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含笑九泉
书名:穷途逐梦 作者:秋蝉 本章字数:4673字 发布时间:2024-06-15

刘八百见父亲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估计撑不了几天,便打电话给姐刘芬,建议她尽快回家看望父亲。这不是年底,厂里工作还算轻松,刘芬表示马上买票回家。


第二天姐刘芬就回来了,坐飞机回来的,淡季坐飞机不是很贵,是普通人也可享受便利的价格,尽管如此,刘芬也是刘八百一家唯一坐过飞机的人。一家人好不容易又聚在了一起,父亲刘建国的精神也变得好了很多,他竟然能够扶着床边坐起来,刘芬将飞机上发的面包给父亲刘建国吃。


“吃点面包,飞机上发的”

父亲刘建国接过姐刘芬撕开包装袋后递过来的全麦面包,咬了一小口说到:

“飞机上的…食品,……也是这个味”

“味道不好,吃不下就不要吃了”刘芬关心道。


全麦面包的味道没有普通面包那样香甜和有口感,但父亲刘建国还是舍不得放下,他慢慢的,索然无味的咀嚼着,毕竟是上过天的食品,虽然他一辈子没坐过飞机,但吃过飞机上的食品也是引以为傲的事情,如果病好了,这也是可以用来吹牛的本钱。


刘八百看着有些心痛,也有些后悔,他想,如果去年休假时带父亲去坐一下飞机多好,现在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坐飞机了,有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失落。刘八百为不能满足父亲刘建国这个愿望而痛苦,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八百自己也没坐过飞机,八里沟的人也没有几人坐过飞机,以致于始终没搞明白飞机上厕所的粪便是不是直接排在天空上,因为火车厕所的粪便就是排在轨道上的,所以当飞机飞过头顶时,小朋友都不敢仰头往天上看。


父亲刘建国的晚饭还是朱娟喂的,他的胃口好了很多,尽然提出了要喝老鸭汤。为了照顾父亲刘建国,母亲张贵花也没时间去打理家禽的事情,家里已没有了现成的鸡鸭。刘八百为满足父亲的愿望,第一时间去大沟镇买了回来,他知道他父亲提愿望的机会不多了,能满足一次算一次。


因为病情有所好转,父亲刘建国也不再提购买棺材的事情,他以为他的病会从此好下去。其实刘八百去镇上买鸭时就为他父亲订购了一副最贵的棺材,经多次议价最终9000元成交,这东西提前运回家没有地方摆,看上去还渗得慌。刘八百预付了2000元订金,约定需要的时候打电话,老板再将棺材直接送进八里沟,再付剩下的7000元。


棺材是用新鲜的上好的柏木做成,被生漆漆得锃亮,八里沟流行用柏木做棺材,松柏长青,江水长流,有流芳百世之意。刘八百定购这个最贵的棺材的目的,也是想满足父亲刘建国一个希望,因为在世时他没住过好房子,去世了给他一个像样的家,那样他的心里也好受一些。


父亲刘建国还真的喝了小半碗老鸭汤,刘八百以为病情暂时稳了,假期也到了,就没有打电话给蒋教导员续假,第二天就和朱娟乘车往官州市赶,下周,朱娟还要期末考试哩。离家时,父亲刘建国还微笑着,举起右手轻轻的挥了挥。


这让刘八百没想到的是,这次挥手却作别了西天的云彩,因为有一种病情好转叫回光返照。刘八百没注意到这个规律,他好不容易和朱娟转车到省城,天色渐晚才坐上从贵南到官州的火车,这时他接到了姐刘芬的电话。


“八百,你在哪里呢?,电话怎么打不通?”

“在火车上,刚才火车钻山洞手机没信号。”

“已经上车了呀,爸昏厥过去了,喊话也不再回应,呼吸变得很困难,估计快不行了。”


“哎呀,早上还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嘛?”

