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向东走了不远,正巧经过了李渡府邸。李府门前停了不少车马,显然向其奉迎之人尚多,墨白心下颇为不快。又向前走了一会儿,车驾转了弯,沿着宋文大路向北而行。
宋文路的东边有王国招贤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显得人气极高。
逐鹿城内多种青松、翠柏,进入深秋,绿意有所消减,但却给人以幽谧之感。车驾在守军将领指挥下,越过周礼大街、商雀大街后,在宋文大路与夏花大街交汇处,拐向通往逐鹿城北门的大路。
墨白向远处看去,见到北城下建筑不少,人们熙来攘往,围着水泽出现许多小摊。雨王塔上有守卫站岗,严阵以待地注视往来之人。
出了王都北城门,队伍走上王国大道。大道两侧的农田早已收割完毕,农民们闲来无事,聚在村前地头聊天。他们远远看到国王车驾,纷纷起身拜服于地,祝祷之音远远传来,令墨白不胜感慨。
依靠泰平所定官田复归之策,以及木燃献上的青苗法,苍陵王国官田增长数倍,王国所收粮米装满了国粮大库,令墨白治国大有底气。
函陵高原已被改名为逐鹿高原,地势很高,乃是天域雪山之下第二梯级地脉,虽不及天域高原海拔,仍对东方诸国有居高临下之优势。除了重视苍陵红马特产,王国全力发展农业,更没有忽视商业。
以农为本,以商兴国。
泰平的话言犹在耳,墨白心下甚是认同。当然,无论是大力发展农业还是商业,都需要铁矿资源支持。
令墨白欣喜的是,万山遍访苍陵全境山川,竟在秦山深谷发现了大片铜铁矿。恰巧,一直报病在府中的秦程身体恢复,听说此事大为高兴,主动向墨白请命前往。秦程将青冥湖边的剑庐迁走,挪到秦山深谷,在当地制作标准化武器,升级冶铁工业。
对于秦程这个人,墨白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他感激秦程助自己登上王位,但另一方面他害怕秦程与泰平走得极近。
若是大良与大督联手,我的王座能坐得牢吗?墨白一边思索,一边望向天边。
碧空万里,白云悠悠。
几只苍鹰巨雕飞于穹空,身影倒映在青冥湖中。青冥湖上有不少木筏,正忙着将秦山的大石源源不断地运来,为逐鹿城建设提供石材。
我该让秦程永远留在秦山,找个机会选拔一位彻底忠于我的大督。墨白心中暗自做了决定。
苍陵境内高山大川颇多,秦山既非最高的山,亦非最大的一座,但对于苍陵而言,却是极有象征意义的一座。
莫柏先祖原属上古马族旁支,生活在秦山之内,以打猎采摘为生,端的是茹毛饮血。灭龙纪初,这个部落因敕胡草原战败的部落融入,渐渐强大。烈马族与其他部落争斗,便拉拢莫氏部落。
莫氏部落一度加入到烈马族部队中,后在敕胡强部支持下,鸠占鹊巢地拿下青冥湖畔的烈马部大本营。
元世纪初期,莫氏一族在鹰族支持下,尽收苍岭西的大片土地,大致控制如今国土疆界,建立了一个国家雏形,定都在今天逐鹿城。
尽管烈马部多次犯边,苍陵却一直稳稳控制青冥湖,成为西北地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为了怀念先祖,莫氏才在秦山最高的仰天峰建了祭坛,并开掘山渠蓄水成湖,依托深湖命名岁寒三林。三林分别是梅、松、竹,各占据仰天峰东、南、西一面,漫山遍野俱是同株,煞是壮观。
关于这些苍陵古史,墨白都是通过逐鹿学士何维仁了解到的。何维仁祖上是廊中区趾溪瘦马镇的大贵族,因为躲避战乱,迁居来到苍陵。何维仁幼年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故而对其母十分孝敬。
何维仁不擅交往,对文史一点就通,短短数年时间,成为学城的学士。他一味探究何为人、何为仁和何为忍三个命题,被学城众学子视为笑柄,便孤身一人徒步走回了逐鹿。泰平听说其事,推荐何维仁当了逐鹿学士,陪伴墨白修习文史,了解学城诸派论述。
巡视队伍行至正午,来到逐鹿与高陂交界的丹卡乡。丹卡乡不大,民居散落在卡阳山周围,还有一些猎户住在山谷中。卡阳山并不大,东北方向与玉岭遥遥相对,正北则与燕子山相望。此山向南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发端于东坡的小河,横穿了整个丹卡乡。
