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八王之乱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10490字 发布时间:2024-04-20

话说天下之事,如中天之日,盈海之星。兴亡数定,盛衰有凭。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是《三国演义》上写的。三国之后,公元265司马炎自立为皇帝,一统天下

司马炎定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

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公元273年,司马炎令中品以上官员家中的适龄女儿充入后宫,次年,又选下品官员以及普通士族家中适龄女子入宫。至此,连同之前魏元帝以及吴末帝遗留下来的5000余名宫女,司马炎后宫已有一万余美人。

面对人满为患的后宫,司马炎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司马炎每天都在为不知召谁侍寝而感到烦恼,后来想了坐羊车选寝妃的办法。就是以羊拉御车,羊在哪处房前停下,司马炎就在该处的妃子处过夜

后宫妃嫔众多,于是免不了争夺,她们绞尽脑汁地吸引羊车在自己住处前停下,有的妃子将竹子插在门边,有的在门前空地上撒盐汁……

晋武帝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朝中事务依赖后党杨氏。杨骏、杨珧、杨济位居三公,时称“三杨”。其中杨骏是皇后亲,也就是司马衷的外公。

西晋最有名的富人新闻,是石崇与王恺斗富。石崇是当时的中国首富,他的钱怎么来的呢?一是当荆州刺史来的,二是化妆成强盗抢来的;王恺呢,是晋武帝的舅舅,皇亲国戚,同时官封后将军。王恺不服石崇,加上晋武帝撑腰,于是跟石崇斗起富来。没想到的是,几个回合也斗不过石崇。晋武帝赐给王恺一颗高二尺多的珊瑚树,王恺跟石崇显摆,石崇给他当场摔了,让下人端出六七株高达三四尺的珊瑚树,随便一株就可以赔偿;王恺用麦芽糖刷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花椒面漆房子,石崇更过分,用赤石腊当涂料;王恺在家门口用紫丝布做挡风墙,长达四十里,石崇用织锦花缎铺路,长达五十里;王凯家的豪宅很漂亮,石崇家的厕所让客人误以为来到了卧室……皇亲国戚王恺“斗富”完败土财主石崇,成为当时的最大新闻!

司马炎认为他建立的功业不在汉高祖、汉光武之下。有一天问大臣刘毅卿以为我可以和汉朝哪个皇帝相比?

面对自视甚高的司马炎,刘毅直言道:“陛下与桓灵二帝差不多

司马炎一听很高兴地你也太不给面子了,我虽然没有尧舜禹那伟大,但也不是个昏君吧

刘毅说桓帝和灵帝卖官得到的钱收归国库,可您卖官得的钱都进了自己的口袋,您还不他们呢!

晋武帝于是矫以仁俭重视法律,亲自听讼录囚。为了巩固皇权晋武帝大封宗室。

贾充是西晋开国元勋,他的女儿贾南风能当上皇后,也不完全取决于贾家和司马家的关系,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公元271年,西北的羌族和胡族背叛西晋当时朝廷大臣任凯等人非常反感贾充,于是就对晋武帝

贾公德才兼备他曾统兵灭吴,现在只有让他去西北镇压叛乱才行

司马炎并不了解任凯的心理,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确认贾充明年年初他的部队到西部

贾充暗暗叫苦对任凯等人恨之入骨,可是又无可奈何。荀旭想留住贾充,便司马衷王子已经13岁了,还没有订婚。如果您能把女儿嫁给王子的话,就离开朝廷了

贾充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荀旭利用进宫的机会告诉皇帝现在的皇储已经了,应该尽快结婚生子。贾充的女儿很有才华,也很贤惠,可以和王子媲美请选择。

贾充的妻子郭淮也不闲着开始了她的夫人外交,她送了一些珠宝给杨皇后杨皇后便决定让儿子娶贾女为妻。

郭槐年轻时以善妒著称。她的丈夫太宰贾充是个悲催的二婚男。起初贾充迎娶的是李丰之女李婉,生了两个女儿,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可是,李丰与司马师政见不合。为了摆脱妻室对自己仕途的影响,贾充与李婉恩断义绝,转头便娶了郭槐。

