祖师婆婆,她是普天之下,何许女子也。”
冉烈心花怒放,笑颜满露地讲道:“天下众人所说之言,果然真的颇多,假的鲜少。而这件事,确确实实,名不虚传。那便是,古往今来,奇女之辈,王者莫过武昭仪,侠女休过温还姬啊。”
温还姬盈盈一笑,对此回道:“冉大哥,其实对我来说,古往今来,奇女之辈,侠女是否当真莫过我温还姬?不重要,重要的则是,我的剑,在这当今乱世中,只求万众奸邪徒,绝无一个是我温还姬的剑杀不了的便足矣。”
冉烈仰首又笑,兴高采烈地说道:“然而还姬妹子,事如到今,你焉能不是做到了吗?并且是漂亮之至地做到了让全天下人看到了吗?哈哈.......”
一位属她还姬座下的小男徒孙,已过幼学之年,也是调皮可爱,名叫小天;他急忙有事,面仰着温女侠而问道:“祖师婆婆,敢问那侵犯我们神州大地的那个大辽狗皇帝耶律德光,祖师婆婆的剑,把他杀了没有?”
温还姬听此过问,只得深感遗憾叹息道:“此乃是你祖师婆婆我,这次下我黄山,解救天下苍生一战时,唯一令你的祖师婆婆我,带着无比的失望而归。”
另一位也是刚来世上仅十载的徒孙辈叫小雷,听闻此事,站了出来,性急地问道:“祖师婆婆,这是为何?”
其余几名新任黄山派的同门辈,听得她言,也是这个那个,慌张地问道:“是啊,还姬师妹,你为何没有取那耶律德光的狗命?”
“还姬师姐,你武功盖世,当今天下,剑法第一,独斗二三十多万外来敌军,对你而言,并非难事。却何故放了那耶律德光?”
温还姬呵呵冷笑,摇头几下,又有几分不悦道:“莫不成,你们以为,我温还姬的剑,不想诛杀如今犯我中土,最是可恼,极是可恨的外来强盗之首耶律德光吗?当今天下,想杀他的中原人,何止成千上万?唯有我温还姬,至是待他,非杀不可。”
还姬言毕,其他几位,只得各自,纷纷向她,好生安抚地说道:“祖师婆婆,没事,更为重要的便是,只要祖师婆婆你能平安再次归来我们的黄山之家,其余之事,对我们来讲,真的显得不太重要了。”
“是啊祖师婆婆,你至少杀了当今天下第一大魔头商宋英,又诛尽那什么八大病神,斩杀了北辽如此之众的兵力,吓得那耶律德光,从今往后,不敢再继续轻易地进犯我中原。这一点,足以证明祖师婆婆你,当真是这世上,武功天下第一,剑法举世无双。”
“还姬师妹,你不仅武功当世无敌,就连顾全大局,亦是想得周到啊。”
“都说还姬师姐,性如烈火,脾气暴躁,冲动之举,自非一般。没想到最后,最当冲动之时,还姬师姐,居然就这么忍下来了。看来,这个世间,万事唯独中原的兴衰,众生的安危,方能拦得住我们的还姬师姐你的莽撞之举啊。”
崔悟贤唉声叹气,仰向恩师,郑重地讲道:“师父,其实悟贤认为,耶律德光此番虽不曾命丧在师父你的剑下,但是有时候,活着的敌人,比被杀死的敌人,更能让他知道,这个世上,究竟什么叫作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徐今音听他此话,满意点头,眉开眼笑道:“崔大哥所言极是,毕竟这世上的万众恶人,有许多罪该被杀之徒,一剑诛之或一刀斩杀便是。但是有些敌人嘛,就仅仅凭刀剑一下除掉,实在是太过于便宜了一种罪大恶极的人啊。”
温还姬听尽各话,笑颜如花,接着对众,继续言道:“此次我们下得黄山,离开我们的江南之国,前赴晋国,助晋抗辽,种种战役,我们的汉族同胞,于辽贼铁蹄的蹂躏之下,死伤遍地。大晋多州,众城县地,涂炭百般;难民成群,江河泣泪。不过最后,我们江湖儿女的抗辽大业,护我山河之战,总算大获全胜。”
冉烈又于此刻,仰看义妹,微微笑罢,再回赞道:“还姬妹子,在这一场极其混乱的战役中,所出之力,战功伟绩,极为最大,舍你其谁啊。”
崔悟贤悠然自得,以还姬是师为豪,以自个是徒为傲,哈哈笑道:“是啊,商宋英这等武功高得让千百年来,尚且难得一见的大魔头,最后都在师父你的四尺长剑之下彻底伏法,那些个什么武功同是恐怖如斯的八大病神,亦是后来,均成师父你的剑下亡魂。耶律德光带着他的三十几万大军,都被师父你独自一女,沿路千里,追杀至北京城中的皇宫内,再次吓得他的那张不可一世的天颜之威。日后更是不逢师父则已,一旦重遇师父你的这等盖世无双的凤威之际,哪还再有他耶律德光威仪四服的份?”
