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是一种奇怪的色彩,智慧的人觉得深邃,无知的人觉得单调,勇敢的人自诩坚定,多情的人认为温柔。见过海洋的蓝色,人会被一望无际的浩瀚震撼;面对云寂高原的蓝色,人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心。
这片蓝色太过纯粹和广袤,仿佛是一片大海,被巨人和神明共同托举,升入了穹空,朵朵白云是倒映的白帆,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际。世间万物在这蓝色包裹之下,恍若失去了自我,盲目而虔诚地低垂着头,渴求变成一朵蓝色的羽毛,融入到天地之间。
纯洁的蓝,无私的蓝,澄明的蓝,神圣的蓝。
这蓝色属于云寂高原,属于最接近天域的蕃族。天域高原包括天马、墨芝和云寂三个高原,云寂是其中最广阔的一个,亦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如同天域雪山脚下的守卫,保护着世间最圣洁的雪原。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寂高寒草原的真实写照。
云寂高原上生活着数十个部落,全都是蕃族的分支后裔,均信奉流传百年的萨迦教,以萨迦湖西的天域雪山圣天峰为拜圣之地。天域雪山不仅在亚夏族人心中极为神圣,更是蕃族人心中的神山。
关于天域原山的成因,流传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墨芝高原流传天月说,认为天域雪山是月神之子,蕃族对此说法并不排斥。不过,性格随性浪漫的蕃族人,赋予天域雪山更为传奇的神话。
相传在潜龙纪时,云寂高原有一座大湖,名字叫做“色错堆德”,不知因何原由,湖中出现了一个大魔鬼。大魔鬼长着蓝色的怪脸,獠牙如同巨岩,头发好似云杉树,异常地凶狠残暴。大魔鬼每天要吞噬千万生灵,不管是飞鸟还是禽兽,所有生灵对他的淫威都束手无策。
为了解救世间生灵,月神的女儿偷下凡间,在一次狂暴的雷雨过后,化作“色错堆德”湖中的一朵雪莲花。大魔鬼不惧怕万物,对雷电却格外恐惧,眼见雪莲被雷电催生,不由得异常怜惜,每日守在莲花的旁边,连吞噬生灵也忘记了。随着“色错堆德”湖变小,雪莲越长越大,洁白得令人心碎,亦让大魔鬼无法自持。
终于有一天,雪莲化身成一位妙龄女子,站到睡着大觉的大魔鬼面前。大魔鬼多日不曾害命,身体越变越小,竟和寻常男子一般高大,只是头发蓬松脏乱,胡须长若瀑布。女子为大魔鬼洗了脸,为他扎起辫子,理净他的胡子,再细细看去,原来是一个英俊的男子。
那男子从梦中醒来,见到了雪莲女子,心中再无半点杀生害命之想。两个人在“色错堆德”湖边建造木屋,快乐而幸福地生活着。他们养肓了很多强壮的男孩,亦抚养了不少漂亮的女孩。通过不断繁衍,蕃族人的祖先诞生了。虽然没有人考证,但蕃族人坚持认为,“色错堆德”湖就是萨迦湖。
放眼整个云寂高原,蕃族人都信奉萨迦教,其根源就与月神之女有关。但提及萨迦教得以流行,更重要的原因是帝国庄帝支持,亲封开启天智的那由他为天域法王,助其独创统领云寂高原的高原教。
据说,那由他曾骑着一头梅花鹿,翻越了高耸入云的天域雪山,到了神秘莫测的域西幽冥之界,还曾深入死亡之海。后世的萨迦教教徒传言,那由他降服了幽冥之界的妖魔,练成了幽冥心法。
不过,亚夏中土对此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幽冥心法由幽冥之神所创,即代表黄辕大帝掌管地府的蚩天大帝以灵心顿悟的。幽冥心法玄妙无比,与玄天心法、易天心法、无上心法并称四大心法。
