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乡村泥马路的交通规则
不过如果没有人和其它的动物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展现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它们的意义是存在于有意识的高级生物和低级生物的心里的。
特别会欣赏大自然的按说应该是具有欣赏能力和高级情感的人了吧,美丽的大自然其实应当感谢人这种高级智能生物。
正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大自然的存在才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有了人,大自然才会被有水平的欣赏,体现的更美妙。
赵林碧曾经有过好几次机会和同学们及同事们游览过,那地势的陡峻,沟谷的幽深,景色的奇特,都足以在人的心灵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山川的高峻及磅礴的气势会驱走人心里龌龊的私念,净化人的心灵;大海的波澜壮阔会把人的心胸变得宽广;精巧的园林般的美景会让人的心理变得细腻精致;粗矿的景致会把人的心胸拉向粗野。
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对塑造人的性格气度似乎都具有特殊功效。而且,人只要接触了大自然,就无法抗拒她对人心理的塑造。
赵林壁并不明白自然景观对人的心理塑造起到了何种作用,但他确信,不同的自然景观的刺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塑造作用。
他在一些文章中看到,环境因素对人的情绪有影响,有时影响还非常大。但他认为,不仅仅是影响,一定还有塑造,不可抗拒的塑造。
经常处于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人会形成特别的心理特征,以后到了别的环境中,原先形成的特别的心理特征还会保留,很不容易改变。
赵林碧正在思考着自然环境对人思想心理塑造的作用,忽然听到前面有人说道:“大豁口站到了。”司机也转回头对大家说道:“有人在这里下吗?有下的快下吧。”
赵林碧向车窗外面看去,果然是一个车站,规模比云林汽车站要小一些。听到司机的话,赵林碧赶紧背起包走下了客车。
他下车一看,柏油马路在大豁口汽车站这儿明显地改变了方向,向东南方向延伸过去。还有一条泥土砂石修成的马路从东北方向伸过来,接上了大豁口站这里的柏油马路。
泥马路大约只有柏油马路的三分之一宽,大客车是无法行驶的,一张大客车就会把路完全堵住了,有的地方比大客车的宽度还要窄,只能供小型面包车行驶。
泥土马路边上停着一张旧的小面包车,见大客车上有乘客下了车,小面包车的司机站在驾驶室门旁招手道:“来!快上车,上了就走!”
赵林碧走过去,走到小面包车跟前时从车窗处向车里看了一下,看到车里面已经有三个人了。
赵林碧走到小面包车那儿,开始并未打算坐小面包车,而是要向小面包车司机问一下路。
云林车站的售票员姑娘只是对他说坐客车到大豁口站就行了,到大豁口车站下车后怎么走并没有说。
姑娘也许并不知道怎么走。赵林碧走到小面包车司机面前问道:“喂!司机大哥,云梦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入口在哪儿呀?从这儿顺着什么方向走过去?”
“你问我就对了,我的车子就是向那个方向开的。快上车吧。”小面包车司机答道。
听司机这样说,赵林碧拉开面包车后座那儿的车门,低头钻了进去。这时,原先坐在里面的三个人齐口催促司机道:“我们都等了好长时间了,你开始说坐上就走,一直到现在都不走,真急人。现在又上了一个,该走了吧!”
