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做人的道理
书名:话说《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4854字 发布时间:2024-04-08

第五篇  做人的道理    第一章  律己 

向河渠,人称理论家,他的说理能力在沿江算得上顶尖人物,写他的成败历史自然就得说到他体悟的理论,在原著的中体悟从头到尾大概有三四万字,占总字数的百分之二还要多一些。

提到理论,许多人不喜欢,至少是喜欢的人不多,在下原本想将理论汇集起来告诉大家的,顾及到多数,只好从中选择部分归类简告,有需要者可去翻原著。

第一章  律己  

第一节 树立做人的理想

1、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归结到我们这些小人物身上,就是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德,要为家庭为所在单位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出言吐语要合乎道德规范,能被传播,可以流传。用我妈的话说就是“阎王菩萨让你投个人,你就要做个人,衣裳穿坏了,不要被人点点戳戳点坏了,做个人不要把人做掉了。”

不要以为三不朽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到,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曾国藩认为人只要能立志,圣贤豪杰都是可以当上的。

你的言行道德形象值得人们学习、流传,就是立德;对他人有醒世、警世、励世的作用也是立功。只要你肯做,凡人百姓一样可以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三不朽人物;不肯做,那怕是国王皇帝邓通石祟富可敌国,还是小人一个,被人嗤之以鼻。

2、人的价值是什么?别人怎么看,我管不着,我的价值观就是总得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假如一生对社会没起什么有益的作用,不白活了么?

我今年五十四岁了,财富没创成,却背了一身的债,看来不是有价值,而是负值,是罪过。要是将失败的教训总结起来,告诉后来的人,让他们绕道走,不也是价值么?我要将我的认识写出来,告诉人们,让大家在人生路上走得比较容易些。

 

第二节 打造全新的自我

1、志不立者事无成。成功大师卡耐基说:“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多数人没有认认真真地考虑过立志,虽然也有追求,也有努力,但常常是事来应付,随缘度日,东一榔头西一棒,到处都洒胡椒面,结果常常是事事想成事事空。追根究底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没有认认真真地制订奋斗目标。

2、曾国藩认为,人生固然需要有理想、有追求,但不能追求过分。他要求经常将自己摆在一个渺小的位置上来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越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又有信心的人,就越能有所长进,就能拥有别人的长处,就会有更大的成功之可能。

要有自知之明,深刻了解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善于扬长避短。切忌以虚当实、将无当有。人当不断完善自己、战胜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3、如何看待境遇?道信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任何境遇总有利弊两端,好丑互有倚伏,你当往好处看,应机接物,随心自在。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这就是世无常态。不少时候,不,差不多我们这些小人物什么时候都不能也无法改变环境。我们就以欢喜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凡事要顺其自然,不去勉强,随遇而安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人生有求,求而得之则喜,求而不得也不忧,如果这样,哪里还有什么烦恼?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4、忍是修行中的一项基本功,要能做到:于穷困痛苦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逆不顺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外不受五花八门人和事的诱惑,内不被是非对错、人我之见扰乱,淡看名利,常保一颗清静的心。

5、看破、放下、不执著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所理解的看破、放下、不执著并不一概地反对谋利。为生存为发展必须谋利,谁都无法例外,但你不要贪多不知足,痴迷于财色权势而没有度。欲求得不到则忧虑、恐惧、发怒纠缠于身心,使人不得安宁。这都是看不破实质而迷失了本心。如能看破实质而去掉贪痴,达到知足,就能心净。

至于放下,就是事已做过就丢开,不在心上纠缠、盘碌。人生是条单行道,是旅途,在这段旅途上你背着包袱是走,不背包袱也是走。是背着包袱轻松呢,还是放下包袱轻松呢?结论自然是肯定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包袱背着都不如放下轻松,所以你得放下。

6、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就是做到自知和自爱。

自知就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水平,对各种行为都量力而行,懂得放弃和退后。自爱就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重视自己。

 “我这个人,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属于没出息的一类:文不象秀才武不象兵。仕途,跟自己差不多的,甚至不如自己的人上去了好多,自己还是个农民;办厂,别人发了财,自己亏债;持家,别人高楼大厦,自己土窑烧砖水泥制瓦住漏屋,百无一用是书生,十足的书呆子一个。可我不这么看自己 。”

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他说要“自我评价,不妨多看优越处”“摆正位置,切记自己桶短板”“随遇而安,顺境逆境都坦然”“切合实际,欲望追求宜有度”“奋发向上,实现自我不停步”“积极耕耘,丰歉果实都悦纳”。

用诗来形容就是“任性逍遥度春秋,多寻欢喜少嗔愁。曲直随形性如水,听人壅止决再流。适度进取莫虚度,应机随缘不强求。知足常乐心无事,天天都是好日头。”

7、作家蒋子龙说“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记不得在哪本书里见过这样的说法,说是在世上最容易做的事是坚持,最难做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做事都是虎头蛇尾。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个月也容易,坚持一年就不容易了,但还不算很难,坚持十年、二十年呢?坚持一生呢?有些事之所以没能获得成功,就在于没能坚持。

8、幸福不幸福、幸福的程度高低在于你的自我体味、自我衡量,与金钱多少真的没多大关系。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只要你善于寻找、善于体味和衡量,幸福就在你身边,你一定能运用已拥有的优越条件营造出程度较高的幸福境遇。

9、宽容了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宽容了自己。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改造不了任何人的。假如不能宽容对方,除了会产生新的矛盾,影响双方关系外,还会在心中产生许多烦恼,使自己心神不宁,从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又何苦嘞?