郭槐伯父是曹魏名将郭淮,嫁给贾充也算是门当户对。婚后贾充与郭槐有了二女二子,其中长女是贾南风,次女是贾午。

贾充一向疼爱孩子,自两个幼子出生后,一天就乳母的房间数次。郭槐以为贾充与乳母有私情,便命人将乳母活活打死,贾充的两个儿子很快夭折。

按说杨皇后要什么有什么,她当然不会看中郭淮送来的这些首饰。她考虑的是贾家族不仅是统治王朝的显赫成员,而且还十分忠于司马氏家族。他的女儿嫁给儿子,对儿子将来继承王位绝对有好处。

于是杨皇后请选贾充的女儿为太子妃左右逢源的大臣们也请晋武帝选贾充的女儿做太子妃晋武帝不好当面驳她大臣的面子,也就默默地同意了。

司马炎虽然默认与贾家结亲,但当时贾充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贾南风和贾午。司马炎本意想给太子找个漂亮老婆,所以,以黑丑矮闻名的贾南风并不在其考虑范围内。然而郭槐不想让年纪小的贾午过早嫁。于是在宫里八抬大轿到来的前一刻,郭槐以贾午短小未胜衣为由,强行替换了太子妃人选。司马炎看到这样的结果也无可奈何,只能册封贾南风为太子妃。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昭君貂蝉、玉环。但中国也有“四大丑女”,分别是:嫫母,孟光阮女、钟离春。钟离春还有一个名字叫钟无艳因为她是齐国无盐邑人也有人叫她钟无盐。 

除了四大丑女,最出名的就是贾南风晋武帝称她“丑而短黑” 书记载:她长了一颗大得离谱的脑袋,头发很少,差不多要秃;额头凸出,眼睛下凹,朝天鼻,喉结比男人还大;肚子大得像怀孕了一样;皮肤很黑骨架很大,像男子一样壮。结婚后司马衷既害怕她,又喜欢她。

虽然在母亲的运作下,贾南风顺利完成了家族使命,但她的形象着实令司马炎感觉受到侮辱。因此无时无刻不想废了她。
当时除了贾南风,太子宫中还有数名晋武帝派过去的嫔御,专为教会司马衷男女之事。面对这群女人,贾南风可不客气。有次甚至剑戟直刺太子妊娠的嫔妃,致使婴儿坠地而死

在这群妃子中,有个晋武帝的才人谢玖最先得司马衷青睐,这时候她即将临盆太子妃的野蛮和善妒后,谢玖第一时间跑去向晋武帝求救。
听说贾南风胆敢擅杀司马氏的孩子,晋武帝勃然大怒。恰好洛阳城北专收押宗室的金墉城落成,晋武帝便打定主意废黜贾南风、另替司马衷择亲。但杨皇后得知,亲自面见晋武帝,竭力进言太子妃不可废。

对于杨皇后的劝阻,晋武帝不为所动外戚杨珧提醒他 “陛下忘贾?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贾充位高权重,是当朝司空,经常宴请一些大小幕僚来家里开会议事时任司空掾的韩寿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又博学多才。有一次贾充在家大宴宾客,韩寿在其中。贾午透过窗户,见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不由偷偷地爱上了他。

情窦初开贾午害了相思病她辗转难眠,一刻也等不了,于是派了婢女给韩寿传话:我一眼就爱上你了,快来和我约会吧!

贾午是豪门小姐,韩寿是职场小官。韩寿一听受宠若惊当晚就越墙而入,从此两人经常幽会

一天贾充又在家请客,韩寿也来了。人们都闻到身上有一种奇特的香味。贾充心里一沉,这种香料是西域进贡给晋武帝只要接触这种香料,那香气能保持几个月不散。大臣中只有陈骞和自己有,是晋武帝赏给他们的。韩寿一个小官,怎么会接触到这种香料呢?

