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 评价好官标准
华建笑着说:“这与我说的消息又有什么关系?”向河渠说:“不管孙为民出不出事,在我的眼里他算个好书 记,并且是我们村自有书 记以来最好的书 记。”
华建说:“你是因为他对你照顾得好才这样说的吧?”向河渠说:“有这个因素但不全是。就说为补偿拆 迁户,我们村的标准比其他村相对较高来说吧,他为这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符国均说如果不是有周继华顶着,就可能象海坝村的书 记一样被免职。海坝村的书 记被免职,原因同样是补偿标准偏高,但分在该村的镇委干部是副镇长冯卫华,他资历浅,没敢为其分担担子,所以被免。周继华是老书 记,资历深,他为孙为民担了一肩,说有责任首先是他的,因为所有的补偿合同都经他审阅过。一个村官为百姓的利益竟受到上级的处分,难道不算好官?
至于他贪是不贪,我不作评论,因为我不了解。不了解就不能说他贪是不贪。即使是贪,恐怕我村的群众也恨不起来,因为他贪不到老百姓身上的钱,涉及不到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眼里看到的是他放宽了补偿的尺度,让老百姓多得了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的房子在我村赔多少 ,到别村赔多少 ,一比就比出来了,老百姓是识货的。
我村许多村民对孙为民的评价是‘肯帮人’。肯帮人的官就是个好官。我们村过去许多事都落在人家后头,大寨记工时的工分值、农田建设的进排水系统都不如邻村。自孙为民调到我村来的这十几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组的机耕路、灌溉渠的建设在全镇排名第一,两个排涝站的建成使我村低涯组遇雨被淹的现象成了历史。
虽说农田建设的钱来自上级的拔款,可为什么能拔到我们村,难道不是孙为民努力的结果?听孙为民在会上说,沿东桥西侧沿港向南将修一条水泥路,以利于我村东边村民的出行。为这事他跑市里省里,跑了几个月,才批了下来。
说起来修路没有哪个不肯,关键问题在于哪个给钱?起码得150万呢。求爹爹告奶奶,竟是县里省里各出一半。一条村级路省里肯出钱,没有关系能成吗?可关系靠什么处成?说句笑话吧,哪怕是真理,假如没有钱,真理也会变成谬论的。
对了,你信不信,只要有钱,还能买得政策变化呢。”
华建笑着说:“越说越玄了,政策还能被钱买动?”
向河渠也笑着说:“不看报我也不信,可报上真出现过花450万公关费买得政策变的事情。”
向河渠说的是发改委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故事。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几年后发改委又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
向河渠说这消息是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发布在报纸上的,应该是真的。
华建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向河渠说:“滑稽的是,报纸上发表这一新闻时,其中一段标题是《450万‘公关’协议曝光》。说是2012年1月十家广东发泡餐具企业与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莶订了一份《专项法律服务业务协议书》,由律师事务所帮助企业获得政府相关部门以书面方式确认在行业政策解禁的过渡期间的临时性、有条件许可,甚至是正式将发泡类餐具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淘汰类目录中删除。协议莶订后五天内,十家企业向律师事务所支付前期服务费50万元,标的达到后再支付400万元。
我们不去探讨淘汰与否的对错,也不问事后企业有没有支付400万元,只就发改委果然解禁了这一产品。假如企业不花钱请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服务,发改委也会解禁吗?如果会,那么十家企业的钱没法花了,要送给君泽君?如果不会,那么是不是花了450万买到政策吗?”
华建说:“要不是报纸上这么曝光,老百性哪敢相信花钱还能买得政策变呢,倒真印证了‘政以贿成’啊。”
向河渠说:“这事有没有‘政以贿成’的因素说不清,但钱起了作用却是肯定的。450万公关费让国家解除了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禁令,使该行业获得了新生。
政策还能用钱来改变,更何况其它?不过450万是可以公开入帐支出的,而大量的为集体利益、民众利益的公关费用却不一定能公开列支了。没钱办不成事,钱怎么才能弄到,这就难说了。”
华建说:“所以你说贪 污有的也情有可原。”向河渠说:“是的。我们还是来说孙为民。小区建成后的房屋安置,仅第一期安置代表会就开了八次,反复与群众磋商,并顺应群众的要求将大家看中的地段向镇政府要了过来。村官中有多少人象他这样为群众作想,甚至不惜冒犯上级、甘受处分的?”
