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西京自治(4)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179字 发布时间:2024-04-03

水潭西侧立着连排草庐,里面立着数百座剑炉。草庐至旷谷西侧坡地间,开垦了一大片菜地,如今只种些乌塌菜、红萝卜、空心菜、香菜和鸡毛菜。草庐远处似乎有条小路,隐没于一人高的野草丛中。

 

  剑炉周围均站着铸剑匠人,多数人赤膊上身,正挥汗如雨地铸造。四周地上散落着无数刀剑,还有不少黑色的盔甲和黑色长矛,马镫堆在草庐外,如同一座小山般。靠近水潭边有一只岩石砌成的大炉子,炉旁立着三位匠师,均是四十岁左右,满头满脸都是灰土,下身袍子点点斑斑,全是火星溅开烧出的破洞。

 

  “启禀大王,那三人分别是烛康、张鸦和陶弘,铸剑技艺最为精湛,各有师承所传,苦心剑与仁心剑便是三人联手所铸。”

 

  “铸剑果然是辛苦异常,这三位匠师为苍陵尽心,本王实是感激得紧。”

 

  “剑庐迁至此地不久,三位匠师甚喜这旷谷,如今正联手铸造秦山剑,以慰大王信任之恩。草庐中的匠人虽多,但手法互不相同,如今皆为三位匠师所辖,统一标准锻造刀剑、长矛和盔甲。”

 

  “打造精良武器已所不易,为何还要统一规制与标准呢?”

 

  “将士征战沙场,实是刀头舔血,若是武器损坏不得合手,恐怕就会危及性命。臣有心改变这一局面,便在剑庐设了督造,由他统管箭矢、长矛头等可更换的武器,确保战场坏了可就地替换杀敌。此人作为一级负责,下面再设有工师、师承和工匠三级,那三位匠师便是工师,除了铸除宝剑外,每日便巡检工匠们的铸件。”

 

  “大督果然是用心了。”

 

  “臣曾与泰平大良商议,将来战时准备盐醺肉等配菜清单,一律按照规制配供,简化军营采买负担。”

 

  “我看那里堆着机弩盒,莫非是匠人们新制的弓箭?”

 

  “启禀大王,那是配备给骑兵的马弩机,乃是陶弘工师所研发,机括由精铁所制,长度短于利剑,装在战马体侧。每个弩机自装十支弩箭,由单独机括触发而射,近距离杀伤威力惊人,实是对付敌军精锐骑兵的利器。”

 

  “妙绝自不必说,可惜的是一骑仅挂两弩。”

 

  “大王所言极是。我听说泰平大良降服烈马、悍马两族,已获得数十万匹战马,苍陵可学血驼大军制式,为每一名骑士配备双马,那样便可多带机弩和军备了。”

 

  “如此甚好。秦大督,也许是我异想天开,若是苍陵战马足够,为何不为每个骑兵多配战马,长途奔袭时便可省却时间,起到迅雷进击的效果。”

 

  “大王果真不凡,这想法确非常人敢想。嗯,若是每个骑兵配十匹马,带了足够的辎重装备,便可昼夜不停地换马推进,不待敌军掌握消息,便可拿下城池关隘。妙啊!待攻下城池后可就地取材,这正是当年游牧外族南下时的办法,大王能够一念至此,实是令秦程佩服。

 

  “我只是随口说说,大督不要见笑就好。”

 

  “大王所说非是虚想,的确对用兵好处极大。只是骑兵远距离奔袭,马上功夫要十分了得,能够吃睡皆如在平地不可。这倒不是难事,臣只要勤加训练即可。我还有事想禀报大王,若要将士尽心杀敌,该当为他们想好归宿。”

 

  “大督细细说来。”

 

  “流民入伍无非是要得地娶妻养儿,但刀剑无眼本是常事,因而大王该为士兵们圈定军田,待他们得胜退伍便可依军功获得土地。如此一来,士兵们心中有了奔头,打起仗来会格外卖力。”

 

  “大督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你与泰平大良商议吧!我看天色尚早,大督陪我去看看铁矿脉吧!”

 

  “启禀大王,铁矿脉距此甚远,恐怕午时前也难以到达,而且现下正是开矿关键之时,山体松动滑坡乃是常事,大王是金贵之体,不如待日后再去巡视吧!”

 

  “那也好。”

 

  “既然如此,臣交待三位工师几句,便陪大王回营暂休,待下午再出发去秦山屯田所在吧!”

 

  “好。”墨白点头同意,秦程便策马向前。

 

  那三位工师见大督到来,停下了手中伙计,听秦程交待之后,连连点头应诺。

 

  秦程陪着墨白原路返回。赵皋早早备好午饭,伺候墨白吃罢,又侍候苍陵王上床小睡了一觉。睡梦之中,墨白梦到自己赤膊上身,站在剑炉前铸剑,耳边响起噼啪之声。

 

  等墨白睡醒,睁开眼睛,大帐内早已升起了炉火。帐外天色暗沉,风雨交加,吹得大帐发出呜咽之声,深秋的凉意又浓了一重。墨白刚翻了身,准备召唤一声,赵皋已挑起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秦程大督促来过了吗?”