贾充联想到女儿贾午的种种异常,很快意识到贾午与韩寿有私情。贾充严加拷问婢女后,才知道女儿已经和韩寿私通很久了。贾充贾午叫来询问,贾午一点也不害怕,说出了事情经过,并且表示这辈子非韩寿不嫁。考虑到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贾充只好顺水推舟,成全了对有情人。后人把这个故事叫韩寿偷香

却说司马衷从小不爱读书,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司马炎对此十分发愁,担心太子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另外司马衷虽然是傻子,可他的儿子 司马遹却十分聪慧,颇有人君之相司马遹之母谢玖本来是司马炎的侍女,司马炎先教她为妇之道,然后再让她去开导司马衷司马遹究竟是司马炎的儿子还是孙子,司马炎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他儿子也好是孙子也好,只要以后能继位

晋武帝有次与大臣们一起“密封疑事,使太子决之”以此来证实太子的理政能力。明眼人都知道这次文件批复,事关太子之位是否稳固。当考题传入东宫时,最先拿到试卷的是贾南风,她知道以司马衷的智力水平根本无法作答。没办法,她只能悄悄派人出宫请枪手作答,再秘密传送回东宫。

然而贾南风对这些引经据典的答案还是不放心。她将答案传给东宫给使张泓,张泓立马指出:太子不读书,这事皇帝知道的,如今答诏里引用了这么多经义,皇帝一定会追查代笔之人,还不如直话直说。于是张泓另外起草了一份文墨粗通的文稿让太子誊抄。司马炎看了答卷后,觉得儿子的思维还可以也就留了他的太子位。

太熙元年(290)4月,晋武帝去世,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

由于担心自己死后继承人大权旁落,晋武帝临终前遗命自己的叔父、汝南王司马亮与自己的老丈人杨骏共同辅弼新君。
杨骏志在振兴弘农杨氏,他知道历史上但凡皇帝驾崩,朝堂总得来一次高层洗牌。既然晋武帝让他做辅政大臣,那就应该好好利用当下的权力,使他以及他背后的家族权倾朝野。于是趁着晋武帝重病昏迷,杨骏与女儿杨皇后合谋,偷偷篡改了晋武帝的诏书。待晋武帝驾崩后,司马亮被排挤出去,杨骏事实上成了中央唯一的钦命辅政大臣。
杨骏掌权后,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后党全都鸡犬升天,一个以杨骏、杨珧、杨济为主的三杨集团正式形成。

作为一个谨慎的小人,杨骏利用辅政大臣的身份制定了一项措施要求: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总而言之,凡朝中之事,杨骏必亲自过问, 由于害怕“左右间己,乃以其甥段广、张劭为近侍之职”、 “又多树亲党,皆领禁兵”

可是贾南风权欲熏心,她与一味专权的杨骏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合的矛盾。

贾南风一早想让汝南王司马亮牵头。这老家伙本来就是晋武帝钦命的辅政大臣之一,如今所有权力都归杨骏,按理说他应该是最恨杨骏的人。但当贾南风找到他时,他却老奸巨猾地表示这个事不好办,需要从长计议。
倒杨之事就怕出现变故,贾南风见司马亮劝不动,便转头让李肇找来了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这两人都是晋惠帝的亲兄弟,晋武帝生前让二人分别镇守荆州和扬州,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外戚作乱,这两位宗王兄弟可以及时起兵清君侧。

听说贾南风想借二人之手铲除乱政的外戚杨骏,楚王司马玮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贾南风等人由此商定,先由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以思念长兄为由,上书请求入京,之后再让李肇和孟观二人上奏告发杨骏谋反。
永平元年(291)三月初八深夜,李肇和孟观趁晋惠帝睡得正酣,把他摇醒,说杨骏要造反,乱兵即将杀入宫了,请陛下早做决断。在二人的忽悠下,晋惠帝下令让中外戒严,并遣使奉诏废骏,以侯就第

有了这道诏书,贾南风终于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诛杀了太傅杨骏及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等“皆夷三族”。

诛杀杨骏后,贾南风以晋惠帝的名义改元元康,大赦天下。
杨骏虽倒,宫里却还有一位棘手的杨太后。当初贾南风几人密谋陷害杨骏造反时,杨太后还让人手持她的谕旨前来调停双方的矛盾。