无论如何,如今高原各部族姓与名字,多源于萨迦教的教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彰显萨迦教无与伦比的掌控力。
在诸多族姓之中,多巴、杰强、甲央和桑恪是四大族姓,分别对应着萨迦教的金刚、护法、觉悟尊者和传道人,排在第一种姓之列,是格鲁、扎西、德勒和苯波四个部落贵族专有。
二十年前,信仰苯波宗的各个部落组织兵力,以武力击败格鲁等部落,将整个云寂高原纳入苯波宗。由于格鲁、扎西两部落联合,又有坚实的物资储备保障,北方各部落实力更强,战争以苯波宗失败而告终。三年前,双方在萨迦湖又战一次,仍是格鲁等部落完胜。此战过后,数十个部落在密朗鲁河召开会盟,苯波部落首领桑恪拉姆宣称:十年之内,苯波宗不再染指高原北方。
密朗鲁河发端于七宿岭,是云寂高原非常重要的河流,格鲁部落控制大河中下游,已开垦了不少土地种粮。如果从密朗鲁河下游出发,行经阿米金山数百里山谷,便可直通璇玑山的雅定山谷,一路向东冲下高原,依着地势直奔西京五镇。
正是有了这条行军线路,苍陵王师众将经过商议,决定在大雪封锁雅定山谷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穿过山谷,经夷、蕃两国,兵进西京五镇。
为了稳定墨芝高原,泰平命精锐部队在响马湖畔休整两日,对各部落首领加以许诺后,才挥师南下前往云寂高原。大军横穿喀瓦格鲁山贡达山口,经贡达岭、巴里塘湖、乌然岭、七宿岭,来到了密朗鲁河。
冬寒萧索,白雪沌结,天辽地阔,云寂心静。
由于海拔极高,强烈的光照弥补了热量不足,密朗鲁河两岸依旧充满生命的色彩,各种植物仍顽强地生长。
泰平骑着乌云盖雪。那是斑马族赠送的宝马,全身墨黑如漆,四足雪白如玉,乃是日行千里的神骏。他外罩黑貂皮裘,头上戴着墨狐皮帽,腰中悬挂着一柄长剑。
作为苍陵大良,泰平统率全新的王师精锐,分别是玄天、飘雪、赤焰、青花、黄沙、乌云和棕熊七支骑兵,以蒙佑、肃慎、戎悍、芈雄、谭德、景谦和仁环为主将。
玄天大军由悍马、野马等部落勇士组成,飘雪大军则以烈马部落为主,荣泽辞去主将之职,推荐仁环为主将,统领七师之一的棕熊大军。尽管谭德对仁憎兄弟心有芥蒂,多次劝阻泰平莫用,都被他一笑置之。
谭德表现积极,常常在背后议论诸将,甚至还谈及墨白执政。对此,泰平心中颇为不满,更有点怀疑:谭德莫非居心叵测?他来投奔墨白是受人主使?
为了平定天域高原,替苍陵王国建立稳固的大后方,泰平决定以收服人心为根本,以免将来留下后患。
当然,泰平未敢托大,命杨清、颜阁率领王师步兵精锐,留在响马湖畔。王师步兵超过万人,除了跟随泰平来自苍陵的士兵,亦有烈马诸部壮汉,配合仁憎开垦响马部农田,凿渠引水以备来年开春之用。杨清在墨山与野马岭之间开辟马场,重金请来各部落老驯马师,训练二十余万匹新征的马匹,以便源源不断地为王师输送。
响马湖畔结盟宣誓,泰平已看出萨迦教的影响力,故而与格鲁宗的哈普老祭司长谈数次,以便了解格鲁宗教宗之意。哈普对政事颇为精通,深知若无强权国君支持,格鲁宗难以一家独大,故而对云寂高原分争一一讲解,务令泰平掌握运用。
苍陵王师南下之前,泰平请哈普老祭司手书,传达苍陵尊重格鲁宗萨治之意,盼望能够与其共治云寂高原。泰平依旧派浊清为使者,令其率领一支骑兵前往宁玛山,除支持格鲁宗推广农耕外,还许诺苍陵赠送铁器,以保高原农耕持续发展。
大军刚到巴里塘湖时,浊清已返回复命,格鲁教宗萨治欣然同意,号召格鲁等部落对王师以礼相待。有了这道护身符,苍陵王师行军顺利,塔公、八美诸部落均设酒款待,并承诺调派族人勇士,到密朗鲁河集合。这些部落战士虽少,但个个勇猛能战,如果加入王师精锐,必可提升七彩兵团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