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陈隆之到底是制置使,脑袋比玻璃还透明,一下子便明白了这个道理,立即插话道:“好,很好,就凭这一点,赏户部执司蒋大人白银百两!就请蒋大人接着说!”
这时,其他各部执司和师爷们的心里吊着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
蒋焕之接着说:“禀陈大人,下官还有一条既能让各地官府得利,又能让百姓自愿掏钱,更能增加高额税收的一石多鸟的计策!
“此即:修改《公田法》的条款,让各地官府用少量的钱征收土地和赔付旧房,再把土地提价卖给房业匠作,官府就凭空赚了一笔了。
“由房业匠作买下地块来修建房屋,乡下修建集中居住的大院,城市修建街面门店房和宅院住房。
“房业匠作这一动土,明面上官府能收房业匠作的用地税、建修税、售房税、印花税等多种修建税收,暗地里官员还能吃到想拿地块的房业匠作的若干好处。
“房业匠作修好房后,然后再大大抬高成品房价格,卖给百姓。
“买房百姓再次按房价比例上缴购买税、房契税、产权税,当然官员还能得一些买房人的暗中好处。
“这样,地块差价和修房的税收,再加买房的税收,买卖双方加起来,能收到很多种税收。
“如此可让买房人自愿掏钱,这钱几经拐弯,还不是收到制置使府来了?
“而官府、官员、匠作人等,多方皆能得利。
“为了多数人能买房,让房市火起来,遇有因贫困买不起房者,可容他们先多少付些房款买下来,然后再分期给钱,这样就更不愁卖了。
“而且表面上呢,就大张旗鼓地说是制置使大人的惠民政纲!
“不知制置使大人觉得此计可行否?”
“好主意,好主意,好主意啊!爱卿之言甚是!”
陈隆之拍手叫道,心里一高兴,竟说出了还为之太早的“爱卿”二字!
陈隆之接着眉头一皱,随即又问:“这样好是好,可是,修房造屋是要花大价钱的,民间匠作哪里有那么多钱来垫支修建呢?”
蒋焕之接着说:“禀大人,这更好办!
“铸币局和钱庄不都是大人直接控制的吗?
“那就让铸造司多造铜钱,多印纸币,发到各大小钱庄,高利借给匠作。
“匠作借钱修好房,卖房时自然会连本带利加在房价里,卖完房就还钱庄的钱,钱庄的钱就加上高利回笼了。
“如此,并不需要强抢硬夺,钱财就就自然而然地滚入了国库,同时也充盈了官员的腰包,房业匠作也能大赚一笔,可谓一举多得!”
陈隆之略作思考,拍手高叫:“好主意,好啊,此计甚妙,只消本制置使出台政令,就能凑效啊!
“此乃借鸡下蛋,无本万利的生意啊!
“来呀,再赏户部执司蒋大人白银二百两!”
陈隆之不耻下问获得了妙计,为了鼓励下属进言,当即叫人给蒋焕之拿来三百两银票,当重展示一番,亲手交给了蒋焕之。
眼见蒋焕之一席话就得到了三百两银票,其他手里有实权的执司,心里已经在开始打着主意,叫亲戚或马仔也赶紧抓住这个发大财的机会,也赶趟儿来空手套白狼,大做房业生意了!
气氛变了,大家又议了一阵。
最后,陈隆之说:“《公田法》既是本制置使颁发的,自然不能废除!
“不过,可以按蒋大人说的,修改《公田法》,择日通令全川,按新修改的《公田法》行事。
“就请诸位师爷,这些天辛苦一些,快快拟出新版《公田法》,本制置使审阅以后,就召集全川州府县官颁布新的《公田法》。
“新法推行后,礼部执司每月都要印发颂扬本制置使惠民新政的告示,告喻全川百姓,让百姓尽皆感恩本使治川的惠民政纲!”
……
于是,之后的五六年里,全川境内的血腥掠夺大大减少了,百姓也能做工务农了,不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老百姓或自愿或被迫,都陆陆续续买了商品房,或买了街面门店。
只是,百姓并不知就里,为啥虽然有碗饭吃了,不少人也买了房,有的还开起了作坊,做起了生意,可总攒不下来钱?
刚有几个钱吧,物价又上涨了,再怎么苦累,也始终只能有口饭吃。
不过,百姓有了饭吃,能从事个啥行当了,还不必随时担心项上的人头了,再加上礼部执司的拼命鼓吹,百姓对陈隆之也没有以前那么痛恨得咬牙切齿的了,心里虽然仍有怨气,却也有些麻木了。
总之,贫富悬殊虽然仍在不断加大,官府特权仍然日益大行其道,但全川社会,总体上比陈隆之推行新政的头两三年平静和谐多了。
就连那些青楼,之前可以光天化日强抢民女,如今都要转换成暗中劫持了。
那时,乡间修的集中居住的院落式商品房,自然而然,大都是一个姓氏买住在一个大院落里。
一个大院落住十数家或几十家,稍富的多买几间,穷困的就买一两间,一个院落里,很少有外姓人居住。
贪官、富豪、恶霸们想换新房的,就一家人买一个院落。
以致八百年以后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川中农村里,都还有不少这样的大院落。
即便当今,也还有农家乐秉承了这种大院文化,什么“张家大院子”、“杜家大院子”之类,便是当时修建集中商品房时形成的。
至此以后,虽然没有了官府、分舵经常明抢明夺,但各种税赋仍然很高,之前那种巧取豪夺的明规则,如今变成了潜规则,这种潜规则盛行于红黑二道。
因而,官匪一体、官黑一体的本质,并没有变化,百姓虽然能有一口饭吃了,不再流离失所了,却总逃不脱日益贫困的怪圈。
推行新版《公田法》后的许多年里,整个四川,仍然还是一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景象……
不过,陈隆之采纳了蒋焕之的建言后,国库却实比以前充实得更快了,市面上的吃穿住用的东西也不再稀缺了。
全四川的江湖还是一直是一潭死水,民间更没有不利于太玄令的杂音。
这让陈隆之感到很是欣慰!
离甲子年都还有些时间呢,财富和军队,就已经提前准备得差不多了!
现在,百姓服帖,民间祥和,物资丰富,国库充实,大功已然提前告成,就只等甲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