站在道义的层面,杨太后既是先帝的正宫,也是当今陛下的养母。作为儿媳,贾皇后即便做不到日夜孝敬君姑,也应念及亲情放过杨太后。况且杨太后当初还在晋武帝面前力保其太子妃之位。于情于理,贾南风都应该手下留情。
可是元康二年(292),杨太后还是被贾南风下令押到金墉城幽禁。八日后杨太后冻饿而死。贾南风下令将杨太后尸首脸朝下放入棺椁,再盖棺贴上符咒,使之永世不得超生。

晋惠帝也真是白痴,外公和妈妈被老婆害死,他竟然不闻不问。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咕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是私的?随从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的。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贾南风诛杀杨骏之后,任用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司马亮,字子翼,司马懿第四子,司马昭的异母弟。通常在说八王之乱时,都是把汝南王司马亮列为八王之首。

在曹魏时期,司马亮就已经历任散骑侍郎、东中郎将,先后封为万岁亭侯、广阳乡侯,这当然是靠父兄的后台曹髦在位期间,淮南发生诸葛诞之乱,司马亮参加了征讨,可是却败仗,司马昭十分生气,免掉了他的官职。不过司马亮毕竟是司马昭的弟弟,所以很快就恢复并提升了官职,拜左将军,加散骑常侍。司马炎即位称帝后,封他为扶风王、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

司马亮在关中时,秦州刺史胡烈为羌人所杀,司马亮派将军刘旗前往救援,兵败。司马亮作为地方军政长官,当然负有领导责任,但朝廷顾忌他的身份,没有打算处分他,只是决定刘旗当斩。此时司马亮为刘旗上书请求免罪。晋武帝很不高兴,下了个诏书说:今若罪不在旗,当有所在。意思是说,如果刘旗无罪,那谁有罪呢?结果刘旗的命没保住,司马亮的官职也丢了。司马亮画蛇添足,偷鸡不成蚀把米。好在他后台够硬,很快就复职,拜为抚军将军。

晋武帝大封宗室,受封的诸王并没有去藩镇,而是留在京师,有些藩王还握有兵权。诸王的存在,对皇帝的统治极为不利。为消弱诸王的权势,司马亮力主“遣诸王还藩”,太保卫瓘也完全赞成楚王司马玮因此对司马亮和卫瓘极大不满。

司马玮晋武帝的第五个儿子,也是诛灭杨骏的功臣,可司马亮偏偏嫌他这个侄孙有勋而好立威,免去他北军中候的显赫职务,想把他赶回封国了事。司马玮当时二十一岁,正是少年轻狂、血气方刚的年纪,他怎么能容忍年迈的叔公来排挤他卫瓘西晋开国元勋以前极力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白痴。不料晋武帝架不住身边人的说词,最终还是立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充有次对贾南风说: “卫瓘老奴,几破汝家”。意思是她的白痴老公差点被别人抢去,因此贾南风对卫瓘存在“宿怨”加上卫瓘现任太保,贾南风“不得骋己淫虐”。为把朝政大权紧紧掌握在手中,贾南风“矫诏使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卫瓘

司马亮毕竟多年为宗室之长,宿望犹存。当时天气炎热,负责押解的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后的阴影中躲避太阳,一些旁观群众还拿扇子来帮他扇凉。一天下来,竟然没有人敢做主杀他。司马玮很生气,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于是司马亮被贪财的乱兵撕成了碎片其死状极惨,鬓发耳鼻皆悉毁焉

曾经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汝南王,就这样极其窝囊地死去了。

司马玮诛杀司马亮,顺便将卫瓘也一块杀掉

贾南风趁司马玮立足未稳, 以司马玮矫招杀害司马亮卫瓘为由,将其处死。 司马家最先出场的两位男主司马亮、司马玮率先下线。   

 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 死了两个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两个大臣杨俊、卫瓘在心狠手辣的贾南风皇后面前, 他们跟玩偶一样灰飞烟灭。

贾南风大权独揽,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于是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和从舅郭彰分掌朝政,后母广城君养孙贾谧干预国事,惠帝完全成为贾南风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

贾南风为了达到长期控制朝政的目的, “诈有身,内稿物为产物”,也就是假装怀孕,好长时期深居内宫不见外人,暗地里把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收养起来。阴谋废掉太子司马遹以她养子代立。

