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两个昏君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8373字 发布时间:2024-04-18

却说汉顺帝出殡时刘志才十三岁,他也来送殡。梁太后见他长得清秀,眼珠子黑白分明,想把自己的小妹妹许给他。因为在丧事期间不便提亲,她就让刘志暂时回去。过了两年刘志已经十五岁了。梁太后越看越中意。听说汉质帝吃饼毒死了。梁太后一合计,不如干脆让自己这个准妹夫当皇帝,一来这孩子才十五岁,还是容易控制的,二来他马上就要娶自己的妹妹,将来妹妹当了皇后,梁家还可以继续专权。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可是以太尉李固为首的朝臣们对这个选择不能接受,他们另有一个人选,就是清河王刘蒜不仅“年长有德”,而且是质帝兄长,血缘最近梁冀跟群臣在朝堂上一番争论,最后大家谁有说服对方,只好暂时会各回家。

梁冀回到府里,正为如何对付李固的花岗岩脑袋苦想对策之时,一个重要的人物前来拜访。此人姓曹名腾,是宫中的中常侍,当初曾经和梁商一同被张逵陷害过,也算是梁家的“患难之交”了。梁冀一见曹腾来了,连忙向曹腾求问立谁做皇帝适合。梁冀的用意是想探明宦官势力对立君的态度。曹腾说 清河王清正严明,一旦立他为帝,将军难免大祸临头,不如拥立蠡吾侯刘志,可长保宝贵。梁冀皱着眉头结结巴巴地说:“公卿大臣都不不同意,恐怕不不好办。”曹腾说:“兵权在大将军手里,您出的令谁敢反对。”梁冀点了点头说:“好!就就就这么办吧。”

第二天梁冀召集公卿大臣商议立新君的事。梁冀大声宣布“立……立……立蠡吾侯!”大臣中原本反对立刘志的的胡广、赵戒一看梁冀急了,都不敢再坚持己见,连忙改口附和我们都听大将军的!,其他大臣也都说我们都听大将军的!李固和杜乔还要坚持,梁冀吆喝一声“退……退朝!”

随后,梁冀亲自用青盖车将刘志接入洛阳南宫称帝。刘志当年十五岁,就是汉桓帝。梁太后替他临朝,梁冀替他掌权。

因为李固一直跟梁冀作对,梁冀便诬陷李固、杜乔谋反,不久将他们全部处死。

汉桓帝靠着梁家做了皇帝,自然一切听他们的。建和元年八月,汉桓帝娶梁太后的妹妹为媳妇。姐俩一个叫梁太后,一个叫梁皇后。

这时甘陵人刘文和南郡人刘鲔要立刘蒜为帝,他们说清河王刘蒜是真命天子。他们拿着刀威胁清河相谢嵩说:“我们立清河王为天子有你的好处。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对不起了。”谢嵩责备他们不该造 反,他们就把谢嵩杀了。清河王刘蒜听说有人威胁谢嵩,立刻把刘文、刘鲔杀了他把这件事向朝廷报告汉桓帝听信宦官的话说他杀人灭口于是把清河王刘蒜改封为侯。刘蒜越想越气喝毒药自 杀了。

梁冀因为拥立刘志有功,所以获得了更多的封赏和更大的权势,甚至连梁太后也无力约束他。

和平元年(150),梁太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时她下诏归政于桓帝,并希望桓帝与梁冀都能“好自为之”。

此时的梁家先后出了七位侯、三位皇后(一名死后追封)、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七名诰命夫人和女封君、三名驸马,至于卿、将、尹、校的数量更多。真正是权倾朝野,富贵满门。

桓帝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好自为之”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跟梁冀好好“合作”,当好梁冀的傀儡; 二是消灭梁冀夺回权力。

桓帝当然想选择第二条出路,可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连个帮手都难找。虽然桓帝已经“亲政”,可是梁冀以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敌清除异己,朝中几乎全是的人。当然桓帝还可以依靠第三方政 治势力——宦官。

