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搭载着能量的眼光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眼睛刚看向礼堂门外时,眼光还没有全扫过去,只有少许的眼光扫向礼堂门外的那个人时,头脑中初步闪出的对那个人的印象就是那是个很普通的人。
当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的眼光全落到那个人身上时,冷不防地心里一怔,那个看似很普通的身形好像一下子闪出了一种他们几个很少见过的神韵。
那种神韵有一种特殊的他们从未感受过的吸引力,把他们几个全部的眼光和心思都牢牢地吸引住了,其他一切的刚才还在头脑中流动着的心理内容一下子全部都隐去了。
这也许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魅力吧,可是这个人的魅力怎么如此勾引人心呢,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的心里同时都闪过了这样一种想法。
按说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人员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阅历,经历过很多常人所无法经历的事情,接触过普通人无法全接触到的各个社会层次的人物。
具有特殊魅力的人物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人也见过不少,应当不会大惊小怪,可是见到礼堂门外的这个人,他们几个的的确确失神了,而且不是某一个人失神了,而是他们几个全部都失神了。
这种情况也曾有过的,那就是国家的元首以前接见他们几个,向他们提出富有前瞻性的要求,希望他们几个能在全国范围内把能够将国家带向繁荣富强的稀有人才搜罗汇聚到国家的上层里时,那个元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确实也让他们几个震撼过。
不过这一次和以前受到国家元首的接见时产生的感受并不一样,那次是被深深的吸引且有一种震撼。这次并不震撼,只是被深深的吸引,并且这种吸引很有些异样,但是又说不清楚有什么不同。
那人不紧不慢地向礼堂里走来,礼堂里的学员们的眼光就一直被吸在那人的身上随着那人身体的移动而移动,没有任何人说话,就像人们平时被某种现象深深地吸引时抽不出一点功夫去说话一样。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居然眼光也被那人吸引住顾不上说话了。他们也一直盯着那人,似乎那人身上有一种吸引人心理的魔力一样,想把眼光移开却难以移动。
不过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把控自己心理的能力还是比一般人要强,他们几个在关注着那人的同时居然还能不时地分出少许眼光扫视一下礼堂里的学员们看看学员们的动态,只是他们几个不时地分出一些眼光也是很费力的。
一会,那人进入了礼堂,坐在主 席台中央放着的那张蒙着红台布的桌子后面的椅子上。礼堂里的学员们和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盯住那人的脸。
那人的五官很端正,但却也算不上英俊。尤其特殊的是他的眼睛,开始时微微地眯着,坐定以后,就睁开了,睁开时眼睛很大,炯炯有神。
但是这人眼睛的炯炯有神和以往见过的却不一样,他眼光中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神采,在眼睛中荡漾回旋。
那荡漾回旋着的神采似乎有一种吸引力,把注视着他眼睛的人的眼光向他的眼睛里吸,难以移动。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感觉到了那人眼光的厉害。
礼堂里的学员们没有任何人小声嘀咕,整个礼堂鸦雀无声,人人都看着那人的眼睛,等着那人开口说话。
其实,也并没有等的意思在心里发生,只不过是傻呆呆地看着那人的眼睛,显然是学员们的眼光被那人眼睛里荡漾着的神采吸引住了,已经分不出心思去想别的了。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的心理定力比那些学员们还是要强很多,他们几个虽然也被那人眼睛里具有魔力的神采吸引的很厉害,但依然能分出一些心思和眼光观察学员们的状态,思考学员们的心理。
主 席台上的那个人并没有让大家等多久,他坐下不一会就开口说话了,但是这个“不一会”只有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意识到了,那些学员们却意识不到主 席台上的那个人坐了多久才开始说话的。
那人一开口说话,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着实吃惊不小,那话语像是搭载在他的眼光里向听众的眼睛里流了过来,然后从听众的眼睛里又流到听众的心里。