美男子潘安每次出去游玩,总有一群女子追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掷果盈车”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潘安不仅美貌绝伦,还是一位感情专一的好丈夫。潘安对老婆十分痴情,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念念不忘,写了三首《悼亡诗》,字字血泪,句句柔情。

但潘安早年不被重用,于是投靠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想废掉太子,她便安排潘安搜寻太子谋反罪证。

贾南风与晋惠帝成婚20年始终未有所出而当初侥幸逃过其迫害的谢玖却顺利地诞下晋惠帝唯一的子嗣司马遹。晋惠帝继位后司马遹成为太子,而谢玖母凭子贵,晋升淑妃。
看着曾经的情敌混得风生水起,贾南风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她要趁对方羽翼未丰把太子搞死。
司马遹从小就因聪慧深得晋武帝喜爱,但正如陈韪当年评价孔融一样,这个太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长大后的司马遹不仅不好学,还迷上了算卦占卜,没事就带着一群太监在宫里给人卜吉凶,断生死。
针对司马遹不学无术的特点,

晋惠帝经历过一次杨骏谋反,这回轮到他儿子谋反,看见书信便写下遹书至此,今赐死几个大字,交给董猛,让他拿给众卿家看。

晋惠帝要赐死自己的儿子,贾南风的亲信张华一直在旁边劝阻,司马氏的几个宗王都持反对意见就连贾南风的母亲郭槐,临死前也加入了劝说之列。
这事一直拖到半夜 贾南风怕太子第二天醒来不好收拾, 只好改主意让司马衷下诏将太子囚禁,同时将太子的生母处死潘安从此得到重用。

贾南风的做法引起司马伦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谋欲废后”。贾南风听说有人想废掉她,便于永康元年3月杀死太子“以绝众望”。

司马伦字子,司马懿第子,司马昭的异母弟,听说太子被杀,马上有样学样,伪造皇帝司马衷的诏书,以谋杀太子之名拘捕皇后兵士冲入宫中,贾后慌忙出视,正与齐王司马冏相遇,贾后惊问“卿来干嘛?”齐王诏拘捕”贾后“诏当从我发出,何处来的诏旨?”齐王不理会,派兵将贾后拘住司马伦杀得性起,贾后族人全部屠戮贾南风也被逼喝下金屑酒死掉。

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夷灭他三族。

了公元301年, 相国已经不能满足司马伦的胃口, 于是他自立为帝奉司马衷为太上皇。

掌权大家还可以接受, 称帝是万万不可以的。凭啥啊

于是 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打不过,只好宣布退位, 把白痴司马衷又扶上去当皇帝。但是大家不肯放过他,用贾南风的死法将他送走。

 司马伦后,司马衷复位并以羊献容为皇后。

这时司马冏顺理成章当朝大功臣,虽然司马颙和司马颖也因功封官进爵,但洛阳城里的司马冏却是最大受益者

长沙王司马乂,字士度,司马炎第六子,是晋惠帝司马衷和楚王司马玮的弟弟,成都王司马颖的哥哥,而司马冏只是司马炎的侄子。司马颙散布谣言, 说司马乂是的内应,们是一伙的

这个主意不错。 司马冏听说司马乂是内应,马上派人去逮捕司马乂后者也得到消息,马上带领亲兵跑到皇宫,将宫门堵住,挟持皇帝司马衷死守, 最后司马冏战败被杀, 而且被灭三族,司马乂独揽大权。

司马颙还没到洛阳,这事就结束了。司马颙一时抓不到司马乂的把柄,明的不行就玩阴的,于是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结果都被司马乂弄死煽动几个亲信造反, 也被司马乂镇压。

实在没办法,干脆脸也不要了,于是拉拢司马乂的异母弟司马颖起兵反。并许诺打败司马乂以后,拥司马颖为皇储

成都王司马颖,字章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生母为程才人。他与长沙王司马乂年纪相差仅两岁程才人很得武帝恩宠,所以司马颖不到十三岁时,就已受封成都王,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又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司马颖相貌俊美,一副翩翩少年公子的形象,颇能在外表上迷惑众心,成一时之美。

