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朱温扒灰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4732字 发布时间:2024-07-15

 

却说朱温在灭了唐朝,建立后梁后,也想做个好皇帝。朱温一心求治,在法制、经济各方面推行一系列改 革,渴望翦灭群雄,一统天下。

他命大臣删定唐朝律令格式,颁布了新法律,定名为《大梁新定格式律令》,并要求这部法典“传之无穷,守而勿失”,有点儿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的意思。

朱温制定的律法,有不少可取之处。

中晚唐以来尾大不掉的难题之一是藩镇。朱温为了压制藩镇势力,从法制上加重了州县权职,规定藩镇属官地位没有高卑之分,一律在刺史、县令之下,不许他们再擅作威福。这可以说是“依法治国”,也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  

朱温重法都是动真格的,史书称其“严察用法,无纤毫假货”。

寇彦卿是朱温的心腹爱将,跟随他多年,战功卓著。朱温曾说寇彦卿就是老天为朱温生的。

有一次寇彦卿上朝,路过天津桥(洛阳一座古桥,始建于隋),一名行动迟缓的老人不经意地阻挡在他面前。寇彦卿性子急,立刻命令随从将老人推下桥,摔死了。此事发生后,执法官崔沂上书弹劾寇彦卿,要追究其罪责。

寇彦卿大怒,宣称要雇人杀崔沂:“有得崔沂首者,赏钱万缗。”

朱温没有丝毫偏袒,他知道此事后,严厉地警告寇彦卿:“如果崔沂有毫发之伤,我就杀了你 全家。”后梁大臣知道此事后无不肃然,谁也不敢再轻易违反法律。

在朱温这里,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干,拍马屁也有风险。

有一年,河南一带洪水泛滥成灾,朱温的侄子朱友谅在地方为官,不但谎报灾情,还派人给朱温献上代表祥瑞的“瑞麦”(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之麦),这是在吹嘘自己的政绩,也是在奉迎主子。

朱温早就知道洪灾的事情,对朱友谅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大为不满,骂道:“丰年为上瑞。今宋州大水,安用此为!”

朱友谅没有讨得朱温欢心,反而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朱温早期善于用人,手下出了不少勤政爱民的官员,他们在各地恢复生产,缓解了唐末以来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的乱局。

张全义在洛阳为官,当地因兵革不息、盗贼四起,七八年间满目疮痍,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张全义到任后,召集流民重新耕作,几年后“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

成汭治理荆州。当时荆州经战乱之后,百姓颠沛流离,仅剩“居民一十七家”,成汭在当地恢复通商、教民务农,到他去世前荆州又有万户人家。

因此史学家吕思勉说:“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朱温能成为五代第一个皇帝,可以说是有些真本事的。

却说梁太祖听中书令张全义在府内修造避暑花园一座,名曰“会节园”。朱温便下令召张全义入宫来见朱温一见张全义便说“张大人你好雅兴啊!”

张全义伏地道:“臣年老愚昧难解陛下圣意,请万岁明示。”  

朱温道:“前方将士浴血拼杀,爱卿却斥资修造会节园挥霍无度,是真的吗?

张全义言吓得魂不附体,但又脸色一变笑道:“陛下所言不假,不过为臣所建会节园乃为圣上开心解趣所造圣上不往御用,为臣岂敢玩乐其中。

“哦?”朱温听问道:“果真是为朕所造?”

张全义道:“确是为陛下所建,只是尚未寻得美姬,故未敢邀陛下圣览。”

朱温大笑道:“爱卿真乃朕竑股之臣,传旨起驾,朕要亲往会节园一游。”朱温遂起驾出宫,张全义吓得冷汗倒流。

朱温来会节园,观其园景别致非凡,亭台楼阁、枕山引水、泉石轩榭、花木禽鱼点缀幽雅神韵,青林斜影,绿水浮纹。正是:

亭台溪流映古松,

青石小径意幽浓。

碧草点落黄鹂鸟,

群花绽放满园红。

翠园艳色春尚早,

惟见异境独不同。

忘却三军枕戈月,

只愿醉卧冥冥中。

张全义家世濮州,曾从黄巢为盗,充任伪齐吏部尚书。黄巢败死,张全义与同党李罕之分据河阳。李罕之贪暴,尝向张全义需索,张全义积不能平,潜袭李罕之。李罕之奔晋,乞得晋师围攻张全义。张全义大困,忙向汴梁求救。朱温遣将往援,击退罕之,晋军亦引去这是前事。后来张全义、李罕皆归朱温】。张全义得封河南尹,感温厚恩始终尽力。张全义乞请朱温改名,温赐名宗奭,屡给优赏。全义素性勤俭,教民耕稼,自己亦得积资巨万。

会节园枕山引水,备极雅致,温到他家避暑,全义自然格外巴结,殷勤侍奉

温一住数日,食欲大开,色 欲复炽。默想全义家眷多半姿色可人,乐得仗着皇帝威风,召她几个进来陪伴寂寥。第一次召入全义爱妾两人,迫她同寝,第二次改召全义女儿,第三次轮到全义子妇,妇女们惮他淫威不敢抗命,只好横陈玉体,由他玷污。

一日朱温召见全义信口言道:“朕的御驾来府,爱卿为何不唤正室来见?”