原先他没说话时,他眼睛里荡漾着的神采是在他自己的眼窝里悬浮着的,他一说话,那眼窝里的神采就散发着向听众的眼睛里飘荡过来了,没有谁有能力拒绝,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也没法拒绝,当然他们也不会拒绝,这种奇特的现象不是碰上了他们想了解还了解不到呢。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听了一会,发现那人说的话与被培训学员们的业务并不沾边,好像只是随便地说些和人聊天般的内容,但其中会随机地插入催人奋进的相关内容或观点。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开始觉得有些奇怪,就像这种拉家常的报告方式虽然会使听报告的人觉得做报告的人很亲切,很平易近人,但是听报告的人并不会因为做报告的人很亲切就会轻易地相信做报告的人说的话。
他们还是会通过自己的经验知识系统运用自己多年形成的观念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判断,有选择地相信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对于他们认为不可信的报告内容,他们会毫不客气在自己的心里进行否定。
可是对于眼前主 席台上这个人说的话,下面的听众似乎没有质疑的全都相信。这不仅仅是从他们脸上的无比虔诚中看出来的,而是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以己及人推断出来的。
因为他们几个人也都完全相信了眼前做报告的这个人所讲的全部内容。他们几个人从内心里完全赞同主 席台上的人所讲的每一句话。
哪怕是他很随意说的一句家常话,他们都感到其中似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们被他的话里所蕴含的哲理性很强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从内心里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也没有任何理由以后不按照他所说的去做。
想想他们自己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知识渊博,富有远见,有坚定的认知原则、是非观念,他们几个人都如此信服主席台上的人说的话和阐述的道理,那些学员们就更不会有任何的理由怀疑了。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努力分出一点心思,分析眼前这个现象的原因,正在他们几个苦苦思索着的时候,主席台上的人的眼睛里闪烁着的神采又荡漾了过来,通过他们的眼睛渗透进了他们的内心。
他们忽然意识到,这种神采好像蕴含着能量,荡漾过来进入他们的眼睛后,会沉甸甸的往他们的心里钻,钻到心里后,内心自然而然地要鼓起劲头托住它。
而且随便地托住还不行,就像平时托住某种重物似的,要用一种合适的姿势,积攒起力气,选对力气作用的方向和作用的位置才行。
他们刚才分出的一点用于分析眼前现象的心思不得不赶快收回来,因为不全神贯注似乎就接托不住那神采涌入内心时所携带的能量了。
就在那神采荡漾进入眼睛并渗透进入内心的同时,那人说的话也从耳朵处涌进来了,他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那语音也涌进了内心并搭载到了那涌入内心的携带着能量的神采上,内心调整好的接托那神采携带来的能量的自己也以没法说明白的接托方式同时也接托住了涌进来的语言。
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内心产生的自己无法控制的奇妙变化,这种奇妙的变化好似把涌进内心的语音网进了即时编织成的心理结构里,成了固定的心理组成部分。
在报告结束后,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调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对自己不得不记住的报告的内容和蕴含在其中的思想观点及其道理和哲理进行分析判断。
结果却发现,调集的知识经验以及自己相对稳定的思想观点没法对编织在心理结构中的内容、思想观点及其阐述的道理和哲理发生作用。
被固定在心理结构中的内容就像长在心里无法撼动,战略人才暗访搜寻组的几个人恍然大悟,他们一下明白了,凡是听过他们刚才见过的主席台上的那个人做过报告的人为什么会像是换了一个人,思想行为都固执地朝向一个确定的方向,而不会改变。
原来做报告的那个人通过自己眼中散发出来的神采所携带的能量把自己讲话所传达的内容、思想观点及其所要表达的道理都通过对听报告人的心理的定向结构塑造固定在了听报告者的心理结构中。
被塑造了新的心理结构的人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那种结构。显然那种心理结构所蕴含的心理运行模式是一直都会运行着的,自然就会一直主宰着具有那种心理结构的人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