赵匡胤亦是为此,怡然自若地说道:“师父,香孩儿今生今世,能有你这样极其了不起的好师父,何枉此生,白来一趟?何惧生于,当今乱世?”
温还姬轻微笑罢,突然自此,丝毫笑容,难再笑出;看向外头,思起一人,感慨万千地说道:“很可惜,好不可惜的却是,你和悟贤的大师兄,也即是冯百任。这一次,他再也无法随我们,回到我们的家,归来我们的黄山派了。”
谈到此处,在场诸位,自然而然,那个这个,急速仰向温女侠,安慰之言,总是不断。崔公子和香孩儿等人,急遽向她,立此保证,不出几日,必派咱们黄山门人几位,且再度前往晋国宋州的虞城县,必将大师兄冯公子的安睡之地,迁墓归来黄山上。让他的在天英灵,永久伴着所有的黄山派中的亲人们而永世作伴。
还姬听罢,点头即过,此刻方才,未再因此续哀伤。
崔悟贤陡然这会,向师问道:“师父,此番我等重归黄山派,你当真不走了吗?永远陪伴着我们,终生在这黄山中逍遥自在?”
温还姬听徒一问,低头沉吟片刻罢,连忙笑逐颜开道:“不走了,不走了。黄山是为师的家,也是你的家,更是我们在场所有人的家。有家不要,何故离去?外面的世道,终究是人性复杂,险恶不止。该保的家国,为师已保,当护的中原百姓,为师已护。外来强盗,为师相信,只要我温还姬犹存于世,四方胡虏,休敢再犯。至于我们神州大地的内乱,当真不再是我们江湖儿女的疑聚之力,所能够完全解难,彻底摆平。毕竟,我们当中,谁想做帝王?谁又有管理天下万民的治世才华?纵观我们的中原故国,自古以来,一旦外寇来侵犯,我们江湖儿女,虽凭一腔热血,以我们的手中刀剑,可保家卫国护万民。但是内乱纷争,由始至终,还是要一位以仁爱之心,胸怀苍生大义的贤主横空出世,方能使得一个四分五裂的民族,到头才可分久必合,重新统一。”
冉烈闻听此话,重重点头,举头笑毕,洪亮地说道:“所言甚是,还姬妹子,天下大乱,祸乱病根,从来并非是外来的强盗,而是我们的家园,总是越在这时候,越是难以同心同德,共抗外敌啊。”
花丽宛轻微一笑,仰视义妹,同样讲道:“所以还姬妹子,你最该守护的中原百姓,也即是你至不该去保护的中土万民,你事到如今,到底是保了。你当真做到了无愧于盖世女侠之称,甚是对得住你小时候,向天起誓,长大之后,不当女侠,枉为女子的誓言了。”
温还姬这下再又,深深叹气,再旧一次,看向外头,蓝蓝天空照耀下的大地,纵声地讲道:“如今外面的世间,内忧外患,岂会消停?只求我们千千万万的汉人们,经此大乱后,自此能够通通睁眼看看,这个乱世,心中无国无大义,活着枉为一身躯。但愿我中原众处的父老乡亲们,好自为之。”
冉烈听她此话,不由得一声冷冷笑毕,摇头说道:“还姬妹子,怕的却是,你期望越大,绝望更悲啊。”
崔悟贤此刻再是,急有话地追问道:“师父,若是外来强敌,当真经此一场战役后,自此不敢再来犯我中原。可我们中原的各地豪强,各国诸侯,仍旧是为争权位,为夺功名,大动干戈,战火不断。不久之后,师父,你是否会失言?依旧要下我黄山,再次涉及红尘纷乱之事?执剑斩乱军,宁死还是要救那群孤恩负德,毫无情义的万众百姓吗?”
