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逐粮天子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5976字 发布时间:2024-05-16

因为吃饭问题,唐中宗李显曾经发了很大的脾气。

大唐景龙三年(709年),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再次出现粮荒,于是有大臣建议唐中宗效仿他的父亲唐高宗和母亲武则天,搬到洛阳“就食”,以方便接受江淮一带的粮食供应。 没想到唐中宗愤怒地说: “岂有逐粮天子耶?!” 
  其实“逐粮天子”还真的有,而且为数不少。 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夏粮颗粒无收。隋文帝不得不带着一干王公大臣东移到洛阳就食,因为在当时,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地窄人稠,所产粮食在平时就难以满足关中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一旦出现水旱蝗等自然灾害,更是经常发生饥荒和“人食人”的现象。 

鉴于关中地区出产日益不足的困窘,隋炀帝杨广发动男女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从而掀开了隋唐大运河的浩瀚工程,以方便接收来自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财赋。 由于开凿大运河工程浩大,使得民怨沸腾,这也是隋朝灭亡原因。

隋炀帝若不是急于求成滥用民力,其治水之功,甚至不亚于大禹,而隋唐两朝,正是通过大运河来接收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财赋,才确保了帝国的运转。  

从西周开始,帝国的首都一直在长安-洛阳一带来回摆动,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长安、洛阳一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已逐渐不堪重负。 618年唐朝建立后,缺粮的魔咒像隋朝一样,时时困扰着唐朝历代皇帝,随着唐朝进入盛世,粮食缺口愈加扶摇直上, 在此情况下,即使是丰收年份,长安城也仍然粮食紧缺,一旦发生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就不得不东迁到洛阳就食。  

 以唐高宗为例,他在位共34年,其中有115个月住在洛阳,史书明确提到是因为长安缺粮迁到洛阳“就食”。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更是有19年住在洛阳,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洛阳更加靠近江淮地区等粮食主产地,没有漕运之苦。 到了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联合发动神龙政变,拥戴太子李显上位,武则天被迫退位。为了恢复李唐,第二年唐中宗便迫不及待地西迁回到长安。 但是回到长安的第四年,关中地区由于水旱灾害,再次发生饥荒。大臣们请求唐中宗效仿高宗和武则天前例,东迁“就食”洛阳,惹得唐中宗发了好大的脾气。

但缺粮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唐帝国。

唐玄宗在位时期,由于关中地区缺粮,有五次迁到洛阳“就食”。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第一次前往洛阳“就食”前,当时长安城内太庙由于梁柱腐朽崩塌,唐玄宗认为是上天警示,就犹豫要不要前往洛阳,宰相姚崇劝说:

“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备,不可失信。

姚崇以“不可失信”的名义劝说唐玄宗东迁,但根本原因仍然是粮食歉收供应不足。在第五次东迁洛阳“就食”后,唐玄宗终于受不了了,于是广召臣下商讨对策。

当时的京兆尹裴耀卿提出对策,一是在漕运经过的沿岸广设粮仓;二是优化漕运的办法,将通过大运河的漕运从全程通航变为分段通航,例如在黄河三门峡段开凿18里山路,通过陆运以避开三门峡的黄河天险,然后再继续船运。

按照裴耀卿的改革措施,唐朝三年间共漕运粮食700万石,仅运费就省下了“三十万缗”。此后一直到安史之乱前,通过大运河加陆运的方式,每年江淮流域进入关中地区的粮食,每年都能达到200多万石的水平,基本满足了关中地区的粮食需求,唐玄宗终于不用再为“就食”东迁洛阳了。

唐玄宗非常高兴,立了大功的裴耀卿逐步升宰相。

安史之乱使得大唐帝国的粮食运输再次进入困境。 755年,安禄山在河北起兵叛唐,哥舒翰兵败潼关后,唐玄宗仓皇出逃,由于事出仓促,唐玄宗一行在离开长安几天后,就遇到了粮食不足的问题,以致当地百姓在献上一些粗粮后,昔日锦衣玉食的皇亲贵戚和王公大臣们竟然争相用手抓着吃饭。 由于粮食问题越来越突出,太子李亨和大将陈玄礼利用禁军的不满情绪和骚动,杀死杨国忠并且逼迫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

