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只开心的小兔子,幸福地和兔爸爸、兔妈妈一起生活在蘑菇屋里。她的家真漂亮啊!兔爸爸、兔妈妈给小兔子买了好多好多玩具,都摆放在她的玩具架上。
有一天,兔妈妈在做早饭的时候,炉子里的火窜出来,点燃了一旁的柴火。等兔妈妈发现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了。兔妈妈连忙叫醒还在睡觉的兔爸爸和小兔子,一家人慌慌张张地逃出了家门。
邻居们发现了火情,纷纷提着水桶赶来,帮小兔子一家灭火。
只有大老鼠一家人,见到小兔子家里着火了,就跑来对小兔子说:“你家里的火都烧得这么大了,里面的东西你肯定不要了吧!那我就拿走了!”说完,就打了地洞,钻到小兔子家里,抢走了小兔子好多好多的玩具。
小兔子一家人不敢冲进火场去阻拦大老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老鼠抢走小兔子的玩具。
大老鼠一家人趁火打劫小兔子的玩具,是不是非常不道德啊!我们可不能跟大老鼠学习哦!
不过,在军事上,却是可以使用这一计策的。
当敌方遇到麻烦或者危难的时候,我们就要趁机进兵出击,制服敌人。
孙子的诡道十二法,乱而取之,和趁火打劫是一个道理。都是趁着敌方有乱事这样的机会,进击敌人,取得胜利。
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渔翁就是趁着鹬蚌相争,正混乱的时候,捉住了鹬和蚌。这也是趁火打劫呀。
(孩子大约会问,什么是孙子的诡道十二法?什么又是乱而取之呢?作者是这样给孩子解释的:
孙子的名字叫孙武,他写有一本书叫做《孙子兵法》,这本书就很奇妙了,里面主要写的是如何跟敌人打仗的方法,这些方法呢,不但可以用在军事战场上,也可以用在商业战场上,还可以用在人与人之间交际上,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际上。
什么叫“用在军事战场上”呢?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打仗了,那么就可以用一些计策来取得胜利,保卫我们的祖国。
那什么是“用在商业战场上”呢?就是卖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想一些办法,让自己的商品卖得更快、更多。
那什么是“用在人与人之间交际上”呢?你看,你在幼儿园里,有些小朋友就和你关系很近,有些小朋友和你关系就远一些,如果你想和那些不怎么喜欢和你一起玩的小朋友一起玩,那你就需要用一些小计策。比如,你送一块好吃的糖果给这个小朋友,他也许就会觉得你对他很好,就喜欢和你一起玩了。这就是一种简单的交际了哦。
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际”,简单地解释呢,就跟你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交际差不多吧。如果深入地研究,那就需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明白啦。
还有“乱而取之”,这是《孙子兵法》里的一个取得胜利的小方法,就是趁着敌人内部混乱的时候,攻击敌人,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你看,这和我们刚刚讲的“趁火打劫”的故事,是不是很相似呢?)
(如果孩子没听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那么也会对这句话感觉好奇。这个故事相信家长们都十分熟悉了,作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给孩子讲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可以和孩子讲讲:
鹬和蚌互相争斗的时候,就是一个混乱的时刻,渔翁趁着这个混乱时刻,捉住了鹬和蚌,不就相当于趁火打劫了吗?)
好啦,故事讲完啦。一起来做做游戏吧!
【 游戏一 】:
妈妈扮演大老鼠,孩子扮演小兔子,小玩偶们扮演兔爸爸、兔妈妈、邻居们。一起演绎“趁火打劫”的故事内容吧。
【 游戏二 】:
折只纸鹤当作鹬。
两个纸盘子合在一起,用透明胶粘上一点,当作蚌。
找个玩偶当作渔翁。
家长和孩子就可以演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了。
故事大概流程就是:鹬和蚌互相争斗,都嚷着让对方先松开,可是谁也没有松开,路过的渔翁见了他们,就把他们捉住,带回家炖汤了。
这个故事因为有鹬、蚌互相夹住对方咬住不放的环节,对孩子来说,十分有趣。再加上渔翁捉住鹬、蚌双方,带回去炖汤的有趣环节,孩子更是觉得开心得不得了。如果“渔翁”还能分一碗汤给孩子,孩子的参与感就会更强烈了。
那么,孩子对“趁火打劫”这个成语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