权力的欲望是无穷的。司马颖的野心被堂叔司马颙撩拨起来。

 公元303年, 司马颙派亲信张方领兵7万, 司马颖派兵20万讨伐司马乂。双方混战几个月, 不分胜负。   

这个时候司马越先生出场

司马越是司马懿三弟司马馗的孙子,这位先生除了之前在诛杀杨俊的时候帮忙出过力,后来就一直处于蛰伏状态。

司马越冷眼旁观了大半天, 觉得司马乂坚持不了多久,于是联合一批禁军将领背后捅刀子, 趁司马乂不备将其逮捕囚禁。

然后司马颙部下张方进入洛阳,将司马乂放在火上活活烤死。

司马乂死后,司马颙如愿成为太宰, 司马颖出任丞相,为皇太弟,司马越出任尚书令。完事以后各回各家。司马颙回长安,司马颖回邺城,司马越继续留在洛阳上班。

不久司马越自为大都督,奉晋惠帝北征,传檄天下郡国召兵勤王。一时赴者云集,到邺城不远的安阳时,已有十余万大军,鼓声响彻云天,邺城震恐。司马越对自己大军云集的场面得意洋洋,以为邺城会自行崩溃,司马颖会出城投降。没想到司马颖遣石超率五万轻骑突出,司马越等人猝不及防,晋惠帝身中三箭倒在草丛中,六玺亡失,左右皆死,最后被劫至石超营中。

司马颖决定奉晋惠帝南下洛阳,当时邺中尚余甲兵一万五千人,司马颖通知大家次日一早出发南下但司马颖的母亲程太妃不知局面严重,不肯离邺,司马颖束手无策,天亮之后不能出发。大军一看原定时间已到,仍未出发,以为司马颖等人已离去,顿时士气崩溃,众军四散奔逃。

司马颖只带着晋惠帝坐牛车出城南奔。仓促之中,连盘缠也没带,只得由众人出私钱,晋惠帝下诏“贷之”,于道中买饭,没有碗,只能用瓦盆装来吃。

渡河之后,张方派三千骑来迎接惠帝;到了芒山,张方又亲自率万骑来迎。

晋惠帝还宫之后,司马颖已无兵可用,权势丧失殆尽,他不但不能干预朝政,反而成为张方控制下的傀儡。张方在洛阳期间纵兵剽掠,洛阳城内破败,人心不服,于是张方挟惠帝及司马颖等宗室西还长安。

回到长安,司马颙看到司马颖已无利用价值,遂废黜其皇太弟之位,另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以张方为中领军、领京兆太守、录尚书事。

司马越以张方劫迁车驾为由攻打长安,司马颙和司马颖逃亡山中。司马越随后带皇帝司马衷回到洛阳。

司马颖辗转跑到新野, 带着家属投奔河北旧部公师藩,途中被范阳王司马虓逮捕囚禁。其部下担心引起动乱,矫诏将司马颖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勒死,司马颖绝嗣。

司马颙在旧部的帮助下重新占领长安。不久司马越矫诏征召司马颙入朝为司徒,司马颙赴洛阳上任, 路上被司马越部下掐死,连同他的三个儿子。司马颙绝嗣。

 公元307年,司马衷中毒而死(据说是司马越所为),弟弟司马炽即位,史称晋怀帝。

司马炽是司马炎的第25个儿子,母亲王媛姬只是司马炎后宫一位极其普通的后妃。司马炽本没有机会登上帝位,可是贾南风害死了司马衷长子司马遹,晋惠帝在世时,就把司马炽定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称皇太弟。

司马炽和他母亲一样,在二十多个兄弟中平凡得不行,晋惠帝登基当年,他被封为豫章王,担任散骑常侍,在职期间也没有什么大作为。八王之乱爆发以后,司马炽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况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置身事外没有趟这摊浑水。不过晋惠帝被叔祖司马伦篡夺皇位期间,司马炽受到牵连丢了官职,差点连小命都保不住。

好在晋惠帝又杀回来了,救了他一条小命。晋惠帝觉得自己那么多兄弟,只有老实的司马炽比较顺眼,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死了,司马家的江山还要传下去,那就传给弟弟好了。