可是梁冀也深知宦官的重要性,当年他就是跟宦官统一思想后才拥刘志为帝的。所以很多宦官跟梁冀即使不是同党,也不反对梁冀,有的宦官帮助梁冀监视桓帝一举一动

本来桓帝是抱定“好自为之”的打算的,为此他也花了不少血本。桓帝对梁冀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官员任命必去拜见梁冀而无需朝见桓帝而桓帝的日常起居必须报与梁冀。

宛县令吴树将梁冀的一些不法门客按律治罪。梁冀以升吴树为荆州刺史为由,召他到自己家里喝酒饯行,然后在吴树喝的酒中置毒吴树在回家的车上毒发身亡。

郎中袁著年仅十九岁,大约是少年气盛,竟然给桓帝写,建议让梁冀退休,免得因为“功高震主”招致大祸。袁著出发点是的。可是梁冀知道后马上派人逮捕袁著。袁著坏了,一面改名换姓逃亡,一面假装自己病死,用蒲草结成尸体下葬。结果梁冀还是查清真相,抓到袁著活活打死。

名士郝絮因为跟袁著是朋友受到牵连。郝絮起初选择逃亡,后来实在逃不出梁冀在全国布下的情报网,无奈之下只好叫人抬着棺材去见梁冀,并在梁冀府门前服毒自尽,以求梁冀放过自己一家。  

梁冀为了自己享受大兴土木,盖了不少高楼大厦,又圈了几十里地作为梁家的花园。花园里面有河流和假山,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这还不算他又在河南城西开辟了一个极大的园林,接连不断有几十里地。梁冀喜欢小白兔他命令各地交纳兔子烙上记号谁要是伤害这种兔子就有死罪。有个西域人不知道这个禁令,偶然打死了一只兔子。为了这件案子牵连杀了十多个人。

他把良家子女抓来作为奴婢这种奴婢称为“自卖人”,意思是说他们都是自愿卖给梁家的。他还派人去调查有钱的人家,把财主抓来随便给他一个罪名,叫他拿出钱来赎罪稍不满意就定死罪。有个扶风人孙奋很有钱财。可他是一毛不拔的公鸡。梁冀送给他一匹马,向他借钱五千万缗孙奋舍得。后来实在逼得没法,一咬牙给了他三千万。梁冀一看短了两千万十分冒火。他吩咐当地的官府把孙奋和他兄弟都抓来,说他们的母亲是将军府里逃出来的丫头,被她盗去十斛珍珠、一千斤紫金,都应该追还。孙奋哥儿俩不肯承认,结果被官府活活打死,家产没收,一共值一亿七千多万缗。官府大半送给梁冀,算是追还他的珍珠和紫金。

公元151年(元嘉元年)元旦,大臣们向汉桓帝拜年。梁冀带着宝剑大摇大摆地走上朝堂来。成都人张陵是当时的尚书他吆喝一声,吩咐羽林军夺去梁冀的宝剑。梁冀没提防这一着,只好慌张地趴在地承认错误。张陵大声地说:“梁冀目无皇上,应当交给廷尉办罪!”汉桓帝连忙替梁冀解围,罚他一年的俸禄。梁冀只好拜退出去了他对张陵有点害怕,倒也不敢去惹他。

梁皇后有了这么一个掌握大权的哥哥,那种骄横劲儿也不用提了。她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最恨别人生孩子。因此宫人有了喜,没有一个不给她害死的。汉桓帝越看她越讨厌,干脆不上她那儿去。梁皇后气得胸脯一鼓一鼓的心里装不下这么多别扭,最后死了

梁皇后去世后,桓帝就开始宠爱梁猛女,梁猛女的推荐人是梁冀的妻子孙寿。

虽然梁猛女姓梁,其实他的生父是开国太傅邓禹的孙子邓香。邓香死得早,妻子带着邓猛女改嫁孙寿的舅舅梁纪,邓猛女也就成了梁猛女。从孙寿那儿论起来,梁猛女孙寿算是表姐妹,也就是梁冀的小姨子,所以孙寿推荐梁猛女进宫。

