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年春天,王赞亲自为陈午和程英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后两人的生活还算幸福,直到陈午收到一封急报,他们平静的小日子才被打破。
那是一封事关河内郡怀县被匈奴包围的情报,十分紧急,王赞接到朝廷急令,需要即刻启程率军驰援河内。
陈午随同王赞出征,沿途招揽各地义兵,抵达怀县附近的成皋关时,部众数量已多达十万余人。
彼时匈奴始安王刘曜正发兵攻打怀县,听闻敌方援军赶来,急忙让已依附匈奴汉赵(又称前赵)国皇帝刘渊的石勒出兵抵御。
陈午在乞活军中声望很高,与他交好的流民帅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如今在怀县领兵作战的郭默。
郭默年少时也和陈午一样,地位卑微低贱,后因以壮勇事奉河内太守裴整,被裴整看重,得以担任督将。听闻陈午率乞活军随王赞赶来救援,郭默十分高兴,因而鼓舞士气,与刘曜相持,为反攻创造时机。
然而,这一战并没有如郭默所想的那样,尽管王赞的军队声势浩大,陈午的乞活军也战斗勇猛,甚至精锐尽出,但在石勒军的顽强抵抗下最终战败,连和陈午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冉瞻也被俘虏,可谓损失惨重。
冉瞻就是后来推翻石勒所建立的胡人政权后赵国残暴统治,大杀胡人的冉魏国皇帝冉闵的父亲,被俘那年才十二岁。
冉瞻,字弘武,魏郡内黄人。祖先是汉朝黎阳骑都督,世代为牙门将。
冉瞻被俘虏后,石勒见他宁死不从,十分佩服,说:“这个小孩儿有点意思,跟着陈午实在是可惜了。”冉瞻骂道:“喂!你这个胡人将军,你杀了我们那么同胞,现在又想让我跟从你,恕我不能做到!”
石勒看着他,忽然大笑,说:“那你说说,到底要怎么才肯跟从我?”冉瞻说:“我冉瞻素来只服强者。想让我跟从你,除非你能证明自己比陈午强上许多。”
“这有何难?”石勒笑道,“我能打败陈午,不就证明我比他强?”
“你能打败他,不过是因为我们长途跋涉,士气疲惫,而你们以逸待劳,侥幸获胜了而已。”冉瞻冷冷地说,“我承认在这场大战中陈午输给了你,但现在我代表陈午再次向你发出挑战,如果你这次能赢了我,我不但会跟从你,而且给你当儿子!”
此言一出,石勒和左右都忍不住笑出来,冉瞻瞪着他们,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认真的!我从小就是个孤儿,想让我当别人的儿子,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石勒忍住笑,说:“可我已经有儿子了。”
“那又怎么样?”冉瞻反问,“我们汉人有许多个儿子都正常不过,难道你们胡人就不允许再认个儿子养吗?”
“既然你是认真的,那我也很明确地告诉你,我是不会收你这个汉人当儿子的。”石勒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你跟了陈午最久,而且还是个孩子,我怎么知道你说的这话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陈午那个贼寇教你的?就算是你自己的意思,那我也不会收养你。”他仔细地打量了冉瞻一番,“听说你们汉人出过一位战神将军,姓吕名布字奉先,是也不是?”
冉瞻说:“你还知道吕奉先?”
石勒说:“不怕你笑话,我以前在你们汉人地主家中当过奴隶,听说过不少你们汉人的传奇故事。这位吕奉先出战无往不胜,我看你这孩子,和当年的吕奉先真是别无二致啊!”他话里有话,表面上是在夸赞冉瞻,实际上是在提醒他,吕布之死就是前车之鉴,他石勒可不想做董卓。
冉瞻说:“你把我当成吕奉先,说明你的心里还是畏惧我们汉人的。既然你怕打不过我,不如趁早把我放了,让我们两军再打一场,到时定要叫你输得心服口服。”
“我何时说过要放你走了?”石勒说罢,转头对堂侄石虎道,“季龙,你且去告诉他,让他知道什么样的人才配当他的父亲。”季龙是石虎的字。
石虎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惨死在他手下的汉人不知有多少,但那都是后话了,现在的他,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虽然只是个少年,但石虎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
他大步走过来,手中握着一柄槊,嘴角勾出一抹冷笑,走到冉瞻面前时,白了白眼,说:“汉人小孩儿,你是不是想做当世的吕奉先?”
冉瞻面不改色,反问石虎:“你难道就是这里的第一勇士?”
石虎大笑一声,道:“勇士我不敢当,但第一个让你跪下认我为父的人,我倒是乐意!”
“哼,多说无益!”冉瞻冷笑,“你这个人看着也就比我大几岁,居然大言不惭,敢僭越辈分,以父自居,我只说要认石将军为父,没说要认你为父。”
石虎嗤笑道:“你方才还说不要多讲,自己屁话倒挺多!石将军是我伯伯,他要你认我为父,你一个手下败将安敢不从?简直是找死!”话音未落,人已提槊攻了上来。
冉瞻虽说是孤儿,但自幼拜父亲的一位旧识为师,苦练武艺,结识陈午后,因为争强好胜,多次与他交手,武功日益精进,石虎虽然勇冠当时,在他面前却讨不到半点好处。石勒越发欣赏,命人赐戟给他。冉瞻接过铁戟,战斗愈发勇猛,最后竟然和石虎打成平手,石勒拍手叫好,对石虎说:“这个人的本领比你大得多,以后你要多向他学习才是。”又对冉瞻说:“你认谁当父亲,那是你自己的决定,我只希望你能留在我的军中,日后我还要靠像你这样的少年才俊来替我打下江山。”说罢,他忽然变了脸色,沉声道,“至于陈午,他若愿意归顺自然最好,若负隅反抗,我定当亲自消灭他,让他明白乱世之中强者为尊的道理。”
冉瞻虽然身在敌营,但至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个汉人,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冉闵说:“记住,你是我冉家的儿子,不是石氏的后代,如果哪一天国家发生了变故,你要号召汉人们推翻胡人的统治,消灭这些残暴不仁的胡人,光复我汉家儿郎的江山!”冉闵称帝后,虽未能完全遵从父亲的遗志,但在心理上认同自己偏“汉”的情感,维护了他在“灭胡”事件后维系冉魏政权在天灾人祸下行将崩溃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