温还姬闻徒此问,轻轻笑后,满是淡定地回道:“悟贤,这对为师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当真不会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则是,不管到时,为师是否再次下黄山,玉手执我长剑在,接着去拯救中原百姓于水火中,还是就此以后,当真永居我黄山,偏安一方,不理世事一切纷争。为师芳心,不悔除恶无数次,仰无愧于上苍之道,俯无愧于我们的神州故国大地。”
温还姬言到这儿,接续一次,望着外头,此时竟是,喜眉笑目地讲道:“再说了,为师的好男人,也即是你师公,也便是我的愿楼哥哥。他从今往后,永远在这黄山上,陪着为师。为师今后,还有什么理由,一定非要再次远离我们的黄山而去?”
还姬言尽于此,在场诸位,无不对此,连续点首,欣喜若狂。
当天晌午刚一过,高空阳光,愈是大好洒日头。正值此时,只看此刻,温女侠衣着不变,还是那件,满身上好青花衣,下身瓷色宽大裙,一只玉手不提起,只管提好她佩剑;这下终见温还姬,行上山间,前来看望她亡夫,永远安睡的那墓地。
温还姬重新走来,她的尊夫墓碑前,半晌探望,苦中作乐,笑容绽放;对着天上或九泉之下的好夫君,高声喊道:“愿楼哥,我的好夫君,还姬回来了,你的好娘子我,终于又回来看望你了。”
温还姬眸含秋水,无比深切,直直看向亡夫碑;再是接着,朗朗说道:“愿楼哥,当除的恶,还姬皆杀,当保的国,还姬已保。日后的天下苍生,若再有着怎样的浩劫,如何的动荡,还姬大可以交托于一个可以真正使我中原大地,重归国泰民安之人了。因为,还姬现今,虽远不足以给愿楼哥你带来一个重现昔日的贞观盛世,可是至少,还姬为我全天下的中原人,打出属于我们汉族儿女的自尊,为我们的神州之邦,杀出一条属于我们如今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一条阳光道路。所以愿楼哥,你的好娘子我,终归无愧是你的好娘子。她,对得起这苍生大义,对得住我们中原的故国之恩。”
温还姬放下佩剑,迎前几步,敞开双臂,紧紧拥抱着先夫的墓碑,说道:“愿楼哥,这些天来,还姬我为护中原,为保故土,整日的大开杀戒,你一定在天上默默地守护着为妻?在看着你的好娘子吧?一定,夫君,你一定是在冥冥之中,看着你的好娘子我,再回一次,巾帼盖世,杀尽狗贼,除尽妖邪,庇我神州,大地平安。”
温还姬微合凤眼,满颗芳心,除了再思她的好丈夫,生时和她一起的种种回忆,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光。许许久久一阵毕,她依旧那样,杏眼未开,搂抱尊夫那座碑,再续对着活在心里的好男人,说道:“愿楼哥,自今日起,还姬不走了,真的真的,不想再下我黄山了。从今以后,还姬要日日来到这儿,与你说说话,静静地待在这,听听我的好夫君,于冥冥之中,为你的好娘子我讲讲动听的故事,讲讲让还姬我听后,笑得合不拢嘴的笑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