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武则天与萧皇后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8836字 发布时间:2024-04-29

太宗有个毛病就是好 色。太宗看到好看的女子,往往不分辈分不分老少都不肯放过。弟媳妇杨是平辈也就算了;可隋炀帝是他的表叔啊,杨广的皇后唐太宗也不肯放过

萧皇后原名萧美娘出生于名门望族——兰陵萧氏,父亲萧岿西梁政权第二代皇帝,因为在政治上支持杨坚,隋朝建立后朝廷对他恩赏有加萧岿入朝,文帝下旨,萧岿位在王公之上,回去时皇帝又亲自到浐水践行。杨萧两家关系融洽,为双方联姻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说袁天罡曾经给萧美娘算过一卦,说将来会母仪天下,但是命带桃花

虽然家境不错,但萧美娘并没有过上富家大小姐的生活。江南有风俗,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利,而萧美娘就是二月生的,因为犯了忌讳,父亲不愿意养她,把她交给季父东平王萧岌收养。谁知东平王夫妇收养萧美娘还不到一年,就双双去世了,这让家里人更不待见原本想着要处死她,舅舅张轲主动提出愿意收养萧美娘。

张轲虽是皇亲国戚,可家里非常贫穷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萧美娘没有办法,只好“躬亲劳苦”,饱尝生活的艰辛。

萧美娘既要学习公主的规矩,又要操持舅舅的家务,这种生活让她身上既有了公主的高贵矜持,又多了一些普通人的坚韧。

贫穷的日子虽然苦涩,但未尝不是一笔财富,萧皇后一生大起大落,但处境再差也不会比童年时更糟要是一般人经历亡国亡夫之痛,没准早就心里崩溃自 杀身亡了。

萧皇后没有被父亲抚养过,但她的运气非常好。开皇初年,隋文帝给晋王杨广选妃,杨广“美姿仪,少聪慧,高祖及后于特钟爱能把女儿嫁给皇帝爱子,那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啊,最终萧岿获得了这个机会,隋文帝准备在她的女儿中挑一个成为晋王妃具体方法竟然是占卜。一开始给萧家其他女儿算,结果都不好,眼看机会就要失了,萧岿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在舅舅家,于是把来,一占卜,竟然是大吉,就这样萧皇后成功胜出隋文帝见过儿媳非常满意 

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深得隋炀帝宠爱,三子一女,并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隋炀帝之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杨广后宫那么多女人中,宇文化及只看中了萧皇后,于是以她儿子性命为要挟,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

这时窦建德打出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他说为隋之百姓数十年,隋为君二代矣。今化及杀之,大逆无道,此吾仇也。在中原一带起兵直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不久魏县被攻破,他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宇文化及。

据史料记载:杨昭隋炀帝长子,母萧氏。杨暕,隋炀帝次子,杨昭同母弟。杨杲,字季子,母萧嫔,年仅七岁,封赵王。杨侑,即隋恭帝,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 

隋炀帝的长女为南阳公主,长相十分美丽,性格聪慧,落落大方,隋朝灭亡之后,心灰意冷的南阳公主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出生开皇六年,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南阳公主是谁的女儿,不过根据她出生的时间,我们可以猜测她应该是萧皇后的女儿。

大家都知道杨广的母后是一个有名的悍妇,同时也是一个妒妇,她不准自己的丈夫纳妾,假若哪个朝臣宠爱自己的小妾,也会遭受她的歧视。杨广深谙母亲的这个心理,于是费尽心机去讨好,所以可以肯定,萧皇后就是南阳公主的亲生母亲。

按照现在的评价,杨广并不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宠女儿也是很出名的杨广亲征高 句 丽的时候,带上了南阳公主。宇文化及在江都缢杀杨广后,南阳公主和萧皇后也被他一起带走。

根据史料显示,杨广做皇帝的时间一共是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杨广待在长安的时间累计起来都不足一年,这期间要么,杨广是在巡幸,就是准备巡幸。南阳公主总是跟随着杨广出游巡幸  

南阳公主的丈夫是宇文士及,公公宇文述病重的时候南阳公主亲自侍奉。南阳公主与宇文士有一个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可惜公主没有想到,最后杀死父亲的竟是丈夫的亲哥哥。因为这种国仇家恨,在窦建打败宇文化及之后,南阳公主毫不犹豫地将儿子交出来,让窦建杀死禅师。自己则出家削发为尼。

