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西巡(四)
书名:圣剑录 作者:闲石 本章字数:2835字 发布时间:2024-04-17

天刚擦黑,夏禹独自来到了西伯的住处。典正举着火把已在学堂前等候,夏禹轻声道:“小夏如何?”典正道:“先生说他不需要侍童,小夏可去学堂读书。”夏禹微微笑了,“我也正有此意……。”

 

到了木屋前,典正轻轻地推开门对夏禹道:“君上请”,言毕微微躬身便自去了。伯益和皋陶坐在几案前正和对面床榻上的西伯说着话,司农后稷在靠墙的木架旁翻看着木简,午时和皋陶争辩了几句,他还在气恼。见夏禹进来,伯益和皋陶欲起身行礼,夏禹摆摆手道:“免了,还是随意些好。”西伯坐在床榻上没有起身,他拍了拍榻边,夏禹走过去坐在一旁,西伯道:“君上来时可闻鸟鸣”夏禹点头道:“何以有此怪异之事?”

 

后稷走到伯益身旁坐下,“西伯大人唤我们来,自然会有分晓。”

 

西伯嗯了一声,沉默了一会才缓缓道:“帝舜在世时就有传言,帝尧晚年曾接到过瑶池圣母的邀书,只是典策并无记载,世人只当是流言。”

 

皋陶道:“当然是流言妄语……”忽然意识到西伯的语气,“怎么,传言是真?”

西伯平静的道:“如常,帝尧定会晓谕群臣,并载入典策。”

皋陶欲言,夏禹朝他摆了摆手。西伯笑了,“青瓜子当然心急,为此传言还曾流人于徒。”皋陶脸泛青光,勉强笑了笑。

 

西伯道:“二十多年前,我在大殿当值。有一次在整理文库时在一堆典籍当中发现了一小卷写有文字的羊皮,只有寸许宽,大约半尺长,镶有金边。”

 

羊皮书卷大多来自西方的胡人,夏禹沉吟道:“这么说,瑶池圣母的邀书为真,那帝尧何以隐匿。”

 

西伯翻了个白眼:“我还没提写的啥……”随即又点头道:“确是邀书,但帝尧并不知晓。”众人闻言都一脸迷惑,西伯道:“帝尧已崩”

 

伯益摇头道:“这也不对,瑶池圣母给天下方国诸侯的邀书并不具名,帝舜亦可前往。”

西伯点头道:“怪异就在此,邀书并不是给中土大君的,而是给长公子丹朱的。”

几人都吃惊不小,皋陶想了想道:“公子丹朱在帝尧在世时就已被逐,帝舜隐而不宣到也在情理,只是瑶池圣母何以邀请一个被逐者,此事又和当下……”

 

西伯缓缓的道:“邀书的事至今乃是个谜。蹊跷的是,在邀书的空白处有人用朱砂写了六字:青鸟至,百禽隐。”

 

“青鸟?那是何物!”夏禹奇道。

伯益道:“相传青鸟是百禽之王,一日振翅万里,是瑶池圣母的信使。据说在轩辕大帝仙去后,中土在也没有人看见过。”

后稷满脸狐疑的道:“这么说,咱这大营里有方外之人。”

几人相互望了几眼,又都看着西伯。

 

伯益轻声道:“黑伯。”

西伯对伯益点点头,“记得黑伯刚来大营时,人称哑伯。后君上以称谓有不敬之嫌,令改称黑伯。君上这一改算是碰巧了,当年轩辕大帝的辕车有两名驭手,一曰黑伯,一曰白君,人称黑、白双驭。”

 

皋陶不信有这等事,摇头道:“不说有几百年了,仙家怎肯被凡人所驱使。何况黑伯被人割了舌头,一驾奴而已。青鸟只是传说,未必与怪异有关。”

西伯欲言,想了想又忍住了,只是白了一眼皋陶。

 

伯益道:“此事难解。当年公子百日庆典,那前来相赠蚩尤剑的玄衣老者可记得,怕是与黑伯也有干系。”

 

夏禹和西伯都点点头。这时屋外又有火光闪动,西伯轻声道:“解谜的人来了。”

 

桑父见夏禹和皋陶、伯益都在有些意外,正要行礼,西伯摆摆手道:“免了免了。”夏禹点点头,“坐下说话。”西伯道:“早上别过君上,想想这事怕是要落在桑子身上,未进屋就去了桃园。桑子,有何消息。”

 