 

  “启禀大王,大督见外面秋雨甚大,交待小人不必打扰,他已率领部下去烈马河上游,巡视堤坝工程去了。”

 

  “那么何人陪我去巡视屯田?”

 

  “秦大督说,玄天骑兵副将肖鹰为人机敏,眼下正在营内组建黑马台,若大王想去巡视,便由他于明日一早率军护送前往。”

 

  “黑马台是什么?”

 

  “小的也不太清楚,听说是秦程大督设立的间谍组织,专门训练机警的剑士,以便将来到亚夏各国刺探军情。”

 

  “哦,秦程用心良苦啊!”

 

  “是啊!小的在营中派人暗查,将士们对秦大督极为敬服,都说跟随大督必能打胜仗,早晚立了军功便可光宗耀祖了。”

 

  “嗯。你觉得秦程与泰平相比,何人对苍陵功业大些?”

 

  “小的是卑微下臣,怎敢擅自评断?”

 

  “本王恕你无罪便是。”

 

  “泰大良年纪不大,但治国理政颇有手段,虽得罪了不少苍陵贵族,但很得百姓拥护。秦大督一心只想统兵征战,为大王称霸天下而战,若是论谁功业大些,小的觉得大良如能收敛锋芒,大王倒是该加倚重。”

 

  “没想到你倒有些见识。你说一说,烈马河大坝为何对苍陵十分重要?”

 

  “烈马河是苍陵大河,若能在都堰谷口筑坝,依托两侧山峦之势,就可借水利工程调整水量,为寒川一带灌溉农田,新增万亩沃土。”

 

  “你说的不错。水利工程对提升国力益处极大,当年廊中强国称雄,银夏治理曲江水域,都是利用筑坝取得成功。我看你对政事见解颇多,留在我身边当个侍臣实是屈才了。”

 

  “小的蒙大王之恩,作了王宫总管,已经是天降之福,绝不敢再有任何奢望。”赵皋拜伏在地,双肩不停抖动,显然被墨白的话吓到了。

 

  “我说的非是假话。泰平大良忠心为国,秦程一心治军,但他们总要外出征战,本王身边实在需要得力之人。回到逐鹿后,你替本王建一支内府军,作为护驾的府兵,最好是挑选秦大督所训练的勇士。”

 

  “既然大王信任,赵皋定然不辱君命。”

 

  “柏武与熊族小子一同出征,不知何时回到宫中,待你挑选好勇士,再命赵无霜与柏武加以训练。”

 

  “小的见那熊霸年龄不大,但是颇有心计,不知他随王师西征,到底是何目的?”

 

  “你有何担心?”

 

  “小的觉得熊族虽传达了结盟之意,但是辫子军远隔万里,大王舍近求远与其结盟,将来可能会被熊族牵绊。”

 

  “依你所说,苍陵该如何做呢?本王又该选择谁做盟友呢?”

 

  “小的倒是觉得西京与苍陵毗邻,郗戟得到西京贵族支持,大有脱离帝国的想法,加之过去曾与蛮戎、铜古往来密切,若是他肯为大王出力,倒是可助大王对付南方各国。”

 

  “我记得元世纪中期之时,如今西京五镇之地仍盘踞着一个部落,经常四处攻伐掠夺,苍陵与周边各国颇是不胜其扰,于是请庄帝派出一支大军,在各国支持下灭掉其部,尽收部落疆土划归帝国直属。西伯替昭皇坐镇此地,本意是震慑南方众国,铜古和蛮戎为何会与西京交好呢?”

 

  “大王难道忘记了,西伯曾于去年发兵王都,便是为得到铜古、蛮戎的支持。小的在王宫侍候时,听说周彰为登上帝国皇位,与铜古、蛮戎联系,待控制苍陵良马交易后,助两国组建精锐。到那时,西伯得敕胡、铜古、蛮戎、幽蓟和苍陵五国支持,有极大可能压制娥后,成为银夏帝国之主。”

 

  “如今西伯已经去世,两大王国为何还要支持郗戟?”

 

  “西京地理位置特殊,如果与帝国本土休戚与共,其他王国便摆脱不了被压制命运,因而他们会极力鼓动郗戟,令他不尊娥帝之命。大王如果不想被蛮戎、铜古等国牵制,应该早些向郗戟示好,以免他们联起手来。”

 

  “你说的很有道理,待泰大良回到逐鹿,我会好好和他谈谈。”

 

  墨白看着赵皋,心里突然有种无法言说的感觉,隐隐觉得赵皋今日有些反常,不由得想起他曾替韩慰当说客。他慢慢走到帐内炉火边,伸出双手烤火,思索赵皋刚才说过的话。

 

  这时,帐外传来喧哗之声,赵皋连忙走出大帐。片刻之后,赵皋返身回到大帐,手里拿着一个锦袋。

 

  “启禀大王,这是逐鹿王都加急送来的信件。”

 

  赵皋说着,从袋中取出一封,双手捧到墨白眼前。墨白接过信,轻轻展开,脸上表情瞬间凝固。

 

  西京已经自立为国,郗戟统兵西进攻打蕃国。

 

  寥寥数字,重有千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