“不知道,医生说,可能是回光返照,病人快死的时候都要好转一段时间。”


刘八百知道这种情况,医生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也是打一点止痛的针而已,肯定是救不了,刘八百必须得返回,他觉得在下一站提前下火车。他拒绝了朱娟一同返回,让朱娟先回官州,不能耽误太多的学业。


下一站是贵南省贵蹊县,离贵南火车站40多公里,由于离省城较近,经济发展较好,今天改成了贵蹊区。刘八百下车后有些不知所措,这么晚了去那里坐车,怎么回八里沟,当然包个的士车回去也可以,至少1000元车费,那是富人的思维方式。刘八百肯定是舍不得的,穷人做事,都要考虑到钱的因素。贵蹊火车站离高速路口有二十多公里,刘八百坐了个摩托车到高速路口,他计划拦截便车到崎山县,晚上上高速的都是大货车,因为大货车拉货都是按重量计,为了赚更多的钱,超载变成了常态。但又害怕超载被罚款,白天不敢跑,一般都是天黑以后才上高速。


来到贵蹊县高速路口,收费站门口停着十几辆大货车正排队上高速,刘八百在旁边小买部买了两包烟,求人办事,烟不烟火不火的显得很没礼貌。为了增加信任度,他还在小卖部的厕所里换上了警服。


可能是因为这身衣服带来的信任感,刘八百很快就找到了一辆拉水产的大货车,司机刚好经过崎山县,同意把他带到崎山高速路口。


刘八百很开心,一上车就给了司机一包烟,然后自己打开另一包烟,抽出一支点了起来,他又累又心情不好,抽支烟稳定一下情绪。


司机正好是M警当兵退伍的,天下M警是一家,一路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烟也有一支没一支的抽着,开大货车的都是老烟枪,抽烟是跑夜路防打瞌睡的常用方法。刘八百也陪着抽,烟抽多了感觉嘴巴发苦,两边太阳血在咕咕的跳动,这也让刘八百也暂时忘记心里的伤痛。


因大货车超载,4个小时车程硬是走了5个多小时,凌晨一点才到崎山县高速路口,刘八百说好的给一百元油钱的,司机也没要。他还是那句老话“天下M警是一家,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谢谢老班长,以后有空到官州了记得打电话,我们一定好好喝一杯酒。”刘八百说完,又心存感谢的互留了电话,然后才下了车。


凌晨的崎山县高速路口空无一人,只有值班的收费员端庄的坐在哪里。从高速路口通往城市的路空空的,没有车辆,没有行人,公路两旁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陪着那条孤单的路伸向远方的县城。这条路有5公里,刘八百是跑步前往县城的,然后在县城包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回八里沟,这是他回八里沟的最快方式,刘八百想在他父亲离世前见上一面。


刘八百回到家时,已凌晨3点,他家还点着灯,还未进家门,就听见母亲和姐姐哭泣的声音,母亲一边哭一边数落父亲刘建国在世的不容易,姐刘芬则是不停的抽泣。刘八百知道大事不妙,一进门,母亲张贵花停止了数落,带着满脸的泪痕抬头看了刘八百一眼,由于太悲伤没有说话,姐刘芬则责怪到:“怎么才回来,打几次电话也不通”好像这一切是刘八百造成的一样。


昨日有你陪伴我身边,此时你我已是天上人间,刘八百又怎能不悲伤,而此时的当务之急不是争吵也不是悲伤,而是解决问题。刘八百对姐刘芬的责怪没有应话,他拿出手机一看,才知道手机已经缺电关机了,他将手机扔到一边,忍住悲伤走近床前,见父亲刘建国正安静的躺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呼吸,脑袋斜偏着,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两眼微睁,对着电视机的上方,好像是在注视着什么。


刘八百顺着父亲去世前注视的方向看去,他看到了去年武装部颁发的“三等功之家”的奖牌。无疑,这是父亲刘建国一生的骄傲,他自己当兵没提上干也没立过功,但这一切让他儿子刘八百实现了,这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情,父亲刘建国正是带着这份骄傲离去的,他走得很安祥。


人去世后,要在身体僵硬之前换好寿衣,不然身体变硬了就不好操作,同时还要把姿态摆放平整,等身体变硬定型后才能正常的放进棺材。细心的母亲张贵花把提前购买好的寿衣拿了出来,衣帽鞋袜样样俱全。在穿寿衣前要进行净身,母亲张贵花端来了一盆温水,刘八百坐在床头,将父亲还有余温的身体扶了起来,脱掉衣服,母亲张贵花用湿毛巾从头往下擦洗。姐刘芬则站在旁边看着,偶尔去换一盆干净的水,好像她的任务是只负责哭泣。不知她是回避性别不同,还是介意他父亲身上的异味。刘八百想,她这点远不如朱娟,如果朱娟在场她绝不会袖手旁观,但朱娟只是一个外人,刘芬却是父亲刘建国的亲生女,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亲生孩子。


当刘八百脱掉他父亲的裤子时,一阵恶臭袭来,他父亲去世时大小便失禁,内裤里全是大便。母亲张贵花顺口说道:“你们后人有福了,这是你们爸留给你们的财喜”