汉桓帝看到猛女喜欢不得了,这时候梁皇后刚去世,桓帝的后宫虽然有好几个女人,但都没有猛女漂亮和善解人意。

于是汉桓帝封邓猛女的母亲为长安君,其他邓氏家族的人都封了官。这下梁冀不高兴了,老婆孙寿亲自将邓猛女送进皇宫,现在猛女发达了竟然不给梁冀说好话,反而尽为家人要好处。

梁冀就派人去刺杀长安君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事竟被长安君知道了,她一下子跑到皇宫向皇帝求情,邓猛女稀里哗啦,一个劲求皇帝救救自己的妈。这下桓帝坐不住了自己好不容易喜欢上了一个女人,你一个大臣就敢造次?

不过坐不住归坐不住,毕竟梁冀此时大权在握,而且党羽众多,而桓帝手上数来数去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他想来想去觉得宦官唐衡还算忠于自己,就准备发展唐衡来帮助自己。有天桓帝借口上厕所,让唐衡随从自己服侍。进了厕所桓帝压低声音问唐衡“你知道咱们周围的人里,有谁跟梁冀不和吗?

桓帝这话问得很巧妙,如果唐衡不可靠,那么他可以以关心梁冀的安危随口问作为掩饰如果唐衡可靠,这句话就是合作的激活程序。结果唐衡立即回复桓帝道:“中常侍单超、左悺,徐璜、具瑷私下里都对梁冀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桓帝觉得一下子叫上多人不方便,就先把单超和左悺叫到自己的密室里。桓帝对他们说:“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内宫和外朝都被梁冀的人控制着,朝中大臣都是梁冀的人,我想除掉他们,你们看怎么样?”单超和左悺一听这话想都没想就回答“梁冀是国之奸贼,早该除掉了。只是我们这些人没智谋,不知道陛下的想法倒底是什么?”桓帝说:“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你们密谋一下把梁氏消灭掉吧。”单超说:“如果陛下真的要灭梁氏,其实也不难,我们就怕陛下中途犹豫不决。”桓帝说:“梁冀就是个国 贼,理应消灭,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于是又召了具瑷和徐璜来,桓帝用牙咬破单超的手臂,六个人歃血为盟,共谋灭梁大计。

五个宦官以桓帝的名义召来司隶校尉张彪,调发军队由单超亲自指挥,围攻梁冀的大将军府。

梁冀虽然权倾天下,但是得罪的人太多。现在单超等人奉着皇帝的名义要灭他,很多人立即倒向了宦官,另一些人持观望态度,真正为梁冀卖命的没几个。结果单超很快就拿下梁府,没收了梁冀的官印。梁冀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就和妻子孙寿一起自 杀了。梁冀的宗族都被处死。太尉胡广被免职。司徒韩、司空孙朗被逮捕监狱。

当时政 变突然从宫中爆发,使者来回奔驰,公卿们不知所措,官府、街市、里巷纷扰动 乱,过了数日才平定下来,百姓没有不拍手称快的。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全部变卖,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为这原因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开放梁冀的林苑,让贫民在里面安身立业。至此梁氏外戚集团被一网打尽,灰飞烟灭。

这一年桓帝已经二十 八岁了,从十五岁的未 成年少年,到将近而立的壮年,刘志足足当了十三年的傀儡。

"五侯"合谋诛灭梁冀,一时大快人心,有人甚至称他们有伊尹霍光的功劳,张良陈平的谋划。但事实并非如此。

宦官垄断政权以后,骄横跋扈狐假虎威,贪鄙惨毒无法无天,比梁冀时更甚。他们也学习梁冀的榜样,动用国库为自己兴建豪华的住宅。本来他们受过腐刑,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却偏偏搜罗天下的美女以为姬妾,把她们打扮得像宫女一样,让她们日夜侍侯自己。他们没有儿子就收养义子,让他继承爵位。为了扩大势力,他们还利用手中权力安插亲信到各地做官。这些人无才无德,只知搜刮百姓,简直和盗贼一样。

