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刘秀废后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4343字 发布时间:2024-04-11

 

汉光武用武力平定天下尽力搜罗知名之士,利用他们的名望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他打发使者到各地方去邀请当时的名人可是名人有名人的脾气,他们愣不来。汉光武也有他的怪脾气,人家越不肯来,他越要人家来。太原人周党顶不住使者的催促,只好坐着车马来了。他穿着旧衣服,戴着破头巾,到了朝堂上气呼呼地往地下一趴,怎么也不肯磕头,更别说叫“皇上”了。汉光武请他做大官。周党说:“我是乡下老百姓,不懂得政事,请放我回去吧!”汉光武拗不过的倔强劲儿,就下了一道诏书,说:古以来就是贤明的君王也有人不肯做他的臣下。从前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粮食,今天太原周党不接受我给他的俸禄,各人有各人的主意。赐给他四十匹帛,让他回去吧。

周党不愿意做官,总算还来了一趟。其他名人有的假装害病干脆不来,有的隐姓埋名逃到山林里去了。这些名人之中最出名的一个要数严光也叫严子陵他跟汉光武还同过学,从小就挺好。汉光武即位以后老想念他,可又不知道他在哪里。找来一个画工,把严子陵的相貌说了一遍,吩咐画工画他的像。画工按照汉光武的画了个大概。汉光武一看还有像。他又叫画工修改下。嗬!简直就是严子陵。有了这一张,再画就方便了。汉光武派人把这些画像分送到各郡县,叫官吏和老百姓寻找严子陵。

这种画形图影的办法还真顶事齐国上书给汉光武,说有个男子披着羊皮,老在河岸上钓鱼,相貌画像有几分像,不知道是不是他。汉光武马上准备上等的车马派使者到齐国去接他。

使者见了严子陵,奉上礼物请他上车。严子陵推辞说:“你们看错人啦。我是打鱼的,不是严子陵。礼物拿回去,让我安静地过日子吧。”使者哪肯听,死乞白赖地把他推上了车,飞一样地送到京城宾馆。汉光武亲自去看他,严子陵脸朝里躺在床上,不理他。汉光武走过去摸他的肚子说:“喂,子陵,你怎么啦?不愿意帮帮我吗?”严子陵翻过身来盯汉光武说:人各有志,你逼我干吗?”汉光武叹了口气说“子陵,我真不能收服你吗?”严子陵听不理他。他宁可收几个弟子教书,不愿意做汉光武的臣下。

汉光武请他搬到宫里去,对他说:“朋友总还是朋友吧。”严子陵这才答应他到宫里去走一趟。那天晚上,汉光武跟他睡在一起。严子陵故意打着呼噜,把大腿压在汉光武身上。汉光武就让他压着。第二天汉光武问他:“我比从前怎么样?”严子陵回答说:“好像有一点长进。”汉光武乐得大笑起来,当时就要拜他为谏议大夫。严子陵怎么也不干他说:“你让我走,咱们还是朋友;你逼着我,反倒伤了和气。”汉光武只好让他走。严子陵已经露了面,不必再更名改姓了他就回到富春山种地、钓鱼,过着隐士的生活。富春山旁边就是富春江。江上有个台,据说就是当年严子陵钓鱼的地方,所以称为严子陵钓台。

东海人王良受官沛郡太守,迁任大中大夫,进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妻子不愿随朝仍住东海。司徒掾史鲍恢因事至东海,过王家,良妻方从田间归来,鲍恢素未相识,错疑是佣妇,于是昂然与语道:“我为司徒掾史便道至此,欲见王司直夫人!良妻答道:“妾身便是!掾史劳苦”鲍恢慌忙下拜,并问良妻有无家书。良妻答称:“在官言官,不敢以家事相烦。”鲍恢叹息而还。贤妇风范比夫尤为难得。

后来良因病辞归,病愈后应征复起,道出荥阳探访故友。故友不肯出见,但传语道:有忠言奇谋窃取大位岂不可耻?奈何仆仆往来不自惮烦呢?良听了此言未免自惭,乃谢病归里终不就征。

却说光武帝既立郭氏为皇后,嫡子强为皇太子,相安有年。郭后复生四子,一名辅,一名康,一名延,一名焉。阴贵人生五子,长名阳,次名苍,次名荆,又次名衡,又一京。尚有一子英,为许美人所出。许美人无宠,故只生一男。阴贵人最得宠爱,光武帝有时出征,命阴贵人随行。阴贵人初次生男,曾在元氏县中分娩,彼时从征彭宠适当有娠,故在行辕中产儿,取名阳,少时聪悟,十岁时就通晓《春秋》。

建武十五年(39年),刘受封东海公。当时朝廷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重新清查田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帝刘秀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便问陈留吏这是什么陈留吏说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雒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这时帐幄后面只有十二岁的刘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刘秀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刘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刘秀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庄一样。从此刘秀对自己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儿子愈加青睐。

郭皇后当然怀嫌,光武帝前冷嘲热讽语带蹊跷。光武帝积不能容,于是夫妻反目,到了十七年冬月,竟突然下诏道:

皇后怀势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往谕,上缴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宜奉宗庙为天下母。特颁诏以闻。

也就是废郭后立阴后。

诏既颁发,群臣互相错愕莫敢发言。郭皇后只好缴出印绶徙居别宫。那色艺兼优的阴贵人竟得超居中宫母仪天下。

那么刘秀为什么要废后呢?