如果对方是蓄意伤害你,就表明这个人品德不怎么样,不值得与他交往。伤害既以造成,记怀也没有用,徒增烦恼,变成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倒不如忘掉他,离他远一点儿,只当不认识他,将他淡出你的交际圈,这也是一种宽容。

10、心态好是说自控能力强,将七情六欲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火发过以后很快能平熄,不老是记在心上,惊惧哀乐和忧思也是这样。就如有人形容的那样如鹰过潭,一掠而过,七情过后不留痕迹。

11、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其用意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12、要成就事业就得靠众人帮衬、扶持,这里头人心第一。所谓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怎样才能得人心?首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实际就是在尊重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自尊心,当你在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时,也要设身处地地关注到别人的自尊心。只有你充分尊重对方,才能赢得对方的支持和帮助。

尊重他人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礼貌,要充分发挥对方的长处,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要相信对方、信任对方,诚心相待。

13、一个著名的雕刻家在回答别人请教时说,他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去掉了不是脸的地方。总结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找出不是脸的地方,并将它去掉。你想做好工作吗?就请你找出不是脸的地方并将它去掉。

秦经理多次说过:跌跟头、撞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长记性,还在老地方跌老地方撞。我们要记住这句话,再经过跌过的撞过的地方要小心点,别再跌别再撞。如果还在那老地方跌或撞,那才冤呢。

14、人生路上多坎坷,自力更生主题歌。外援依靠不依赖,天大难关也能过。

15、《创业》里华程有一段话说的是‘要想站住脚,不单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也要高水平!作风上粗粗拉拉,等于自己把自己打倒!’

16、“义我所欲也,利我所欲也,力求兼得;不能,则舍利而取义。”这是我的原则。没有这个原则也就没有什么人跟我走了。只顾自己的人是顾不住自己的。

17、现将“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得失置之于旁。”作为行事的标准,看看这样做了以后,效果能不能好一些。

18、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9、《挺经》这部书让向河渠佩服不已,比如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时的勇毅与勤廉,做人的真诚与仁爱,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反省时的知耻与知悔,都对自己有很强的启迪性。

20、“要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两个字上下功夫。《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这五个方面,就是要使糊涂的弄明白,使柔弱的变坚强,要以‘懦弱无刚为耻’。”

“所谓明,就是要明于事,明于理,明于人,明于己。欲强必须明,欲柔,同样必须明。否则虽欲强而不能强到恰当处,虽欲柔也不能柔到恰当处。一味刚强,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一味柔弱,遇事虑而不决,决而不行,待人有理不争,争而不力,也是不能成功的。以明为基础的倔强,其实就是一种定见,是一种看问题后坚持到底的决心。”

21、 “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的。即便是圣贤之人,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才能独立不惧、坚定不移。同时天地之道是要刚柔并济,不可偏废。太柔容易萎靡,太刚则容易折断。”

人不能无刚,无刚就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就不能自强。刚就是坚强,就是不可动摇,是一个人的骨头,是一种气概,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一种力量,一种自信,一种使人站起来的东西。想自己几十年来能在社会上自立,无人敢欺,凭的也就是刚强。有了这个刚,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逆境都敢闯;也正是这个刚,才赢得上上下下的人缘和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

说到柔,自己差就差在柔上,不懂得刚柔并济,刚多无柔,结果使自己几十年来一个跟斗接一个跟斗地跌,一直到前不久,还面对常伯仁为代表的另一种力量说“若不走依法维权的路,打个招呼,我就不参与了。”强硬无柔让人面子上下不来,今后可也得注意呢。

22、曾国藩对强的定义、概念是:“能战胜自我就叫强。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如果不习惯早起,就强制自己天不亮就起床;不习惯庄重恭敬,就强迫自己参加斋戒;不习惯劳苦,就强迫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能强迫自己勤劳不倦就是强。”

23、曾国藩认为“至于倔强这两个字,却不能缺少。不论是功业还是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的精神贯穿其中,否则便会软弱无力,一事无成。”

24、古人说:“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第三节 迎着困难奋进

1、诗说“笑迎七灾连八难,我在沿西浑是胆。喜学果老倒骑驴,畜生脸嘴不去看。”向河渠不怕眼下的艰难辛酸这没多少可奇怪的。怕如何,不怕又如何?灾难能因你怕就不来?该来的怕也还是要来。倒不如不怕,迎上去斗一斗,幸许就能斗赢呢;斗不赢也无所谓,了不起是个输。怕的话,不敢去斗,自然也是输。横竖是个输,何不斗一斗?这么一想哪怕原本胆不怎么大的人,不少也会大起来。

2、行动需要决策。任何决策都有风险。”“在一般情况下,有七分把握,三分冒险,就应当机立断。”“中国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肯冒险,必将一事无成。”

3、〈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书中说“腊梅也在为自己的生命搏斗啊,前进一步,前进一步是春暖花开,后退一步是严冬冰雪,犹豫徘徊可不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想欺我,休想!

4、人生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一定要走才有路。

至于怎么走,先要掂量自己,看有些什么资本?这资本有有形的,有无形的。再依据自己的资本去寻找可走的路。

摆在我们面前的路不可能很平坦没坎坷。好比河豚很好吃,营养也丰富,但如果烹调不得法,吃死人也是可能的,想吃就得冒风险。

5、孟德斯鸠说“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6、生活中有些不幸,不是你愿不愿忍耐,而是你必须忍,而且要将委屈变成鞭策自己的动力。

7、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要怕,跌倒了爬起来,总结跌倒的原因,再继续向前。当然不是说不要和别人商量,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我是说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脑袋必须长在自己的脖子上,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受别人的左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