不过杨贵妃之死,并不能拯救大唐帝国的粮食危机,随着安史之乱的持续发酵,叛军开始向位处江淮流域要冲的睢阳城发起冲击,以求将大唐帝国的粮食生命线彻底掐断。 为了保卫江淮流域这个大唐帝国的粮仓,守卫睢阳城的名将张巡前后坚守两年,与叛军交战400多次,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朝中央调派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人前往助阵平叛,当时平叛的士兵经过长安,希望能得到一些赏赐养家糊口,没想到唐朝中央却仅仅供应粗茶淡饭应付了事,泾原士兵大怒道:“我们为朝廷去送死,却连饭都吃不饱!” 于是暴怒的泾原士兵鼓动着攻破长安城,并杀死唐德宗的皇叔李仅和皇弟李溯,还大肆抢掠国库,唐德宗带着皇妃和太子等人仓皇出逃。

尽管泾原兵变在第二年就被平定,但唐德宗却成为继唐玄宗、唐代宗之后第三位逃离长安的大唐皇帝。从此以后,大唐天子的威严扫地,中央权力被进一步削弱,而唐德宗经过泾原兵变以后,更加猜忌将领,并大肆重用宦官掌兵,从而为宦官控制唐朝中央打开了魔鬼之门。

泾原兵变三年后,由于漕运不济,关中地区再次爆发粮荒,有的禁军士兵公开解下头巾怒掷在地说:“把我们束缚在军队中却不给饭吃,这些人都是我们的罪人!” 面对禁军骚动,唐德宗忧心忡忡,这时韩滉运送的三万斛米进入陕西,得知消息后,唐德宗喜出望外,特地跑到东宫跟太子说: “米己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在缺粮的魔咒下,大唐帝国陷入死循环。 由于能够控制的户口、税源锐减,为了征收更多的粮食,唐朝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农民不堪重负只能逃亡、“匿户”。公元806年,当诗人白居易前往长安拜见著作佐郎顾况时,顾况看着白居易的名字说道: “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唐朝中央为了减少粮食运输的耗费,于是将军队分散到地方供养,这就使得唐朝中央与地方藩镇“弱干强枝”的不利局面更加突出,从而加剧了藩镇割据和唐朝的衰亡。 

却说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820年,唐宪宗暴毙时,李忱才10岁。皇位由同父异母的三哥唐穆宗李恒继承。4年后李恒驾崩,接下来李恒的三个儿子相继称帝,分别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李忱成为三朝皇叔

虽然是叔父辈,但李忱与三个侄子皇帝的年龄相仿。三个侄子对这个同龄的皇叔态度都不好。

李怡为人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不聪明)。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当时病势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李怡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他的乳母认为这是心病。但穆宗看过后却抚摸着李怡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李怡玉如意、御马、金带等物安排母亲郭太后的堂弟担任的师傅。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

光王的出身不是很高,他的母亲原来姓尔朱,从这个姓氏看应该是胡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地位,后来与山东士族郑氏联亲,改姓郑。光王的母亲曾经是叛臣李琦的侍妾,李琦兵败被杀被没入掖庭,了郭太后的侍女宪宗出入往来,见郑氏秀色可餐,便召入别室演了一出龙凤配,后来就生了光王李怡

妇人家容易怀妒,况郑氏是个犯妇,郭太后便经常嘲笑宫婢,称其为洗脚婢

不受宠与庶出的现实使得光王殿下从小就懂得扮猪吃老虎,宫内所有人都以为其不慧,是个痴呆。他的两个侄子文宗与武宗公开拿他开玩笑。

因为郑太后是胡族出身,受其母影响,光王十分擅长弓箭、马球,并精通音乐。光王利用这些才艺来降低文宗、武宗对的猜忌与怀疑,让他们认为胸无大志,从而放松对的警惕

李怡隐晦不露,与众人在一起时不多言。文宗、武宗常在宴饮时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称其为光叔武宗对李忱尤其不尊重,继位后更是处处提防这个皇叔,欲置他于死地。