丹卡乡人口不过千人,但已是隶属逐鹿王都的大乡,此乡执事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士绅,名字叫做南格子。墨白继位时间虽短,但亦听说过此人名头,知其游历甚广,为人乐善好施,十分受乡邻爱戴。高陂城下大战之时,南格子曾组织乡民,拿着铁耙等农具援助,尽管未能共御夜月狼团,但却给墨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墨白曾想召见南格子入王都,但听闻其不愿出仕,又因处理政务分神,不久便忘记了此事。
王国大道的西侧有个土包,漫山遍野长着大片油菜花,每到花开之季甚是壮观。居于丹卡乡的百姓除了耕种土地,便多以粗法榨取油籽,提炼出油菜中的油脂,存储于陶罐陶器中,定期送到昭阳帝都,售于官家和油坊。
坐了一路车驾,墨白觉得有些乏累,便轻轻摇晃了坐垫上的铜铃。赵皋连忙会意,命人赶到卡阳山脚下,于一处被风的山坡下,建立了临时行营,为墨白支起了一个大帐篷。
侍从们准备午饭,赵皋亲自烹制香茶,准备伺候墨白用膳。墨白不喜饮喝酒,倒是非常喜欢茶道。他看着众人忙碌,信步走上山丘,站在一株大松树下面,欣赏卡阳山周围的风光。赵无霜陪着墨白,相距不过几步而已。
“赵侍卫长,你看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有没有想到故乡乾国呢?”墨白问道。
“大王一定是去过起舞川的油菜花镇吧!嗯,这里的油菜花真与菜花溪两岸相像呢!”赵无霜答道。
“油菜虽不同于粮食,亦是民生之根本,似花非花,似金非金,倒是不可小看呢!”
“大王说得极是。苍陵疆域甚广,人口却一直不多,主要原因便是封城拥有的乡镇太少,更是少有可以维持生计的田地。如今,大王治理苍陵得法,田地与人口都在激增,想必将来取代银夏帝国,绝不是什么难事。”赵无霜一边说,一边看着远方的苍岭。
“呵呵,没想到赵侍卫长倒是很关心时政。帝国的乡镇极多,乃是无奈之举,因为拥有实权的地方封城主联合,不允许出现更多封城啊!比方说昭阳帝都,直属下辖近二十余乡镇,人口约有十余万,几乎与小城国数量相等。”
“相比之下,廊中区城池数量真是亚夏之最了。”赵无霜说道。
“没错。廊中区资源与特产丰富,又是亚夏中土文化的核心区,影响力可谓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然而,真正让其他国家尤其是银夏帝国羡慕的,乃是廊中的人口数量,尤其是能够开垦土地的自由民数量极大,为廊中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
“无霜记得,庄帝曾派出帝国户部臣工,前往廊中诸国调查人口数量,最终以两千万人口上报了。”
“有了数量庞大的人口,廊中区商业才变得非常发达,若是能够控制某一行当,就将成为廊中的风云人物,连城君、侯主甚至国王也要青眼相加。我听说廊中区北魁封氏的封十方剑法不俗,赵侍卫长了解吗?”墨白话锋一转,问道。
廊中区四家族以沈氏为首,华阳王氏、天琅陈氏和北魁封氏与其并称。华阳位于雷霆境内,在共云山、雷山间的华阳溪旁,如今的当家人叫王观南;天琅陈氏掌舵人叫陈远之,乃是济国的大乡绅,极负善名和恩施之德,与济国侯魏家还有远亲;北魁封氏的魁星府位于鬼湖、鸭尾河东畔,控制鬼湖水域已有百年,其弟封万里还出任蒙国大将;鱼梁则是廊中恒国之都,沈氏世代皆有名士,沈知行作为沈氏掌门人极负贤名。
前几日,瓷器商人江尚面见墨白,不仅透露西伯之死另有隐情,还主动向墨白提出建议,愿为苍陵在帝国、廊中设置眼线,收集各地的军政之情。江尚还说,已通过与北魁封家达成默契,再进一步与其他三家合作,共同打通西北与东方的商道。
“四大家的掌舵人被称为廊中四杰,曾被不少剑士、学士或炬子追随。不过,如今四氏声望下降不少,名气反倒不及孟氏与孔家了。至于封十方的剑法嘛,我想不过平平常常吧!”
“前几日,我得你指点剑术,倒是真有了一点儿体会,只是胸口还是常有烦闷之感。”墨白说道。
“这倒真是有点奇怪,不如我替大王请一位异人,让他为大王再好好指点一番吧!”赵无霜说道。
“也好。”墨白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