其实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不同,比较讲道义。他和隋朝忠臣杨义臣关系很好,杨义臣怕将来宇文士及受到宇文化及牵连,就把一个瓦罐封好,让家人杨方带给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打开罐子一看,里面有两个枣和一个龟糖再没有其他东西。宇文士及研究了半天,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宇文士及有个妹妹叫淑姬,年芳十 七岁,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过人。宇文士及正在发愣,淑姬从屏风后走出来,问发什么愁,宇文士及便把杨义臣送他两个枣和一个龟糖的事说了。淑姬说:两枣的意思是“早早”,龟糖就是“归唐”,意思叫你早早归唐,以免受祸。

宇文士及顿时明白了,他不愿和宇文化及同流,但又是兄弟,将来出事肯定会受牵连。于是他宇文化及,说要去探一探秦王李世民的虚实,宇文化及让他去了。宇文士及带着家小到了长安,同时把淑姬献给李渊,李渊封为昭仪。这样一来,宇文士及就躲过了一劫。

却说窦建德杀死宇文化及,当他踏进他的后院时,顿时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她走到萧皇后的面前说:美人,跟我走吧。为了活下去,萧皇后又做了窦建德的妾室。窦建德封她为王妃。

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原来嫁给突厥可汗和亲,当她打听到嫂子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窦建德迎接萧皇后

窦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是个厉害的主,对窦建德迷恋萧皇后一直不满,每天撒泼发怒窦建德此时也不敢和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交给来使。

后来窦建被李唐王朝给打败。曾经的丈夫宇文士及希望两个人能够重归于好,南阳公主严词拒绝了的请求,并表示她与宇文士及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要是他敢踏进房门一步,她立即就杀了他听到这种话,宇文士及只好无奈离去。

李世民母亲是窦氏,他梦见一个金身罗汉在梦中对她说:你儿子带走我一个徒弟,快叫他剃度交还给我。窦氏醒来后把梦说给李渊听,李渊疑惑不解,于是找来李世民问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一听也不解其意,这时宇文昭仪淑姬说,娘娘姓窦,建德也姓窦,金身罗汉的意思是让娘娘赦了他。李世民说,窦建德犹如猛虎,放了他,岂不留下祸患?

就在这个时候,窦建德女儿窦线娘带着结拜妹妹花木兰来替窦建德受刑。李渊为二女孝心所动,于是放了窦建德,准其剃度出家。

却说萧皇后天生丽质难自弃,颠沛流离不枉情。她的魅力象一把无往不胜的利剑,一举戳穿了突厥可汗处罗的心处罗也不管她是义成公主的嫂子,就把她占为己有。

在突厥部落,可汗死后,他的女人和财务都是可以继承的,所以处罗可汗死后,他的弟弟吉利可汗又接手了萧皇后。

 萧皇后在大漠待了十年后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在战斗中唐军取得了胜利,颉利可汗被生擒,义成公主被杀死,年近五旬的萧后带着孙子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城。十多年前她就是这里皇后如今沦为一介战俘,造化弄人呀。尽管隋王朝像流星一样划过了夜空,中国进入了贞观年间,但萧皇后的家族并未就此衰落,除了弟弟萧瑀,兰陵萧氏还有好几人在唐朝担任宰相,皇子李治的萧妃也出自这一家族。

这时萧皇后已四十八岁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岁,萧皇后 入朝时,李世民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年事已高的老态,相反比一般少女还多一份成熟诱人的风韵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他顾不得年龄的悬殊,不在乎外人的品评,竟然将她封为昭容。

为了欢迎萧皇后,李世民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女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桌上堆满山珍海味,唐太宗以为这种场面够豪奢了,因此问萧昭容道:“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萧后笑而不答。太宗固问,萧后道:陛下乃开基之主,而杨广是亡国之君,奢俭固自不同。然亡国之事,愿陛下远之。她的意思眼下这点排场怎能跟隋宫的豪奢情形相比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是在廊下悬挂120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殿中便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有二百多车。萧昭容对此不便明说太宗也不再问。于是觥筹交错传杯弄盏,足有两更天气。太宗见她楚楚可怜益加悯惜,遂对她好语温存。萧后本是个尤 物,不晓得什么节烈,但教有人爱她,无不乐从。况太宗正在盛年,生得恣表绝伦,不比那故主炀帝,昏头磕脑毫无威仪,此时既已入宫,乐得攀龙附凤,再享几年欢乐,于是拿出生平伎俩,浅挑微逗,眉去眼来,那太宗渔色成性,连弟妇都不放过,何论一个亡国故后彼此情意相同,自然如胶漆熔作一片