武宗密令人将李忱囚禁起来,并抛入粪池中。幸得宦官怜悯,用粪土车将运出宫外保护起来。李忱死里逃生,于是出家为僧,云游到江南避祸。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唐武宗因为服食仙丹过多进入弥留状态。

 这时担任宰相的李德裕请求面见圣上,结果多次被拒。

武宗本有五子,不过年皆幼弱,未识大政,左军中尉马元贽等宦官认为子承父统不过寻常旧例,就是拥立起来也没有什么功绩,不若迎戴光王较为得计。于是擅传诏命,说皇子年幼,令皇太叔处分国事。

会昌六年六月,武宗病入膏肓,王才人侍立榻旁,武宗瞪视良久,好容易说出一语道:我要与长别了。王才人忍泪道:陛下大福未艾,怎么出此不祥语?武宗再想发言,偏喉中已是痰塞,不能再语,而两目注视不瞬。王才人揣透意旨后说道:陛下万岁后,妾愿身殉。武宗略有欢容,说了一个字,从此再不复言承统问题不提及未几驾崩,在位六年,止三十三岁。王才人悉取贮遗分给左右,接着解带自尽榻下不愧烈妇。

光王在武宗灵前即位,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宣宗当下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追赠王才人为贤妃。阅数月安葬武宗,并将王贤妃附葬陵旁。妃生前得宠专房,后宫嫔多怀不满;如今殉节捐躯大义凛然,宫人都为感动,相率送葬同声一哭。

唐朝中晚期,宦官的权势极大,大到可以废立皇帝。宦官们觉得这个傻乎乎的皇叔为人愚钝,智商不高,拥立为帝后易于控制。谁知道李忱是个演技派,他的傻和憨都是装出来的,可不是一个傀儡皇帝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他装傻只是为了自我保护罢了。

却说宣宗即位当天,看到武宗朝权相、李党魁首李德裕对左右说:刚才在我旁边的人是太尉李德裕吧?他每次看我,我不寒而栗。

李德裕曾在文宗朝和武宗朝两次为相,共7年有余。尤其是在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裁抑宦官,讨平藩镇,击破回鹘,使会昌政局为之一振,王室几中兴。史家因此赞誉李德裕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是可与姚崇、宋璟并肩而立的贤相。
这样的能臣,在新皇帝唐宣宗的眼里,却是他不寒而栗的人物。

即位不到一个月,唐武宗还未下葬,唐宣宗就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李德裕所提拔的一些官员也纷纷落马。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又被贬为东都留守。

大中元年(847年)二月,再次将李德裕由东都留守贬为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李德裕被贬潮州。

在大力贬黜李德裕的同时,宣宗又大力提拔被李德裕赶出朝廷的牛党等人,最后宣宗与牛党大臣团结一致,将李德裕直接贬往崖州。

就这样,李德裕一贬再贬,直到大中三年(849年)十二月凄凉死于崖州。

以拿李德裕开刀为开端,唐宣宗对武宗朝的一切政策,不管好坏都进行反对。行动之快,基本没留下缓冲时间。

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丽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会重现玄宗朝故事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你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她毒酒一杯。一名国色天香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宣宗行为简直称得上恐怖。

武宗朝实行裁汰冗官政策,削减了一些州县官员。这本身是一个好政策,但唐宣宗不能容忍,他继位一年后,武宗朝裁减冗官的州县又增加了380多名官员。

灭佛是武宗朝非常重要的国策,从客观结果看,这一运动有利于释放社会劳动力,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但唐宣宗上位后完全反其道而行,原先被摧毁的寺庙纷纷复建起来,被用于铸造钱币的钟罄、佛像,又重新回铸成钟罄、佛像。晚唐的佛教政策表面是宗教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唐宣宗对武宗灭佛的矫枉过正,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困境。