“别急,不才上了四个人嘛,我的面包车有四个座位,前面车门口还有两个小凳子,挤挤可以坐六个人。这一条路每天需要坐车的人不多,就我一张小面包车,走这条路的需要乘车的人就指望我这张车子了。
“我现在开走了,估计后面坐我这班车的人也很少了,过后我就不再来了,后面有的人坐不上我的车子,就得步行回去。
“住在云梦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人走回去要走三十多里路呢,这么远的路走起来可不是当玩的。”司机解释道。
这个司机很会说话,也很会抓住人自然会换位思考的心理。他这么一说,那三个先坐上小面包车的乘客都不出声了。
是啊,要是自己来迟了一步,没坐上车,步走二、三十里路回家,怎么吃得消啊,现在的人可没有以前的人那么能吃苦耐劳。
行驶在柏油马路上的大客车是按部就班按规矩正点发车的,可是在这乡间的泥土砂石修成的马路上行驶的破旧小面包车就没有规矩了。
这个地方显然是有其根生土长的交通法则的,这个交通法则没有规章没有制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停车,完全在于司机本人根据当时的情况,依照自己的情绪决定。
司机想走就走,司机想停就停,天王老子也管不着,没有人会管这个事,也没有人能管得了这样的事。
非得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了,有关部门才会来处理一下,就势教育一下不懂规矩从不按规矩开车的司机。
从交通状况看,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与偏僻的农村的交通小道简直就是两个天下,各自遵循着各自的法则。
大城市和交通干线遵循的是国家交通部门明文规定的刚性的规则,农村泥马路遵循的是司机随心所欲的毫无章法的交通规则。
农村泥马路的交通规则是由国家法令和相关的规定、经济利益驱动力、当地民众的心理认可度等交织、综合而成的可以在一定区域内畅通无阻的规则。
赵林壁很清楚,到了这里,就得服从这里根生土长的“法则”,讲任何大道理都没有用,因为这里的“法则”是建立在这里的人们的心理认可的基础之上的。
这里的人们心理上坦然愿意接受的规则几乎是难以撼动的。和这里的“法则”有冲突的主张,引不起任何波澜,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力道全被消退了。
各种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不同,各种因素交织的规律不同,所形成的实际有效的人们嘴上不说但却愿意遵守的潜在的法则也不同。
潜在的行为法则在明面的规则条文上是找不到的,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里的,生活在某个环境中的人们,都会默认并遵循这个环境里潜在的法则。
尽管这个土生土长的法则与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的人们也认为是公平合理的法则并不相同,人们会有很多不满意,但却无力改变。
赵林碧坐进车里,感到很有些局促,小面包车的车内空间比大客车小多了,几个人坐到里面似乎就占满了里面的空间,而且头几乎就顶在车的顶棚上,觉得非常憋闷难受。
一会再上两个人,车里就会像闷罐一样了。不过也没办法,三十多里的路程自己也不能步行去,而且时间也不够。
自己这次预备欣赏的是云梦自然保护区的景致,并不是云梦山区其它区域的景色,自己的精力不能消耗在无干的事情上,也不能消耗在不够精彩的自然景观的欣赏上面。
有限的精力应该尽量放在精彩的能够激动人心的景观的欣赏上,那样才能获得高级的非同一般的情绪体验,人生因此也就更有意义了。
等了一会又过来一个人,司机把手伸出车窗外,向走过来的那个人招手,一边大嗓门叫道:“快过来!就缺你一个人了,坐上了就走!”
听司机这样说,原先坐在车子里的人不由得一阵高兴,以为司机这次说的话该会算话了。
几个已经坐在车上的乘客以喜悦的心情看着向车子走过来的那个人,就像看着救星似的。
走过来的那个人到了车门跟前并没有先进车,而是把头伸进车门往车子里面看了一下。
他一看正位子已经没有了,只有靠近车门处有两个小板凳,就皱着眉头嘟噜了一句:“都没有好位子了!”
司机倒是很会说话,他大喇喇地说道:“坐车子就是一、二个小时的事,又不是住在这里,怎么着也能对付,什么正位子偏位子的。”
来的那个人也没有反驳司机的话,嘟噜着说:“凑乎着坐吧。”然后弓着身子挪进车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
又坐进来一个人,小面包车里已经坐了五个乘客了,车子本身固有的座位坐满了不说,还有一个乘客坐在小板凳上,而且都是大人,车子里面塞的满满的。
本以为司机刚才说话是算话的,又坐进来一个人就会开车走的,没成想司机又歪靠在座椅上,没打算开车走了。
赵林碧甚至于都感到有些窒息了,不过车内空间小委屈一点他倒能够忍受,他担心的是耽误时间过长了就会打乱了他的计划,不能按时到达他预定到达的旅游地点,也可能会出现自己难以预料的危险。
又有两个先上车的人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催促到:“大哥,走吧,已经坐的满满的了。”
“还等一小会,你们看,靠车门这儿还有这么大一块地方,也还有一个小凳子,车子还可以坐一个人。”司机一点也不着急。
赵林碧现在真的有些急了,刚才听到两个人催促司机开车,开始心里还暗暗高兴,心想,那两个人催促有效的话,自己也跟着沾了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