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空心大师沉声提醒。
楚亭君连忙端正坐姿,却掩饰不住满脸焦虑与担忧。
空心大师将语气放缓:“放心,今次我将实情和盘向你托出,即是受豆小姐之托。你且静心倾听,再做选择。”
“她没事?”楚亭君要一个确认。
“肯定没事。她曾经向你许诺,会将一切告诉你,是吧?”
楚亭君点头默认。
“她领你到这里来,就是想通过我之口告诉你一切。”
原来如此,楚亭君略微放心,急切等待祖师叔快点说完,好快点跑去找小豆子。
空心看透他的心思:“你别着急。我说她没事就是没事。我也就这一次和你讲,你仔细听。”
楚亭君不好意思地拱拱手。
只听空心大师说:“那江三小姐江采篱住在荒僻的后院,只有一个丫鬟陪伴,受尽老家亲人虐待。带了她几年的继祖母被儿子儿媳妇胁迫,为孙女着想,也不便过多关顾。这江采篱人长得豆芽似的,也没个人教她女子四勿......”
女子四勿——勿慕,勿艾,勿露内心,勿轻易动情。
“无人教她女子的自爱自保技能,却有个奸猾的大堂姐频繁设局将她往邪路上引。”
楚亭君目光直直,瞪着祖师叔。
空心大师不满地说:“别瞪我,作恶的是江大小姐江云燕。一次,江云燕来到后院,故意将一首诗遗落在江采篱桌面。江采篱读到这首诗极度欣赏,当即提笔写下和诗。”
诗?和诗?楚亭君眉头皱起,头脑似乎充满浓雾,又似乎浓雾打开一道口子,透进光束来。
空心大师盯着他:“对的,正是当代俊美无双的镇东小将军楚亭君写的原诗!”
楚亭君想辩白什么,想起“静!”的告诫,又抿住嘴唇。
而且,他想起了那两个梦,那两首诗......
“过了两天,江云燕又来了,”空心大师说,“她见堂妹果然写了和诗,说这么好的诗必须宣扬,最好能传到原诗主人的耳里,拿起和诗就往外跑,还顺手将堂妹的一首新诗拿走。”
这一年的笊篱城雅苑诗会很是热闹,还增添了一个街坊茶余饭后的谈资。
诗会上,又取得诗艺第一名的江云燕登台领奖,发言时顺口推荐其堂妹:“我有个堂妹,姐妹中排行第三,她很喜欢读书写诗,见到好诗总会应和一首,可惜她为人低调,不愿诗才外露。我不忍心她的才华被隐没,特意拿两首她的诗来请诸位鉴赏。”
说着将用大字誊写过的两首诗挂出来。
众人睁眼读诗,却一时静默。
过了一会,有人说:“你这堂妹定亲了吧?‘满川烟草空念远’,意境隽永,可是在思念未婚夫婿?”
另一个人说:“这‘相思化作满天星’情深款款,比喻新奇,堪称佳作。”
江云燕装出意外的模样,要将两首诗揭下来:“不好意思,没有征得三妹同意……”
“慢!”有与她素不相能的女子抽出她手里纸卷,也挂了出去,“这,是和诗的原诗吧?”
众人一看原诗的落款——楚亭君。
原来,江三小姐和的是楚小将军的诗?
那,她思慕的人是?
众人纷纷向在座的一位才子看去。
那才子就是周宝琛,江三小姐的未婚夫。
周宝琛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咬咬嘴唇,转身走了。
“就这样,江云燕与周宝琛用苦肉计,轻而易举毁了江三小姐的清誉,将堂妹往死路上推。”
“订有婚约的江三小姐情变他人、还写下情诗的风言风语转眼传遍全城。而困在后院的江采篱并不知道此事,更不知道自己的未婚夫周宝琛与大堂姐勾搭成奸,一步步设局打算毁约另聘。”
听到这里,楚亭君不由庆幸自己,前年在笊篱城出手惩治了周宝琛与江云燕这对狗男女。
“说来也巧,第二年,原诗主人楚小将军寻找大姨母,循着踪迹来到笊篱城,无意中听到风言风语,不由恼怒万分。”
我?到笊篱城寻亲?楚亭君吃惊地抬起头。
我到笊篱城是因为一个梦好不好?
好吧,祖师叔讲述的楚亭君不是我!
且听听那个祖师叔口中的楚亭君做了些什么。
“又是江云燕,将楚小将军到来的讯息透露给江采篱听,还在堂妹的茶杯里放了迷魂茶。江采篱中了茶毒,听说自己仰慕的原诗作者就住在近处,不顾一切偷偷出府,在客馆外徘徊。恰恰巧遇楚亭君,江采篱表露对楚小将军才华的慕艾之情,楚亭君哪里肯听?冷嘲热讽一番,甩袖便走……”
肯定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糊涂虫,不是我!
听众楚亭君继续开解自己。
“被讽刺打击的江采篱失魂落魄往前走,却又碰见楚亭君被蛇咬伤,昏倒在地。江采篱不计前嫌,拿出防身剪刀剪破他的衣裳,为他挤吮毒血,自己却中毒晕倒……”
啊?听众楚亭君终于破防!
他想起匡溪渡,药苑后山山崖下,小豆子不惧土匪发现,不惧中毒为自己吮吸伤口......
后来,他们再到山崖下的现场,小豆子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难道,自己和小豆子真的有过和诗及救命的前尘往事?
只是,为何自己一点记忆也无?
“两人昏倒后不久,江府二小姐江云鹊闻讯赶来,叫下人将三妹抬回去,自己留在原地装模作样救醒楚亭君。于是,楚亭君第二天到江府道谢时,错把江云鹊当作救命恩人。江大爷夫妇又说江云鹊要进京探亲,求楚亭君携带女儿一程,其背后用意不言而喻。”
糊涂虫,决不是我!听众楚亭君对恩将仇报的楚亭君恨得牙根痒痒。
“楚小将军携救命恩人江二小姐回京,这美事传到江采篱耳里,当然是江大小姐故意找人传的。江采篱不相信不甘心,想冲出后院去找楚亭君问个明白,却发现院门被人从外面反锁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江采篱只有在后院痛哭,一病不起。”
糊涂,糊涂虫!
“江采篱拖着病躯撑到了年末。这时最新版《庚子年笊篱县县志》出版了,江云燕给堂妹送了来,说是知道堂妹最喜欢读地方志,第一时间替她买了来。”
“江采篱翻开县志,因为病弱,她看几页就必须歇一歇,用了两天终于看到最后的《轶事》。才看几行,就尖叫一声,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