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帆手上的手表传出郎朗的声音:
人类的大脑结构和宇宙的结构有着99%的相似度,可以说大脑就是一个微缩型的宇宙。人脑是一个复杂的时空多尺度结构,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细胞组成,可以被建模为一个多层网络,而宇宙则由超过一千亿个星系构成,同样可以被建模为网络。大脑网络和宇宙网络在规模上有着巨大差异,但当脑切片中的神经网络被放大到四十倍以后,1微米至0.1毫米尺度上的人脑神经网络和500万光年至5亿光年尺度上的宇宙网络呈现出明显的相似之处,其网络的连通性都遵循类似的物理规律。
等手表停止回答后,秦帆关闭手表上的开关,笑着说:“无论从宇宙空间的广度,还是时间的长度来说,人类都是无比渺小的,但也是无比神奇的!他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思想,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感情。他可以因为爱一个人而不顾一切,也可以因为感到绝望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卜小云“嗯”了一声,停顿了一会儿,语气沉重地说:“你说我们最后会怎么样呢?”
这是这段时间里,她向秦帆问得最多的问题。她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秦帆不可能知道答案,但她还是会忍不住问起。他们在哈雷彗星上孤独地飞行了太久,生还地球连一丝希望都没有,这也就成为一个并不敏感的话题。
每当卜小云问起这个问题,秦帆都会语气坚定地说:“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回到地球。”
卜小云哈哈大笑道:“秦帆,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呢?虽然我知道你说的肯定是骗人的话,但听你这么一说,总是可以让我沉闷的心情一下开朗起来。”
秦帆可不这样认为,一本正经地说:“我想,我们可以有三种办法活着回到地球。”
“怎么可能?”卜小云当然不认为秦帆说的是真的,但实在忍不住问道,“有哪三种办法呢?”
秦帆清清嗓子说:“这个嘛,最差的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呆在飞船里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以那时候的地球科技来营救我们,简直就易如反掌。”
卜小云掐着手指头算,“我现在是三十三岁,哈雷彗星少说也得七十年后才能再次经过地球,到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一百零三岁了。你呢?那就是一百一十岁。我们还能活着吗?”
秦帆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这几十年,全世界,特别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几十岁。按照最新的数据,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为九十八岁……”
卜小云插话说:“对啊,才九十八岁,没有超过一百岁。”
秦帆不缓不急地接着说:“你忘了一个事,事物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到我们九十几岁的时候,还有七十年,这七十年里,人均寿命肯定还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到那时,一百岁老人,不,应该说是一百岁中年人,可能满大街都是。”
卜小云哈哈笑道:“你这是强词夺理。就算到那个时候,人均寿命有了质的变化,那也是在地球上,在有先进医学科技保障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可是在哈雷彗星上,一颗比地球远古时代环境还要差的星球上,怎么可能延长寿命?”
秦帆自有自己的逻辑,微笑说:“这可不好说。虽然地球有医学科技保障,但我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烦恼。你没听说吗?‘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卜小云一脸严肃地摇摇头,“没有,我只听说过‘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在这里,去哪里走。再说,和你生活在一起,能不被气到吗?”
卜小云这么一说,秦帆一脸茫然地问道:“我什么时候气过你了?”
卜小云想了想,“好像没有太过明确的证据,但似乎也发生过几次,更不能说明以后不会发生。”
秦帆简直被她的话绕晕了,哈哈笑道:“好吧,就算我惹你生气,那数量也比在地球上少得多。地球上可不止有我,还有七大姑八大婆,还有一群零零碎碎的同事……”
卜小云打断道:“打住,在地球上,我跟你可没有任何瓜葛,你可气不到我。”
秦帆点了一下头,“哦,对哦,那我算是一个增量。那我是不是应该从你的眼前消失呢?”
“你看,你这不明显就是气我吗?”卜小云嘟着嘴说,“在哈雷彗星上就已经够孤独了,你还消失,你这不是成心气我吗?”
秦帆的表情凝固住,露出了一点点微笑,“哦,好像也是,那我就不消失了,专门留下来气你。”
卜小云感觉自己快被说晕了,摸着脑门说:“好吧,你赢了,你成功让我觉得自己怎么说都是错的。”
秦帆哈哈大笑起来,“我可不敢,总之我的职责就是,永远陪着你,不让你生气。”
说到永远,就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这世间,又有谁能够说永远呢?相爱的爱人,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吵得不欢而散。相亲的亲人,可能会因为一点点钱而反目成仇。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永远到底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
在一些物理学家眼里,宇宙中可能并不存在时间。
根据宇宙起源理论——宇宙大爆炸,所有的星系和时间以及空间都来源于138.2亿年前的大爆炸。但是,越来越先进的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图像却显示:那些古老的星系都太小也太平滑,根本不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预测。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中的大星系是由小星系碰撞融合形成,因此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数百亿光年外的星系——宇宙大爆炸后第一批诞生的星系,应该是密集的彼此碰撞融合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并没有看到彼此相撞的早期宇宙星系。
也就是说,宇宙起源于138.2亿年前的大爆炸是值得怀疑的,这意味着人类关于时间起点的推论也得打个问号,整个宇宙学的所有成果顷刻间就变成了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
于是,部分物理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时间的本质。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不少大物理学家,曾认为时间只是人类大脑记忆产生的幻觉,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宇宙中其实并不存在,时间本质上是人类构造出的一种描述宇宙的概念,就跟我们最常见的度量衡差不多。
具体化的一种说法是:我们所处的现实被分割成一系列切片时刻,这些像影像一样的切片在大脑中组成了时间的连贯性,过去这个概念只是我们大脑二次加工出来的一种感觉,实际上并不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亦如此。
当然,人类文明作为一个科技史只不过几百年,连大规模进入太空都还做不到,对于宇宙和时间的概念肯定是肤浅的认识,宇宙的本质远不是我们现阶段能搞清楚的问题,我们的物理学知识不过是海边拾贝的孩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