宣宗尽反武宗之政,主要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拨乱反正的合法继承人形象。

宣宗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树立自己统治的正统性。

宣宗极力渲染自己与唐宪宗的父子之情,甚至将唐宪宗神化,连选取宰相都要在宪宗的牌位前祷告。通过这拨操作,向朝野宣示自己的皇帝身份是直接继统于唐宪宗,具有十足的正统性。

武宗生前有五个儿子,但是史书上只有他们的姓名和封号,事迹以及薨年全无。武宗的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消失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可能就是宣宗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万无一失,对武宗的后代下了黑手。后来唐朝的皇位一直在宣宗一系流传,唐朝的不敢对这一事件进行过多的探究与宣传。

在宣宗看来,穆宗是弑父上位的,他和他的三个儿子的统治不具备合法性。唐宣宗因此指使下人将穆、敬、文、武四朝定性为伪朝,一度要把这四个皇帝赶出太庙。但因为这个认定波及面太大了,你想一个王朝四个皇帝、接近30年,突然被宣布处于伪朝统治,这对朝臣、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大?所以唐宣宗对于穆宗是逆党、四帝是伪朝的定性,最终未能获得群臣的支持,只能不了了之。

在此情况下,唐宣宗就通过尽反唐武宗之政的做法向朝野宣告,他要把穆宗以来的伪政通通纠正,这样他就可以将自己摆到对李唐王朝具有拨乱反正之功的位置上。

但是问题出现了。

如果唐宣宗反的是穆宗、敬宗或文宗朝的人事和政策,那或许是好事,因为这几朝均无大作为,反着干,兴许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偏偏唐宣宗接任的武宗朝,在权相李德裕的支持下,政治上多有改制和作为,取得了不俗的政绩,现在他为了反对而反对,出于树立正统性而反对,结果只能在政治和经济上开起了倒车。

关于宪宗的死因,现在都没有得出确定的答案,有说宪宗是因为晚年服食金丹中毒死的也有说宪宗晚年对宦官动辄打骂,结果宦官陈弘志不堪忍受铤而走险;还说是郭太后和穆宗指使宦官做的,反正一直没有定论。

唐宪宗死后,穆、敬、文、武两代四朝统治天下20多年,基本确立了穆宗一房为李唐皇室正脉的地位。

宣宗当上皇帝他的妈妈郑氏由叛贼侍妾变成了皇太后但是郭太后存在让母子二人心里不是滋味。

首先郭太后是宪宗的元妻,在天下臣民看来,郭太后所出的穆宗一系是宪宗的嫡系,郭太后是正统的象征。

其次郑太后曾是郭太后的婢女,这件事无疑是郑太后心中的一根刺,即使她当了太后也不会忘自己曾经侍奉郭太后的日子。

最后宣宗继承的侄子的位置,从名义上来说,郭太后还是太皇太后,比其母郑太后要高一个辈分。

可以说郭太后的存在使宣宗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她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提醒宣宗其来位不正与正统性不足,并且郭太后作为郭子仪的孙女,身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但是神奇的是,宣宗即位的第二年,郭太后就离奇去世。并且在去世的当天,郭太后曾试图跳楼自杀,但是被侍女拦了下来,随后侍女将情况汇报给宣宗,宣宗大怒。紧接着郭太后就“暴崩”

事实上宣宗对于郭太后十分不友好,几乎在慢慢消耗郭太后的生命。郭太后死后,关于其祔祭问题再次引发朝廷上的争论,宣宗坚决不允许郭太后陪葬宪宗,其原因便是如果郭太后陪葬宪宗,那么等于是在承认穆宗一系的正统性,并且郑太后也无法陪葬宪宗郑太后陪葬宪宗,宣宗一系才能当之无愧的宪宗嫡系。

郭氏一生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以及唐宣宗七代帝王,其中五朝居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之位。她完全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但是为了郭家的名誉,也为了大唐的江山,郭氏并没有这么做。

郭氏为大唐王朝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足以名垂史,成为千古一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