听说到“财喜”,刘芬来了精神,他急忙靠近过来,用父亲刘建国换下的衣服包裹住满是大便的内裤,放在旁边的小背篓里提了出去。本来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应是子女共同将“财喜”抬走的,因为父亲的“遗产”应当属子女共同所有,而刘芬则玩起了小聪明,把“财喜”占为了己有。


刘八百无心在意这些事,有些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而且就算是能带来财喜,自己的亲姐姐也不是外人,只是那种贪婪的行为,让人感觉不是很友好。


换好了寿衣,刘八百按母亲的授意将隔墙的门板取下来,架在两个板凳上,然后将父亲刘建国抱起来放在门板上,平躺着,将手脚放直成躺着的立正姿式,以便身体定型,然后再垫上枕头,再将一叠纸钱放在脸上。


一切准备完后,已是凌晨5点多钟,天空出现了鱼肚白,刘八百打开堂门,点了一支烟,将一串鞭炮点燃。这种形式诣在向上天传递信息,请求神灵开启天门,接纳亡魂升入天堂。本来八里沟的传统的是人死了就马上放鞭炮的,俗称落气炮,但被母亲张贵花改成了沐浴更衣后才放。她认为到天堂报到需要沐浴更衣才体面,就像人们走亲访友一样,刘八百觉得也有道理。


鞭炮响后,邻居们都心领神会,知紧的几个都跑来帮忙,有的帮通知亲戚,有的帮打扫院子里的卫生,有的帮联系看墓地的风水先生,有的帮助煮饭,体现了邻里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就算平时闹矛盾的邻居,关键时候也会不计前嫌,表现出高姿态,这也是祖上刘光耀传下来的美德。


刘八百自然是负责整个事情的全面协调,以当家人的身份出钱出力,姐刘芬则一幅客人身份自居,她认为嫁出去的人,如泼出去的水,老刘家的事情自然由刘家人管。难道她自己不姓刘,本来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他却自愿选择了不平等,这种思想明显站不住脚,比如独生女家庭,女儿不管谁来管,所以这明显是推卸责任的幌子。当然这也是八里沟的风俗,这种风俗也造就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大沟镇棺材店老板上午送棺材来之前,刘八百喝了碗稀饭,又累又饿时反而清醒,吃了点饭后反而犯困起来,一夜没睡觉,他想去睡一会儿,等着他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躺在床上时他却睡不着,他突想到还没打电话续假的,刘八百从床上蹦了起来,赶忙去找还在充电的手机。


“蒋教导员,你好……我想延一下假”。刘八百心里带着气喷,因为请假时是蒋教导员的阻拦,让他没能见上他父亲最后一面,如果按计划休15天假的话,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以不再商量的语气延了假期,就像休假时蒋教导员阻止他休假一样坚决。电话里刘八百没说延多长的假,蒋教导员也没问,可能双方都默认将余假休完。


刘八百挂断蒋教导员电话后,他又主动和孙指导员汇报了情况,收获了一些安慰的话语,才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一个小时后,吵醒刘八百的是棺材铺老板的电话,他将棺材已送到村口,需要组织人员去抬回来。刘八百起床洗了个冷水脸,感觉清醒了一些,于是叫上几个比较年轻力壮的邻居,拿着绳子杠子就出发了。


大沟镇的风水先生不但会看墓地,还会布置追悼仪式的现场,可以说是一专多能,追悼仪式的篷子已基本建好,刚运回的棺材放在旁边显得高大有档次,把父亲刘建国的尸体显得更加廋弱。尸体的两旁摆着白色的花圈,那是棺材铺老板代买的。最大的花圈旁贴着一幅挽联,上面写着“告别尘世苦,骑鲸别凡尘”让人瞬间消除悲伤,节哀顺变。


刘八百看着这个挽联,心里也平静了很多。生死是一个轮回,人总是要死的,只是父亲的一生短了些,还差4个月才到五十岁,可母亲张贵花却要求风水先生写祭文时写成50岁,她的理由是生日是以农历计算的,加上闰月就是50岁零几个月了,以此表明她对父亲刘建国的怀念。


想想父亲刘建国的一生,上半生穷苦,下半生疾病,他除了想去县城开人力三轮车外没有其他追求。如果真要谈追求,那就是和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传种接待,延续香火。从这个方面来讲,父亲刘建国又是成功的,他找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还找了个好儿媳,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以至于他去世前脸上还带着一丝笑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穷途逐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