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宁听说了林黯跟自己叔婶的事情,表现得内疚,特地给她买了一杯奶茶来向她赔罪。
林黯没拒绝,收下了奶茶。
距离振宁父母的二审开庭还有差不多半个多月,这段时间振宁一直住在他们店里,白天他就出去捡一些废品去换钱,附近邻居看他可怜,也会给他送旧衣服穿。
振宁已经很久没有上学了,只会写简单的字,写得也不好看,就拜托林黯帮他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将来好报答他们。振宁想要重返校园还是有点困难的,他之前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好从一年级开始学起。
现在学期已经过半了,如果插班的话,振宁应该会跟不上,林黯就带振宁去文具店买了几本描红本,让他先在店里练字一下,等九月份,结果出来了再帮他报名去上学。
振宁之前在清山镇上小学,但是林黯并不打算让他回去上学,她自己之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之前许常应也问过林黯想在哪里上学,林黯选择的是清山镇,她的理由是:“虽然爸和奶奶对我不太好,但是我身边的一些小伙伴对我还可以,如果可以,我想跟他们一起上学。”
后来她也知道,人是会变的,她回去上学的时候,之前还会跟她玩的朋友渐渐疏远了她,甚至在她背后叫她丧门星,不跟她来往。
她在学校被孤立了,老师也不怎么待见她,而她的哥哥林耀祖,居然带头孤立她,让同学霸凌她。
伤心是肯定的,她跟许常应说了这件事情后,许常应跟学校反应了,自此以后,她就一直独来独往,没有任何朋友。
在清山镇,她成了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孩子都是耳濡目染了家长的行为,林黯被整个清山镇排斥,自然包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某天回到家里后,林黯有些不太明白,自己重新回到清山镇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之前童年时期讲过几句话的塑料友谊吗?
许常应没有责怪她,而是问她:“他们对你,只是说还算可以,但是要说感情有多深厚,应该也没有吧?你离开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个舍不得的吧?”
林黯在清山镇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老师会故意不给她发试卷和作业本,得让她自己去办公室里取。就算她写了,老师也不会改,甚至课代表有时候都不会收。
她去找老师问问题,老师也会装作听不见,或者直接忽略她。
于是许常应便打算给她转学,没想到就是当天,学校里有一位老师跳楼了。
不过林黯把这些事情说出来,也不是为了给振宁制造焦虑,现在清山镇学校里的校长和老师全都已经换了,或许不会再出现之前类似的事情了,但是谁也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振宁是想待在槐山市上学的,他选择的理由很简单,他去找自己亲生父母要抚养费的时候,清山镇的人都在指责他,而槐山市到人,却在帮助他。
“好人和坏人是哪里都有的,但是一个坏的这么彻底的地方,我还没见过。”
想要整改清山镇很难,住在清山镇的老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甚至会拉帮结派,会联合起来抵制外来人员。
那里思想腐朽地可怕。
不想同流合污的,也早早地搬出了清山镇,也不怎么回去了。
振宁的学习能力很快,大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够脱离描红,自己写字了,或者说,他找回了之前上学时候的那种记忆和手感。
许崇叶想收振宁当自己的徒弟,他还没有到许常应那种境界,但是看振宁很合眼缘。
于是他跟林黯商量了一下,两人一起叫振宁一些简单的,看一下他适不适合当阴阳先生。
“要跟许叔说一下吧?他有经验。”林黯对许崇叶说。
许崇叶一想,觉得也对,确实该跟自己父亲说一声,就打了个电话告诉许常应。
许常应让他自己决定:“你都这么大了,家里的店也归你管了,收徒这件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或者你就像你自己说的,先叫他一些简单的看看,有时候不一定非要第一眼才能看出适不适合当阴阳先生,只要他有潜力,照样可以。”
林黯不是许常应收的第一个徒弟,他之前收过很多徒弟,基本上悟性都还不错,大概三五年里就能出师,然后独当一面自己当老板。
不过他们许常应也还是问了一下振宁的想法,如果振宁不想学这个,他也不会强求。
这几天的相处,让振宁对他们放下了防备,心里也开始渐渐相信他们,当他听完许常应说的话后,他问道:“阴阳先生,就是像你们一样,可以帮助自己想帮助的人吗?”
“是的。”许崇叶点头,“不只是人,有些时候,我们还会帮助鬼。”
“那我愿意的。”振宁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毕竟那个时候,也是爷爷让我来找你们帮忙的,而你们也确实帮助了我,直到现在,我很感激你们,如果学了这门手艺,可以帮助你们,帮助其他帮助过我的人,我是愿意的。”
振宁就这样成为了许崇叶的徒弟,他每天除了要写字学习,还要学许崇叶教给他的内容,都没有时间出去捡垃圾了。
为此,他心里很自责,他觉得自己给许崇叶和林黯添麻烦了。
林黯安慰他:“没关系的,你现在是崇叶哥的徒弟,师父帮徒弟解决眼前的困境,是没有问题的。”
即使是这样,振宁也偷偷在本子上记下了许崇叶给自己买了多少吃的穿的,计划着到时候等二审结束拿到抚养费以后还给他。
他的小心思自然是被许崇叶给看见了的,他没有拆穿,他尊重振宁的自尊心和知恩图报的行为。
许崇叶偷偷对林黯说:“歹竹出好笋,也是难得一遇。”
“这也是因为他很适合当阴阳先生的原因吧,心中永远阳光,不会计较过去的阴霾。”
“就像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