张全义心中一惊,心想这皇帝要见自己的夫人如何是好?赶忙道:“启禀万岁,臣之糟糠已有五旬,人老珠黄恐惊圣驾。”

“放肆!汝敢抗旨不遵?!”朱温怒道。

“臣万万不敢!”张全义道:“臣谨尊圣命,请万岁稍候片刻。”

张全义走出会节园满脸愁闷,心中不知如何是好?胡思乱想之际已到夫人储氏的卧房。储氏见张全义满面愁容便问道:“老爷何事忧愁?”

张全义立即屈膝跪倒道:“当今万岁驾幸会节园,要夫人往内阁侍寝。”

“啊!”储氏骂道:“你这老不死的,非要建什么会节园,如今要让我失掉这一世的清白……”

张全义哀叹道:“夫人,你就顾全大局吧。夫人若是不去,这抗旨不遵的罪名株连满门呀。

储氏哭泣片刻无奈只得浓妆艳抹强作笑脸去会节园侍寝。张全义无力地坐在青石之上唉声叹气。正是:

枉费金银失妻妾,

会节园内难保节。

逞得富贵多无益,

才知今日自作孽。

张全义正在发呆,忽见其子张继祚冲冲提刀而来张全义问道:“我儿提刀来此做甚?”

张继祚怒道:“方才听说朱温逼母侍寝,天子既无人伦之理,何不杀此暴君以谢天下!

张全义硬行扯回,且密语道:“我前在河阳为李罕之所围,啖木屑为食,身旁只有一马,拟宰割饲军,正是命在须臾朝不保夕,亏得梁军到来救我全家性命,此恩此德如何忘怀!汝休得妄动,否则我先杀汝!”继祚乃止。

越宿已有人传报朱温。温召集从臣传见张全义,张全义恐继祚事发吓得乱抖。妻储氏从旁笑道:“如此胆怯,做甚么男儿汉?我随同入见,包管无事!”遂与全义同入温面带怒容,储氏竖起柳眉厉声问道:“宗奭一种田叟,守河南三十年,开荒掘土敛财聚赋,助陛下创业,今年齿衰朽尚能何为?闻陛下信人谗言疑及宗奭,究为何意?”朱温被她一驳,说不出甚么道理,又恐储氏变脸,将前日暧昧情事出,反致越传越丑,没奈何假作笑容劝慰储氏道:“我无恶意,幸勿多言!” 储氏夫妇乃谢恩趋出;朱温即令侍从扈跸还都。

一日朱温泛舟九曲池,池不甚深,舟又甚大,本来没甚危险,不料荡入池心,陡遇一阵怪风,竟将御舟吹覆。温堕入池中,幸亏侍从竭力捞救,方免溺死。别乘小舟抵岸,累得拖泥带水,惊悸不堪。

时方初夏,天气温和,急忙换了尤袍,还入大内,嗣是心疾愈甚,夜间屡不能眠,常令嫔妃宫女通宵陪着,尚觉惊魂不定,寤寐徬徨。梁主病不能兴,是奄卧床褥,常不视朝,内政外事无暇过问。

朱温连年抱病,时发时止,年龄已逾花甲,可一片好 色心肠到老不衰,自从张妃谢世,篡唐登基,始终不立皇后,昭仪陈氏,昭容李氏,起初统以美色得幸,渐渐的色衰爱弛,废置冷宫。陈氏愿度为尼,出居宋州佛寺,李氏抑郁而终。此外后宫妃嫔随时选入,并不是没有丽容,怎奈梁主喜新厌旧,今日爱这个,明日爱那个,多多益善,博采兼收。

一日朱温装作重病不起,博王友文、福王友璋、均王友贞、贺王友雍、建王友徽、康王友孜纷纷前来探视,朱温对诸子道:“朕身染重病,左右伺候不周,朕令汝等遣王妃伺候龙驾,以尽孝道。”几位王爷一听,知道朱温心术不正,但又无人敢言,只得遵命。两个时辰之后,六位王爷领来七位王妃,其中一位乃是郢王朱友珪之妻张氏。朱温遍观众儿媳,见朱友文之妃王氏,朱友珪之妻张氏容貌俊美,淫心大发,乃令张氏、王氏二妃留宫中侍寝,其余儿媳各回王府。

却说柏乡大战梁军惨败。监军朱友珪与都督张归厚惶惶回城,提心吊胆地往宫中请罪。刚进内宫,小太监拦住二人问道:“郢王殿下何往?”

