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渤泥共辖14州。首都居民达万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龙脑香。百姓"煮海为盐、酿秫为酒"。14世纪,渤泥人民崇奉佛像唯严。政府设一大臣统管全国的财政、税收。14世纪末,臣属于麻喏巴歇。15世纪初又臣服于马六甲王国。同时开始引入伊斯兰文化。不久恢复独立,建立苏丹国。
渤泥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古代小国,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由于渤泥国位于当时东、西洋海上交通的枢纽之地,地理位置重要,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访问了渤泥国,并封前国王世子麻那惹加那乃为渤泥国王,授予国王印。作为和平使者的郑和深得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信任。
永乐16年八月二十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带着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航海来大明访问,受到永乐大帝的盛情款待。渤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会同馆"。永乐大帝遵照他的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君主。在他临死之前,表达了对中国诚挚的感情。
永乐大帝知道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去世后十分悲痛,遵照渤泥国王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将渤泥国王葬在南京城南石子岗,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建词立碑。
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死后,永乐大帝下诏书,封麻那惹加那乃的儿子继承王位,并派张谦等一百六十多人的使团乘坐一艘宝船护送他回国。临走前,永乐大帝设宴为他饯行,并赠给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宝船从南京出发,沿着东南航道一路向南行驶,到了宁波港,一行人停留了几天,接受宁波府的热情接待,然后继续向南行驶,一路顺风地到达了渤泥国。回来的时候,张谦等乘坐的宝船在浙江金乡卫海域居然碰上了一支巨大的船队。
张谦跟随郑和七次下西洋,什么大船队没有见过,张谦对前面的巨大船队并不在意。但是令张谦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巨大船队呈弧形包围过来,张谦忽然在脑海中闪现出一个词:倭寇!作为明朝大臣,没有不知道倭寇的,张谦知道倭寇的野蛮,看来今日是有一场恶战了。凭着张谦的经验,已经看出这支船队的船只有68艘,按照每艘船乘坐60人,总人数应该在四千以上。而张谦却只有一艘船,使团成员一百六十多人,加上卫队600人和水手250人,总人数也只有近千人。力量对比是非常悬殊的,好在张谦麾下都是见过大阵仗的人,而且船上600人的卫队都是武功高强的宫廷护卫,一个个能征惯战。又因为张谦的船是船体巨大的封舟,俗称楼船。
船长十五丈,宽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站在宝船五楼上看倭寇的船队,感到周围如同蚁群在蠕动,加上船上安放了4座洪武大铁炮、20座铜火铳,、20 座碗口铳、20座盏口炮,船上每个人都带着铜手铳、突火枪、火铳、铁火炮等火药武器。所以倭寇虽然人多,张谦却并不害怕。
此时倭寇船队已经把张谦的楼船包围在核心,倭寇看到明人的船体巨大,也不敢靠得很近,倭寇都仰望着封舟三楼上的人,大声哇哩哇啦地嚷嚷。张谦听得懂日本人的话,日本人说,看你们这船,你们一定是大明朝廷的远洋船,你们大明巨大的远洋船队在南亚和西方各国赚了大钱,发了大财,今日你们为什么只有一艘船?是不是因为装的浮财太重,行驶不快,掉队了?现在你们被我们日本船队包围着,如果你们给我们日本人分一点浮财,我们可以和平解决;如果你们不识相,舍不得浮财,则我们只好用武力说话了,你们就看着办吧!
张谦用日本话回答说:“小日本鬼子,你们也想敲诈你爷爷?告诉你们,这艘船上装的财宝真的很多,你们想我们给你们分一点财宝,你们爷爷倒是愿意给你们分一点,只是这船上的大炮不答应。”
倭寇头目松浦隆丰心想,如果开打,明人这艘高高的楼船有点不好打,最好还是智取,于是强压住怒火大声说:“明人朋友,我们是日本肥后国的商队,我们肥后国历来跟你们大明是友好邻邦,我们非常羡慕贵国的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像你们这艘楼船,船体巨大,就像一座水上宫殿,而且非常非常的华丽,我们作为友好邻邦,能不能让我们上船看看?就看看,看看就走,也不要求你们给我们分浮财,怎么样?”
张谦心想,狗日的还想玩花样上我的船,你倭奴也把本官当着傻子了,让你们上船,这船不就是你狗倭奴的了吗?你倭奴也想在本官面前耍花样,好吧,本官也陪你玩玩,于是大声说:“肥后国的朋友,既然你们想看看我们的楼船,你们可以上船看看,但是我声明,你们在船上不能久留,看看就走,你们做得到吗?”
松浦隆丰心想,只要我们上了船,这船也就是我松浦党的了,于是率领船队向大明楼船靠近。当倭寇船队到了楼船上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张谦一声令下,楼船上4座洪武大铁炮、20座铜火铳,、20 坐碗口铳、20座盏口炮一齐发射,船上268名使团成员和480名护卫军手中的铜手铳、突火枪、火铳、铁火炮等火药武器也一齐发射。这一下好,倭寇虽然有准备,但是倭寇没有想到明军楼船上的火力是如此巨大。尤其是那洪武大铁炮,能够发射五六百斤的铁弹,或者三四百斤的石弹,一炮打出去,数百斤重的铁弹或者石弹居高临下砸下,倭寇的船也就被砸烂,沉入水底。那碗口铳一发能射上百枚铁弹,由于散射面积大,一发射出去,就会倒下一大片。倭寇看到这种阵势,早已吓得半死,哇哩哇啦驾着战船向四面散开。张谦命令楼船向着一个方向冲去,由于船体巨大,楼船行驶速度受到局限,倭寇害怕楼船的巨大火力,不敢再接近楼船,于是张谦指挥楼船向着既定方向驶去。倭寇们眼看着楼船北去,虽然心中万分的窝囊,但是又毫无办法。
张谦指挥楼船到达京师,永乐大帝听说张谦凭着一艘楼船打败了倭寇的巨大船队,非常高兴,大大地奖赏了张谦及其船上的参战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