贞观二十二年三月,萧后去世了,得知消息李世民“诏复其位号,谥曰愍,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奔波十二载,守寡三十年,萧后总算可以在地下与丈夫相会了。萧皇后是前朝的皇后,李世民和杨广本身就有亲戚关系,李世民登基后还娶了隋炀帝的女儿,生了吴王恪。还有李渊是受隋恭帝的“禅让”建立大唐的,他们起兵前是隋朝的高官。如今隋朝的皇后去世了,当然得表示一下。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她们只是的附属物,一生都在为了男人而生活。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依旧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比如高惠通便是这样一个人。

高惠通武功高强,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了李世民的保镖然而高惠通的生活并不幸福,而她的碑文更是让人感到悲伤,因为这个碑文揭露了“武功再高也是玩物”的残酷真相

21世纪初,人们在陕西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古墓的主人便是唐太宗的贴身女侍卫高惠通。

通过墓志铭发现,高惠通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25年,是个英年早逝的可怜人。高惠通先祖为渤海高氏,父亲高士达是隋末反王之一。

高士达兵败去世之后,高惠通被窦建德所得。窦建德投降唐朝之后,高惠通便进入了秦王府,成为李世民的刀人刀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她们从事武职,主要负责内廷后宫的护卫工作。

墓志铭有一句话说,高惠通“ 靓洛神之词,嗤宓妃之娇态;观鹊巢之泳,慕后妃之令淑”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高惠通不仅需要负责安保工作,还要随时等待李世民的临幸。而这便是女俘虏的命运不仅需要为敌人工作,还成了对方的玩物。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她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是高祖李渊的故交。高祖留守太原的时候,武士彟就是行军司铠参军,后来高祖称帝,封武士彟为光禄大夫,兼义原郡公,后来又升任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历任利州、荆州都督。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袁天罡看他们可以官至三品,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袁天罡,四川成都人,隋朝的时候当过资官令,唐武德年间当过火井县县令

传说他精通面相和阴阳五行,可凭风声风向断吉凶,一断一个准,著有不少有关面相、天文、风水方面的书,不过大多已亡佚不见。

一天李世民问袁天罡,唐朝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就算了起来没想到真的算出了唐朝的灭亡时间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让皇帝知道,如果一不小心让皇帝生气,自己的小命就难保了。不能随意敷衍皇帝,于是他就说了一个很模糊的话:猪能上树的时候。

李世民听了这句话之后十分高兴,因为袁天罡说的猪上树这件事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唐朝应该不会灭亡。唐太宗不知道的是,灭了唐朝的正是梁帝朱温朱与猪是谐音,袁天罡说的是实话,只是李世民没有听明白罢了。

袁天罡和弟子李淳风合著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唐太宗他们为大唐推算国运,他们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李淳风推上了瘾,不想住手,一推就推到了唐以后两千多年中国的命运袁天罡推他的背,叫他回去休息,别累死了,李淳风才住手,所以书名叫《推背图》。

袁天罡预测武则天将来会当皇帝,后来果然如此

袁天罡相人之术如此精湛,民间流传对其万分尊崇。相传武德年间,有人问他,你这么会算,会看,可以知人前途寿命,那你自己的呢?袁天罡听后默默不语,长久之后哀叹一声泄露天机者,命终不寿,今年夏天四月就是我寿命终结之时。官职到此已是封顶了。果真如其所说,袁天罡如期而逝,官职也就在火井令上并未提升。

在民间传说中,袁天罡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生于开皇三年,他母亲被独孤皇后杀了,他被抱给姓袁的人家抚养,所以姓袁。

还有传说说李淳风袁天罡是亲哥俩,而且是双胞胎,只不过两人分别由袁、李两家养大,所以袁家养的叫袁天罡,李家养的叫李淳风。

却说武氏长到十四岁的时候,已经艳名远扬,并传到宫廷。太宗听说有这样的美人,于是派人征召。武氏的母亲杨氏接到诏书泪流满面,武氏却谈笑自若地说女儿见天子是件好事啊,母亲怎么哭了呢?母亲听了她的劝慰,这才擦干眼泪送她上路。

武则天入宫后李世民并没有十分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而和她一起入宫的徐惠因父亲在朝为官,有传言说皇上近日要宠幸她。武则天于是千方百计讨好徐惠。提出徐惠结为姐妹,徐惠答应了。两人燃香结拜互立誓言,如果谁先被皇上宠幸,谁就提携另一个人

几天后徐惠果然被皇上宠幸。皇上赏识她的才华,封她为婕妤,住到别处去了。徐惠有机会就皇上面前说武则天怎样怎样好,说得李世民心里直痒痒。几天后果然召见武则天。

武则天入宫拜见太宗,一点儿也不慌张,谈吐非常得体。太宗命她起来仔细打量,真是豆蔻年华面如芙蓉,体态婀娜风情万种。太宗当下让她侍寝。

武氏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解风情到了扶桑日上,太宗起视朝,看那被底娇娃,尚在朦胧之中。太宗越瞧越爱,便赐她一个芳名,叫作媚娘,轻轻呼了几声,武氏才觉惺忪,急欲起床谢恩,那太宗已自走了。