桑父望着夏禹道:“娘娘和公子刚坐了一会,西伯大人就来了。我问了铁铉和几名龙武士,黑伯并非华胥氏的族人,都说三年前他们离开胥水谷地时并无黑伯相随。只是在离莽山不远的一处农舍歇脚时,早上起来就看见黑伯和华阴君大人站在一起,至于黑伯的来处,无人知晓。”

 

皋陶正要开口,西伯摆摆手,示意桑父继续。

 

“百禽夜不归巢的事,铁铉说儿时在华阴地界也遇到过。他听族里的老人说,青鸟来自青要山,是密都信使。可也无人自称见过。”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西伯平静的道。

 

桑父点点头,“晌午过后,黑伯和他的两名弟子来了。一是让我拨一队士卒与他,在就是铜料的事。我只是持节办事,并无调动士卒之权,铜料的事他当奏请君上。黑伯听后一脸怒容。但他口不能言,他的弟子也知道的不多。要八佰斤铜料是为了铸造车轴和车轮。我就问黑伯究为何事。他便在几案上蘸水写了“瑶池”两字。”

西伯看着夏禹道:“看来君上是要出远门了。”

 

桑父道:“这事怪异,我就问他何以君上不知此事。黑伯起先绷着脸,后来见我不依,便又写了“华阴君”几个字,然后就气冲冲走了。典正先生来后,我把这事给典正先生说了。典正先生认为,这是贾乐误会了黑伯的意思,黑伯要的是健壮的匠人,八百斤铜料就是新铸一辆辕车也足够了。“

 

西伯笑道:“华阴君也会哄人,他绕了半天,可没说一个‘送’字,我们到是当真了。”

夏禹细细想了下也笑了,“那辆辕车甚为蹊跷,没有族徽。西伯大人曾言,疑是轩辕大帝的坐驾。”说罢又看了一眼桑父,“桑子和华阴君大人似乎也颇有渊源。”

桑父见大家都看着他,略显尴尬地道:“他没有认我,应是有原因。我也问过铁铉,他不说不知,只是让我不必问。”

西伯道:“该明言时自然会说。依桑子所言,华阴君大人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君上,黑伯的事……”

伯益到:“还是西伯大人说的对,此事不能细究。华阴氏族自轩辕大帝始就不奉君命,不与外族通婚,亦不许外人踏进地界一步。相传公子丹朱年少时误入其境被囚,帝尧亲自前往也被挡在地界之外。这两年突然频繁出入中土,怕是有大事发生。”

 

夏禹想了想对伯益道:“看来黑伯是要铸造辕车,铜料如数拨给他……”在看着桑父:“从匠营挑选几个健壮、手艺好的匠人给他,如需人手,不必再请命。”

桑父见众人都未起身,知君臣还有事议,便起身告退,夏禹道:“你去见下典正,他有话和你讲,在让典正弄点米酒来。”

 

伯益知道是要议授予桑父、典正等人官职的事,他今天已经被小夏的事搞的昏头昏脑,子佩代他去巡视各地府库不在大营,他是百官之首,有荐人之责,只好望着西伯道:“如果君上要远行,西伯大人的身体是无法同行的,是该考虑有人接任典史一职。”

皋陶道:“那典正肯定不会答应。”

夏禹猜测不透伯益的心机,他对皋陶点头道:“我的想法是,在典史之下在新设一职,同为殿臣,位在九卿之下,只是这两天想不出名谓,又不好去问典正。”

 

大殿九卿并没有退养的规定,除去自己辞职都是做到终老。伯益风闻西伯、典正在酝酿新规,对年龄过大的殿臣实行劝退制。他也是想试探一下,既然西伯和夏禹都无表示,他也无须再多想。他接过夏禹的话道:“前人有用官名为姓氏的,为何不能用人名来做官职名谓?”

后稷咦了一声,“这主意好,典正这名谓到恰如其分,为史之人,须得正身。”

西伯前面不便说话,此时也笑了,“我看可以……”

 

夏禹琢磨了一阵,只好笑道:“只要典正先生不反对,那就这么定了……”他看着伯益道:“大殿司徒一职空缺多年,我举荐由桑父来接任。”

西伯道:“现在大殿都是些快入土的老人,是该有年轻有为的人来充实大殿。”

皋陶道:“附议!”

 

伯益知西伯是有意挤兑他,他曾经两次举荐过接任司徒的人选,但都被夏禹给否了。他也知道夏禹要用自己信的过的人,年轻有为不过是个说辞。他得好好想一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圣剑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