首先郭圣通与刘秀的婚姻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战争时期政治之下的牺牲品。刘秀刚到河北去的时候,可以说是只身一人无权无力。尤其当时河北已经有掌权的王郎,势力绝对碾压刘秀。时西汉宗亲刘杨看中了他的实力和人品,要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刘秀在刘杨的帮助之下直接进攻邯郸打败了王郎,成为当地的一方诸侯。后来刘秀刘杨两者联合,继续南征北战夺得天下。

刘秀成为皇帝之后,不再需要刘杨的帮助,刘杨帮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没有晋升的可能。这下刘杨心里就比较恼火了,在刘杨看来,东汉就是他们河北老爷们一手打下来的,刘秀只是捡了个漏而已。

所以刘杨为此闷闷不乐,甚至连刘秀的使者前来他也闭门不出。这在刘秀看来就是谋反的意思,既然是谋反,然就要被诛杀。

刘秀派人诛杀了刘杨全家,从此平定了真定国。那么刘杨是不是真的要谋反呢?其实压根就没有证据。

也就是说,刘杨并不是因为谋反而被诛杀,是因为有谋反的嫌疑而被诛杀。这么来看,是不是跟岳飞被诛杀有几分相似?

刘杨手握雄兵,一直以来都是刘秀最为忌惮的对象,既然没办法从正面解除他的兵权,刘秀只能选择这种极端的做法。

刘杨之死,可以说是东汉开国第一惨案。谁说刘秀不诛杀功臣?刘杨是汉室宗亲,也是有资格称帝做天子的人,这是刘秀第一忌惮的地方。刘杨手握雄兵盘踞一方,是朝廷的重大威胁,这是刘秀第二忌惮的地方。鸟尽弓藏的道理,自古如此。

刘秀的原配夫人是阴丽华,早在跟王莽大战的时候,刘秀就已经娶了阴丽华。可是刘秀做皇帝以后,并没有立阴丽华为皇后,而是立郭圣通为皇后。

对郭圣通的爱是一方面,对郭圣通背后力量的忌惮,则是另外一方面。

刘秀在诛灭刘杨以后,并没有立刻对郭圣通下手。让她安安稳稳地做了十几年皇后,还生了5个儿子,不得不说,刘秀还是喜爱郭圣通的,他后宫里佳丽无数,没有必要假装。

可是在刘秀做了17年皇帝以后,郭圣通还是被废。刘秀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郭圣通行事有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所以给废了。

这可是天大的笑话,首先太子刘不小了,时已经17岁。其次刘秀的岁数还不大,还没到传位给儿子的时候,而且他活比郭圣通还要长。

阴丽华是一位贤后,后汉书中说她性格恭谨节俭,不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

然而在立后一事上刘秀并不自己做主阴丽华知道丈夫为难,主动放弃了皇后之位,并劝其立郭圣通为后,这使得刘秀十分愧疚。

阴丽华其实比郭圣通看得更远,她知道刘秀选择郭圣通为皇后,并不是源于爱情,不过选择她对于刘秀的地位更有帮助。

当刘杨倒台之后,面对在后宫之中嚣张跋扈的郭圣通,刘秀对阴丽华十分愧疚。没有了利益牵扯,郭圣通年老色衰,刘秀毫不犹豫地把她废黜为中山王太后

郭圣通跌下尊位,光武帝不但没有顺势将郭氏一族赶尽杀绝,反而是加封她的弟弟郭况为阳安侯。

尤其是一场大病过后,光武帝担心自己百年之后,郭氏会被人欺负,便以身作则,要求百官多亲近郭氏一族,表明自己没有放弃他们,也让后世子孙不要放弃他们。所以汉明帝即位之后特别优待郭氏,跟自己的母家阴氏没有多大区别。

郭圣通被废之后,她的母亲郭主去世,光武帝率领百官亲自送葬光武帝还命人将郭圣通早已去世的父亲郭昌陵墓迁到洛阳,与郭主合葬。郭圣通去世的时候,光武帝更是亲选墓地,并命名为北陵。

这一切,在历朝历代的废后中,都是极其罕见的。除去郭氏本人并没有恶行之外,这与光武帝的为人也不无关系。刘秀本来就不是暴虐的皇帝,他仁爱谦恭,不诛杀功臣,不祸害百姓,对于郭圣通本身就有一份愧意。为了当年的诺言,他不得不扶正阴丽华,为了报答辅佐之恩,不能太过亏待郭圣通。

阴丽华对于郭圣通的几个儿子视如已出,尤其是对郭圣通的小儿子刘焉宠爱有加,刘焉可以随意出入阴丽华寝宫。历朝历代,像阴丽华这样对待别人家儿子的独

却说郭圣通被废不久,刘选择了辞职。

刘秀表现得不舍,毕竟培养了二十年的太子,就这么浪费了实在可惜。

而刘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只要他熬到登基称帝的那一天,他的老妈,包括他的母族们,都能够因他而崛起。无论从自身的角度还是从母族的角度去考虑,刘都没有理由辞职。唯一的原因就是刘秀旁敲侧击逼着他辞职。

可以赖在太子位置上等着刘秀上天就行了如果赖在太子位置上,他可能比刘秀更早上天

刘秀的废后书上说得明明白白:郭圣通有吕霍之风有吕霍之风的人的儿子还能当皇帝吗?

所以刘要选择辞职,从自己安全考虑,只有辞职才能保护自己和娘家人。因为主动辞职强最后得到善终,终年34岁。

建武十九年,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刘秀派大将臧宫等率兵围剿。由于单臣、傅镇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刘秀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攻城。只有东海王刘阳主张不要围城太急,让叛军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他们。结果真如刘阳所料,叛军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刘秀认为东海王阳聪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刘强又上表辞位。刘秀于是刘强为东海王而以阳为皇太子,刘阳改名庄。皇太子东海王互换了一下。

刘秀重建汉朝后,由于国力不足,对匈奴的策略由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帝册封南匈奴而且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帝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也与他们和亲。南北匈奴都不会怕我们,光武帝一听便决定不北匈奴和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