单超的侄子单匡任济阴太守,贪 污受 贿被人告发。兖州刺史第五种派部下卫羽前去调查,查出赃款五、六千万钱。第五种非常气愤,就上书弹劾单匡。单匡得单超包庇竟逍遥法外。后来单超捏造罪名撤掉了第五种的官职,把他充军到朔方。第五种知道朔方太守董援是单超的外孙,去朔方肯定没有自己的活路,于是在半路上找机会逃跑了。

单超死后,其他四侯专横更甚。时人称之为"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气焰十分嚣张。徐璜的侄子、下邳县令徐宣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他看中了已故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便派人去说亲。李家不同意,徐宣就带着一帮打手闯进李家,把李家女儿抢进县衙,调 戏侮辱后乱箭射死。东海相黄浮得知此事,马上派人把徐宣抓来问罪。他手下的官吏惧怕徐璜的势力,纷纷出来劝阻。黄浮是个性格耿直、嫉恶如仇的人。他对手下的人说:"今天我把徐宣这个奸贼杀了,明天就是去死也可以闭上眼睛了"说完就派人把徐宣拉到大街上砍了脑袋。徐璜听说侄子被黄浮杀了,急忙跑到汉桓帝那里去哭诉。汉桓帝不问青红皂白罢免了黄浮的官职,命人剃光他的头发,罚他去做苦役。

五侯骄纵不法,其他宦官也是如此。中常侍侯览先后侵占宅舍三百八十一所,侵夺田地一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六区,还掠良家妇女为奴婢。他的哥哥侯参任益州刺史,为了侵占民财,竟诬人谋反,捕杀后霸占其财产,前后侵占民产数以亿计。

汉桓帝过去因为要讨好梁氏家族,所以梁太后在世时他就梁皇后梁皇后去世后,他就宠梁猛女。因为实在讨厌梁这个姓氏,命梁猛女恢复邓姓,称为邓猛女,并立邓猛女为皇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皇后渐渐人老珠黄青春不再桓帝心思便不再放在邓皇后身上。邓皇后当然不爽,于是就干涉桓帝宠幸其他妃子,这下麻烦大了。

桓帝本来只是略微释放一下,并没有十分出格,折腾一阵子也就好了。现在邓皇后这么限制他,他立即施以“报复性反抗”。桓帝拿出除灭梁冀时的魄力首先一道诏书废掉邓皇后,并入暴室,即宫中的染坊邓猛女受不了地位的陡然下落,不久抑郁而死。

汉桓帝原来是一个藩王,爵位为蠡吾侯。刘志以外藩身份到京城当皇帝之后,就让弟弟刘悝当蠡吾侯,后来勃海王刘鸿去世,没有子嗣继承,汉桓帝出于私心让弟弟刘悝当上了渤海王。

不久刘悝被人告发谋反,这本是死罪。汉桓帝不忍心处死自己的亲弟弟,将其降为廮陶王。虽然名义上还是王,实际上只有一个县的封邑,刘悝很不满意。他找到王甫,希望通过说情能够复位,并许诺给他五千万钱。

这个王甫是十常侍之一,历史上毁誉参半,汉桓帝的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他负责审问范滂,王甫被范滂的大义所感动,救活了不少文人。但后来他弄权多年,成为一个奸猾的太监

邓猛女死后,桓帝开始大规模征召美女入宫,他的后宫一下子成了嫔妃的海洋,数量高达五六千人,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纪录!

五千名美女,桓帝就算一天换一个,他还得换13年呢,哪里还会有什么快乐?谈不到感情了。所以事实上桓帝根本不是好 色,更不是多情,他就是变态,是以纵 情声色来添补自己心理的空虚。

邓皇后死,桓帝很快立了一位新皇后,就是安丰侯窦融的曾孙女,城门校尉窦武的女儿窦妙

桓帝就这不顾一切放纵自己,他的健康也被迅速透支,到了永康元年(167)三十 六岁的桓帝终于一病 不起,不久就死掉了。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妻子的男人,竟然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桓帝死后刘宏继位,刘宏是刘开的曾孙子,桓帝的同祖之侄,也就是灵帝