几天后再度侍候皇上。梅开二度,媚娘看起来更加容光焕发美艳动人。

太宗立即册封武媚娘为才人,武媚娘当然谢恩。太宗让她住在福绥宫,接着把那些年老的嫔妃全都放出,连最近新宠的萧后也不再召幸,他要一心一意地爱恋这武媚娘了。

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  

唐太宗很好奇,微笑着问:“你要这三种物品有何用呢?

武则天一字一句地说:“我先用鞭子抽它,作为警告,要是它不服,就用铁锤锤它的头。要是还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唐太宗心头一惊,但还是哈哈大笑道:“那这匹马不就被刺死了吗?

武则天说:“如果这匹马是良驹,就应该被圣上所骑;如果驯服不了,那还要它有什么用呢?

唐太宗的心里感到非常震惊:一个小小的弱女子,性格居然比男子刚烈,手腕如此狠毒,真是不可思议啊!

后来,长安民间流传出一种手抄本《秘记》,上写:“唐朝三代以后,女主武王当有全国。”

李世民见到李淳风就问:“民间流传的“帝传三代,武代李兴”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李淳风回答:”臣看了天象,推算过后基本与传言相符。”李世民听到李淳风这样肯定的回答,心里很害怕,急忙又问:“武是何人?”李淳风说:“其人已在陛下宫中

李世民闻言大惊,想到自己一手打下来的王朝要被武氏取代,唐太宗宁愿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唐太宗在滥杀了很多无辜以后,屠刀悄然无声地举向了武则天。

李淳风说了一句“王者不死”,如果杀了她,上天又生出一个姓武的人来,这个人三十年之后是年轻人,年轻人心狠手辣,那么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武则天于是逃过一劫。

公元649年,弥留之际的李世民还是放心不下武则天,他想进一步探明虚实,就问她自己百年后将欲何往?武则天心中一颤,冰雪聪明的她冷静睿智回答了8个字:“青灯古佛,了却此生。”

李世民长吁一口气,如果武则天到庙院里出家当尼姑,这辈子应该不会兴风作浪。李世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没有让武则天陪葬。

却说唐太宗的嫡长子出生在承乾殿,所以命名为李承乾,这个名字饱含着父亲的期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登上皇位,就册立年仅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

贞观五年,李承乾生了一场大病,从不信佛信道的李世民破天荒的请了道士给儿子祈福。儿子病好以后,李世民下令给狱中的囚犯减免罪行,还召集三千出家人,建了两座寺庙用来还愿。

李承乾积弱多病,每一次都让李世民倍感揪心。所以他对李承乾非常溺爱。李承乾表现好了,从来都是大赏特赏。一次李承乾写了篇治国策略,李世民看了之后非常得意。

同母弟魏王李泰体魄健全,学识渊博,聪敏过人,是太子位的有力竞争者.李承乾在叔父李元昌、侯君集等人的支持下,准备刺杀李泰,并试图李世民。有其父必有其子,唐太宗当年弑兄杀弟,他就是儿子最好的榜样。

事情败露后李承乾被废。李泰趁热打铁,对父皇如果自己继承皇位的话,将来会杀死儿子传位给九弟李治。唐太宗幡然醒悟:杀死儿子传位给弟弟,这明显有悖常理。

唐太宗把目光投向晋王李治。这个忠厚仁孝的孩子曾经为自己吸过脓。只有他这样的人品才能继承皇位,才能保全自己的兄弟。作为年老的父亲,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这样李治后来居上,被立为太子。

李治开始扶着床学走路的时候,喜欢拿着笔乱划,身边的人让他划在纸上,李治在纸角上画出来的竟然是个字(唐朝敕代表诏令)。李世民叫人把纸烧了,而且命令不许外传。

一日太宗退朝入内,忽觉头晕目眩支持不住,于是卧到龙床休养精神。第二天唐太宗传出诏旨,命皇太子听政金液门。太子听政已毕入内请安。这时武媚娘侍立榻旁,见太子进来便轻移玉步向行礼。太子留神一瞧,见她眉含秋水,脸若朝霞,光可鉴影,笑足倾城,身材袅娜,模样轻柔武媚娘口中呼出“殿下”二字,把太子魂灵勾 引了去。及媚娘礼毕回身,李治按定心神道:“父皇年过半百病入膏肓,这等尤 物陪着真是可惜。”一面想一面走到太宗榻前问疾。太宗道:“我方士丹药效,如今筋力衰颓,看来不能久存了。”太子道:“陛下稍稍违和,但教服药数剂自可复原,何必过虑?”太宗道:“我自弱冠典兵,经过数百战才造成这个基业,目今四海承平,死亦何恨。”太子默然不答。

