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铁甲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3035字 发布时间:2024-04-04

  大概是见到赵欣宇最终下了决心,凤儿眉头舒展开来,缓缓地说道:“晋王思忖再三,决定将那谍情营,交由我们应对……”


  一听到“谍情营”这个词语,赵欣宇的内心,霎时已然是翻江倒海:这晋王司马昭如何治理天下,成效如何,自然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他决定将谍情营交给我们,绝对算是眼光独到,甚至可以说是“知人善任”了……


  “哦,凤儿姑娘,你先说一下相关情况……”拿定主意之后,赵欣宇迫不及待地说了这样一句。不难想象,她深谙“事不宜迟”之道,就此开始着手了。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


  转眼又是数年过去,这天夜里,赵欣宇夜不成寐,她在追忆着,回首着,复盘着:那天夜里,梁凤儿眼看我当机立断,欣慰、兴奋之余,就跟我说起这谍情营的来历。原来,夏侯衡首创此营,本意也在于训练、打造一支精干的队伍,以期在魏蜀争锋中占得先机。至于我,对于这谍情营,最初的印象,就是那好几年前的深山谍影了。


  想想也算“有缘”吧,在前往京城的小路上,我就听到了谍情营首脑人物夏侯衡、庞晓霞的一番对话。那个深夜里,要不是魏骥立及时制止,本座还真的就要与夏侯衡狭路相逢了。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这谍情营充当曹魏大军的马前卒,还真算是效了“犬马之劳”了。蜀汉社稷沦丧之后,这谍情营,成为晋公司马昭与魏主争夺的一个焦点。在司马昭眼里,这谍情营,多半是由那些百里挑一的精兵强将组成,而且,是由曹魏宗亲夏侯衡统帅,其战斗力之强,只怕不在自己的铁甲禁兵之下!试想一下,当初魏主曹髦所率领的,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这谍情营,事情最终的结局,只怕也要改写了!为此,对于这肘腋之患,司马昭自是要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了。


  作为针锋相对的另一方,夏侯衡自是深知,如果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精干队伍,到时候,一旦撕破脸,和曹髦相比,自己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于是,围绕着这谍情营的撤与留,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


  甚至,原本以为只是局外人的我们蜀汉一方,那天夜里,本座也“有幸”目睹了夏侯衡如何率先发难。是啊,如果不是梁凤儿胆大心细,她的“少主”司马炎,说不定就要横尸那军营里了。


  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司马炎继晋王位之后,对于这谍情营,还是颇为忌惮的,甚至,这谍情营,就类似于上位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由于这只是朝野上下的权柄之争,司马炎不便于明来,思忖再三之后,就把这项重任,交给自己最宠信的凤儿姑娘。按照晋王的意思,为便于行动,规模不必太大,而且,其人员,主要就从铁甲禁兵之中挑选。如果蜀汉一方有意参与,这“铁甲营”恰似如虎添翼,自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样一来,我们蜀汉一方的四人小组,就此编入了铁甲营。


  当然,我们愿意参与其中,也不仅仅是选边站、帮人打架。


  仔细想来,当初如果谍情营的刺探,那邓艾大军,胆子再大,也未必就能越过那摩天岭,进而偷渡阴平关。因此,蜀汉社稷的沦亡,有一笔账,是要算在这谍情营头上的。


  此外,本座奉旨破案缉凶,如果不是谍情营横加干涉,那失职渎职的魏骥立,未必就能够继续逍遥法外。而那严敏敏以死明志、自尽殉国,这样的一笔账,无论如何,魏骥立也是逃不了干系的。还有,韩昭此前的那位心上人,就殒命于夏侯衡、庞晓霞之手!这新仇旧恨,如果不清算一下,本座和韩昭将军,又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气呢?


  于是,这样一场对决,甚至不是为了某一姓氏能够君临天下。更多的是,如何让赤诚与正义之光,不至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因此,当我向韩昭、林荣、黎影儿说起这件事,一番迟疑与斟酌之后,他们都点头赞同了。


  至此,一场暂时看不到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天夜里,梁凤儿找到我,看看四下无人,才这样说道:“赵姑娘,这传国玉玺,你,你有所耳闻吧?”


  我心头一惊:在这样的骨节眼上,她问及这样一件事情,是何用意呢?