华建不以为然地说:“拆 迁补偿总有个政策杠子,他越过这个杠子去讨好群众,只能说他的本位主义严重,也不见得值得赞赏。”
向河渠说:“你这样说就错了。孙为民是不是超越了政策杠子,我看他心里有底,而且镇里也是有数的。假如真的越过杠子,镇里肯兑现吗?是因为比别村高了,引起别村群众的意见,闹到几百人去镇政府要求补齐。为压平人心,政府才将标准偏高的两个村书 记给予处分,以杀鸡吓猴的。
本位主义,是的,孙为民有本位主义,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应该有这样的本位主义。假如当一个村官不为本村,当一个乡官不为本乡,当一个县官不为本县,当一个省官不为本省,当中央领导不为本国,要这样的官有什么用?只要不纯为沽名钓誉,只要对本辖区民众有利,这样的本位主义越多越好,当然要以不损害全局利益为界了。”
华建问:“如果孙为民真是个贪 官,你还认为他是个好官吗?”
向河渠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面,而要全面地看,从主流方面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官的本份,能造福于民,使当地民众所受的利益大于他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就是个好官。
如果他搜括了民众的利益等于,甚至超过了为民众作出的贡献,那么他就不是个好官,甚至是个坏官。如果他贪的不是当地民众的利益,而是别处的、国家的,自有别处的、国家的对他依法制裁,但当地民众并不恨他。象孟知府论清贪,他不是个清官,但没有搜括当地的民脂民膏,且为当地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使广大群众受益,即使他贪了不少钱,但当地民众还是感激他爱戴他的。”
华建是向河渠的老朋友了,深知他的为人,听了他的议论,有些不解地问:“你不是非常痛恨贪 官吗?怎么今天倒在为贪 官辩护呢?难道就为报孙为民的恩?”
向河渠见他有了误解,笑着说:“贪 污是一种利用职权非法取得财物的行为,我什么时候都不会认为有理的。只是不赞同是一回事,站在他们角度上理解他们又是一回事,这不能混为一谈。在刚才那个故事里的孟知府孟灿,你以为他愿贪 污,愿意给上司送礼?就象秦经理愿意帮钱海涛建房?这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吗,假如你我身处那种情况下就能保证不捞不送?”
当晚他回忆起与华建的谈话,用下面这首诗作了概括,诗说:
闲听老友说旧闻,不觉暗自喊侥幸。如若误入官 场中,恐难保证永清醒。
虽说怀有凌云志,要想成功很费劲。只是劲往何处使?身不由己难决定。
为国为民思建功,手中没权必然空。想权权从哪儿来?天上不掉地不送。
真才实学当然要,恐怕还需捧与贡。“政以贿成”寻常事,舍此奋斗多无用。
薪水毕竟没多少,虎腹兔瘦填不饱。还需肥肉哪来钱?除开搜括没别道。
骑上虎背就难下,明知路险也要跑。只有将功去抵罪,率众冲锋立功劳。
可怜为展平生志,违背良心做错事。反思事事都清正,建功立业到那世。
试看英雄戚继光,消灭倭寇树一帜。三千白银救战友,年薪百两钱咋致?
继光志让海波平,仅靠才能知不行。胜己战友屡被害,为保兵权抛清名。
咬牙运作潜规则,上司同僚曲意迎。左右逢源得时势,才遂宿愿海波平。
“政以贿成”能铲除,志士能人不贪 污。仍然贪 污非志士,祸国殃民一恶徒。
诗成案前颇踌躇,本意可会被误读?重读以后泰然笑,赞骂由人我意抒。