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房壮丽将会推朝臣的表章密呈上来,一共有孟绍虞、钱龙锡、杨景辰、薛三省、来宗道、李标、王祚远、萧命官、周道登、刘鸿训、房壮丽、曹思诚十二人。
钱龙锡、李标、周道登、刘鸿训不曾谋面,钱龙锡现在南京任上,李标、周道登、刘鸿训落职在家,如何甄选?念及于此,舒遒愐将朱笔放下,闭目沉思,想起黄立极乞休陛辞的神情。
黄立极加赠太保荣衔,荫其子为尚宝司丞,命三百兵丁护送,准用驿站的马匹,退归故里,黄立极竟举荐不出一人,只说朝臣无人不在党,实在左右为难,流品难分高下。
舒遒愐起身踱步多时,心下仍觉踯躅,选用阁臣破除阿党,打烂门户为上,而破除阿党,打烂门户当先考核他们有何关联过节,但时日不多,改元之年在即,言官们又纷纷上疏催促,实在不可再耽搁了。忽然间,竟想到了迈厉朝掌吏部的孙丕扬,暗忖道:他创制的掣签法用心可谓良苦,将人才选用一股脑儿交给冰冷冷的竹签,何人入阁办差,全凭各自的造化。若能得人,自是天意,不然也可免受不知人之讥,观其后效而选用,不愁选不到干练之才。
钦天监奏报的黄道吉日为腊月二十三,正是小年,京城已有了年味儿,百姓们忙着买灶糖、香表、纸钱,恭送灶王升天,一派喜气。
黎明时分,锦衣卫衣甲鲜明,手持仪仗卤薄,从丹陛直排到奉天门外,文武百官整齐穿戴着朝会礼服,自左右掖门鱼贯而入,在丹墀下分列东西。
舒遒愐高坐在乾清宫金漆九龙宝座上,亲笔将一干人的名字写在大红洒金澄泥笺上,搓成小丸,放入御案上的短颈金瓶内,下丹墀,出大殿,在乾清宫前的露台上焚香拜天,行过四拜叩头礼后,默默祝祷一番。
师凤来、张瑞图、习国普率领百官依次排列,舒遒愐环视群臣,抬头望望有几丝阴霾的天色,对着露台两侧的两座石台凝视,群臣的目光随舒遒愐一齐流转。
东西石台上各设有一座鎏金铜亭,名为江山社稷金殿,又叫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飞翘,上层檐为圆形攒尖,上安宝顶。群臣暗自揣测皇上的心思,窃窃私语。片刻,舒遒愐回转头来对群臣说:“朕受命于天,选用阁臣亦当从天意。”
仪礼司赞礼官诵道:“枚卜大典开始。请陛下取箸。”
舒遒愐取过棠传芳献上的一双银箸,向宝案上的金瓶伸去。群臣一下子静了下来,无数的目光齐齐地盯在那双银箸上,八个在场候选的朝臣更是目不转睛,心头狂跳不止,盼望着借着银箸之力入阁拜相,平步青云。
舒遒愐夹出一个绛色纸丸,放在身后棠传芳捧着的银碗里,吏科都给事中魏照秉小心拈开高声唱名:“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舒遒愐微笑着又夹出一个纸丸,“礼部右侍郎李标。”舒遒愐心头诧异,竟都是不在京师的,将银箸在金瓶中深深探入,连搅几下,将一个纸丸牢牢夹住,“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来宗道。”舒遒愐听了,略松了口气,伸手再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景辰、礼部尚书周道登、少詹事刘鸿训。”舒遒愐看看跪在眼前的来宗道、杨景辰二人,暗忖阁臣已有九位,便想凑足十全之数,又从瓶中夹出一个,不料刚刚放在银碗之中,陡来一阵旋风,竟将纸丸高高吹起,飘飘摇摇向众人头上落下来。
舒遒愐大惊,忙喊道:“仔细不可失了!”
众人不眨眼地盯着那纸丸在风中不住价乱转,堪堪落下,又是一阵风来,刮起一股沙尘,吹得众人睁不开眼睛,待将眼睛睁开,纸丸早已不见了踪影。孟绍虞、薛三省、王祚远、萧命官、房壮丽、曹思诚六人如同冷水浇头,面色登时一齐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