唐太宗接着又道:前不久,我将宰相李绩从京城贬到外地去,其实并不是因为犯了错误,而是你继位后将他召回京城,直接官复原职,让他记住你的恩情,就会好好辅佐你了。说完便让李治离开了

自此以后,太子心目中时时记着这武媚娘。可巧太宗一病两月,太子按日入侍,时常与媚娘相晤,媚娘知情识趣,仗着两道柳眉一双凤目,去勾挑那东宫殿下太子支撑不住,也不管青天白日,当下便来到侧室与媚娘兴云布雨,心里只盼望太宗早死。

李世民快去世的时候,竟然也被一个术士给骗了,那个术士跟他说他已经活了很久,他将延年益寿的方法告诉唐太宗,还给他展示各种神奇的丹药,李世民不知是病急乱投医,还是被死亡的恐惧吓到了,他竟然相信了这个术士的话,并且开始服用这些丹药。

可是李世民服药后非但没有实现不老不死梦,反而病情加重,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在李世民的后宫,有这么一位妃子,她不是靠美貌被选入宫,而是凭借着她的聪明才智。这个女子叫徐惠,据说5个月就开始说话,4岁便开始饱读诗书,8岁便能抬笔作诗,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女神童”,父母对她更是宠爱有加。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事迹也传到了皇的耳朵里。

李世民十分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女孩。于是11岁的徐惠被唐太宗召进宫,因为极具才华,同时也颇有姿色,李世民便将她留在宫中做了嫔妃。说实话进宫并不是徐惠的本意。不过后宫这个地方条件优越,生活清静,更适合学习。在三宫六院的妃子每天勾心斗角的时候,徐惠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俨然成了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贞观末年,李世民因为作了一些成就,不禁有些飘了。他开始挥霍国库,做一些修建宫殿等劳民伤财的事情,这时候徐惠及时劝阻了他,李世民终于停止这些行为。

徐惠做嫔妃的13年里,李世民对其非常疼爱,两人的感情也不错。李世民驾崩后,徐惠悲伤过度,身体逐渐虚弱,但是她拒绝太医拿药,她称自己要早些去皇陵中伺候先帝,没过多久徐惠便去世了,李治将其追封为“贤妃”,将她与先帝一起葬在皇陵中。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正妻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韦珪被册封为贵妃。唐朝的礼制,皇后娘娘是极品,大到不需要品级了。贵妃是正一品,是仅次于皇后的四妃之首。

  韦珪出身高门令族京兆韦氏她原来的丈夫名叫李珉,是隋朝尚书李子雄的儿子。韦珪嫁李珉之后碰到大变故,她的婆家被隋炀帝满门抄斩了。

丈夫被处死之后,韦珪以女犯人的身份被隋炀帝没入宫中隋朝灭亡之后,李世民纳韦珪为妾,除了喜欢韦珪之外,李世民主要目的是为了拉拢京兆韦氏的支持。

由于韦珪是女犯之身,带着女儿李氏改嫁。这样的情况,能嫁给李世民当小妾,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韦珪在武德年间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女儿李孟姜。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又与韦珪生了儿子纪王李慎。

按道理来讲,长孙皇后薨殁,地位仅次于皇后的韦珪应该进位皇后了。李世民却想立昔日齐王妃杨氏皇后的没事,此事最后让魏征搅黄了。

杨氏没当上皇后,韦珪依然是贵妃。虽然没有接过长孙皇后的班,但依然是嫔妃之首,顺顺当当熬死了李世民。

李世民驾崩之后,韦贵妃进位为纪国太妃,随儿子李慎去纪国。韦贵妃一直活到唐高宗麟德年间,享年68周岁。韦贵妃死后被陪葬在昭陵。

韦珪有三个孩子,与前夫所生的女儿李氏被李世民册封为定襄县主,后来嫁给了镇军大将军薛国公阿史那忠,两人去世之后,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韦珪与李世民所生的女儿李孟姜被册封为临川公主嫁给名将周道务,两人有四个儿子。周道务与临川公主死后,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韦珪的儿子李慎是李世民最有才华的儿子之一。武则天要取代大唐的时候,李慎与宗室亲戚们起兵,最后被武则天杀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