刘宏是幸运的。原本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按照正常轨迹,无非是做个无忧无虑、花天酒地的小侯爷。而后就继承爵位,成为一方诸侯,照样享尽了人间富贵,逍遥过一生。可是汉桓帝刘志驾崩却无子嗣继位。当时掌权的窦家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就这样,年仅12岁的刘宏阴差阳错变成万人瞩目的小皇帝。

灵帝继位之后立宋氏为皇后。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因为她性情平和,缺乏女人味而得不到灵帝的好感。但是又处在正宫的风口浪尖上,后宫里受到宠爱的嫔妃都交相诋毁她。

汉桓帝驾崩前遗诏刘悝复位渤海王。刘悝认为这是哥哥的意愿,与王甫无关,所以拒绝给钱,由此双方结怨。等到汉灵帝即位的时候,王甫诬陷渤海王刘悝谋反。汉灵帝与刘悝又没有太近的关系,反而觉得他是桓帝的弟弟,谋反可能是真的,于是让王甫着手去办结果刘悝受不了拷打死在狱中,家眷同死的有一百多人。刘悝的王妃是宋皇后的姑母,也一同遇害。

王甫怕宋皇后迁怒于自己,就与太中大夫程阿诬陷宋皇后在宫廷里挟巫蛊诅咒皇帝。

汉朝,巫蛊之术是最不能触碰的禁区,甚至比造 反还严重。两汉以来因这个原因而死的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皇后、太子牵涉其中。但不管是谁只要碰这两个字就是死。因此王甫陷害宋皇后的罪名是极为恶毒的,就是想让宋皇后去死。

灵帝正愁没有废去皇后的借口,于是在光和元年收回她的玺绶,宋皇后不久忧虑而死。

宋皇后死后汉灵帝忙着享乐无暇顾及。还是宫中的一些宦官宫女见她可怜,各自出钱凑份将其安葬。

接着宋皇后的父亲以及兄弟全部被杀,宫中众常侍及大小黄门在省署的人都暗中可怜宋皇后。有一天灵帝梦见已故的桓帝对他说:“宋皇后有什么罪过?你听信任用奸邪的大臣和嬖姬使宋皇后绝命。以前勃海王刘,既然已经自贬了,但还是被你杀死。现在宋皇后和刘恢都到天帝那儿去告你。天帝极为气愤,你的罪过太大,很难赦免!”灵帝被惊醒了,梦中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他将这件事说给羽林左监许永,问他这是什么征兆。许永就趁机把宋后和渤海王无辜之状说给他听,并且请求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宁,灵帝终究没有听从许永的话。
  灵帝这个梦其实很荒诞汉灵帝虽然荒淫无道,但桓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什么资格来斥责汉灵帝?而且桓帝又不是灵帝的老子。汉灵帝无端废掉宋皇后,汉桓帝不是也随心所欲地废了邓猛女?

汉灵帝执政的时候,宦官把持朝政,横行天下。

汉灵帝曾经公开宣称:张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

一时宦官得志,无所顾忌。有的当权宦官,管理家事的私奴可以交通权贵,收受贿赂,在朝廷兴风作浪;其布列于地方的亲戚也往往贪棼残酷,为害一方;其担任州郡地方行政长官的宾客同样暴敛钱财,侵掠百姓。

汉灵帝本人生活也极端奢侈荒淫,后宫彩女多至数人,衣食之费每天高达数千金。

灵帝十分好淫,他在后宫里随时随地看中了哪个女子长得美艳,就拉到床上交 欢。汉朝的宫廷女子与后世不同的是都穿着开裆裤,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而且开裆裤里面什么也不穿,为的就是让皇帝临幸起来方便,连衣服都不用脱。明朝末年的张献忠让姬妾不穿下衣在室内晃荡,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这是后话了。

灵帝与众多的姬妾在西园luo体游玩,为了盛夏避暑,他盖了个“luo游馆”,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并将它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luo游馆。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歌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在盛夏酷暑,他命人将船沉没在水中,观看落在水中的luo体宫娥们玉一般华美的肌肤,然后再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用以招来凉气。渠水中所植的莲花荷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又叫它“望舒荷”。