  其实,对于这传国玉玺,本座所知,着实有限。嗯,大致上的脉络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用和氏璧,篆刻了一枚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以此作为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数百年以来,这枚传国玉玺,屡经磨难。最近的一次,应该就是,汉献帝之时,董卓作乱,江东的孙坚曾经率军攻入洛阳,无意之中得到了这传国玉玺,将其私藏于其妻吴氏处。后来,袁术拘留吴氏,夺得传国玉玺之后,还作了一些时日的皇帝梦。袁术败亡之后,几经辗转,玉玺重归汉室。


  如此说来,如今的晋王司马炎,再怎么说,在名义上,依然属于曹魏权臣。曹魏篡汉,这传国玉玺,自然就在当今魏主手上了。


  只是,如今已然是山雨欲来,杀机四伏,作为晋王的心腹,梁凤儿多半不是为了跟本座说说这陈年往事而来吧?


  “这,这传国玉玺嘛,本座也曾听说,”我闪烁其词道,“一直都在那魏主手中?凤儿姑娘,你,你这是……”


  凤儿淡淡一笑:“确实,汉献帝建康元年,在曹丕的胁迫之下,先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之后,改元黄初,并且派人在玉玺肩部,刻下几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


  眼看凤儿迟迟没有再往下说,带着一丝苦笑,我这样说道:“当年,曹丕做了那样一件事情,是他父亲曹操想做而没有做到的。当初,曹丕那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的做法,只怕未必就能堵住悠悠世人之口吧?”


  凤儿没有接过我的话语,她选择了沉默。


  那一刻,我暗自寻思道:当初,秦始皇命人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纂字只是,可曾想到,自己一手创下的霸业,居然会二世而亡。由此看来,“受命于天”云云,未必就会很灵验。不过,作为皇帝的信物,这传国玉玺,也自有其作用。就拿官府的文书来说吧,如果不曾加盖公章,隐隐就会有某种“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类比一下,如果皇帝的圣旨、诏书,不曾加盖那传国玉玺,多半也就难以服众,难以取信于人了。嗯,别的且不说,当初孙坚得到那传国玉玺之际,欣喜若狂,为了圆自己的皇帝梦,公然与众诸侯决裂,由此不难想象,这传国玉玺,对于那些公卿诸侯,还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的。


  这传国玉玺的辗转沉浮,在某种程度上,正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兴亡盛衰。至少,近几百年来,那些改朝换代,都有着传国玉玺或明或暗的影子。


  现如今,晋王位极人臣,梁凤儿跟我说起传国玉玺的事情,莫非是要向我暗示些什么吧?


  “凤儿,对于这传国玉玺,莫非另有隐情?”我试着这样说道。


  凤儿回过神来,缓缓说道:“要说这传国玉玺,也并非另有蹊跷。确实,目前,它依然在魏主手里。不过,打它的主意,觊觎它的人,只怕也是会有的吧?”


  我心头一愣:这世上,觊觎传国玉玺之人,确实也会有几个人。只是,面对着这玉玺,你没有九五之尊的德行与实力,只怕终究也只是水月镜花而已。别的且不说,当初,袁术凭着那传国玉玺,谮越称帝,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大败而亡。


  此时此刻,凤儿跟我说起这件事情,是何用意呢?晋王要篡魏,这或许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了。其实,从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胫而走之时,不少人就在等着看到那一天了。只是,对于晋王,自己是晋王的属下,凤儿怎么可以用“觊觎”这个贬义词呢?哦,又或许,她另有所指?


  “凤儿,”我试着这样说道,“对于这传国玉玺,你是说,你是说……”


  一时半会儿之间,我真的不知该如何措辞了。


  凝神片刻之后,凤儿这样说道:“这曹魏的社稷,只怕已是难以持久。只不过,只怕依然有某些人,自以为文足以论道,武足以经邦,依然一厢情愿地臆想着,再续魏统……”


  一听此言,我隐隐体会到,现如今,觊觎这传国玉玺者,只怕另有其人!


  是啊,涉及到宗庙社稷之事,往往都是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的。人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先全面了解、权衡一下各方面的情势。


  “这,这个想再续魏统的人,到底会是谁呢?”我不由得这样问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