晋惠帝死后,司马炽顺利登基,可是权力都掌握在东海王司马越手中。司马炽没有实力对抗司马越,也不敢对付司马越,这就助长了司马越嚣张气焰。

西晋内部权利斗争愈演愈烈,西晋外部的情况也格外恶劣,匈奴各部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刘渊自称汉帝。内忧外患,司马炽急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先安内再一致对外,于是鼓起勇气对司马越下手。可正当他发出诏书讨伐司马越的时候,司马越却突然死了。

最后总结一下,八王之乱八王指的是:

 

1汝南王司马亮

 

2楚王司马玮

 

3赵王司马伦

 

4齐王司马冏

 

5长沙王司马乂

 

6成都王司马颖

 

7河间王司马颙

 

8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越死后,司马炽这个皇帝终于有点皇帝的样子,晋国大臣们颇为欣慰。可司马越的军队在护送的灵柩回东海封国的途中和石勒对上,全军覆灭。这可是西晋仅存的一支军队此时的西晋就是个空壳子,随便来个人碰一碰就全盘瓦解了。

很快匈奴人杀到司马炽面前,司马炽打算从水路逃走,他派人去寻找船只,但是匈奴人好像提前知道司马炽的举动一样,一把大火把司马炽逃跑用的船只烧了个精光。司马炽慌带着太子和少数妃嫔从后花园的小路逃跑,结果那条小路上也有匈奴大军,就这样,当了5年皇帝的司马炽被抓住了。

这群匈奴兵把司马炽押到刘聪面前,刘聪没有杀,还给了一个平阿公的称号。

接着刘聪邀请文武百官参加宴会,其中还有不少前西晋的官员。大家喝得差不多了,刘聪突然大笑道:今天我准备了一份大礼给大家,待会儿有个大人物要给咱们斟酒,大家可不要推辞!说完就让人把司马炽请了出来。司马炽身穿奴仆的青色服饰,手中提着一个酒壶,低着头慢吞吞地进入大家的视野。有人认出这是晋国皇帝司马炽,他怎么跑这里斟酒来了?司马炽被从头侮辱到脚。

刘聪玩腻,便一杯毒酒毒杀了司马炽,司马炽死的时候只有30岁。

司马炽死后,公元313年四月,司马邺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兴,是为晋愍帝。 

五月十八日,司马邺任命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

 316年八月,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内外断绝联系。 十月,长安城发生严重饥荒,米价一斗达到黄金二两,并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晋愍帝派侍中宋敞向刘曜送上降书,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群臣哭泣呼号,愍帝也不胜悲哀。刘曜烧了棺材,接受了玉璧,让宋敞侍奉晋愍帝回宫。

 刘聪给晋愍帝加上光禄大夫、怀安侯的称号愍帝在刘聪面前叩头跪拜,晋臣曲允看到这种情景伏地痛哭,然后自杀。

刘聪对晋愍帝百般羞辱。317年十月,刘聪外出打猎,令晋愍帝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晋朝遗民看后抽泣流涕,刘聪十分厌恶。

公元3181月,刘聪命令晋愍帝身穿仆佣青衣洗盏行酒并责令立于自己身后,手执仪盖服侍。殿中数位晋臣失声痛哭,均被拖出斩首。当夜,晋愍帝被刘聪派人活活勒死时年十八岁。

公元3173晋愍帝死之前),司马睿称帝,定都建康改年号为建武史称东晋。由于司马睿在皇族中声望不够,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为了坐稳皇位,晋元帝不得不重用王导、王敦兄弟,兄弟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王导在建康辅政,王敦在武昌掌兵,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随着东晋小朝廷在江南立住脚跟,北方的华夏民族,特别是士大夫阶层如鲫过江,纷纷逃向南方。前有大江阻隔,后有胡骑围猎,身体遭受风雨侵凌和饥饿的摧残,心里充满对故土难舍的苦楚,如此狼狈的民族大逃亡,竟有一个特别诗意的称谓,叫做“衣冠南渡”。

“衣冠”们渡江跑了,留在北方的百姓成了刀俎上的鱼肉。他们承受着外族暴虐的统治,在“五胡”的争斗夹缝中苟延残喘。有一种说法是:“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乎被屠殆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