朱友珪答道:“小公公快快禀报父皇,朱友珪有十万火急军情要奏。

小太监道:“殿下有所不知,张王妃正在服侍皇上,不可惊驾。”

“啊!”朱友珪得知妻子在宫中陪驾朱温,顿时两腿发麻瘫坐在地。小太监与张归厚赶忙搀扶朱友珪。朱友珪惨淡地说“前番兵败柏乡,而今父子争妻,友珪必死无疑了。”

张归厚问道:“殿下平日与王妃夫妻情义如何?”

朱友珪答道:“情义尚好。”

张归厚言道:“殿下无忧矣,若张氏在圣上面前为你求情,则不会怪罪战败之事。” 朱友珪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哆哆嗦嗦前去见驾。

朱友珪与张归厚跪在德寿宫中待罪,朱温身着内 衣从屏障之后走出,问道:“柏乡战事如何?”

朱友珪答道:“孩儿死罪,大军折损三万余众,损失战马五千匹。”

“啪!”朱拍案大怒道:“若不斩汝二人,焉能对得住阵亡将士?来人将朱友珪、张归厚推出午门斩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屏障之后有一女子言道:“父皇且慢!”接着一位美貌女子屏风之后缓缓走出,只见她身着衬裙,肩背裸露,此人正是朱友珪之妻张氏。张氏玉婉扣住朱温右臂,脸颊抚慰朱温脸庞,柔声劝道:“父皇看媳妇之面饶过友珪,再战之时令其将功补过不迟。”

朱温顿时转怒为乐:“朕之儿媳真乃贤德之女,看你面上饶他一回。友珪还不谢过王妃。”

朱友珪差点儿没把嘴唇咬破,心中暗想这让我如何拜谢?妻子与我父皇交 欢,我不能喊夫人,不能喊母后。情急之下只得按太监们的叫法喊道:“朱友珪谢过王妃娘娘!”

朱温道:“今日天色不早,就令张妃回王府与友珪团聚,传博王妃今夜侍寝。” 朱友珪这才明白原来绿帽子的并不是他一人,还有他兄弟友文

朱友珪与张氏回到郢王府,夫妻二人将房门一关,朱友珪一把将张氏长发揪住,满脸凶煞地骂道:“贱人!老子阵前卖命,你却与父皇通奸,今天我非把你打死不可

张氏一把挣开朱友珪,毫不惊慌地说:“朱友珪你有本事打死我,到时老头子非杀你不可。” 朱友珪一听这话又软了下来,怒气冲冲地坐在一边

张氏“亏你还是帝胄之后,皇族血脉。岂不有失必有得,有弊就有利。

朱友珪惊讶问道:“此话怎讲?”

张氏道:平时我在父皇枕边百般夸你,父皇已向我许诺,决定将皇位传与

“蹭!”的一下,朱友珪从椅子上蹦起来问道:“夫人此言当真?”

张氏附耳道:“女人枕边风胜过三千兵” 朱友珪一听眉开眼笑,只要能够继位,戴绿帽子要什么紧呢?

送走张氏,又迎来王氏。王氏哄弄朱颇有功夫,朱温如醉如死一阵云雨之后朱温困倦欲睡,王氏依偎朱怀中问道:“自太子朱友裕归天,陛下尚无皇储,不知陛下可选继位太子?”

朱温道:“朕已决定立郢王朱友珪为太子。”

王氏忙道:“父皇好生偏心,博王友文虽是养子,但自幼追随父皇如同亲生,父皇岂能偏心。”

“郢王友珪乃是嫡长子,当立皇储。”朱道。

王氏冷笑道:“嫡长子?分明是营州妓 女所生。”

“爱妃不可胡言,你听何人所讲?”朱温道。

王氏道:“开封城内人人皆知,朱友珪乃妓 女詹鹊所生,身世卑贱,难道野种也能当太子,岂不是让天下笑话。而友文风雅好学,精通诗书可担大任。

朱温经不住王氏伶牙俐齿,言道:“朕亦有同感,爱妃放心,选个吉日朕拟旨立博王友文为太子。”王氏听罢一把搂住朱温,二人又是一阵亲热。

温美人在侧,却思念张氏,于是又派人诏张氏入宫。张氏见他病入膏肓,轻声问道:“父皇立嗣之事可曾定下?”

朱温微弱答道:“朕已拟旨传位友文。”

张氏焦急问道:“那日父皇许诺传位友珪,因何要变?”

道:“友珪乃妓 女所生,出身卑贱焉能继承皇位?”张氏闻言明白其中原委,未等天亮便早早回到郢王府。

朱友珪不知张氏因何提早回府,张氏道:“昨夜侍寝父皇说你妓 女所生出身卑微,不可继承皇位,皇位将传与博王友文,如之奈何?

“老匹夫占我妻房却不传皇位,欺人太甚!” 朱友珪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与妻子张氏商议道,与其传位博王,不如杀父自立。正是:

纳媳何念父子情,

一朝反目见血腥。

若非扒灰悖天理,

岂能骨肉动刀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