  灵帝与美女在luo游馆的凉殿里luo体饮酒,一喝就是一夜。他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了。”灵帝整夜饮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天亮了还不知道。宫廷的内侍把一个大蜡烛扔在殿下,才把灵帝从梦中惊醒。灵帝又让宫内的内监学鸡叫,在luo游馆北侧修建了一座鸡鸣堂,里面放养许多只鸡。灵帝每当连夜饮宴纵欲醉了以后,往往到天亮时还在醉梦中醒不过来。这时候内监们便争相学鸡叫,以假乱真来唤醒灵帝。灵帝的“luo游馆”后来被董卓纵火烧了。到曹魏咸熙年间,当年内侍为了唤醒醉酒沉睡的灵帝而扔蜡烛的地方,深夜里还有闪闪的光亮,人们说那是神光,于是就在那里盖了个祠,名叫“余光祠”。

宫女年纪在14岁以上18岁以下都浓妆艳抹,脱下衣服与他一同luo浴。西域进献了茵墀香,灵帝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称“流香渠”。

灵帝在后宫中设列市肆,让宫中的婢女嫔妃打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而他自己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她们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里争斗不休,灵帝却一点也不知道。他白昼与宫女们贸易,夜里就抱着她们恣意地淫乐寻欢。据《古今情海》引用《文海披沙》的记载,灵帝甚至在西园里弄狗与宫女进行交配。

宋皇后被废之后过了两年,灵帝耽于淫乐还没有打算再册立皇后。朝臣上表请求他赶紧确立中宫,因为这是国家的一个象征。灵帝便册立了贵人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的出身很微贱,她是一个杀猪屠夫的女儿。但何氏的容貌美艳无比,她身高七尺一寸,肌肤如雪,亭亭玉立。灵帝一见到何氏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她夜夜独占灵帝,后宫又多了许多灯下打发寂寞光阴的女子。几度春风之后,何皇后怀孕生下了皇子刘辩。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被封为侍中,她已故的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何皇后性情刚刻多忌,正位中宫之后,时刻提防其他的嫔妃夺宠,宫里的嫔妃都很害怕她。赵国人王氏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她在后宫里的姿色比何皇后还略胜一筹,而且能诗擅画,谈吐优雅,举止端庄。灵帝对她极为宠爱,颠鸾倒凤后不久王氏怀了孕,被晋封为美人。在汉朝宫廷妃媵制度里美人比贵人要低一等。

何皇后对王氏恨入骨髓,私下里时刻图谋加以陷害。王美人生性聪敏,她早知道妒忌心强烈的何皇后不会容她,所以在进谒何皇后的时候用帛束住腰部,不让何皇后看出她怀了孕。只是腹中的胎儿一天比一天大,王美人朝夕辗转不安,便买了堕胎药喝下去。因为一旦生下儿子,可能母子都保不住性命,但是多次服用堕胎药并不见效,她想也许是天意如此,便不再喝堕胎药,听天由命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一个男婴,灵帝十分高兴,给婴儿取名为刘协,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生下了孩子,王美人要服药调理,何皇后密遣心腹内侍用鸩毒代替药物,毒死了王美人。灵帝听到王美人忽然去世的消息,急忙前去探视。他一看王美人四肢青黑,就知道是中毒而死,不禁流下了泪。不久追查到是何皇后下的毒,灵帝顿时愤怒难遏,打算将何皇后废去。胆大包天的何皇后这才感到害怕了,她急忙花钱贿赂曹节、张让等阉宦为她说情,灵帝一生最相信宦官,于是何皇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虽然放过了何皇后,但灵帝对她从此心生顾忌,他将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协寄居在永乐宫让董太后抚养。由于董太后的精心呵护,刘协才没有遭到何皇后的暗算。灵帝怀念王美人不已,因而撰写了《追德赋》与《令仪颂》两篇辞赋纪念她,辞赋里的字句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常言说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也仅此而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